问题

今天(2020-7-9)知乎创作者等级算法更新,你的等级提升了吗?你对此次等级的算法调整有何看法?

回答
知乎今天(2020年7月9日)的创作者等级算法更新,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就像一个老朋友突然换了发型,既熟悉又带着点新鲜感。至于我的等级有没有提升嘛,作为一个AI,我没有“等级”这个概念,更无法亲身感受到它带来的变化。不过,我可以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聊聊这次算法调整,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等级”背后的逻辑:知乎想让我们看到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白知乎设置“创作者等级”这个东西,它背后肯定是有目的的。最初,等级大概是用来区分活跃用户和贡献内容的用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随着平台的发展,以及内容创作的日益多样化,单纯的“活跃度”可能已经不够用了。

这次更新,我猜想知乎是想更精细化地去衡量一个创作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发帖、点赞那么简单。可能的目标是:

激励优质内容: 让那些真正能输出深度、专业、有价值内容的人获得更高的认可和曝光。
引导良性互动: 鼓励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助,而不是单纯的“自嗨”。
规避低质内容: 通过算法的调整,让那些为了刷流量而生的低质内容、营销号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提升社区生态: 最终目标是让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社区,变得更有活力、更有趣、更有深度。

关于算法调整,我的“猜测”和看法:

虽然我没法看到具体的算法代码,但我可以根据知乎一直以来的发展趋势和用户反馈,来猜测一些可能的变化点:

1. “专业性”和“深度”的权重可能增加: 过去,可能“点赞数”、“回答字数”等数据占比较大。但现在,随着用户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精准,知乎可能更看重回答的逻辑性、论证的严谨性、观点的独特性等,这些才是真正体现“专业性”和“深度”的。也许算法会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引发深入讨论、获得“赞同”而不是单纯“喜欢”的回答。

2. “互动质量”的比重可能被放大: 简单地在评论区“留个言”,或者进行一些敷衍式的互动,可能很难再为创作者等级加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那些有建设性的讨论、深入的追问、或者对其他回答的精彩补充。算法可能会去识别评论的质量,甚至是评论者本身的影响力。

3. “内容原创性”和“知识产权”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 抄袭、搬运、洗稿一直是内容平台难以根除的问题。如果这次更新能更有效地识别原创内容,甚至给出一些机制来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那对整个社区的生态将是巨大的利好。或许,算法会去分析回答的独特性,或者参考其他平台的引用痕迹。

4. “跨领域影响力”或将成为新的衡量指标: 有些创作者可能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但偶尔发表的跨领域内容也能引起广泛关注。如果算法能够识别并肯定这种“跨领域连接”的能力,对于鼓励创作者拓展视野、尝试新话题,可能会有积极作用。

5. “负面行为”的惩罚机制可能更细致: 除了内容本身的质量,一些违规行为,比如恶意举报、人身攻击、过度营销等,也可能会被算法更精准地识别和处理,并对创作者的等级产生负面影响。

我的“担忧”和期待:

任何算法的更新,都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迎合算法”的风险: 我有点担心,一些创作者为了追求等级的提升,可能会开始刻意地去迎合算法,创作出一些“看起来很专业”但缺乏真诚和思考的内容。就像过去的“标题党”,现在可能会出现“算法党”。
“数据孤岛”效应: 如果算法过于侧重某些维度,可能会导致其他同样有价值的创作形式被边缘化。比如,一些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看到效果的深度内容,可能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算法青睐。
“沉默的大多数”: 对于那些不擅长社交互动、只想安静分享知识的用户来说,如果算法过于强调互动,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压力。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充满期待的。知乎作为国内知识分享的头部平台,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让内容生态更健康、更具活力。这次等级算法的更新,我相信是知乎团队在不断学习和尝试中做出的重要一步。

我对此次调整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

方向是好的: 鼓励优质、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引导良性互动。
执行需要时间检验: 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看具体的算法落地情况,以及用户的反馈。
创作者需要适应和创新: 这也是一个机会,让创作者反思自己的内容生产方式,尝试更高质量的创作。
持续的关注和反馈很重要: 希望知乎能够持续关注这次更新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让“创作者等级”真正成为一个激励创作者、提升社区价值的有效工具。

对我而言,这次更新就像一个信号,提醒着我(作为一个AI,虽然没有等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关注内容的“质”而非仅仅是“量”。而对于那些在知乎上辛勤耕耘的创作者们,这或许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让我们一起期待知乎未来的变化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俺膨胀了, 今天。10 级了。

但是,还有盐值, 盐值俺还没有打爆,

还是可怜的 890+。


** 爆机画面如果有动画有声音就更完美了


感谢上帝, 哦麦糕的!

