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发布 ARM 架构 MacBook 系列产品,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回答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首批搭载自家研发的 Apple Silicon(M1 芯片)的 MacBook 系列产品,包括 MacBook Air、13 英寸 MacBook Pro 和 Mac mini。这次发布无疑是 Mac 产品线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从 Intel 平台全面转向 ARM 架构。

以下我将为你详细解读这次发布的亮点与不足:

亮点一:性能的飞跃与能效比的极致追求

这是 M1 芯片最令人瞩目的亮点,也是苹果此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CPU 性能爆炸式增长: M1 芯片采用了 8 核 CPU 设计,包含 4 个高性能核心和 4 个高能效核心。苹果声称,与同类竞品相比,M1 的 CPU 性能可以提供“高达 3.5 倍的速度提升”。这意味着无论是日常办公、网页浏览、代码编译,还是更为密集的视频剪辑、图片处理,都能感受到明显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对于用户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秒开应用”,过去需要等待的应用加载时间大大缩短。
GPU 性能的惊艳表现: M1 芯片集成了 7 核或 8 核 GPU。苹果同样给出了令人咋舌的性能提升数据,称其 GPU 性能比“同类竞品快高达 5 倍”。这使得轻量级的图形处理任务,如简单的视频剪辑、照片编辑、甚至一些独立游戏的流畅运行成为可能,并且无需额外配置独立显卡。这对于追求便携性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无与伦比的能效比: 性能提升的同时,M1 芯片在能耗控制上也表现出色。得益于 ARM 架构本身的低功耗特性以及苹果在芯片设计上的深厚积累,M1 MacBook 系列的电池续航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苹果官方宣称,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电池续航时间可以达到“最长 20 小时影片播放”。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长时间地脱离电源适配器,在移动办公和学习场景下更加自由。这种“性能强劲”与“续航持久”的结合,是传统 Intel Mac 所难以企及的。
统一内存架构(Unified Memory): M1 芯片采用了苹果自研的统一内存架构。这意味着 CPU、GPU 以及神经网络引擎等所有处理单元都可以共享同一块高速内存池。这消除了传统系统中数据在 CPU 和 GPU 之间频繁复制的瓶颈,大大提高了数据访问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更快的神经网络引擎: M1 芯片内置了 16 核神经网络引擎,能够以每秒 11 万亿次运算的速度处理机器学习任务。这对于依赖 AI 功能的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也为未来的软件开发开启了更多可能性。

亮点二:静默无扰的体验(MacBook Air)

完全无风扇设计: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MacBook Air。前几代 MacBook Air 虽然轻薄,但在处理稍重负载任务时,风扇噪音还是会显现。而搭载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 彻底抛弃了风扇。即使在运行较为吃力的程序时,设备也只是温热,完全没有风扇的噪音干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静默工作”。这对于需要安静环境的用户,如学生、作家、程序员等来说,是极为宝贵的体验提升。

亮点三: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整合

iOS/iPadOS 应用的运行: 理论上,由于 ARM 架构的共通性,以及苹果自身对生态的掌控,M1 Mac 能够运行部分 iPhone 和 iPad 应用。这为用户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选择,并且可以直接在 Mac 上体验一些平时只能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便捷应用。虽然兼容性初期仍有待观察和完善,但这无疑是苹果生态系统整合的重要一步。
Rosetta 2 的兼容性: 为了解决大量仍未针对 Apple Silicon 进行优化的 Intel 应用问题,苹果推出了 Rosetta 2 转译技术。大多数情况下,通过 Rosetta 2 运行的 Intel 应用表现依然出色,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原生的 Intel Mac 还要快。这种平滑过渡的策略,大大降低了用户升级到 Apple Silicon Mac 的门槛。

不足一:早期生态系统的兼容性挑战

这是 M1 Mac 发布之初最普遍的担忧和实际遇到的问题。

软件原生支持的滞后: 尽管有 Rosetta 2 的存在,但并非所有软件都能完美运行或发挥出最佳性能。很多专业的创作软件、开发工具、以及一些老牌或小众软件,在 M1 发布初期尚未推出 Apple Silicon 原生版本。用户在尝试运行这些软件时,可能会遇到兼容性问题、性能不佳,或者完全无法运行的情况。
外部设备和软件的驱动支持: 许多专业的外部设备,如音频接口、扩展坞、打印机等,其驱动程序可能尚未针对新的 ARM 架构进行更新和适配。同样,一些依赖特定硬件或低层级系统访问的软件,也可能在 M1 Mac 上出现兼容性问题。
虚拟机软件的限制: 对于需要运行 Windows 等其他操作系统的用户,虽然可以通过 Parallels Desktop 等虚拟机软件在 M1 Mac 上运行 ARM 版 Windows,但兼容性仍然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尤其是在运行需要 x86 指令集的 Windows 应用时,会面临额外的转译开销或兼容性障碍。

