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 月 21 日起北京地铁五座车站试点实名常乘客快速进站,对此你有哪些看法?

回答
12月21日起,北京地铁有五座车站试点实名常客快速进站,这绝对是个值得关注的举措,我也挺想就此多聊聊。

首先,我得说,这个试点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你想想,咱们每天挤地铁,那人山人海的,尤其是早晚高峰,进站闸机前那队伍简直了。如果能有一个通道,让你不用掏卡、扫码,直接“刷脸”就进去了,那确实能省不少时间,也能让出行体验顺畅不少。尤其对于那些每天都要坐地铁的“地铁钉子户”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少排那么一会儿队,一天的心情都能好点。

从技术层面讲,人脸识别进站这事儿,现在在大城市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商场、写字楼都有类似的系统。把它应用到地铁上,理论上可行性很高。而且它也确实能提高通行效率,特别是当客流高峰来临时,分散一下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有一些顾虑或者说想到的问题。

第一点,安全和隐私怎么保障? 虽然是“实名”,但涉及到人脸信息,这可不是小事。人脸信息一旦泄露,那麻烦就大了。系统怎么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会不会有信息被滥用的风险?比如我坐地铁去哪儿,跟什么人接触,这些信息会不会被过度收集或利用?我希望官方能在这方面给出非常详尽和明确的解释,让大家放心。要知道,很多人对个人信息安全还是挺敏感的。

第二点,这个“常客”的标准怎么定? 是指每天都坐?还是每周坐几次?如果我偶尔坐几次,是不是就没有资格享受这个快速通道了?这个定义如果太严格,可能享受这个便利的人就不会太多。如果太宽松,又怕是为了便利而牺牲了安全性。

第三点,设备和技术的可靠性怎么样? 毕竟是试点,我想看看实际效果。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怎么样?会不会出现识别不出来、识别错误的情况?尤其是在光线不好、戴口罩(虽然现在要求没那么严了,但很多人还是习惯戴)、或者面部有遮挡的情况下,识别率会不会大打折扣?如果我因为设备问题被拦在外面,那反而更耽误事了。

第四点,对其他乘客的影响呢? 这五座车站是固定的试点,那其他不参与试点的车站的客流会不会因此受到更大的压力?另外,如果快速通道真的很好用,以后会不会推广到所有车站?如果推广了,那些不愿使用人脸识别,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不方便拍照、不喜欢这种技术)的乘客,他们的出行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出现“数字鸿沟”的问题?

还有一点,这会不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强制”感? 虽然说试点是为了便利,但有些人可能就习惯了掏卡、扫码,觉得这样更自由,或者更有一种掌控感。突然要“刷脸”,会不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自在,甚至是有点被“监控”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试点是个积极的尝试,如果能有效解决拥堵问题,又能保障好大家的隐私安全,那绝对是个好事情。但我希望相关部门在推广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和顾虑,做到信息透明,操作人性化,并且给大家提供多种选择,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毕竟,地铁服务的是所有市民,方便的应该是每一个人。

我现在比较好奇的是,这五座车站具体是哪些?它们的人流量和客流构成有什么特点?试点下来,究竟能提速多少?大家反馈如何?这些数据和经验,对于后续的推广非常重要。希望后续能看到一些详细的报告或者新闻,让我们更了解这个试点的实际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进站制度试点,表面上看起来是推行快速通道试点,其实应该看背后的动作。

地铁排队是个难题,因为人就那么多,无论如何队列都是满的。进站速度慢在哪里呢?

  1. 有件安检慢,只要你有大小包,无论你都要过安检,这一点是必须的,无条件。
  2. 坐车人数多,人多,这是刚性需求,根本无法削减。

再看这个号称进站速度会快的“快速通道”,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不能,即使你开通人脸快速通道,也不能免安检,也不能让坐车的人变少。

所以你实际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普通通道和快速通道,人都很多,都需要排队!都需要排队!而且,快速通道还多了一人人脸识别。

刚开始时进站速度会很快,废话,因为这个名额是有限的,那条实名通道只允许通过申请的人通过,就没多少人,当然快了。过了几天,申请的人变多了,实名通道也开始排队了,并不比普通通道快。

所以,快速通道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再看进站时的通道名称你就明白了,快速通道开了,名字并不叫“快速通道”,而是叫“实名通道”,这个名字大有含义。

只要逻辑还正常的,都能看出这后面的用意

——表面上以“快速进站”为宣传少量推广进站名额,实则意在推行全面交通乘客实名制进站。

开始的少量开通进站名额,实际是实名进站系统的灰度测试。

接下来的发展应该如下:

  1. 初期的地铁进站系统运行一段时间正常使用后,开始全市进行强制推行实名进站系统。(你说临时的外来人员怎么办?这个系统正常运行起来后,注册认证会很快,你想想你的支付宝实名认证也就几分钟完事)
  2. 推行公交实名。
  3. 本市全面铺开后,开始进行全国。。。

