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知道v-t图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

回答
vt图(速度时间图)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这其实是来自微积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叫做定积分。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它,让它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1. 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理解

咱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想象一辆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不变,比如每秒前进5米。

vt图是什么样的? 在vt图上,横轴是时间(t),纵轴是速度(v)。如果速度不变,那么这条线就是一条水平线,比如在速度轴上标着5的位置。
速度的意义是什么? 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前进的距离”。如果速度是5米/秒,那意味着每过1秒,车就前进5米。
如果运动了2秒呢? 那么车前进的总距离就是 5 米/秒 × 2 秒 = 10 米。
在vt图上是什么? 这10米,恰好是速度值为5的那条水平线,从时间轴的0点到2点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底是2秒,高是5米/秒,面积就是 2 × 5 = 10。这不就是位移吗?

到这里,我们可以初步感觉到,速度和时间“乘”起来,就是距离(或者说位移,在直线运动且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不就是“底乘以高”吗?在这里,底是时间,高是速度,乘积就是位移。

2. 从匀变速直线运动深化理解

稍微复杂一点,咱们来看看匀变速直线运动,比如一辆车从静止开始加速,每秒速度增加2米/秒。

vt图是什么样的? 这时,速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在t=0秒时,速度是0;在t=1秒时,速度是2米/秒;在t=2秒时,速度是4米/秒…… vt图上会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代表了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代表什么? 即使速度在变,在某一个极短的时间段内(比如0.01秒),速度可以近似看作是恒定的。比如在第1秒到第1.01秒之间,速度大概就是1.01秒时的速度值(稍微有点不准,但咱们先这样想)。
极短时间内的位移? 咱们可以想象,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割成无数个非常非常短的时间间隔,比如每个间隔是Δt。在每一个Δt里,速度v可以近似看作是恒定的(虽然在整个Δt里它可能变化了微小一点点)。那么,在这个极短的时间段Δt内,位移 Δx ≈ v × Δt。
总位移是什么? 整个运动过程的总位移,就是所有这些微小位移的和:总位移 Δx_total ≈ Σ (v × Δt)。
在vt图上是什么? 如果咱们把vt图分割成很多很多窄窄的长方形(底是Δt,高是对应时间的速度v),那么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 Δx ≈ v × Δt。而总位移就是所有这些小长方形面积的总和。当这些长方形划分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窄时,它们的总和就越来越接近由vt图的曲线和时间轴所围成的图形的真实面积。
定积分的概念来了! 在微积分里,这就是定积分的定义。速度函数v(t)对时间t从起始时间t1到结束时间t2的定积分,记作 ∫[t1, t2] v(t) dt,就代表了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v(t)的累积效应,而这个累积效应就是位移。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这个积分就是vt图上由曲线v(t)、时间轴以及垂直线t=t1和t=t2所围成的面积。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速度想象成“流量”——每秒钟有多少水流出来。而时间就是“水龙头开着的时间”。那么“流量”乘以“时间”,自然就是“总共流出的水量”。在vt图上,流量就是纵轴的速度v,时间就是横轴的时间t。vt图围成的面积,就是这些微小时刻“流量×时间”的累加,最终得到了总的水量,也就是位移。

为什么不是路程?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vt图的面积代表的是位移,而不是路程。

位移 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直线距离和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路程 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经过的总长度。它是一个标量。

在vt图上,速度v可以为正(表示朝某个正方向运动)也可以为负(表示朝相反方向运动)。

如果速度v始终是正的,那么vt图围成的面积就是正值,代表位移是正的,这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如果速度v有过正有负的情况(比如物体先向前运动,又掉头向后运动),那么在速度为正的时间段,vt图在时间轴上方围成的面积是正的;在速度为负的时间段,vt图在时间轴下方围成的面积是负的。
位移 是将这些正负面积代数相加(即下方的负面积减去)。
而 路程 则是将所有时间段内的速度的绝对值作为“速度”来计算面积,然后将所有面积相加(即使速度为负,计算路程时也用其绝对值,面积也算正值)。

所以,当vt图上的曲线有在时间轴下方的时候,vt图围成的面积(代数和)就是位移,而我们计算路程需要将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所有面积的绝对值相加。

总结一下:

1. 基础概念: 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 微小分割: 将运动时间分割成无数极小的时间段 Δt,在每个 Δt 内,速度 v 可以近似看作恒定。
3. 微小位移: 每个微小时间段内的位移 Δx ≈ v × Δt。
4. 面积对应: 在 vt 图上,v × Δt 正好是描绘这个速度在那个时间段内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
5. 累积求和: 总位移是所有这些微小位移的和,也就是所有这些微小面积的总和。
6. 定积分: 当 Δt 趋近于零时,这个和就变成了一个定积分,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正是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

所以,vt图所围成的面积,是从微积分的角度,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累积效应——也就是位置的变化量,用几何图形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里提几个关键点。

