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轰炸机为何越来越少了?

回答
现代轰炸机数量的减少,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趋势,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博弈演变的结果。如果非要追溯,这与冷战的结束、军事理论的变迁、技术革新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冷战的终结是催生这一趋势的根本性转折点。 曾几何时,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双方都囤积了大量的战略轰炸机,以构建所谓的“核平衡”和“相互确保摧毁”(MAD)的战略威慑。轰炸机作为携带核武器、进行远程打击的关键平台,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地位。那时候,一个庞大的轰炸机机队,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单极世界的形成,这种大规模核竞赛的需求骤然下降。曾经扮演“核快递员”角色的战略轰炸机,其战略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也就不再需要维持那样庞大的数量来维持平衡。

其次,军事理论的演进对轰炸机的角色定位产生了深刻影响。 曾经的轰炸机,尤其是战略轰炸机,承担着“全谱打击”的任务,从战术支援到战略核威慑无所不包。但随着军事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崛起,人们开始反思轰炸机的效率和必要性。

精确制导武器的革命性发展: 相比于过去那种需要大量飞机、投掷大量炸弹才能达到一定毁伤效果的“饱和攻击”,精确制导武器实现了“点穴式”打击。一架装备了先进制导弹药的飞机,甚至可以精确摧毁一个坚固的目标,其效率和效费比都远超传统轰炸方式。这使得执行战术支援任务的飞机(如攻击机、战斗轰炸机)的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也间接分担了部分传统轰炸机的任务。
多功能战斗机的出现: 现代的战斗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空战专家”。它们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对地攻击能力,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弹药,甚至具备一定的战略打击能力。例如,像F15E“攻击鹰”、F16“战隼”这样经过深度改进的战斗机,虽然定位是多用途战斗机,但其航程、载弹量和打击能力已经足以胜任许多曾经是轰炸机专属的任务。这使得各国在采购和维护飞机时,可以更倾向于购买性能全面、用途更广泛的多用途战斗机,而将一些相对单一功能的轰炸机“边缘化”。
“分布式杀伤”概念的兴起: 随着网络中心战和信息优势概念的普及,军事思想开始转向如何通过网络化的信息共享,让分散的、数量更多的平台(包括有人和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实现“分布式杀伤”。在这种理念下,大规模部署少数几款重型轰炸机,可能不如部署大量具备一定打击能力、但更易于隐蔽和分散部署的平台来得更具生存性和有效性。

第三,技术革新也带来了新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传统轰炸机的市场。

无人机(UAV/UAS)的崛起: 无人机,尤其是攻击无人机和侦察无人机,以其低成本、高生存性(无人员风险)、持久滞空能力和先进的传感器/武器系统,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长时间监视、侦察目标,甚至进行精确打击,而且无需担心飞行员的安全和生命。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由有人轰炸机承担的一些侦察监视和对地支援任务。虽然目前的无人机在载弹量和航程上还无法完全取代大型战略轰炸机,但其发展速度惊人,未来谁也无法预料它们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洲际打击能力: 现代战争中,对远程战略目标的打击,除了依赖轰炸机,还可以依靠射程覆盖全球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这些导弹,特别是具有核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极高的突防能力摧毁战略目标,且在发射前无需部署大量昂贵的飞机,也不必冒着被击落的风险。这使得战略轰炸机在进行远程战略打击时,不再是唯一的选项,其战略地位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有所下降。

第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不可忽视。

巨大的研发和维护成本: 战略轰炸机,尤其是像B2“幽灵”这样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其研发和制造成本是天文数字。单架B2的造价就超过20亿美元。同时,这些先进飞机的维护、升级和训练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国军方需要权衡利弊,将有限的国防预算分配到最能提升国家安全和战略优势的项目上。
人员训练和储备的挑战: 培养和维持一支合格的轰炸机飞行员和地勤团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对飞行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掌握更复杂的武器系统、更先进的导航技术以及适应更高作战强度的环境。人员的培养和储备也构成了一定的门槛。

