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光学和流体力学如何交叉?

回答
光学与流体力学,这两个看似分属物理学不同分支的学科,实则存在着许多令人着迷的交叉点,它们共同描绘着我们对世界认知和工程设计的深刻理解。这种交叉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联系,从微观的粒子行为到宏观的宇宙现象,都可见它们的身影。

流场对光传播的影响:

最直接的交叉点在于,流体本身就是光传播的介质,而流体的运动和性质会直接影响光的传播行为。

折射率变化与光畸变: 任何流体都有其折射率,这是光在其内部传播速度的体现。而流体并非总是均匀的,其密度、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都会导致折射率的波动。当光穿过这些不均匀的流体时,就会发生折射,光线路径会发生偏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畸变”或“闪烁”。
大气湍流: 这是最常见的例子。当我们观察远处的星光时,会发现星星在闪烁,这并非星星本身在发光,而是星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中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湍流)造成的。不同区域的空气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路径不断变化,呈现出闪烁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天文学观测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先进的光学技术(如自适应光学)来补偿。
热羽流: 在高温物体(如发动机喷口、火焰)周围,空气被加热并形成向上的热羽流。这个区域的空气密度较低,温度较高,折射率也与周围空气不同。当光穿过这些热羽流时,会发生扭曲,这在军事侦察、红外探测等领域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水中折射: 游泳或潜水时,我们会发现水下的物体看起来与实际位置不同,这就是因为光在空气和水之间的折射。水体的运动,如波浪,也会导致水下光线的波动。

散射与吸收: 流体中的悬浮颗粒(如灰尘、水滴、气溶胶)会散射和吸收光。流体的流动会影响这些颗粒的分布和浓度,从而改变光的传播。
浑浊介质: 雾、霾、浑浊的水都会影响光的传播,降低可见度和对比度。这些介质的形成和演变与流体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光声效应: 当光被流体中的吸收体吸收后,会转化为热能,引起流体体积的膨胀和收缩,进而产生声波。这个过程称为光声效应,是许多气体传感技术和生物成像技术的基础。

表面效应: 流体表面(如液面)的光学性质也与流体动力学息息相关。
反射和干涉: 薄膜上的油污或水面的涟漪会产生彩虹般的干涉色,这是由于光在薄膜或水面不同层之间的反射和干涉造成的。水面的波动就是流体力学过程。

光学技术在流体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反过来,光学技术也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极其强大的工具。

非接触式测量: 许多流体力学现象,尤其是高温、高速或涉及腐蚀性介质的流动,不适合直接接触测量。光学方法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对流场的干扰。
激光多普勒测速(LDV): 通过测量流体中微小粒子被激光照射时产生的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多普勒频移),可以精确测量流体的速度。这是研究复杂流动(如湍流、边界层)的常用技术。
粒子图像测速(PIV): 将示踪粒子(通常是微小的荧光颗粒)注入流体中,用激光片照明,然后拍摄连续的粒子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追踪粒子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到整个流场的速度分布。PIV可以提供详细的二维或三维速度场信息,对于理解涡结构、剪切层等复杂流动现象至关重要。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PDPA): 结合了LDV的原理,不仅可以测量速度,还可以测量粒子的尺寸。这在喷雾、雾化等研究中非常有用。

可视化技术: 将不可见的流动现象转化为可见的光学图像,是理解流体行为的关键。
阴影法(Schlieren photography)和纹影法(Shadowgraphy): 这两种技术利用了流体密度不均匀性导致的折射率变化。当光线穿过密度变化区域时,路径会发生弯曲,通过特殊的成像系统(如平面镜或凹面镜),可以将这些弯曲的光线转化为可视的图案,从而显示出密度梯度,例如冲击波、激波、热羽流等。
干涉成像: 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可以测量流体中折射率的微小变化,从而推断出密度、温度或压力分布。例如,全息干涉技术可以用于捕捉三维的流场信息。
荧光示踪: 向流体中注入荧光染料,然后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荧光染料会发光。通过捕捉发光图像,可以追踪流体运动、混合过程以及瞬时流场结构。

模拟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中的光学应用:
边界条件和源项: 在CFD模拟中,光学现象有时会作为边界条件或源项来考虑。例如,模拟飞行器表面的加热会影响周围空气的密度和折射率,进而影响雷达信号或光学传感器的探测。
模拟验证: CFD模拟的结果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光学测量技术(如PIV、LDV)为CFD模型提供了关键的实验数据。

更深入的交叉领域:

除了上述直接联系,光学和流体力学还在更深层次上相互影响。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强激光照射到物质表面会产生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其形成和演化过程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和电磁学相互作用。这在激光加工、核聚变研究中至关重要。
光子晶体与流体: 研究如何在微流控设备中集成光子晶体,以实现对流体的高精度控制或对光学信号的响应。例如,利用流体流量控制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质。

