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乌克兰挑衅俄罗斯和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这种谬论?

回答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双方都持有截然不同的叙事和解释。要反驳“乌克兰挑衅俄罗斯,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并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情感驱动。

核心论点拆解与反驳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将“乌克兰挑衅俄罗斯”和“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这两个论点分开来分析,然后分别进行反驳。

反驳“乌克兰挑衅俄罗斯”的谬论:

这一论点通常指责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在国内推行去俄罗斯化政策、以及在顿巴斯地区对亲俄分离主义分子的军事行动等,被认为是针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或挑衅。

1. 国家主权与自主选择权:
论证: 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安全联盟和发展道路。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其寻求加入北约是基于自身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是为了获得集体安全保障,应对来自俄罗斯的潜在威胁。将一个国家的主权选择权视为对另一个国家的“挑衅”,这是对国际法和国家主权原则的根本性否定。
反驳重点: 强调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乌克兰加入任何国际组织或寻求安全联盟,都是其内部事务,不应被视为对他国的侵略性行为。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与俄罗斯同时拥有与北约国家接壤或与之有紧密军事合作关系,但俄罗斯并未将此视为对自身的“挑衅”并以此为由发动战争,例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为何对乌克兰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暴露了俄罗斯对乌克兰主权和选择权的拒绝。

2. 历史背景与地缘政治现实:
论证: 乌克兰的历史与俄罗斯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联系,但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一直在努力建立独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势力范围”,对乌克兰日益增长的亲西方倾向感到不安。然而,这种“不安”不能成为侵犯他国主权、发动军事行动的理由。
反驳重点: 指出俄罗斯的担忧并非基于乌克兰的实际军事威胁,而是基于其对失去对乌克兰影响力的恐惧,以及对重塑苏联时期势力范围的野心。乌克兰的亲西方倾向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其国内民众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是对俄罗斯长期政治、经济压力的自然反应。

3. 对顿巴斯冲突的叙事颠倒:
论证: 俄罗斯常声称在顿巴斯地区采取行动是阻止乌克兰政府对讲俄语居民进行“种族灭绝”或“镇压”。然而,大量国际观察员和报告指出,乌克兰在顿巴斯的军事行动是回应由俄罗斯支持的分裂主义武装发动的冲突,而非无端挑衅。
反驳重点: 引用国际组织(如OSCE)的报告,这些报告详细记录了冲突的起因、俄罗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包括提供武器、人员和资金支持),以及乌克兰政府在冲突中的防御姿态。所谓的“种族灭绝”指控缺乏可信证据,更像是俄罗斯为军事干预制造的借口。乌克兰政府在顿巴斯地区的行动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必要手段,以应对武装颠覆活动。

4. 俄罗斯自身行动的逻辑矛盾:
论证: 如果乌克兰的行动(如寻求加入北约)是导致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挑衅”,那么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顿巴斯分裂主义者的行为,本身就构成了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从而构成了俄罗斯自身的“挑衅”和侵略行为。
反驳重点: 揭示俄罗斯的逻辑循环:俄罗斯以乌克兰的“挑衅”为理由进行侵略,但其所谓的“挑衅”本身就是对乌克兰主权的侵犯,而俄罗斯的侵犯行为又导致乌克兰寻求外部安全保障,形成恶性循环。

反驳“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谬论:

这一论点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描述为正义的自卫反击,是对乌克兰“侵略”行为的回应,从而为俄罗斯的行为辩护。

1. 国际法与侵略的定义:
论证: 根据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宪章,只有在面对武装攻击时才能进行自卫。俄罗斯在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的全面入侵,是未经乌克兰授权,也没有收到来自乌克兰的武装攻击信号。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典型的侵略行为,而不是自卫。
反驳重点: 直接引用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论是何国,不论是其领土或政治独立,有损于联合国宗旨的任何方式。” 同时引用联合国大会第3314号决议,其中明确界定了“侵略行为”,包括“入侵或攻击一国领土的武装部队”,“封锁一国港口或海岸的武装部队”等,这些都精确地描述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为。