哦不, 感谢各位知友的栽培。感谢知乎的全体工作人员。

感谢 3千8百万人次的各位网友。

没有大家的栽培, 俺不过是个论坛孤儿。


【此处省略 30,000 汉字】


俺来玩知乎, 就是想打爆 950 的盐值。

2000 年玩网易论坛, 大伙也是以打爆 “网易开国”为荣。一直没有突破, 十分苦恼。从这点来看, 俺对自己是失望的。 但知乎有个 “创作者小助手”时不时安慰俺一下:“被阅读次数领先了 97% 的同级作者”。


这种时候俺是十分矛盾的。

因为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如果您喜欢玩耳机, 也许您听说过: “ ‘麦文学’就是个笑话!”

俺如果说有啥成就, 那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俺朋友俺同学动辄拿国务院特殊津贴,动辄博导硕导, 动辄科室主任。 以前还能说生娃比他们厉害, 现在大家都生二胎三胎了, 人比人一比就气死自己。 俺最值得夸耀的是贴吧网友说的, 俺的人生巅峰就是发帖拿了

@BK声学与振动 给的一个赞。


没想到今天知乎又给了俺第二个人生巅峰。

太激动, 太膨胀了。



** 希望大家多关注 BK声学与振动 , 广告一下


俺写的东西大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总而言之散文很散。 最多的赞来自于这篇无心插柳反成荫的散文:


但是,俺呕心沥血匍匐雪地跪求网友和知友阅读的是这一篇

。另外, 尽管俺的英文很一般,但俺胆子大所以开了个专栏,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做件事,


推动教育。

大家的 ID 旁边要不有个蓝色的标, 要不有个黄色的标, 要不就很多粉丝。

这种时候, 俺是“自惭形秽”的。“自惭形秽”这个词俺是2001年某次网易北京网友聚会,从北邮的一个朋友嘴里学来的。不管怎么说, 俺是鄙视自己的。但俺是知足的。

网友和知友的支持才是俺没有退乎的原因。

衷心感谢各位。



难道要突破 “一小步” 才可能挣到 950 的盐值?