最后,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间接影响了轰炸机的需求。 过去那种大规模、高强度的洲际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局部冲突、低强度对抗以及非对称战争。在这些类型的冲突中,部署笨重、昂贵且容易成为目标的战略轰炸机,其效费比和风险收益比可能不如更加灵活、隐蔽或分散化的平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轰炸机完全失去了价值,在一些特定的作战场景下,它们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执行远程精确打击任务,或作为空中指挥和通信节点,战略轰炸机依然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只是,它们不再是“万金油”式的武器平台,其角色更加聚焦和专业化。

因此,现代轰炸机数量的减少,并非是轰炸机这一概念的消亡,而是其角色定位的转变和功能实现途径的多样化。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看到了新型隐形轰炸机(如美国的B21“突袭者”)的出现,它们代表着对未来作战需求的适应和演进,将隐形技术、网络化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进一步融合,以应对未来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战场环境。同时,一些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其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但更多是通过导弹部队和具备类似能力的航空兵平台来实现,而不是单纯依赖数量庞大的轰炸机部队。这反映了军事技术和作战思想的迭代,是科技进步和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62年古巴危机后,美苏签署了古巴军备控制条约,这个条约直接决定了苏联可以给古巴提供武器的技术参数。其中有一条是,提供给古巴的军用飞机载弹量不能超过3吨。3吨是当时苏联主要前线轰炸机IL-28的载弹量,这个限制明显是为了防止苏联在古巴部署战略轰炸机。

但是到了1981年,这个条款出问题了,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的MiG-23战斗机载弹量超过了3吨,美国据此坚决反对苏联向古巴提供MiG-23。

