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应该让DICE这帮设计师啥也别干了,就打128人韩国松岛图突击模式的进攻方,打到能打下楼顶点为止,打不下来不给下班,好好理解一下自己做的什么地图设计。
《战地2042》的突击模式属于两边一起坐牢。
我不知道是不是DICE的设计师是不是在《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那个战区地图里找到了什么成功经验,也照葫芦画瓢在地图里垒起了高楼。
首先那个原版葫芦的高楼设计也是一坨,楼道内无限转圈复制粘贴的楼梯很有意思?但《使命召唤》系列可没有突击模式,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把法属圭亚那和韩国的防守点设在高楼楼顶,而且都是少数一两栋,几乎不给攻守双方同一水平对射的机会。
攻楼本来就难,还把这样的地方设置成只有挂索、电梯还有载具往下跳的三种降落方式才能到达,这个几个方法当然是被火力锁死的,进攻方能怎么做?要不您给我一个B3把楼顶炸一遍?
当然玩战地的人,也不是什么在乎输赢的人,地图平衡性也不是特别有所谓,别的不说近的像《战地5》里硫磺岛倒数第二波两个点的终极防守圈,就能把这类在乎输赢的人心态搞爆炸了。
但是这样任何一张图攻方都难赢的操作,着实离谱,冰川图、新加坡港口图一样赢不了,哪怕进攻方火力极其凶猛,打的防守方感受360度立体环绕级别的地铁火力压迫感,一样会因为兵力耗尽赢不了。
不在乎,不代表可以完全一边倒。
这几张首发地图在突击模式下,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征服模式的问题,就基本是B测游戏暴露问题的重演。
因为128人了,所以理应地图扩大其实是个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的前后关系,实际上,在任何一种形式的地面战斗里人多了都是和战线长度相关,而和地图大小没什么直接关系。
在更早的战地地图里,点与点的距离还没那么长,步兵跑路体验还算可以,但现在地图达到了望山跑死马的水平,再加上人多了一倍火力猛的多,结果就是死的更快+跑的更久。
虽然烈度抵不上突击模式——突击模式现在基本上每一张都是地铁的火力密度,但也更能凸显这作涉及到单兵作战的细节问题。
比如说,无敌的气垫船,我只能说这玩意儿对步兵的杀伤力比坦克还要高,一路碾压漂移带爬墙,突出一个全地形,我直呼内行,相比之下坦克都不敢露头,只敢远远出现,因为开的慢步兵现在又能自带筒子,往前压就是找破拆。
现在兵种分工也取消了,谁还给你修坦克啊。
载具现在普遍就非常尴尬,天上的小鸟,地上的气垫船,剩下的,战斗机建议加个拉彩烟的功能,活跃气氛。
脚男就更惨了,基本就是在火力里被碾碎,重生再来,那您出个干员系统图啥呢?
枪械能用的就是那把PP冲锋枪和射手步枪,一个管短距离,一个管长距离。
中距离的突击步枪后坐力高的惊人,结果两头不讨好,近距离赢不了冲锋枪,远距离那枪抖的根本没法用,弹道散布极其恐怖,各种吞子弹,TTK长,最后还是人手一把SVK和PP,因为只有这俩枪散布不严重。
现在就是带着带着筒子和护甲箱,往对手堆里扔个标记手雷,躺着混助攻——根本不需要25级才能解锁的韩国女干员,一样可以满场标记。
另外近距离快速拉枪是能感受到鼠标灵敏度是有Bug的。
肝枪,我能理解,但是啥都要肝,载具、干员、投掷物、支援道具全都要等级解锁。
连枪械配件都要靠击杀刷,就这么怕玩家没有在线时长?
枪械第一个解锁配件是消音器,哪代战地需要消音器了?M5A4第一个镜子是二倍,真是谢谢你了DICE,就这设置,都不知道普通版的玩家拿着白板枪械进来要怎么被满配的黄金版选手捞。
COD MW的枪满级71级,完全就是使用就有经验,真正肝的是皮肤,无论是金、铂金还是大马士革都要有各种战术击杀,DICE好的不抄抄一些莫名其妙的,270击杀才能解锁后坐力限制的挂件,DICE这帮混球自己到底玩不玩游戏啊?
这真的没什么可说的,B测以来的问题就没怎么解决,乱七八糟,完全不考虑实用性,游戏三选一式平行主菜单做成那样简直就是COD MW那套主菜单最劣拙的模仿。
最后还能搞出神秘事件——我20级的时候,18级的冲锋枪还能显示没解锁,最后只能重启游戏。
建议DICE的游戏前端有点自知之明,加个F5刷新好不好嘛。
你看,我还没说优化和BUG的问题,为什么呢?
没什么可说的,尤其是BUG,战地相当多祖传BUG了。
总的来说,
DICE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要出怎样的战地去面对玩家,它只是因为该做战地新作去填补空挡而已,从游戏发售的角度来说,战地2042的问题已经不是它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地的问题,而是它是不是一个合格的PVP 射击游戏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