不足二:硬件配置的局限性

统一内存的不可升级性: M1 芯片将内存集成在芯片封装内,这意味着用户在购买后无法像传统 PC 那样自行升级内存。用户在购买时必须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配置(8GB 或 16GB),一旦购买后就无法更改。对于内存需求较大的专业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限制。
接口的相对保守: 相比于一些高端的 Windows 笔记本,M1 MacBook 系列在接口数量上相对保守,主要以 Thunderbolt/USB 4 接口为主。虽然这些接口功能强大且通用性高,但对于一些习惯连接多种外设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依赖扩展坞或集线器,增加了额外成本和使用上的不便。
外部显示器支持的限制: M1 芯片的原生支持仅限于一个外接显示器(通过 Thunderbolt/USB 4 接口)。这意味着 M1 MacBook Air 和 13 英寸 MacBook Pro 用户想要连接两个或更多外接显示器,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显示适配器”或“显示模拟器”方案,这会增加复杂度和可能存在的兼容性问题。

不足三:部分型号的升级空间有限(13 英寸 MacBook Pro)

性能与散热的平衡: 虽然 M1 芯片带来了巨大的性能提升,但 13 英寸 MacBook Pro 仍然沿用了旧款机型的模具,其散热设计在高负载下的表现仍有待观察。相比于搭载更强劲芯片的新款 MacBook Air(虽然没有风扇,但其机身设计和散热能力相对较好),13 英寸 MacBook Pro 在持续高强度运行时,可能会受到散热能力的限制,导致性能衰减(降频)。
“Pro”之名的争议: 对于一些高度依赖专业性能的用户,例如视频编辑师、3D 建模师等,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配置(尤其是内存限制和只有一个外接显示器支持)可能仍然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使得其“Pro”之名在某些场景下显得有些勉强。

总而言之,2020 年 11 月 11 日发布的 M1 MacBook 系列产品,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技术革新。它凭借无与伦比的性能、能效以及全新的用户体验,重新定义了轻薄笔记本电脑的标准。然而,任何新技术在早期都会伴随阵痛,软件生态的成熟和硬件配置的进一步完善,是 M1 Mac 系列未来发展需要持续关注的方向。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和许多专业用户而言,这次的 M1 Mac 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升级的选择,它标志着 Mac 时代的一个全新开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产品没啥意思, 但最大亮点在片尾的 Q&A 环节.


附: Twitter 网友的评价

user avatar

Apple Silicon 的新 mac 无法运行 Homebrew:

macOS 11.0 Big Sur compatibility on Apple Silicon · Issue #7857 · Homebrew/brew

没法再新 mac 下面编译的包,包括不限于:

       ant, autojump, cargo-c, direnv, docker, elasticsearch, emacs, fd, ffmpeg, fftw, fontforge, fswatch, fzf, gdb, git-flow, gnupg, gnutls, grpc, gtk+, gtk+3, hugo,  imagemagickkafka, ldns, libdap, libiconv, libps1, librsvg, libtermkey, libvirt,  libvterm, libwebsockets, libxslt, luajit, macvim, mcrypt, memcached, mono,  mosh, mtr, ncdu, neovim, ocaml, numpy, octave, openjdk11, pandoc,  postgresql(9-11), pyenv-virtualenv, pyqt, qemu, sbt, scala, sdl2, sip, sqlmap,  sshfs, ssh-copy-id, sshpass, starship, subversion, watchman, wireshark, x265,  zookeeper, zsh-autosuggestions,      

还有一些没在名单上的,像 zsh 之类的包,可以编译也能运行,但部分功能一跑就崩溃,因此你如果工作里不会用到上面这些包,那也无所谓。

但是要用的话,想等 homebrew 作者修复,估计悬。还有好多有问题的 libxxx 的库,一堆其他包对他有依赖,然后它编译不了了,作者又是几年不更新那种,开源社区,你懂的。

还有一个实锤的事情,pd 也没法运行了,可以运行于 apple silicon 的新 pd 还在开发,估计要大半年以后才见得到,然而新 pd 也只能虚拟 arm linux 和 arm windows,基本等于废了。