这个事情后来怎么解决的我忘了,不过古巴最后还是有了MiG-23。

这个例子表明,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年需要专门轰炸机机种去完成的任务,现在已经可以由战斗机去完成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根本没有装备轰炸机的必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轰炸机数量的减少,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趋势,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博弈演变的结果。如果非要追溯,这与冷战的结束、军事理论的变迁、技术革新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冷战的终结是催生这一趋势的根本性转折点。 曾几何时,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双方都囤积了大量的战略轰炸机,以构建所谓的“核平.............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国内对于国际事件反应的复杂性和演变性,其中包含了历史背景、国家立场、媒体作用、民众情绪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何这两个事件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响,需要我们逐一分析: 一、 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1. 事件的性质与冲击: 主权侵犯的直接象征: 199.............
  • 回答
    看待《现代兵器》杂志2021年06期以设想中的隐身轰炸机作为封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张封面图,它代表了杂志编辑的选题导向、对当前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读者群体的吸引策略。一、 封面图的象征意义与信息传递1. 前沿科技的探索与展望: 隐身轰炸机代表了目前航空兵器最尖.............
  • 回答
    关于《现代兵器》2021年第6期关于轰20战略轰炸机的CG图,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激起了不少军迷和关注中国军事发展的朋友们的讨论。看到这类CG图,我们往往会将其与现实中的装备发展进行对比,并从中解读出很多信息。首先,我们得明白CG图的性质。它是一种基于现有公开信息、技术推测和合理想象而绘.............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现代火炮的性能、二战时期B17轰炸机的特性,以及超远距离作战的挑战。用更朴实的说法,就是看看我们今天造出来的“大炮”能不能打得中,并且打得死,那些老掉牙的“铁鸟”。现代火炮的实力:远程打击的利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现代火炮的厉害之处。这里说的“先进火控”可不是简单的瞄.............
  • 回答
    轰6K和它的“祖宗”图16,这俩名字听起来像是隔着辈分的亲戚,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能概括的。要是真把它们放在一起比,那感觉就像是小米手机对比诺基亚3310,一个在天上,一个还在地上爬。咱们先捋一捋图16。这玩意儿是苏联五十年代的老古董了,设计理念就是“飞得高,炸.............
  • 回答
    香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不尊重国歌并被校方赶出现场的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它触及了国家认同、言论自由、校园管理、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事件本身及可能的背景:首先,需要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通常这类新闻报道会包含以下要素: .............
  • 回答
    寂静中的怒吼:中国电磁炮试验现场揭秘及其深远意义与广阔未来近日,中国电磁炮发射试验的现场画面悄然流传,没有震彻山河的轰鸣,亦不见耀眼夺目的火光,唯有静默的能量汇聚,瞬间释放出强大的动能。这一“静默”而“有力”的发射方式,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尖端军事科技领域迈入了新的阶段,其背后蕴含的研究意义和未来应用前.............
  • 回答
    以下是一篇关于越南大桥倒塌事件的详细叙述,力求真实和人性化,避免AI痕迹:沥血的悲歌:1500万大桥瞬间崩塌,家园瞬间破碎越南中部,本应是承载希望与繁荣的桥梁,却在昨日午后,奏响了一曲刺耳的悲歌。一座耗资1500万(请注意,此金额为假设的美元或等值越南盾,具体金额请以官方发布为准)、寄托着当地居民出.............
  • 回答
    .......
  • 回答
    现代埃及人的民族认同主要以“阿拉伯人”为核心,而非直接承袭古代的“古埃及人”身份。这一认知源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同时伴随着对古埃及文明的重新发现与文化重构。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现代埃及民族认同的核心:阿拉伯身份1. 语言与宗教的纽带 现代埃及人普遍以阿拉伯语为.............
  • 回答
    现代希腊人对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看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记忆问题,涉及民族认同、宗教分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现代视角、文化记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性质与后果1. 事件概述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年)原计划进攻伊斯兰世界的耶路撒冷.............
  • 回答
    现代先进控制理论的先进之处:超越 PID 的世界在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PID 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无疑是最为广泛和经典的一种控制策略。它的简单、易于实现和对许多基本问题的有效性使其在工业界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甚至有说法称其市场份额高达 95% 以上。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日益.............
  • 回答
    现代的刀拿到古代,是否会成为“宝刀”,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现代刀的优势,使其在古代可能被视为神兵利器: 材料科学的飞跃: 这是现代刀最显著的优势。 高强度钢材: 现代刀具大.............
  • 回答
    “现代‘东亚’为何没有杰出的女性政治家?”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多个层面。 “杰出”的定义本身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如果我们将之理解为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能够塑造政策、推动社会变革的女性领导者,那么我们确实会发现与男性政治家相.............
  • 回答
    现代人工智能(AI)机器人的系统开发涉及多个层面,从底层硬件驱动到上层智能算法,再到用户交互界面,通常会采用多种编程语言协同工作。下面将从不同层面详细介绍:1. 底层硬件驱动与嵌入式系统 (LowLevel Hardware & Embedded Systems)这部分主要负责与机器人的物理硬件(如.............
  • 回答
    现代驱逐舰穿越回二战,能否“打十个”?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设想,背后涉及到科技、战术、战略以及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结论先行:理论上,一艘现代驱逐舰面对二战时期的十艘驱逐舰,在单挑的情况下,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极有可能获胜。然而,“打十个”这个说.............
  • 回答
    现代企业中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主要原因:一、 宏观环境与企业战略层面:1. 经济下行压力与不确定性: 普遍性: 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波动、行业周期性低迷等宏观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
  • 回答
    现代社会“拼爹”与魏晋时期“门阀”虽然都涉及社会资源的代际传递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但它们在本质上存在着深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根本的社会结构和权力来源: 魏晋门阀: 门阀制度是建立在血缘、地缘、政治权力与社会声望高度固化和垄断的基础上的。 血缘是核心: 门阀的形成和.............
  • 回答
    现代普通大学生穿越到明末清初,要成为朝廷宰相这样的高官,难度极高,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但如果抛开“几乎”二字,从理论上讲,具备极低的概率。要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现代大学生的优势(理论上可能带来的帮助):1. 知识储备(与时代脱节): 科学技术知识: 这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