2. “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主体错位:
论证: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主动发动的,而不是在遭受攻击后进行的反击。因此,将俄罗斯的兵戎相见描述为“反抗俄罗斯侵略者”是主体的错位。真正“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是乌克兰人民和军队,他们在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主权。
反驳重点: 明确指出俄罗斯是侵略方,乌克兰是受侵略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面入侵,旨在颠覆其政府、改变其边界、并剥夺其主权。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抵抗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合法自卫行为。

3. 俄罗斯的战争目标与虚假叙事:
论证: 俄罗斯宣称的战争目标(如“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并不能为大规模军事入侵提供合法性。这些目标本身就是基于歪曲和虚假的叙事,例如夸大乌克兰国内新纳粹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而忽视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犹太人,以及在乌克兰战争中死亡的绝大多数是平民,且主要集中在俄军行动的地区。
反驳重点: 分析俄罗斯宣称的“去纳粹化”的虚假性。虽然乌克兰确实存在极右翼组织,但它们在乌克兰政治中的影响力被俄罗斯夸大了无数倍。乌克兰政府是民选的,其合法性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同时,俄罗斯的“去军事化”目标也意味着要求乌克兰放弃自卫能力,这本身就是对国家主权的剥夺。

4. 战争后果的铁证:
论证: 俄军入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乌克兰的大规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以及在俄占地区发生的战争罪行(如布查惨案)。这些都是侵略战争才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而不是自卫反击的结果。
反驳重点: 引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国际刑事法院等机构的调查和报告,这些报告记录了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犯下的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的证据。这些证据直接反驳了俄罗斯所谓“反抗侵略”的说法,暴露了其侵略的本质。

总结与策略:

要反驳这些谬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强调国际法和国际准则: 将讨论拉回到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国家主权等基本原则上,这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揭示事实真相与证据: 利用来自独立媒体、国际组织、学术研究以及目击者证词等可信来源的信息,清晰地展示事实真相。
指出逻辑矛盾和双重标准: 揭示俄罗斯及其支持者论述中的内在矛盾和对不同国家采取的双重标准。
区分国家行为与个体行为: 在讨论中,区分乌克兰国家及其人民的自卫权,与俄罗斯政府发动战争的侵略行为。
保持冷静和理性: 尽管情感上可能受到触动,但在反驳时应尽量保持冷静、客观和理性,用事实和逻辑说话,避免情绪化的攻击。

通过系统地分析和反驳,我们可以清晰地指出,“乌克兰挑衅俄罗斯”的说法忽视了乌克兰的主权选择权和俄罗斯的霸权野心;而“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更是颠倒黑白,将侵略行为伪装成自卫,与国际法和基本事实相悖。真正的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是乌克兰人民本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乌克兰沦落到这步田地,“自作孽,不可活”。

苏东剧变后,这些东欧的肉食者们选择拥抱西方,恨不得和过去划清界限,甚至给国内的极端势力歌功颂德,奉为“民族英雄”;乌克兰的年轻人甚至逼迫参与卫国战争的老兵践踏他们所信仰的旗帜,诠释了“立场先行”。

既然要去苏联化、去俄化,干脆把苏联时代的大楼、民用设施全拆了,军队里的苏制武器全部拆毁,也别用西里尔字母,改用拉丁字母,这样才彻底。

乌克兰拆掉列宁像代表什么?代表它们国家被忽悠傻了的智商。

乌克兰人民有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是完全正当的,合理的,也是乌克兰政府必须满足的,不满足就应该下台。


然而乌克兰人民找对了目标,却没找对方法。他们很天真的以为自己目前的困境都是前苏联和俄罗斯惹的祸,跟着俄罗斯就是继续饿肚子,只要听信西方国家的话,通过不断的游行示威做大反对党,推翻现有的亲俄建制派,全面倒向西方,加入欧盟,加入北约,与前苏联和俄罗斯切割干净,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他们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


