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希望中国的年轻人都是奋进青年。
但这完全是天方夜谭,是一种脱离现在环境的乌托邦。
在当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人在成年以后,都会占据一个社会中的生态位,有被996的生态位,有躺平的生态位,还有连躺平都不敢想的刚刚温饱的生态位。
这个生态位有一个铁律,一定会有大多数的年轻人被永久锁定在某几个生态位上,且这些生态位在分配剪刀差中,是被剪刀的韭菜。
在很多情况下,奋进的目的,是改变当前的生态位,进入分配剪刀差有利的位置,比如考公务员就是一种方式。
年轻人改变生态位的几率在统计学上并不高,原因是,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知识体系和执行力,去支撑长久的,需要以十年计的人生战略,而多数期望快速解决,两三年内毕功与一役。
这就带来考公考编以及热点就业的巨量过度的竞争。
这种竞争被成为内卷,而内卷到一定程度后,超过一个阈值,其付出与所得概率的性价比会变成负数。
“非升即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堆青年精英卷了好几年,拿不到编制,最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过度竞争的环境下,心中有爱,本身是一种奢望。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年轻人,理想化的目标很美,但执行的过程需要策略和博弈。
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不要去选择所有人都知道的赛道,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不在乎当前的积累,不要用两三年的周期去追求完成阶级跃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选好赛道,身体力行;研究人心,精通博弈;不求小利,厚积薄发。
热血,可能只能坚持一年、一周、三天,而绝不可能支撑伟大的人格。
用十年的周期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不要拥抱令人热血的口号。
持久的坚持和挖掘,能够塑造坚韧的品格;
不懈的研究和实践,能够铸就核心杀手锏;
最终,这会带来必胜的命运。
加油,诸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