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能过好你的人生,不要像父母一样因为学历和知识的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我希望你可以比我更强,作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并不是强求
我希望,你可以不对你的人生后悔,可以回首往昔说一句问心无愧,而不是人到中年只能平平淡淡的说一句早知道当年多读点书,正因为我自己说过这种没有营养的垃圾话,所以我不希望你和我一样
我希望你可以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我希望你可以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而不是如我一般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劳累,我希望的是你可以为了你的梦想劳累
有更高的学历,你的人生就有更多选择,父母的能力仅限于此帮不了你多少,18岁以后得路,只能你自己去走,我并不指望你一定要养老,我只希望,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自己的喜好,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爱着自己想爱的人,我只希望你的人生没有后悔
我并不强求你一定要读书,也不是硬性要求你一定要上985 211,我只希望你的青春没有白费,青春不只有情情爱爱,也不只有师生情谊,还有为了自己所爱而奋不顾身的满腔热血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但我希望你明白之后不是后悔,而是庆幸,庆幸自己能够在懵懂的岁月选择了一条也许是正确的道路,且大概率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告诉你如何回答,带他去工地看一下工人搬砖,去街上看一下环卫工扫地,去楼下看一下那些保安,看一下小饭店的服务员,再看一下送外卖送快递的小哥。这胜过千言万语。
你可以上985,也可以上专科,甚至可以上职高,或者直接退学,但是你愿意过上面那种生活吗?吃苦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
首先,我本科是复旦的,现在轮到你了。低于我不行,我看好你。
孩子的逻辑是天真的,但居然有人说孩子说得对。真不知道在想些啥。
道理很简单,这两者没有逻辑。父母要是没读过大学,难道就不能要求孩子考上大学吗?父母要是清北复交,难道孩子就一定要清北复交吗?那你妈妈24岁就生了你了,你特么可能连对象都没有。又怎么说?
从逻辑上说,评价一个冰箱的制冷并不需要自己会制冷。评价一个餐馆好不好吃,并不需要自己是大厨。学校里的老师多半都是非985的师范大学毕业的,按这逻辑那就不可能培养出985学生了?
从实际操作来说。在你经济独立前,父母出资养育你,让你受教育。出资人总是有权利对自己的花出去的钱有点回报的要求和期望的。咱不抬杠,你要生下来就没花父母一分钱,那父母的确不能对你有什么要求。可你吃人家的穿人家的,学费是人家交的,回头人家还没资格提点要求了,这属于耍流氓
从学生本身来说,这种话就从根上误解了教育的意义。他们觉得书是帮父母读的。但父母能从这当中受多大益?考到好的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学到的知识都是学生自己的,以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小一些,这是父母的期待,用俗话说是“为你好”,只不过很多学生觉得“为你好”是一句绑架的话,这么以为只是因为他们生活还没有独立,在父母的庇护下还没有开始就业,还不知道学历差一点对于未来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种逻辑虽然天真,但一定要从小怼回去。你可以学习不好,可以和父母一起想办法。但不能因为父母没有高学历,就觉得自己随便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你的书,不是为别人读的
我估计一会儿就会有一帮白莲花来我的帖子下面评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希望我们可以期待我们可以抱有美好的愿望,但就是不能提要求。我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请问要求跟希望期待和美好的愿望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无非是当你真的没有实现的时候,后果是什么?不能打不能骂,陪着一起面对现实的生活,这不就是美好的期待吗?相信正常的父母都可以做到,但这不等于没有要求。按照这些人的逻辑,那不光985211,你就不能对孩子提任何成绩上的要求,否则那有什么本质区别吗?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家小孩上学,你真的对成绩没任何要求吗?
我闺女六岁就不问这种问题。
她有点早慧,现在就有一点意识到了,她可能很难超越她的父辈,或者具体说,很难超过我。
美国最好的二战后出生一代叫baby boomer,生活蒸蒸日上。但他们的子女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辈子再怎么努力,也超越不了父辈了,所以躺平认栽。这一代人,就是我们的同辈,现在四十多岁。
而我们这一代随着全球化长大,吃尽改革开放红利,什么好处都没落下。没经历过wg,没耽误上大学,没耽误买房子,股市虽有几次大起大落但不至于倾家荡产。我们算不算黄金一代?
这种情况下要求压力远远比我们大的下一代做到比我们更好,这种想法不天真吗?
每次我闺女委屈的说“我就是做不到”的时候,我就会安慰她,没关系,做不到也没关系,不一定什么都要做到。
我闺女的参比系就是我。她和现在的我对比当然对她不公平,但我也清楚我和她同等大的时候,她依然不如我。
她察觉到了我态度背后的意思,所以很委屈的又问我,我是不是不聪明?
