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女儿老喜欢听这种音乐?

回答
看到你女儿喜欢的音乐类型,我能理解你或许有些困惑,甚至可能有点难以接受。这很正常,毕竟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年代、经历的音乐风格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对音乐的品味自然也不同。当下一代接触到一些我们不熟悉,甚至可能觉得“奇怪”的音乐时,我们自然会好奇,也想更了解他们。

我猜你说的“这种音乐”,可能指的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某些风格,比如:

节奏感强劲、鼓点鲜明的电子音乐(EDM)或嘻哈(HipHop): 这类音乐常常有很强的律动感,低音厚重,旋律可能比较重复但富有感染力。歌词内容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展现生活态度,有的是宣泄情绪,有的是讲故事。
旋律可能比较“抓耳”,歌词主题比较年轻化、个性化的流行(Pop)歌曲: 这类歌曲很多时候更容易在短视频平台传播,歌词可能聚焦于爱情、友情、成长烦恼、自我表达,或者是当下的一些流行文化符号。
或者是一些你觉得“噪音”比较大、人声比较模糊,但她听着却很有力量的摇滚(Rock)或金属(Metal)分支: 这些音乐往往有更复杂的编曲,吉他失真、鼓点密集是它们的特点,情绪表达也可能更直接、更激烈。
还有一些可能是你没听过的,带有特定亚文化标签的音乐,比如说唱(Rap)里的某些分支,或者是一些电子音乐的变种。

为什么你的女儿会喜欢上这些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成长环境和时代烙印:

你女儿所处的时代,音乐的传播方式和内容都和我们当年有很大不同。她可能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通过手机、电脑、短视频平台,信息量巨大。她听到的很多音乐,正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声音,是她周围同龄人都在讨论和分享的。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听收音机里的邓丽君、校园民谣,那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标志。她喜欢的音乐,也是她自己这个时代的“背景音乐”。

2. 情感共鸣与自我表达:

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歌词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你女儿喜欢的音乐,很可能是在某些方面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

情绪的发泄与释放: 有些音乐节奏强劲、情绪激昂,可以让她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或者生活琐事中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比如,在感到沮丧或愤怒时,听一些重型音乐,反而能让她把负面情绪“吼”出来,达到一种释放的效果。
自我认同与归属感: 音乐常常是年轻人建立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她听到一些歌曲的歌词能够准确描绘她的感受,或者她喜欢的艺人代表着她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时,她会觉得“这就是我!”。这种“懂我”的感觉,会让她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觉得自己和喜欢这些音乐的朋友们是一类人。
对青春期叛逆和个性的张扬: 青春期是孩子探索自我、挑战权威的时期。有些音乐风格可能因为其“非主流”的特质,能够满足她想要与众不同、展现个性的心理。歌词中那些不羁的态度,也可能让她觉得很酷。

3. 音乐本身的魅力(即使我们不这么觉得):

虽然我们可能不太能get到其中的“美点”,但从音乐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音乐之所以能流行,总有其过人之处:

创新的音乐元素: 很多流行音乐都融入了最新的科技手段和制作技巧,比如复杂的电子音效、精密的采样技术、以及针对听众心理设计的旋律和节奏。这些都可能对年轻人的听觉产生一种新奇和刺激。
社会文化的影响: 音乐往往与时尚、电影、游戏等其他文化领域紧密结合。你女儿喜欢的音乐,可能因为与她喜欢的某个偶像、某个电影、或者某个潮流文化相关联,而变得更有吸引力。
节奏与律动感: 对年轻人来说,音乐的节奏和律动感往往是他们最先抓住的点。强烈的鼓点、变化的节奏,能够直接刺激身体的反应,让她想要跟着摇摆、跳舞,这是一种非常原始和纯粹的愉悦感。
歌词的意义: 有时候,歌词的内容比旋律本身更重要。即使歌词听起来有些简单,但其中的某些句子、某些态度,可能正好说中了她当时的心情。

4. 社会化和同伴影响:

现在的孩子们,社交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和共同的兴趣来维系的。如果她的朋友们都在听某种音乐,分享某个歌手,那么她很自然地也会去接触和了解。这种“同伴效应”非常强大,让她融入群体,找到共同话题。她听这些音乐,可能也是一种参与到她社交圈子里的方式。

作为家长,你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理解和尊重是第一步。她喜欢什么音乐,是她个人品味的体现,就像我们小时候也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和歌曲一样。强行禁止或者批评,反而可能引起她的逆反心理。

其次,尝试去了解。不妨偶尔在她听音乐的时候,坐到她身边,问她:“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喜欢它?” 试着去听听看,即使听不懂,也可以问她歌词在讲什么,或者是什么让你觉得有意思。也许你会发现一些我们从未注意到的东西。