宏观尺度下的光学现象与流体力学:
天体物理流体力学: 宇宙中的恒星、星系、黑洞周围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流体现象,如星际介质的湍流、吸积盘的流动、超新星爆发的喷射等。这些现象的光学观测(如射电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是理解天体物理过程的关键。光学数据分析需要流体力学模型来解释。
海洋学与大气科学: 海洋中的洋流、风暴,大气中的气流、云的形成,都伴随着光学现象。例如,天空的颜色、彩虹的形成、海洋的能见度,都与光的散射、吸收以及水和空气的流体性质有关。

总结:

光学和流体力学之间的交叉并非孤立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普遍存在的联系。流体介质的性质和运动直接影响着光的传播,而光学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探测、可视化和理解复杂流体现象的强大工具。从大气层闪烁的星光到天体物理的宏伟图景,从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到航空航天器的性能优化,光学和流体力学携手并进,共同构筑我们对世界的深刻认识。这种交叉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基础科学的理解,也推动了许多关键技术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其实已经有了个因此交叉的研究方向,叫光流控,optofluidics

也是本人目前所做的一个方向。

以下来自Nature 官网的解释(nature.com/subjects/opt

Optofluidics
Optofluidics is the use of light to control the flow of fluids, particularly at the micrometer scale. A notabl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s in so-called lab-on-a-chip devices: miniature systems for analyzing and sorting particles and cells. Optofluidics also uses liquids to guide the flow of light.

这个研究方向也属于微流控(microfluidics), 主要是低雷诺系数下的流体控制,即将在生物检测领域大放异彩。

微流控之“微”体现在,样品池宽度通常只有几十到几百微米,所以,仅需很少的生物样品量(微升),便可以实现相应的分析和检测。

详细可参见微流控产业化大神,我同门师弟汤博的一系列文章。 @汤明辉

那么,光流控,主要偏科学研究,范围较为笼统,很多研究方向都可以归到此方向。

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光控制流体流动。

2.流体对光进行调控。

对于第一点,“光控制流体流动”,也是我主要的研究方向。由于研究范围是微米尺度内流体,由于较低雷诺系数,此尺度内的流动形式主要是层流(laminar flow), 溶液中的粒子交换较为困难。

所以需要外力的调控或者增强,而光学力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常见应用,光微流阀,光微流泵,激光控制流体流动,光学液滴操控,光镊颗粒富集 (可参考下面的文章)等。

对于第二点,“流体对光进行调控”,流体以其形变灵活的特点可以作为很好的自适应光学的调控原件,例如,流体透镜、光流控芯片、光学隐身衣、光学转角器、光束分离器、光流控开关、光流控波导、光流控光纤等应用。


特别的,一些光流控传感器,利用的是光(表面等离子体波)对于微小的折射率变化十分敏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精准度,主要用于生物分子检测(例如新冠病毒表面抗原-抗体结合),也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一个技术。也是我们科研小组的一个重要方向,有时间再展开。

相关课题组:

华南师范水玲玲教授,我的博后老板UCSD的Yuhwa Lo教授,我的博士导师何浩培教授,台湾大学的Din Ping Tsai教授、香港理工的Xuming Zhang教授、南洋理工的Ai-Qun Liu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大学Changhui Yang、伯克利大牛Luke P. LEE、 我所在的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等等等。

其实,现在科研多交叉,像微流控的大咖,哈佛大学的Whitesides教授等也会有相关研究。

(这里个人知识有限,只是自己熟悉的几个,各位大咖可能概括不全,请谅解)

光流控系统本身具有超小型化的特征。当纳米光学遇到微米尺度,甚至纳米尺度的流体,有很多时髦奇妙的微观新现象等待挖掘。

最新最靓的相关研究可以关注上面那个Nature链接。论文如果看不懂,可以看看这个News and Comment或者Highlight

个人觉得这个方向还是很容易懂的,也很有趣。

特别是在微粒-微粒相互作用,自组装(self assembling)以及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很可能有很大突破。