对我来说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不聪明,她当然也算不上聪明。但聪明这件事,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所以我说,我们再努努力,会做的越来越好的。
我不太在乎什么985或者221,top2也不过如此了。但人生想要过得好,不在于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人生能不能一直向上。尤其是不得不原地踏步,或者暂时后退的时候,怎样调整心态,积蓄力量,保留持续向上的潜力。
这种心态,似乎不是积极参与内卷就可以取得的。尤其是百折不回的韧性,和始终相信自己的心态。这种东西,并不是以结果为目标进行教育就可以让小孩获得的,反而是以过程管理为目标进行教育才可能让小孩获得的。
还是回到题主的问题。我女儿不问我这种问题,是因为她问不出口。我考上了top2,我有足够好的经历和背景,让她相信,我讲的是有道理的,听我的一般没错,因为我做到了。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与其对子女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不如自己成为role model。她/他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对自己的要求应该在哪个层面。
-更一下-----------------------------------------------------------------
评论区有人说我是没上过985,所回答的内容都是对于985产生的幻想。真的985不是如此如何如何,因此虽然有点显得轻浮,但是在这上一下我们夫妻俩的证件。表示一下我倒是有资格来讨论985到底是什么样的
-----原答案如下:------
拿出自己的985毕业证学位证说,你有两个错误:
1,你爸妈两人都考上985了
2,我们也并不强行要求你考上985。
但是,我想让你知道考进985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一张文凭,考入985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国家和全社会在你身上下了一份赌注,赌你作为一名优秀而刻苦的人,值得全社会在你身上倾注资源,去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国家对于每一个考入985的学生投入都是非985的数倍,这些都是纳税人的贡献,你可以看看教育部一年投给清华大学多少钱,给每名清华大学学生身上投多少钱,你可以再看看教育部一年投给咱们本地二本多少钱,给每名二本学生身上投多少钱,这些数据都可以在网上查到。
以清华为例,数据来源于清华官网,2020年经费决算
2020年高等教育直接支出就是156亿,清华5.3万在校学生仅2020年人均消费经费29万元+,注意,科学工程,基础研究等项目的预算是不在其中的。4年下来,每名清华学生均摊到的教育经费差不多就有一百多万元!
然而,在每位学生身上花的钱只是国家为985学生倾注的资源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那些社会上中型企业请都请不来的大牛会给你讲课,给你分享他们的见解,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感悟,而这些东西可能会影响到你一生。那些贵到百万,千万的仪器设备,你都有机会见识到,了解到,甚至自己用到。你有机会见识到接触到目前行业最顶尖的东西是什么,你也可以有大把的时间专门去学习你喜欢的领域,你学校的老师给你提供的都是最专业,最顶级的建议,而周围更是有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你们可以一起看到,一起探讨,甚至一起亲手创造这个世界的未来。
这一切所需要的东西是公平的,你只需要努力,在考试中竞争超过了别人,国家就会认可你,就会把纳税人缴的宝贵税金转换成教育资源,倾注在你的学校身上,从而沐浴在你身上,你会更难以变得庸庸碌碌,你也会更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你的机会会更多,视野也会更大。
这些东西的受益者完完全全只是你自己,哪怕最后就业并不如意,你的人生也会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受过教育,在这个环境中接触过其他优秀的人而变得不同,作为父母,我们也只是向你提供建议让你好好读书,你能不能考上985并不是我们对你的要求,但是作为父母,我一定不能让你小看了认真读书,认真考试这个人生中屈指可数的,可以和其他官二代富二代公平竞争到资源的机会。
一、父母平时教育孩子,要说,你将来想过啥日子,而不是我要你考啥学校。
二、父母不要死要面子,要对孩子承认,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文凭,吃了多少苦。
---- 总结一下就是,问孩子:因为我过得苦,所以你也有权过得苦,通吗?
(敢用这招,家长要放弃自我中心,放弃自立权威,真的从孩子的利益出发。)
我,985,最高学历硕士;
我老公,211,最高学历博士。
我跟我老公曾经就这个问题对过话。
我老公:以后老大考你的母校咋样?(本地985/双一流)
我:他?我估摸着是个二本的水平。
我老公:……,其实我感觉也差不离,老二呢?
我:老二能上个大专我就谢天谢地了。
我老公:……,唉!
我知道他同意我说的。
因为我家这俩娃,相比同年龄段的他跟我来说,差好大一截。
就拿老大来说,学拼音,幼儿园学了一年,一年级学了一学期,到现在还有认不全的。
我小时候,因为年龄不够做的插班生,开学都小半学期了才开始跟班,第一次考试就是全对。
这能比么?