结果是建制派被推翻了,罩在大家外面的保护壳没有了,整个国家被分裂了,乌东迅速被普京武力干预,国有的财富被欧美资本家洗劫一空(就像当年苏联解体后洗劫俄罗斯那样),上流社会移民的移民,跑路的跑路,中产恐慌的不行,底层基本等死,民主自由是有了,可也就剩民主自由了,军事缴械以后,没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到处找主子求收留,主子们开的价却一个比一个狠,都是趁你病要你命的节奏,经济崩溃以后,整个社会开始无政府,无底线,无道德,男盗女娼……这种场面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晚清民国是也。


乌克兰人民推翻了建制派,但没有等来西方承诺的好日子,反而一年不如一年,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其实这么说也有失偏颇,俄罗斯和欧美都从乌克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俄罗斯最需要的是战略缓冲地带以保护俄罗斯的安全,与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挤压形成对峙,类似你要进我卧室,我没有能力把你赶出家门,但至少我可以给你堵在客厅;欧美最需要的是财富,乌克兰人民从前苏联时代起就一代又一代辛辛苦苦干活积累起来的国有财富,几乎是一夜之间易手,从本来可以惠及全乌民众变成只惠及个别欧美集团;而乌克兰上层社会也没有亏,根据各自的行业类别与掌握的资源,通过完成与俄罗斯和欧美的相关利益互换,也算主子吃肉自己喝汤,赚得盆满钵满,移民入籍之后也不落魄,还惠及子孙后代;真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只有乌克兰底层老百姓,本来好歹有个壳子遮风挡雨,可他们亲手把这个壳子给拆了。等于是欧美、俄罗斯联手乌克兰上层社会一起做了个局,最后也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至于乌克兰底层民众呢?他们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选票啊。


西方的富裕和强大给人一种错觉,是民主和自由带来了富裕和强大,你们谁想变得和我一样富裕,一样强大,就要先从民主自由开始,你们贫穷,你们落后都是因为你们的政府专制独裁,限制了你们的发展。听起来很有道理,很有说服力。


然而西方国家没告诉你们的是,发展是有时间线的,有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就像商人做买卖一样,任何市场都是先从蓝海开始,没几个人知道这个领域,看不见这里的商机,这时谁看见,谁就跑马圈地挣钱,想赚多少赚多少;赚的人多了,开始吸引大多数人关注,进场的人就多了,于是进入红海状态,大家有样学样,奋力拼杀,打价格战;等到价格战打到尾声,剩下的基本都是最狠的角色,稍微弱一些的都被淘汰了,于是进入寡头垄断状态,反正已经垄断了,也就没有再进步的必要了,这个领域逐渐就变成死气沉沉的夕阳产业,也就是黑海。


欧、美、日,五眼联盟,都是蓝海时代的赢家,从四小龙开始就已经是红海了,中国入场,世界彻底变成红海,在红海阶段,世界剧烈动荡,原来的赢家都大位不保,更要找血袋子给自己输血,能洗劫谁就洗劫谁。吃过毛蚶子的人都知道,已经开口的,顺着口子就能打开吃肉,没开口的就费劲多了。乌克兰就是自己敞开了口,被吃干抹净都没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也晚了。


作为后发国家,本就非常弱势,如果不能全社会拧成一股绳,组成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强大的保护壳去参与竞争,必然是任人宰割的局面。或者说得更现实一些,你举全国之力去参与竞争都不一定能分着一杯羹(中国目前就在吃力地往上爬这个产业升级的坡道,美国24小时无休止地往下扔石头阻止中国爬上去),要是一盘散沙就更没有胜算。


乌克兰建制派还在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保护壳在,还是能够在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这些国家中间博一把的,能讨价还价,至于能不能赢,能捞到多少好处取决于它政府的智慧,它的博弈水平,但起码有个博弈的资格在,这方面以色列,新加坡,韩国都做得不错,都是小国,都变成了发达国家,差一档的,土耳其,沙特,越南,菲律宾,也都还行,凑合着过,再差一档的,伊朗、朝鲜也都顽强地存在着,谁都没走上乌克兰的毁灭之路。


