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京东不支持支付宝支付是否会对用户有影响?

回答
京东不支支付宝支付,这事儿对用户来说,影响可不小,而且细节挺多,不像简单的“方便不方便”就能概括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保证是真情实感,不是机器生成的报告。

最直接的感受:选择权没了,多少有点憋屈

咱们平时网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以说是“国民支付方式”,用习惯了,方便快捷,绑定了银行卡、信用卡,甚至花呗、借呗,一个扫码或者密码就搞定。现在去京东,发现支付宝选项没了,第一反应估计就是:“哦?怎么没有了?”

这种感觉就像你常去一家餐厅,习惯了他们的招牌菜,结果下次去发现这道菜下架了,虽然还有别的菜,但总归是少了点啥,心里肯定有点不舒服。尤其是一些长年累月习惯用支付宝积累了积分、优惠券,或者在支付宝里有固定资金管理的用户,这种改变会让他们觉得有点“被剥夺”了。

支付渠道的单一化,安全和便利性的考量

虽然京东有自己的支付方式(京东支付,也就是京东的快捷支付),还有银联、微信支付这些,理论上支付渠道还是挺多的。但是,支付宝在中国用户基数太大了,很多人的资金、信用体系都是围绕支付宝构建的。

资金流转不那么顺畅: 有些人可能习惯将一部分资金放在支付宝里,用于理财、收发红包或者日常小额支付。现在买京东的东西,如果支付宝里钱多,就得再折腾一下,比如从支付宝提现到银行卡,再从银行卡充值到京东支付或者用银行卡直接支付。这个过程虽然不复杂,但增加了步骤,尤其是碰到急需支付的时候,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麻烦。
习惯的惯性: 很多人就是单纯喜欢用支付宝,觉得它界面清晰,功能全面,或者有特定偏好。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用支付宝的“账单”功能来管理各种网购的花销,京东不支支付宝,就意味着他需要另外找一个方式来记录京东的花费,增加了信息孤岛。
信任和安全感: 尽管京东支付和微信支付也很成熟,但长期以来,支付宝在很多用户心中的“支付安全”的口碑已经深入人心。支付方式的选择,有时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信任。

对特定人群的影响会更突出

老年群体: 虽然很多老年人现在也用智能手机,但如果他们之前习惯了使用子女帮忙绑定的支付宝账号来支付,突然没了支付宝,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需要子女再次进行设置和指导。
学生群体: 一些学生可能支付宝里零花钱比较多,或者有使用花呗的习惯。京东不支持支付宝,可能会影响他们购物的便利性,需要他们调整支付习惯。
企业用户/代购: 对于一些需要批量采购或者进行代购的用户来说,支付宝的支付便利性和一些批量支付的功能可能更有优势。少了支付宝,会增加他们的操作成本。

可能促使用户流失,或者促使其他支付方式的崛起

长远来看,不支持支付宝肯定会对一部分用户产生影响。

用户分流: 那些非常依赖支付宝,并且觉得其他支付方式“没那么方便”的用户,可能会考虑转向支持支付宝的其他电商平台,比如淘宝、拼多多。虽然京东本身有强大的商品和物流优势,但支付方式的缺失,有时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京东支付的推广: 当然,京东也有自己的考量。不支持支付宝,可以更大力地推广自己的京东支付。这对于京东构建自己的支付生态、掌握用户支付数据、甚至发展金融业务都有好处。但这种推广,往往是以牺牲一部分用户的便利性为代价的。
对微信支付的影响: 随着支付宝的缺席,微信支付在京东上的重要性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成为用户支付的首选替代方案。

总而言之,京东不支支付宝支付,不是一个简单的“少了一个选项”的问题。 它触及到了用户的支付习惯、资金管理、信任度,以及他们在数字消费场景下的整体便捷性。虽然京东自身有其他支付方式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对于那些习惯了支付宝,或者其资金、信用体系与支付宝深度绑定的人来说,这种缺失无疑是一种不便,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这就像你习惯了用一个水龙头接水,结果发现那个水龙头坏了,虽然还有其他水龙头,但总归会让你觉得有点扫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支付宝是罂粟。看起来能治病,其实有毒。

