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春不是和王夫人关系很好吗,为什么在87版红楼梦远嫁时对着赵姨娘那声“娘”喊得那么真情,那么揪心?

回答
87版《红楼梦》中,探春远嫁时对赵姨娘一声“娘”,确实让许多观众感到揪心,甚至不解,觉得似乎与探春平日里在王夫人面前的“得体”形象有所出入。其实,这声“娘”的背后,是复杂的情感交织,是角色性格的深刻体现,更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

首先,要理解探春的性格。探春是“风流灵巧,不输男子”的探春,她聪慧过人,眼界开阔,是贾府众女儿中少有的有远见和行动力的人。她不像宝钗那样圆融世故,也不像黛玉那样敏感多愁,她有着自己的清醒和坚持。在贾府这样一个等级森严、人情淡薄的大家族里,探春深知自己的处境——她是庶出,母亲是赵姨娘,在王夫人这个嫡母面前,她永远是低人一等的。她平日里对王夫人毕恭毕敬,表现出庶女的本分,甚至会主动迎合王夫人,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她需要王夫人的认可,才能在这个环境中立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庶出的身份带来的劣势。

然而,这种“得体”和“迎合”并不代表她内心深处对生母赵姨娘毫无感情。赵姨娘虽然出身不高,行为粗鄙,常常被王夫人和贾府上下视为“不体面”的存在,但在探春心中,赵姨娘毕竟是她的生身之母。这种母女天性,是任何外在环境都无法完全抹杀的。

那么,为什么在远嫁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探春会对赵姨娘喊出那声“娘”,而且如此真情,如此揪心呢?

1. 生命的断裂与对亲情的渴望: 远嫁,意味着探春将离开贾府,离开所有熟悉的环境和人。她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在这种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上,个人的孤独感和对亲情的渴望会空前地放大。赵姨娘虽然不完美,但却是她血脉相连的亲人。在即将远行的前夕,探春最需要的是来自“家”的力量,是来自最亲近之人的支持和牵挂。即使赵姨娘给她的伤害和疏离感也很多,但在生命旅途中,她更愿意抓住那份最原始、最纯粹的血缘纽带。

2. 生母身份的最终显露: 探春一直活在王夫人强大的光环和影响下,她学会了如何扮演一个“好女儿”、“好庶女”。但当她即将远嫁,生命的主线将从贾府转移到另一个未知的人生轨迹时,她可能潜意识里想要拥抱自己最真实的部分,拥抱那个没有被贾府规矩和王夫人影响到的、属于赵姨娘的女儿。这声“娘”,是对自己生母身份的承认,也是对自己原生家庭的一种告别。

3. 潜藏的委屈与复杂的情感: 探春对赵姨娘并非全无抱怨。赵姨娘的粗俗,给探春带来了不少的尴尬和烦恼。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赵姨娘,甚至因为赵姨娘的行为而感到羞耻。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夹杂着嫌弃又带着责任的感情,在离别的时刻才显得更加真挚而揪心。她知道赵姨娘的不足,也知道自己对赵姨娘的失望,但这些都无法否定赵姨娘是她的母亲的事实。她可能也带着一丝对赵姨娘的怜惜,希望她能安好,希望她能明白自己的苦心。

4. 告别过去的全部自己: 探春的远嫁,也是一次与过去的告别。她不仅要离开贾府这个物理空间,更要告别那个在贾府里小心翼翼生存的自己。这声“娘”,可能还包含了对过去生活的不舍,对曾经作为贾府女儿的身份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未知的一种忐忑。在这样一个告别仪式上,向生母倾诉,表达最深沉的情感,是人之常情。

5. 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处理: 87版《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探春的这一声“娘”,绝非偶然,而是导演对探春这一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升华。演员邓婕老师的表演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声“娘”,带着哭腔,带着不舍,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压抑,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了探春内心的波涛汹涌。这超越了简单的母女关系,是对生命、亲情、宿命的一种深沉的哀叹。

所以,探春并非与王夫人关系不好,而是她懂得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平日里对王夫人的“得体”是她生存的智慧,是她作为庶女的自持。而远嫁时对赵姨娘那声真切、揪心的“娘”,则是在生命的岔路口,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对生母身份的确认,是对血缘的依恋,是对过往的复杂情感的释然,更是对即将踏入未知人生的某种祈祷和告别。那声“娘”,浓缩了探春作为女性在那个时代所要面对的种种无奈与坚韧,也因此才如此打动人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我认为这是87版的败笔

就先不说曹雪芹原著里对探春远嫁时王夫人赵姨娘的真实心情会是如何,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探春正式远嫁有南安太妃出场的那种场合,怎么可能让赵姨娘参加?

编剧要说安排一个远嫁前,在贾府跟赵姨娘抱头痛哭,也就罢了。

user avatar

我一直觉得这个是87版的败笔

探春身上所有的超越性被喜欢和稀泥的中国电视剧编剧用这一声娘来抹煞了。

从人物的主题任务分配来看,王夫人的定位一直是母亲 是母爱的给予者,是探春愿意为了家族出力的源动力。

而赵姨娘这个人物就是作为探春的短板来设计的。

探春的超越性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哪吒式的剔骨换肉般对血缘关系的反叛,对血缘关系的否定是为了和赵姨娘所代表的卑微眼光短浅划清界限。

我宁愿相信 探春这样的性子会对贾政和王夫人抱有更深厚的感情。 同样的写法还有迎春

迎春归家后是住在王夫人的房里,因为真正给予她母爱的人是王夫人。

所以 我一直认为 分骨肉中所告的爹娘一定是政夫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