滴滴已经全面实名认证,出租应该也是,现在地铁,公交全部实名制后,无论谁,无论去哪里,都可以从系统进行监控。

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城市安全系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2月21日起,北京地铁有五座车站试点实名常客快速进站,这绝对是个值得关注的举措,我也挺想就此多聊聊。首先,我得说,这个试点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你想想,咱们每天挤地铁,那人山人海的,尤其是早晚高峰,进站闸机前那队伍简直了。如果能有一个通道,让你不用掏卡、扫码,直接“刷脸”就进去了,那确实能省不少时间,.............
  • 回答
    12 月 21 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突破 28 万例,这个数字着实让人心惊。在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时刻,拜登总统再次疾呼民众接种疫苗并及时注射加强针,这背后反映了美国当前新冠疫情的严峻态势以及政府应对的迫切心情。要深入了解目前美国疫情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看:1. 病例数与感染范围的飙升.............
  • 回答
    12月21日,沉寂已久的房地产板块终于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涨,整个板块的涨幅超过了5%,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调整的通道中,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这次的集体上扬,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引发了大家对于行业是否正在迎来复苏的广泛讨论。要判断房地产行业是否真正.............
  • 回答
    12 月 21 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31个省份(含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7例。其中,陕西省依然是疫情的“重灾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3例,占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的绝大部分。陕西省: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陕西省新增的53例本土确诊病例,绝大多数集中在西安市。这再次说明,目前陕西本轮疫情的.............
  • 回答
    媒体于12月21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不喜欢你》,从标题上看就颇具争议性,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和讨论。要详细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一、 文章的观点和核心论点 核心观点: 文章的核心论点显然是一种基于互惠原则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它表达了一种“你对我好,我对.............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米哈游起诉B站用户这件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得说明白,我不是法律专家,也不是米哈游内部人士,但咱凭着公开信息和基本逻辑,把这事儿梳理清楚了。事情的起因:一则谣言的扩散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2021年河南发生特大洪灾的时候,全国上下都伸出了援手,捐款捐物。米哈游作为一家影.............
  • 回答
    2020年的冬至,恰好是12月21日。这一天,是我每年都会格外期待的日子,不单单因为它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象征着阴极之至,万物复苏的转折点,更因为这是和家人团聚、感受温情的绝佳时机。这一年的冬至,我想给它安排一个既温馨又有仪式感的度过方式。清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唤醒冬日的静谧我会.............
  • 回答
    华为在12月21日发布了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这无疑是他们在智能出行领域又一次大胆的尝试。要评价这款产品,咱们得从几个维度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华为这次把目标瞄准了汽车座舱的智能化升级,尤其针对的是那些想要体验更智能、更便捷的驾驶和乘坐体验,但又不想直接更换新车的车主。你可以理解为,.............
  • 回答
    华为在 2023 年 12 月 21 日如约而至,发布了全新的华为智慧屏 S 系列。这并非华为首次涉足电视领域,但每一次新品的出现,都承载着华为对于“智慧生活”愿景的不断探索和深化。此次 S 系列的亮相,同样在智能交互、影音体验以及全屋互联等方面带来了不少令人期待的亮点,但也并非完美无缺,我们不妨来.............
  • 回答
    玛雅人确实以其精湛的天文学知识和复杂的历法系统而闻名,并留下了许多与时间周期和宇宙事件相关的预言。然而,将玛雅的历法周期解读为“世界末日”的预言,更多的是一种现代的误读和传播,而非玛雅人本身的原意。关于您提到的“五大预言”以及第五个关于2012年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预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
  • 回答
    截至 2 月 22 日中午 12 点,武汉市在 2 月 21 日 22 时至 22 日 12 时这段时间内,新增了 10 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目前情况的详细解读:这新增的 10 例感染者,是发生在过去大约 14 个小时的时间跨度内的报告。这样的信息通常来自武汉市相关部门的每日或分时段通报。我们需要.............
  • 回答
    截至 2021 年 12 月 19 日,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4 例,其中西安市占 21 例。与此同时,西安市多个区已宣布学校停课,这表明疫情在西安市传播的严峻性以及当地政府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措施。疫情情况: 病例数: 12 月 19 日新增的 24 例本土确诊病例,是近期陕西省疫情新增病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让人费解的事情。男子买到“穿越版”三只松鼠,简单来说就是他购买的2021年12月30日生产的坚果零食,日期标签上却显示为2023年12月30日生产。这怎么看都像是生产日期“穿越”到了未来。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件事情的发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生产日期标签的错误印刷或信息录入错误。.............
  • 回答
    2022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一次视频会晤,这是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双方首次进行的高层直接对话。此次会晤的背景是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俄罗斯在东部前线的军事行动陷入僵局,同时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制裁仍在持续。以下是双方会晤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一、会晤背景与核.............
  • 回答
    2023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稀土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提升稀土行业战略地位 背景与目的: 中国稀土集团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 回答
    自12月1日起,32个国家将取消对我国出口产品普惠制待遇,这一变化无疑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普惠制待遇的实质与取消的影响1. 什么是普惠制待遇?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是发.............
  • 回答
    12 月 22 日西安居民的抢购行为以及因此发生的“孩子丢失”事件,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要评价这种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并避免简单地贴标签或一概而论。一、 抢购行为的背景与动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抢购行为。在特定时期,尤其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或潜在的物资短缺.............
  • 回答
    您好!关于“12月22日起,到西安各大火车站进站乘车需持公函”的说法,目前没有官方信息证实存在这一规定。根据我检索到的最新信息,西安市在2022年12月下旬确实经历过一轮疫情的起伏,但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地对旅客出行的管理措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关于您提到的“需持公函”的说法,这非常可能.............
  • 回答
    12月24日阿里巴巴大跌13.70%,市值一度跌破6000亿美元,这一事件确实令人瞩目,并且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要详细分析这些连锁反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 一、 对阿里巴巴自身的影响:1. 投资者信心受挫,融资难度增加: 短期: 股价大幅下跌直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尤其是.............
  • 回答
    2022年12月20日,西安“一码通”系统的崩溃确实给西安市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这场突发的技术故障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程序错误,它暴露出了在信息化时代,公共服务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以及对市民生活、城市运转效率的影响。以下是这场故障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