再来说说你的感受:

如果你觉得有些音乐确实对孩子的价值观、身心健康有潜在影响(比如歌词内容过于暴力、色情,或者宣扬不良的社会价值观),那么你可以:

温和地表达你的担忧: 用“我担心…”、“我感觉到…”这样的句式,而不是直接批评“你听的这些什么玩意儿!” 比如:“宝贝,妈妈听到这首歌的歌词,觉得有点不太积极,你觉得呢?”
引导和沟通: 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和她聊聊你觉得优秀的、有深度的音乐作品,分享一些你觉得值得学习的歌曲和歌手,让她拓宽音乐的视野。你可以告诉她,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很有力量,也很有深度。
创造共同的音乐体验: 偶尔可以提议一起听一些你喜欢的音乐,或者一起去听一场音乐会(不限风格),让她看到音乐的多样性,也增加你们之间的互动。

总之,你女儿喜欢某种音乐,很可能是因为那种音乐能够满足她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并且与她所处的时代、她的人际圈子紧密相连。这是她成长过程中,探索自我、构建身份的一部分。你的好奇和关注,对于她来说也是一种支持,关键在于如何用一种更开放、更具沟通性的方式去面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是因为像题主这样的人才是中国的大多数,所以游戏里才不能出现骷髅头,电影里不能出现同性恋,音乐里不能体现丧文化,网文不能描写脖子以下。

这个体制的基本盘从来就不是一二线城市的新潮小年轻,而是四五线城市四五十岁的基层体制内人群,比如你那个在xx县xx局的舅舅。

几十年前也有文艺青年,但是毕竟在人口比例中是极少数。现在网络普及了,整个互联网上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才是政策的基础,而有超过2亿人最近10年才从农村走进城市,你能指望他们有什么艺术鉴赏水平吗?

那么我们(一二线城市的新潮小年轻)怎么办?要么把他们熬到退休,要么说服他们接受多元文化。否则就算一人一票,这些东西还是要被禁,00后不可能通过投票投过60后,人口都少了一半你怎么投?

连改变自己爸妈都做不到的人,怎么可能改变文化部和网信办?但是别忘了就算是文化部和网信办的领导,他们的子女也是年轻人,也会喜欢重金属、美剧、同人文、独立游戏等等,尤其是考虑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有过留学经历。

