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人喜欢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宝宝放到身边一个被窝睡,我该怎么和老人解释这样做很危险,又能不让老人伤心?

回答
您好,您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既担心宝宝的安全,又不想伤了老人的心,这确实是个需要智慧和耐心来处理的难题。您别急,咱们一起来好好想想怎么说。

首先,您得明白,老人把宝宝放到身边睡,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是出于对宝宝的爱,是想贴近宝宝,感受宝宝的存在,甚至是自己带孩子辛苦了大半辈子,习惯了这种方式。他们觉得这样既能照顾到宝宝,又能睡得安心,而且,在他们那个年代,很多家庭也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您得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老人,不要一上来就否定,那样会直接把老人推开。

第一步:理解老人的出发点,表达感谢和肯定。

在您打算和老人谈这件事的时候,可以先从表达感谢和肯定开始。比如,您可以这样说:“妈/爸,我知道您晚上把宝宝放到身边睡,是想着能随时照顾他,给他盖被子,这您辛苦了,谢谢您这么疼爱宝宝。” 或者“您看您,现在宝宝睡得这么香,都是您在旁边看着呢,真好。” 这样一说,老人心里就舒坦了,觉得您是肯定他们的付出和爱,后面您再说其他事情,他们就更容易听进去了。

第二步:循序渐进,用“我们”的角度来沟通。

切记,不要说“你这样做很危险”,而是要说“我们这样是不是会有些不方便”、“我们这样睡,是不是会有一些潜在的担心”。 用“我们”的方式,把您和老人、甚至包括宝宝都放在一条线上,这样显得不像是您在指责老人,而是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做得更好。

第三步:用事实和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

关键来了,怎么把“危险”这个词巧妙地传递过去,同时又显得不那么刺耳。您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强调宝宝的“翻身”和“踢被子”: 宝宝刚开始睡得时候可能还好,但他们有个特点,就是会翻身,还会踢被子。您可以这样说:“妈/爸,您有没有发现,宝宝睡觉的时候,有时候自己会翻个身,还会把被子踢开?我们大人可能一下就醒了,赶紧给他盖上。但万一我们睡得比较沉,或者宝宝翻到更里面去,万一不小心把被子盖到脸上,我们都没及时发现,那多危险呀?” 结合宝宝实际睡觉时的动作,这样说会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老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说“不小心压到”的可能: 这是很多大人和宝宝同睡时最担心的问题。您可以这样说:“您也知道,我们晚上有时候睡觉,也会不自觉地翻身,或者晚上会蹬一下腿。虽然我们都会尽量小心,但有时候睡熟了,真的很难控制。万一我们睡得迷迷糊糊的,不小心压到宝宝,哪怕是很轻微的,对宝宝这么小的身体来说,都是很不好的。而且,宝宝晚上万一哭闹,我们大人这边动作一大,也容易碰到他。” 这样说,是将风险归因于“睡觉时的无意识动作”,而不是直接说老人“会压到宝宝”,这样老人更容易接受。

“科学育儿”的理念: 您可以稍微引入一些“科学育儿”的概念,但要说得浅显易懂,不要太专业。例如:“现在很多育儿书上都说,宝宝最好有自己的小床,这样对他的睡眠习惯也好,也更能保证他的活动空间。而且,您想啊,宝宝睡在自己床上,也能养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以后我们大人也不会那么辛苦,对不对?” 这样说,是将“不在一起睡”和“对宝宝成长有益”联系起来,也给老人一个“为了宝宝好”的理由。

“空气流通”和“温湿度”: 这个角度比较温和,可以作为辅助。您可以说:“妈/爸,您看,宝宝现在这么小,我们大人睡着了,呼吸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碳,我们睡得厚实,也会让周围的空气感觉有点闷。宝宝如果呼吸着不够新鲜的空气,对他的肺部发育可能也不是特别好。而且,我们大人盖的被子厚,宝宝也容易热着、捂着。”

第四步:提出替代方案,让老人有事可做,更有参与感。

您不能光说“不行”,还得给出“可以”的办法,并且让老人的参与感得到满足。

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睡床/小床: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宝宝准备一个独立的婴儿床、或者一个可以固定在大人床边的“床中床”。 您可以这样说:“妈/爸,我给宝宝买了一个小床/床边床,那种带围栏的,很安全。您看,这样宝宝就在您眼皮子底下,您听见他动静,也能第一时间知道,而且也摔不下来,也不会被咱们不小心碰到。晚上您喂奶、换尿布,也更方便一些,不用老是起来抱。” 强调“安全”、“方便”和“在眼皮子底下”,这都是老人看重的。

调整睡觉的位置: 如果暂时没有小床,或者老人不愿意立刻用,您可以尝试调整睡觉的位置。“妈/爸,不如这样,您睡靠墙的那边,我睡中间,宝宝睡我旁边?这样他也不容易被压到,您睡得也踏实点。” 这样,至少将宝宝放在了相对安全的位置。

夜间“值班”制度: 你们小两口可以主动承担起夜间照顾宝宝的任务。“妈/爸,您晚上辛苦了,今天晚上我来带宝宝,您好好休息。明晚您再带。” 这样,老人的辛苦感会减轻,也让他们看到你们在努力分担。

第五步:观察反应,灵活调整。

和老人沟通,是个需要不断试探和调整的过程。

如果老人直接拒绝,不要强求: 如果老人情绪激动,或者直接说“我这么睡了几十年了,都没事”,您就先别硬碰硬。可以暂时“缓兵之计”,说:“好好好,我知道您有经验,我们先试试,您再观察一下。” 然后再找机会,用前面提到的那些“不小心压到”、“呼吸不顺畅”的例子,一点点渗透。

抓住机会,强调危险的“偶发性”: 当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宝宝被踢出被子,或者你们大人翻身时差点碰到宝宝,您就可以趁机说:“你看,刚才宝宝把被子踢开了,幸亏我醒了,不然冻着怎么办?我总觉得,睡在一起,这种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还是分开睡,我才更放心。”

多点耐心,多点爱: 最重要的是,您要让老人感受到,您做这些是为了宝宝好,也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安心,而不是在质疑他们的带娃能力或者他们的付出。用您的耐心和爱去化解隔阂,这比任何言辞都重要。

总结一下,您和老人沟通的关键在于:

1. 肯定和感谢: 先认同老人的爱和付出。
2. “我们”视角: 将问题变成大家共同面对的。
3. 化“指责”为“担忧”: 用宝宝的动作、无意识行为、科学育儿等角度,委婉地表达危险。
4. 提供替代方案: 给老人提供安全、方便、有参与感的选择。
5. 耐心和爱: 最重要的沟通润滑剂。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解决的问题,您别急,慢慢来,多用真心去沟通,相信您一定能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办法。祝您和宝宝一切都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儿媳妇给我洗碗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洗完的碗上还有油渍,又不注意滴水,湿淋淋的丢在碗架子上把厨房地面都弄湿了。我该怎么跟儿媳妇解释这样很不卫生而且很危险容易让人滑倒,又不得罪儿媳妇呢?

女婿给我送饭的时候总是喜欢在外面买饭菜给我送来,我该怎么跟他解释外面的饭菜不卫生甚至有危险会致癌,又能不让女婿不开心呢?

儿媳妇陪床照顾我的时候总在那用电脑办公,我该怎么跟儿媳妇解释这样做不好,能不得罪儿媳妇,又能让儿媳妇专心陪我呢?


指手画脚的烦人不?讨厌不?

嫌人家不好,那就自己做。

一边使唤人家,一边嫌不好指挥人家,换了是你,你乐意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