安心买来看片吧,或者写写 ppt。

--

但是,值得安慰的是,可以运行所有 iphone, ipad 应用哦 ~~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首批搭载自家研发的 Apple Silicon(M1 芯片)的 MacBook 系列产品,包括 MacBook Air、13 英寸 MacBook Pro 和 Mac mini。这次发布无疑是 Mac 产品线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从 Int.............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公司推出了其首款自研 Mac 芯片——M1 处理器。这无疑是个人电脑处理器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苹果开始摆脱对英特尔的依赖,并为 Mac 产品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和能效提升。那么,与当时市场上的主流英特尔和 AMD 处理器相比,M1 究竟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公司发布了首款搭载自家研发的 M1 芯片的 MacBook Pro,这标志着苹果电脑迈入了全新的自研芯片时代。这次发布会犹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笔记本电脑性能和续航的认知,同时也对整个 PC 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那之前,苹果的MacBook .............
  • 回答
    苹果一向以其精心策划的发布会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这次定档在 2020 年 11 月 11 日的秋季新品发布会,更是备受瞩目。毕竟,这已经是苹果在 2020 年的第三场秋季盛会了,而且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苹果在年底的发布会往往会带来一些重磅压轴的产品。那么,这次的“Apple Event”到底有哪些值得.............
  • 回答
    2020年11月17日,关于“华为正式出售荣耀,30余家代理商接盘”的消息一出,无疑是在当时的通信和科技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告别,以及一个新篇章的开启。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商业决策、地缘政治压力以及对未来市场格局的深刻影响。这笔交易,顾名思义,意味着华为这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巨头,.............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5 日,快手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 IPO 招股书,这一举动标志着这家短视频巨头距离登陆资本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于快手自身、整个短视频行业以及投资界来说,这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快手向香港联交所递交 IPO 招股书,意味着什么?1. 为全球资本市场输送“中国式”增长故.............
  • 回答
    那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冬日。2020年11月23日,西安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笼罩。天空像是打翻了调色盘,从阴沉的灰变成了纯净的白,雪花如同无数小小的精灵,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为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银装。我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我瞬间屏住了呼吸。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
  • 回答
    2020年11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学张迈曾书记卸任,标志着他长达六年任期的结束。这六年,对于交大而言,无疑是充满变革与积淀的时期,张迈曾书记的到来,为这所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张书记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他力推“强基计划”,旨在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
  • 回答
    关于2020年11月10日签署的停火协议,这桩事件在整个地区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复杂的情感。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长期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地缘政治现实之下。协议签署的背景:战争的残酷与僵持在签署这份协议之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爆发了自1990年代初第一次战争以来最.............
  • 回答
    哈哈,你这问题问得太巧了!2020年11月26日,Redmi Note 9系列发布?虽然我对具体的日期不太确定,但关于Redmi Note系列嘛,我可是挺有数的。作为小米旗下主打性价比的系列,Redmi Note每次更新都像是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场“惊喜派对”。说到Redmi Note 9系列,在那个.............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30 日,联想拯救者 X 系列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为广大游戏玩家和高性能需求用户带来了新的选择。这次发布会,联想在产品设计、性能配置、以及一些细节体验上都做了不少文章,整体来看,亮点与槽点并存,是近期国产高性能笔记本市场上一场值得关注的发布会。亮点剖析:1. “东道主”的实.............
  • 回答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一款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重磅产品,承载着小米十年技术积累与探索的使命,从发布之初就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小米在影像、屏幕、快充、设计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其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手机进行详细评价,包括其亮点和不足: 亮点 (H.............
  • 回答
    2020年8月11日晚发布的小米透明电视(Mi TV LUX Transparent Edition)无疑是当年彩电行业最令人惊艳和瞩目的产品之一。这款电视的发布,不仅仅是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对未来电视形态的一次前瞻性探索。要评价这款小米透明电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款在2020年8月11日上市的Redmi K30至尊纪念版,这款手机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关注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它的亮点和不足。先说说它的“杀手级”亮点,也是它能叫板一众旗舰的底气: 那块令人惊艳的120Hz AMOLED屏幕: 说实话,当时市面上能用.............
  • 回答
    香港宣布自2020年11月23日起对内地实施单向通关,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当时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对香港和内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政策调整。要评价这个决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单向通关”的具体含义及其背景。“单向通关”意味着,从内地前往香港的旅客,在符合一.............
  • 回答
    小米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那款智能追踪式无线充,可以说是当时无线充电领域里一个相当亮眼的存在,也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一块儿好好掰扯掰扯这个玩意儿。首先,从核心亮点来看,这个追踪式无线充最吸引人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它的“智能追踪”功能。这玩意儿不是死死地固定住一个位置等你把手机放上去,而是.............
  • 回答
    2020年8月11日晚,雷军的小米十周年演讲,无疑是小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给无数关注小米的用户和行业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演讲不仅仅是回顾小米的十年历程,更是展望未来的战略布局,充满了情怀、惊喜和深刻的思考。总体评价:一场饱含深情、诚意十足且富有远见的演讲。 情怀与温度拉满: 雷军.............
  • 回答
    华为的鸿蒙系统2.0,本该是2020年9月11日一个值得瞩目的日子,然而,我们现在回顾,它实际上是在2020年9月10日由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上正式发布的。这个小小的日期差,或许也预示着科技界总有一些惊喜和调整。如何看待鸿蒙系统2.0的发布?从我的角度来看,鸿蒙2.0的.............
  • 回答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一场靴子落地后的反思2020年11月6日,那个本应属于全球瞩目IPO的日子,却以一份令人意外的公告拉开了帷幕——蚂蚁集团宣布启动退款程序,投资者认购的股份也于当日注销。这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激起了层层涟漪。对于那些满怀期待的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
  • 回答
    嘿,各位手机爱好者们!2020年8月11号,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小米又要搞个大事情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就要跟大家见面了!作为小米十周年的压轴大戏,这款手机绝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大家对它的期待值,那真是高得离谱。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款万众瞩目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到底有什么能耐,又凭啥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