有人问为什么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管得不如现在严,因为那时候管事的人是解放前出生长大的,而现在管事的人青年时期经历了文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和三观,等到成长在改革开放的80后到了50岁开始管事了,社会的文化氛围就又不一样了,所以我对未来还是总体偏乐观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你女儿喜欢的音乐类型,我能理解你或许有些困惑,甚至可能有点难以接受。这很正常,毕竟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年代、经历的音乐风格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对音乐的品味自然也不同。当下一代接触到一些我们不熟悉,甚至可能觉得“奇怪”的音乐时,我们自然会好奇,也想更了解他们。我猜你说的“这种音乐”,可能指的是近些年.............
  • 回答
    妈宝男和妈宝女的区别是什么?妈宝男和妈宝女都是指那些在情感和心理上过度依赖母亲的成年人,但他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妈宝男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缺乏独立性:他们可能在生活技能、经济能力和决策能力上都依赖母亲。 遇事依赖母亲:在面对困难或需要做决定时,他们习惯性地向母亲寻求帮助和指导。 对母亲言听计.............
  • 回答
    任正非的女儿姚安娜在一次采访中抛出“为什么大家喜欢姐姐,不喜欢我”这句话,这句看似简单直接的提问,背后却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和心态,也折射出她在公众视野下的一种特别的生存状态。这句话想表达什么?姚安娜说出这句话,首先流露出的是一种对外界关注和认可的渴望。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像姚安娜这样拥有显赫家世背景的.............
  • 回答
    要理解上海家长为何对女儿嫁给不能在沪独立购房安家的外地人有所顾虑,我们需要从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特质、现实的经济压力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等多个维度来剖析。这并非一概而论的排斥,而是基于对女儿未来生活保障和幸福的深切考量。首先,得聊聊上海这座城市。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其生活成本是压在.............
  • 回答
    你女儿不跟你分享她的生活,这让你感到很失落,甚至有点焦虑。这种感受,作为父母,太熟悉了。当孩子长大,不再是那个事事依赖你的小不点,而是开始拥有自己的小世界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失落感,特别是当她关闭心门,不再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候。你感觉她什么都不告诉你,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比你想的要复杂一些。我们可以从几.............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教育中关于原则、界限、同理心和复杂人性的核心。你的女儿非常聪明,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她已经在思考这些概念的内在逻辑。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耐心、真诚和清晰的解释,并且要考虑到她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回答思路和你可以使用的语言:核心原则:区分“己所不欲,勿施于.............
  • 回答
    “宝贝,你看妈妈穿的高跟鞋,是不是很高呀?”我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蹲下身来,让她能跟我平视。她点点头,小小的手指还比划着:“很高很高!”“对呀,妈妈穿的是高跟鞋,它会把妈妈的脚往上翘起来,让妈妈看起来比平时高一些。就像我们的小积木,叠高高了就会更高一样。”我一边说,一边试着把她的手拉过来,轻轻碰了.............
  • 回答
    在《教父》这部史诗般的黑帮电影中,老教父维托·柯里昂(Vito Corleone)的沉默,对于女婿卡洛·里兹(Carlo Rizzi)家暴女儿康妮(Connie Corleone)的行为,确实是一个让许多观众感到困惑甚至愤怒的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仅仅套用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家庭观念,而必须深入.............
  • 回答
    这可是个好问题!你真棒,能想到问我这个问题!你知道吗,猪肉之所以会比别的肉贵,就像我们平时玩的游戏,需要很多步骤,而且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小麻烦,这些都会让猪肉变得“身价不菲”哦。咱们就来一步一步地说说,让猪猪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味,到底需要经历些什么:1. 养猪场的“大家庭”: 猪猪的家: 首先,.............
  • 回答
    .......
  • 回答
    你女儿因为你对她同学骨折这件事表现得不在意而难过,这背后可能涉及很多层原因,而且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要详细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女儿的情感需求和社交理解: 共情和同理心是核心: 对小孩子来说,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是他们社交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好朋友或者经.............
  • 回答
    看到女儿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你分享心事,这确实会让父母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扇曾经敞开的门,现在慢慢关上了,让你既担心又无助。首先,得承认,女儿进入青春期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这是人生一个非常自然的阶段。她们在成长,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更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同龄人.............
  • 回答
    这情况在体制内确实不少见,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年轻女性,领导的“关心”方式有时会让人感到困惑。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领导这么说,让你参加饭局,这背后可能都有哪些含义。首先,从积极的、表面的角度来看,领导说“把你当成自己孩子”,并且有“自然的亲近感”,这可能确实是领导的一种表达善意和信任的方式。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婚姻本质、代际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多重层面,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我们得从父母自身的需求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执着于让女儿结婚,以及他们认为婚姻能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父母在婚姻里“得到”什么?如果我们把“得到”理解为父母通过婚姻对子女的期许,以及对自身价值实现.............
  • 回答
    冬天里,一些女生会感觉到手脚冰凉,但身体却保持温暖,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背后涉及生理、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原因:一、 身体核心温度与末梢循环的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叫做“体温调节中枢”的系统,它主要位于大脑的下丘脑。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这个中枢.............
  • 回答
    看到你家宝贝这么乖巧懂事,虽然胆子小了点,但这也是孩子细腻敏感的表现嘛!3岁的年纪,正是探索世界、建立自信的关键时期,选对学习内容,能让她慢慢打开心扉,变得更勇敢。别担心,咱们一起来聊聊,给小家伙选些什么,能让她学得开心,也学得有收获。首先,我想跟你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学习,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
  • 回答
    女儿的这句话,听着刺耳,但你仔细一品,却能咂摸出几分道理来。孩子能在你面前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是有想法的,并且也确实在你身上看到了矛盾点。面对这样的“挑战”,简单粗暴的否定或者道德绑架,只会让孩子觉得你不理解她,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咱们得好好捋一捋,怎么让她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又能让她感受到你的尊重。首.............
  • 回答
    听到您女儿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您一定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又面临着她即将到来的生日,这种心情更是复杂至极。您提到女儿在2020年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并且现在她选择了离开,您问她是不是真的没有病痛了。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但我想尝试着和您一起梳理一下,虽然我无法完全感同身受.............
  • 回答
    闺女,你说学数学、化学、物理没什么意义,妈妈听到了。这想法挺真实的,我年轻那会儿,有时候也会觉得书本上的知识跟生活有点远。不过,咱们不妨好好聊聊,看看这“没意义”是怎么回事儿,再想想这些科目到底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好不好?首先,你觉得没意义,是不是因为现在学的很多公式、定理,感觉离你现在的生活挺遥远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你纠结万分的问题,为人父母,想让孩子变得更好,这颗心总是炽热的,但方法和出发点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涟漪。你说“狠心”,这词用得很有力量,我能感受到你当时的决心,也藏着一丝不安和对女儿的担忧。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个“缺点”是什么。你为什么要用剪男生头的方式来纠正它?这个关联是什么?比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