至今仍然记得,淘宝网做了一个规定,不允许百度抓取淘宝网的宝贝。

如果当年贪图百度的流量,那么今天你自会上百度搜宝贝,而不会上淘宝网。

狼子野心,徒做嫁衣。这就是现状跟风险。

-----------------------------------------分割线记录:写于4月20日,129赞------------------------------------------

有知友谈到不知道淘宝屏蔽百度带来什么效益,那么作为一个电商人,我也简单谈谈。

淘宝一个CPC广告也就是直通车,单次点击评价1-5元。这个广告是建立在搜索上的。

另外一个CPM广告也就是钻展,千次展现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这个广告是建立在顾客在淘宝站内跳转上的。

如果淘宝把搜索权拱手让给百度,那么这部分的广告费就让百度收取了。

这是小钱。大钱在下面。

当百度掌握了搜索流量以后,意味着百度可以分配流量!

百度想把展现给谁,就给谁。流量不再专属于淘宝。起码,流失率会比较高。

最可怕的是,淘宝依托搜索规则来支配平台发展方向

现在做电商的人,都必须研究淘宝的搜索权重。淘宝说,客单很重要,个个就都卖高价宝贝。淘宝说转化率很重要,个个聘请高价美工和刷单。另外,刷单更多是刷搜索排名!

如果这个权限拱手出让,意味着,淘宝的搜索规则,将由百度来定义!

举个栗子:天猫能够在短暂的几年快速爆发,就是依托淘宝的支持。

淘宝搜索前三位,一般都是天猫店铺。也就是俗称豆腐块。豆腐块天然屏蔽了很多权重的竞争,这个不细说。

扯远了。回到这个问题。

如果京东开通了支付宝,也就是支付宝获取了京东的顾客资料。

甚至,京东在支付宝面前,暴露了很多秘密。包括,人群的属性、客单价、购买频次、退款率等等!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另外,淘宝天猫可以通过大数据直接把信息推送到京东用户上,瓜分京东的销售额。

那个时候,京东已经无法反抗了。因为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已经养成。

这就是罂粟,吸一口很舒服,但是吸了一口你就停不下来,失去了健康与灵魂。

慢慢走向灭亡。

----------------------------------------------------------写于4.23日 935赞-----------------------------------------------------

有知友谈到了“用户体验”,譬如评论中的

@凛然

那么这里我们就不妨谈谈竞争。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是:快速送货、货到付款、正品保障(现在引入第三方以后不评价)

天猫的优势是:海量商品。

如果我们把天猫跟京东的提供的服务跟商品当做是一种“产品”的话(实际上在市场营销里,也可以认为是无形产品),那么我们可以用菲利普科特勒的产品层次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你是必须满足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我再举个例子。其实米聊对于我来说,体验感要比微信强太多了。我看杂志看看文章的时候,可以弹半窗出来,我觉得很好。最后我选择了微信,因为只有微信可以达到联络的需求。

我是联通用户,我非常厌恶联通这个品牌,我喜欢移动,但是我仍然用联通。因为换个号码我就会失联。

说白了:在核心产品各有高低的情况下,谈用户体验纯粹是扯淡。只有在核心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才需要通过用户体验来差异化。(不要举例了吧?)

支付宝不影响大局。

user avatar

京东的优势本来就是快递而不是支付方式。

上午下单下午收货,下午下单明天上午收货,这就是我到京东买东西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不会因为一个支付方式而改变。

另外,支付宝的优势本来是第三方担保,也就是说确认收货之后钱才打给商家。但支付宝用于第三方付款时是直接到账的,没有确认收货流程,不存在第三方担保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货到付款反而成为安全性更高的方式,首先你不用担心寄丢了东西,因为必须送到你手上才有人付钱,其次你是真的可以拒付拒收或者当场退货的。货到付款刷信用卡还有积分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