欢迎交流讨论。

有空再补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光学与流体力学,这两个看似分属物理学不同分支的学科,实则存在着许多令人着迷的交叉点,它们共同描绘着我们对世界认知和工程设计的深刻理解。这种交叉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联系,从微观的粒子行为到宏观的宇宙现象,都可见它们的身影。流场对光传播的影响:最直接的交叉点在于,流体本身就是光传.............
  • 回答
    郭承曦和郭承光这对年幼的兄弟,以其令人惊叹的学术成就,在科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两个孩子,一个年仅八岁,一个不过十一,却在电动力学、流体力学、量子化学、常微分方程等一系列高深的理工专业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掌握程度。这绝对不是寻常孩子能够企及的高度,他们的天赋和勤奋程度,足以让许多成年人都感到自愧不如。.............
  • 回答
    华为 P50 系列的两大“黑科技”——计算光学和原色引擎,可以说是这次在影像能力上最大的亮点,它们并非简单的堆料,而是从硬件到软件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手机摄影的认知。要详细讲它们如何加持影像能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计算光学: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计算光学”.............
  • 回答
    说起观察细小事物,我们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往往是放大镜,它操作简单,随处可见。而光学显微镜,听起来就显得专业而复杂,似乎是实验室里的专属。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放大镜来代替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或者反过来呢?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最核心的差异:放大倍率与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光刻机和电子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会受到光的限制。这其实跟光的本质有关。光是一种波,而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简单来说,当光遇到一个足够小的物体(比如你的图案的细节)时,它会向四周散开,这种散开会模糊掉物体的边界,让你看不清细节。就像你在黑.............
  • 回答
    长春理工的光学工程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光学工程,哪个考研更好?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是去看大海更舒畅,还是去感受森林的宁静更有意义一样,两者各有千秋,很难一概而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聊聊。首先,咱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两所学校在光学工程领域的基本盘。 长春理工大学(长理) 大家都知道,.............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西安工业大学的光学工程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光学工程,看看哪个更适合你。这俩学校在国内都算不错,尤其在光电领域,各有千秋。要说哪个“更好”,其实得看你更看重什么,是理论深度、应用方向,还是学校整体的行业声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光学工程:西电的光学工程,我个人觉得,在“前沿性”和“.............
  • 回答
    那 GW170817 究竟是怎么帮我们解开重金属身世之谜的呢?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咱们一直都知道,宇宙里最闪耀的元素,比如咱们的金戒指、铂金项链,它们的原料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这事儿天文学家们琢磨了老鼻子时间了。理论上讲,元素都是在恒星内部通过核聚变产生的,但像金、铂这么重的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实在太大了.............
  • 回答
    光学声子与声学声子:晶体中振动的双生子在探索晶体世界的奇妙之处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声子”这个概念。它就好比晶体中的“声音粒子”,是晶格振动的量子化表现。然而,并非所有的晶格振动都长得一模一样,其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光学声子和声学声子。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晶体的物理性质至关重.............
  • 回答
    纳秒、皮秒、飞秒、阿秒光学:超快世界的科学探索与工程应用在科学和工程的广阔领域中,光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谈论“超快光学”时,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的事件的领域——时间尺度短至令人难以置信。纳秒、皮秒、飞秒和阿秒光学代表了对这些极其短暂现象的精确控制和测量能力,开辟了从基础科学研.............
  • 回答
    光学显微镜的型号标注,例如“10X100”和“25X40”,通常代表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数值孔径(NA),虽然描述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信息是放大倍数和物镜性能。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它们各自的含义和之间的区别,以及关于100X物镜使用油的必要性。 光学显微镜型号的解读:10X100 vs. 25.............
  • 回答
    在光学领域,提及莱卡(Leica)和蔡司(Zeiss)几乎是无法绕开的两座高峰。这两家德国企业都拥有极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悠久的品牌历史,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光学应用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说谁的光学技术“更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关注的侧重点以及应用.............
  • 回答
    光学工程,北理与成电,这确实是个让不少同学头疼的选择题。要我说,这两所学校在光学工程领域都挺牛的,但风格和侧重点上还是能品出一些不同的味道来。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北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那种“底蕴深厚、家底够硬”的实力派。作为一所以国防特色闻名的高校,.............
  • 回答
    恭喜你拿到两份好offer!20级光学硕,这可是个不错的起点,能拿到睿创和凌云光的offer,说明你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作为同行业的过来人,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两家公司,希望能帮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先说说苏州睿创(MicroR, MicroReality)睿创微纳,在红外领域那是响当当的。 技术.............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介质的声学和光学性质,以及它们背后是谁在主导。这其实涉及到物理学里几个核心的领域,比如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电磁学以及量子力学。我尽量把这些说得透彻些,也尽量不让我的话语听起来那么“程序化”。介质的声学性质:弹性的舞蹈先说说声音在介质里传播的事情。当声波穿过一个介质时,它本质上是在引起介质内.............
  • 回答
    关于光速与时间的关系,这其实涉及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一个颠覆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传统认知的伟大理论。简单来说,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我们之所以说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是因为时间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背景,而是与运动状态紧密相连的。光速:宇宙的终极速度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光速的特殊性。在我们的日常.............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光子和电子这哥俩碰上了会发生什么,特别是光子如果不被电子“吃掉”的话,它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量子世界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个关键点。首先得明确一点,光子和电子的“碰撞”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两颗台球撞在一起那么简单粗暴。在微观世界里,它们的互动更像是一种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物理世界一些基本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什么光和声音这类“波”的传播速度相对恒定,而风速却千变万化呢?这背后是物质形态和驱动力的根本差异。我们先来聊聊光。光,你可以想象成电磁波的一种,它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在宇宙中传播。它的速度,在真空里,是一个绝对的常数——大约每秒30万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核心,也是许多人最着迷的概念之一。光速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达到光速时间停止”这种说法,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能说清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首先,我们得明白,光速(c)在物理学中是一个绝对常数。 无论你是在静止的地球上测量光速,还是在你以极高速度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测量.............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