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博士期间对我导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I don’t think so.
我导每天忙着写proposal、开各种项目合作会、联系实验、帮别人改paper、下班还约我们喝酒,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来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况且团队里那么多人,我的项目只是他其中一个科研方向而已,他甚至可能连我这个方向里最重要的一些文献都没精读过,所以我作为这个项目的实际执行人,理应比我导懂得更多、理解得更深。而且,这是我的PhD学位,我要对它全权负责。导师和博士生,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职责。导师,在我看来更多像是一个advisor的角色,他给我的指导,在于他丰富的阅历所带来的科研直觉,以及在宏观方向上的把控和指引。而最重要的,是他搞来的这些科研经费把我养在这里,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科研。
所以,我会经常找他讨论,吸取灵感,他也会知无不言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我觉得很好的会拿来尝试,我觉得不对的,自然就直接否掉,并且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中国的学生很刻苦,但都太迷信权威了,他最喜欢我的地方就是我是唯一敢反驳他的中国学生,这是成为一个独立学者必备的素质。在这里,没有什么长幼尊卑,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只有单纯的science和人格平等的思维碰撞。
通常人们总以为是导师培养博士,而其实应该倒过来,是博士培养导师。我导的口头禅是: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因此,如果一个博士毕业了,他的科研成果没有让导师在这个方向有认知的提升,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博士。一本合格的博士论文,就是你导师能够拿着它去接着申请新的项目,并且在答辩之前让你教他一遍。
没错啊,学生和导师两个人的思想能完全穿上同一条裤子的才奇怪。
当导师和学生的学术想法不同,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你说服他。
二是,你说服自己。
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当你因为想法和导师不同而忿忿的时候——
你的导师多半是许久不亲自做研究了,相关论文也没你读的多、没你懂,发表意见的依据仅是学术嗅觉。
这种时候,你只能费尽全身力气去列“证据”来说服他。
如果说不服...
那你就只能说服自己换题了。
很多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没有对错可分,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有极个别答案看得我很尴尬啊。
这题的答案
难道不是取决于
博士自己的学术想法
和导师的学术想法
哪个最后被证明是对吗?
大家都是成年人,现实生活不就是成王败寇么?导师想法很不靠谱,博士想法正确据理力争,那叫有勇气会独立思考。导师想法很正确,博士自己想法很不靠谱还坚持,那叫顽固愚蠢没救了。这么个问题,谁对谁错怎么答?
这个问题好办。你看看在相关技术领域,你导师看得文献多,还是你自己看文献多?
如果你老师一点文献都不看,我觉得他的想法你听听就好,不要和他一般计较。
你的科研底气来自于你所阅读的文献量,而不是谁权力大谁的想法就是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