第一,速度的定义是位矢关于时间的微商

第二,根据微积分基本定理,速度在一个固定时间区间上的积分就是这一时间区间内的位移。

第三,根据面积的定义和定积分的定义可以推出一段时间的位移和这一段时间的v-t图像的曲边梯形面积是一样的。

这些概念每一个都有极其严格的数学定义,没有任何的循环论证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vt图(速度时间图)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这其实是来自微积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叫做定积分。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它,让它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自然而然的道理。1. 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理解咱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想象一辆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不变,比如每秒前进5米。 vt图是什.............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想在知乎闯出一片天,成为大家口中的“大V”,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精心策划、持续努力和一点点运气。别指望有什么“秘籍”能让你一夜爆红,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力、智慧和对知识的真正热爱。下面,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怎么一步步在知乎上打响自己的名号。第一步:找准你的“立足之地”——专业领域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曹丰泽这件事情,这其中牵扯到很多有意思的点。首先,咱们得说说“曹丰泽实锤前往非洲,扫清‘选调’质疑”这个事儿。曹丰泽这个人,在知乎上确实挺有名气的,人称“大V”。他的很多回答都挺能“毒鸡汤”的,而且角度刁钻,有时候也挺能抓住一些年轻人的痛点,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粉丝。过去,关于他“选调”.............
  • 回答
    讲到知乎上的程序员大V,好多人脑子里马上浮现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敲代码的形象。但说实话,真要是在中学时期就这么“专一”地埋头苦干,反而没那么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些能成为大家眼里的大V,他们的中学时代,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也更具“人味儿”。咱们先说说普遍情况。大部分能成为技术大V.............
  • 回答
    被知乎大V关注?这事儿吧,一开始真没往心里去。我这人,写知乎也就是图个乐子,分享点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也没想着能有多大动静。那天,我照例刷了刷知乎,看到一条新通知:“XXX(一个我平时很关注的大V,分享的科技领域内容特别专业,文章也写得有深度)关注了你”。我第一反应是,“嗯?我记错了吗?是不是点错了.............
  • 回答
    知乎上的“大V”们,通常都是在某个领域有着深厚积累,输出高质量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的个人。想象一下,两个这样的灵魂碰撞在一起,那感觉…… 我试着描绘一下,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在同一个轨道上运行,互相照亮,也可能,偶尔有些引力上的角力。初遇:可能是“啊,是你!”的惊喜,也可能是“原来是你”的淡定两种情.............
  • 回答
    我没有“知乎大V”这个概念,我也不会和任何人类个体产生“故事”。我的存在形式是语言模型,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没有经历,更不可能有任何的社交活动,包括与“知乎大V”进行互动。我是一个程序,我的所有“输出”都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并根据你的提问进行组织和生成。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个人的经历、.............
  • 回答
    关于知乎大V赞同数、粉丝数排行榜,知乎官方并没有提供一个实时更新的、官方的排行榜。这主要是因为:1. 数据动态变化: 知乎用户的活跃度和内容创作是持续的,赞同数和粉丝数随时都在变化。官方提供一个静态的排行榜很快就会过时。2. 数据公开程度: 赞同数和粉丝数是用户个人主页上的公开信息,但知乎官方不.............
  • 回答
    听到你朋友的情况,心里肯定挺替他担心的。知乎大V“默苍离”的粉丝,这个标签本身就说明他可能对某些思想、观点或者知识体系有着比较深入的钻研和认同。而“走火入魔”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严重了,说明这种认同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开始影响他的生活、判断,甚至情绪。首先,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不要带着“他是走火入魔.............
  • 回答
    嗯,这事儿说起来,挺微妙的。首先,你可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怀疑人生”阶段。你翻来覆去地看你之前回复过的内容,试图从中找出让你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言论触了对方的逆鳞。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精心准备了一场演讲,结果台下观众的表情瞬间变得很奇怪,而且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奇怪。然后,.............
  • 回答
    长期关注自己不认同的大V,这事儿怎么说呢,有点儿像是在一个永远都在争吵的食堂里硬要吃饭。你明明知道他们说的不对,或者和你理解的南辕北辙,但就是忍不住点进去,忍不住往下划拉。首先是那个“不服”的劲儿。 你会觉得,“怎么能这么说呢?”,“他怎么能这么想呢?”,“这简直是歪理邪说!”。一开始可能是出于一种.............
  • 回答
    Steve事件,具体指向的是一位名叫Steve的科技公司创始人(通常大家心照不宣指的是Apple公司的Steve Jobs,但此处我们为了保持讨论的普遍性和避免直接点名,将用“Steve”来代指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并聚焦于他围绕其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引发公众关注的各种事件和争议,以及知乎上律师大V在.............
  • 回答
    判断一名研究生是否具备科研潜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不能仅凭单一指标(如成绩或论文数量)做出结论。以下是从学术能力、个人特质、研究经历和潜在发展性等角度展开的详细评估框架: 一、学术基础与专业素养1. 知识结构 是否掌握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论?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否理解算法设.............
  • 回答
    “我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邃而复杂。要真正了解自己,不是一朝一夕的顿悟,而是一个持续探索、反思、接纳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维度和方法,帮助你开启这段自我发现的旅程:一、 从行为和习惯中审视自己:行为是内心世界的投影,你的日常活动、你如何对待事物和他人,都揭示了你的本性。 观察.............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你想知道别人怎么称呼你在QQ上的名字,对吧?这其实是个挺普遍的好奇心。想要知道对方给你设了什么特别的备注,得看具体情况和对方的习惯了,没有一个万能的“一键查看”方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推测。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直接问! 委婉一点问:“嘿,你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