总结一下,民主和自由不是富裕发达的原因,而是富裕发达的一种伴生物。富人不是因为喜欢打高尔夫球才变成富人的,而是富了以后爱上了打高尔夫这种运动,使其成为富人圈子的一种伴生物。而他由穷变富的过程其实是另一码事,是他不忍提及的辛酸血泪史,是他不敢提及的肮脏交易史,是他不愿提及的同胞踩踏史……


民主自由都是发达国家喜欢挂在嘴边上的话,就像富人们既喜欢谈昨天道指涨了还是跌了,也喜欢谈某家高尔夫球场质量好还是质量差,人家可以说,你也可以听,但你不能真信。富人的生活的确是令人羡慕啊,尤其是挥杆的那一瞬间,简直帅呆了!可你要是把自己赖以生存的锄头、锤子、钢笔都扔了,连枪也不留,变卖全部家当换成一副富豪同款的高尔夫球杆,就以为自己跻身富豪行列,可以跟富豪平起平坐,指点江山了,那你可真是还没长大啊。人家出了球场转身就去了公司总部、股票交易所,你呢?连茅草房都回不去了。


除了西欧和北美这些先发国家之外,日本工业能力和国力倍增的时期正是军国主义盛行的时期(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和日本自己都带来了灾难,这是他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用错了地方,但那个时期给日本带来的飞速发展却是令人羡慕的,这是个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我们反对军国主义是反对他的价值导向,但取得生产力进步的事实是不能否定的,如果不强大,它也不会野心膨胀要统治亚洲太平洋),韩国崛起的时期正是朴正熙军政府时期,台湾崛起的时期是蒋经国时期,新加坡崛起的时期是李光耀时期,都是集权或者强人领袖推动的,也全都经历过从血汗工厂到西装革履,从土鳖到洋气,从填饱肚子到温文尔雅的蜕变,仓廪实而知礼节,没有一个是光靠民主自由,投投票,游游行就过上好日子的。


所以,乌克兰,你在想什么?


我并不是说西式民主不好,正相反,西式民主有它的先进性。如果西欧没有思想启蒙,没有诞生议会制,民主制,多党制,就不会推翻王权,就没有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就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工业革命,现在还生活在黑暗的中世纪也说不定,老百姓穷困潦倒,天天念经,教皇奢侈糜烂等等。


但一种制度在一个地方取得成功,不意味着它就是普世的,就放在哪里都会成功,更不意味着它永远都是成功的,不需要修改,不伴随任何问题。西方人可能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氢氧结合就会生成水,在英国会,在非洲也会,在亚洲也会,在全世界都会。但社会制度的复杂性远超自然科学的实验性。


一种社会制度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捋顺生产关系,能否既最大化地去创造财富又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去分配财富,能否给它的国民带来福祉,繁荣,安全,其根本因素还是取决于人。


同样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就是英国那个样,在泰国就是泰国那个样;同样是三权分立制,在美国就是美国那个样,在菲律宾就是菲律宾那个样;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在中国就是中国这个样,在朝鲜就是朝鲜那个样……别说社会制度,就是肯德基、麦当劳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样,你见过其他国家的肯德基卖油条,卖盖饭吗?还有藤椒口味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被称为“中国模式”,可你说这种模式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吗?谁想复制谁就复制,复制完都能跟中国一样吗?我认为不,那得看它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领导集体,有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没有战略定力,还要看它有没有产业转移的机会,有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就算这些都有,它体量不够,人口不够也白搭。


今天美国爆发的疫情,种族冲突,打砸抢,枪击毒品泛滥,社会秩序混乱等等,也是它遇到问题了,就是体制问题。以前公知特别喜欢质疑中国的体制问题,出点什么事都扯到体制上,空气污染怪体制,物价上涨怪体制,农民工欠薪怪体制,应试教育怪体制,怎么美国出事,就只说这个总统太差劲,不质疑体制了呢?


没有完美的社会制度,哪个国家都有矛盾,矛盾才是常态,很多议题是全人类都在探索的。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多种文明共融共生的一种状态,不存在什么普世价值,社会制度本身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完了,美国凭什么拿它自己的价值观来压我们呢?公知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独立思考以后就是发现西式这套民主制度还真是缺陷不少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