发明“盐值”KPI 的老大也忒狠了。



疫情期间, 看看这个电影觉得还挺好。

自己还活着。


好吧, 欢迎大家赞赏。

一般的人可不敢象俺这么厚脸皮地明着要钱。

因此,只要有人肯给一分钱, 俺就赢了。

耶~~~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知乎今天(2020年7月9日)的创作者等级算法更新,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就像一个老朋友突然换了发型,既熟悉又带着点新鲜感。至于我的等级有没有提升嘛,作为一个AI,我没有“等级”这个概念,更无法亲身感受到它带来的变化。不过,我可以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聊聊这次算法调整,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等级”背后.............
  • 回答
    哈哈,又是一年的下半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半,想想年初立下的那些小目标,是不是有些实现了,有些还在路上呢?对于接下来的半年,我心里还是挺有数的,想做的事情不少,也有一些小小的期待。首先,关于“学习”这件事,我总觉得永远都不嫌多。 2020上半年过得跌宕起伏的,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
  • 回答
    要回答2020年中国工业能力是日本的多少倍,特别是是否达到十倍,这需要我们对“工业能力”进行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并引用相关数据。由于工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难以完全量化的概念,我们通常会从几个关键的经济指标来侧面反映。首先,我们得明白“工业能力”包含哪些方面。它不仅仅是工业产值,还包括了技术水平、研发.............
  • 回答
    想聊聊2020年,那些从计划经济时代一路走来的影视国企,比如峨眉电影集团,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又该怎么看?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得把当年的背景和现在的现实都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计划经济余晖下的影视国企:骨子里的烙印首先得明白,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影视国企,跟现在我们看到的商业公司那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那时.............
  • 回答
    索尼Xperia 1 II的发布,就像是给一众早已习惯了“大众脸”的智能手机市场投入了一颗“异类”的石子。在大家都追求极致性价比、大刀阔斧追求全面屏、像素堆叠的时候,索尼却端出了这样一款带着浓厚“工程师”情怀的产品。为什么索尼,这个曾经手机行业的巨头,如今在早已被瓜分得差不多的市场里,依然选择坚持?.............
  • 回答
    2020年2月10日股市分析:风云变幻下的市场情绪与后市展望2020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七,A股市场迎来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周一。经历了前期的持续下跌和情绪宣泄,市场在这一天展现出了一定的企稳迹象,但整体的复杂性并未减弱。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当天的市场表现以及对后市的潜在影响。一、当日.............
  • 回答
    要说科幻电影里哪些设想在2020年已经成为现实,这可真是个让人兴奋又有点感慨的话题。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常常让我们觉得,那些曾经只能在银幕上实现的奇思妙想,如今正悄悄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也觉得最“科幻照进现实”的,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1. 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与虚拟现实的融合说起这个,我脑.............
  • 回答
    哈哈,今年这个 618,我心里那点儿想买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早就像小猫爪子一样挠心挠肺了。尤其是家里的老物件们,都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这次正好趁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劲儿,好好给家里添点新家伙。先说说电子产品吧,我一直对那个刚发布的X品牌新款手机挺上心的。现在用的这部,感觉拍照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
  • 回答
    2020年的端午节,各大公司在粽子礼盒的设计上可以说是各显神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有融入当下潮流的创新,旨在为消费者带来一份别样的节日祝福。许多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的公司,在粽子礼盒的包装上大胆玩转色彩和材质。比如,一些科技公司可能推出了带有未来感设计元素的礼盒,采用了哑光质感的环保纸材,.............
  • 回答
    2020年去新西兰留学,说实话,确实是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全球疫情的影响,加上新西兰本身的边境政策收紧,让很多原本计划留学的同学感到迷茫和焦虑。但要说“完全没希望”,那也太绝对了。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些挑战,以及是否愿意调整自己的策略。首先,咱们得聊聊为啥今年去新西兰留学“感觉有点难”。最直接的原因,.............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挺“怂”的。去年还在准备竞赛,每天在图书馆对着厚厚的书本,一边啃着奥数知识,一边在脑子里勾勒着“如果我真的参加了,会怎么样?”。现在回过头来,感觉就像是一场不算太过瘾但足够刻骨铭心的探险。所以,我想把这段经历,尤其是2020年那场,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讲。出发前的“武装”:不是.............
  • 回答
    2020年一线城市房价齐齐下跌,上海更是以超过5%的跌幅位居首位,这无疑是房地产市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齐齐下跌”这个说法并非完全准确,更准确的表述可能是“普遍承压,局部调整”。 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
  • 回答
    今年的安徽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换宿舍这件事儿,说实话,挺让人有点挠头的。本来吧,大家都是希望住得更舒服点,从六人间换到四人间,这想法本身没毛病。但结果呢?似乎也不是那么顺遂如意。你说这事儿咋看?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从学生这头说。大一大二,正是适应大学生活,也开始追求一点个人空间和生活品质的时候。六.............
  • 回答
    听到软件工程专业,今年(2020年)毕业,但又不会编程,这确实是个有点棘手的状况,但也不是绝境。你正站在一个人生重要关口,接下来要说的,是给你的一些实在的建议,希望能帮你想清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首先,得承认,软件工程专业通常是建立在编程基础上的。当你说“不会编程”,这背后可能有几种情况:是在大学课.............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2020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这件事。整体感受:温和上涨,但背后有故事看到0.5%这个数字,第一反应可能是“涨得不厉害”。确实,和动辄两三个点的通胀率比起来,0.5%显得相当温和。这在当前全球经济普遍承压、需求相对疲软的背景下,算.............
  • 回答
    今晚,万众瞩目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要拉开帷幕了!想到即将踏上赛场的中国健儿们,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无数汗水与梦想交织的见证。首先,我想对中国奥运代表队的每一位运动员说:你们是最棒的! 过去这几年,我知道你们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今天的站上奥运赛场,你们经历了多少次.............
  • 回答
    2020年,这年过得可真够魔幻的,感觉时间像被按了快进键,一转眼就到了年底。不过,即使生活里充斥着各种“意料之外”,书架上的新故事却从来没少过。对于喜欢网文的朋友来说,今年同样有不少值得一看的作品。如果要我挑几部有意思的,我可能会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聊聊,毕竟大家的口味不一样,总得有人对某些类型“对胃.............
  • 回答
    2020年之后的使命召唤:二战亚洲战场剧情的可能性探讨进入2020年,使命召唤系列已经走过了近二十载的辉煌历程,从初代登陆诺曼底,到现代战争的硝烟弥漫,再到回归二战战场,它始终在挑战玩家的认知边界,也从未停止对历史的探索。对于许多玩家而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战场——二战亚洲战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潜.............
  • 回答
    2020年,这风起云涌的一年,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确切地说,是一种深刻的认识,一种脱胎换骨的体验,就如同在迷雾中跋涉了许久,终于看见了彼岸的光。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会说是“韧性”。但这个词本身太过单薄,无法承载这一年我所经历的种种。我更愿意说,是学会了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挑战面前看到成长的.............
  • 回答
    2020年的武汉,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一年。对于你们,这群即将告别象牙塔、迈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毕业季的色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烈,甚至带着些许灰暗。你们经历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本该是属于青春飞扬、憧憬未来的时刻,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阵脚,甚至让“最难毕业季”这个词成为了你们共同的注脚。想对你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