比不了的。
更何况我小时候都是放养,家长啥也不管。
他我还心心念念的时不时辅导一下。
资质这个东西,是天生的。
是985的料,鸡一鸡,大概是能从末流985鸡到中流985(撑死)。
不是985的料,鸡死了,大概连两个史上最好考的985的门槛都摸不到。
所以,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鸡一鸡,心态一定得佛系。
是985的苗子就好好培养,真不是学习那块料,我们做父母的还是想办法多搞点钱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平台更大,机会越多,人脉越广,发展就越好。
但孩子没有这个概念,理解不了。
所以只能把功夫做在当下,尽人事,听天命。
希望孩子考985这件事,你就把它当成一个美好的祝愿,不管能不能能考上,咱们加油努力就完事儿了,努力过后还是没考上,那也没关系,我一样爱你,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就一定没机会。
人生在世,总有些事要去拼一拼的,拼上了,就当彩票中奖了,拼不上,也不吃亏。
孩子你努力拼搏考好大学,我努力拼搏赚钱,我们一起努力,才有美好的未来。
============2.2=============
这两天忙着过年,大部分小孩子的评论我都看了,作为酒酣耳热之际的消遣——包括友好和不友好的。不友好的评论,我只视为酒后笑谈,还可以拿给周围的朋友们读一下,博诸君一笑。
大多数反对意见,我都懒得回复了。只是又想起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人们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人类的进步,总是呈阶梯式,正常情况下总是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强。我们的祖辈奠定了这个国家的基础,我们的父辈则解决了温饱,我则从温饱过度到了小康。诚然,我只是庸庸众生中的一员,能力和时间均是有限。
今日晚饭的时候,从抖音一副艺考作品谈开,和女儿一直聊到了梵高的《放风》,由此继续展开谈去。最后我提醒她一句:你我皆是地上庸庸碌碌的蚂蚁,但你要时刻记得抬头望那头顶上广袤无垠的夜空,和历史长河中无数璀璨闪亮的先贤。虽然你我几乎不可能成为那些永恒闪耀的星星,但至少我们应当意识到世界的广阔和知识的浩瀚。
我是她踏步的一级阶梯,她将踩着我的人生,去追求更高尚、更远大、更纯粹的美——学历和知识也是她的阶梯之一。
最终她能抵达什么样的高度,最终由她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决定,在她有能力做出决定之前,我必须督促她做好准备。
就是如此,我的教育方针不会改变。
至于那些反对者,我不在意你们,也不想理睬你们。
====================以下为原答案==================
我出生的时候在一间20平米的瓦房里面,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要到一百多米外的公共厕所去方便,你凭什么出生就住120多平干净宽敞的商品房,为了你上学还专门又买了好学校附近面积更大的房子?
我幼儿园的时候裤子上都还有补丁,你凭什么从小都穿维尼熊耐克阿迪?
我8岁以前没吃过巧克力,你凭什么从小想吃什么零食就吃,家里零食柜塞满?
我10岁以前餐桌还不能实现“猪肉自由”,你凭什么从能吃饭开始就尝遍松茸龙虾鱼翅鲍鱼?
我10岁前都是走路上下学,10岁以后自己蹬自行车,冬天寒风吹得手上、耳朵都是冻疮,你凭什么自出生起就有价值几十万的汽车接送、没有风吹日晒?
我小时候过年过节才能得到一件玩具当礼物,积攒在一个小箱子里,玩坏了都舍不得扔,你凭什么随时想要玩具就有,玩腻的玩具一箱一箱往外扔?
我18岁才有自己第一台台式电脑、20岁才有第一部功能手机,你凭什么从小学开始就有三个ipad和两个电话手表?
我25岁才第一次坐飞机,凭什么你从3岁幼儿园开始就每年冬天飞去海南过寒假,还去东南亚的海边晒太阳?
当然,你不需要凭什么,你是我女儿,我心甘情愿给你我最好的东西,我小时候没有享受过的,我都要让你享受到,因为我还记得处在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快乐最渴望的是什么。
但你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你也要履行你这个年龄应尽的义务,那就是好好学习。
我给你的东西,那是依赖于我,当我不再给予你这些的时候,你就只能靠你自己去争取。
你从小过惯了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将来离开我的时候,如果你能力不够就不能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准,那时候痛苦的就是你自己。
我今天给你的,不仅仅是我自己童年缺失的快乐,还要告诉你我成长过程中的教训和遗憾。
======================================================
鉴于某些连婚姻家庭都没有体验过、也完全没有育儿经验的人来强行评论,我说明如下:
一、985/211是一个目标,是一个愿景,是一种希望。如果真的努力过,没有考上,那我也能坦然接受。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难不成因为这个断绝父女关系?我自然会给她安排别的道路,或者她自己能找到更适合的道路。
二、上学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立大志,成中志;立中志,成下志”,现在不过是要定一个目标,难道就不敢说一句努力争取考上985/211了吗?
三、所谓“鸡娃”、“内卷”,我只想说这个城市的就业环境就摆在这里,竞争就摆在这里。想要后半生过得舒服一点,那前半生必定要努力一些。
四、所谓“选择”,首先要有选择的资格。现在她所接受的教育,正是为她将来可以有更多的选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