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VC 只招本科生,而 VC 的工作又很难?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风投(VC)招聘和行业特性的一些核心矛盾。很多人可能觉得 VC 工作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它的门槛和难度都相当高。我们不妨来好好捋一捋,为什么有些 VC 似乎“只招本科生”,以及这份工作到底难在哪儿。

为什么 VC 似乎“只招本科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非所有的 VC 都“只招本科生”。很多顶级的、大规模的基金,或者专注于特定技术领域的 VC,它们对学历和背景的要求会更高,可能更倾向于招收有硕士、博士学位,甚至是有相关行业经验的人才。

但如果你观察到一些 VC,尤其是那些规模相对较小、更侧重于早期投资的基金,或者一些正在快速扩张的新兴基金,你可能会发现他们的招聘广告中,本科毕业生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招聘对象。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1. 成本和培养周期: 顶尖的 MBA 学位或者博士学位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薪资期望。对于一些早期或中小型 VC 来说,预算可能不允许他们一开始就承担高昂的人力成本。招收应届本科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将他们培养成符合基金需求的人才。他们更像是“学徒”,需要时间来学习行业知识、投资逻辑和人脉积累。

2. “白纸”的可塑性与认同感: VC 行业,尤其是在新兴领域,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学习、适应变化,并对新事物抱有热情的人。应届本科生往往更具可塑性,思维没有被固化,更容易接受基金的投资理念、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他们像一张白纸,基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描绘”和“培养”。同时,从基层做起,他们对基金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也可能更高。

3. 精力与学习能力: 尽管缺乏经验,但年轻的本科毕业生通常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繁琐的工作,比如市场调研、项目尽职调查中的信息搜集、行业报告的整理等。这些工作虽然重要,但可能并不需要资深人士来完成,而年轻人的勤奋和“熬得住”的劲头恰好能胜任。

4. 人脉与资源积累: VC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人脉和资源。早期招收的本科生,通过在基金的历练和拓展,有机会接触到创业者、行业专家、其他投资机构的人士,为自己未来在行业内建立人脉打下基础。他们也可能利用自己的校友资源,为基金带来项目线索。

5. 低风险的“试用期”: 对于基金来说,直接招聘有经验的投资经理风险较高,因为他们的投资理念可能与基金不符,或者过往的业绩并非如履历所显示的那样。而招聘应届生,就像一个低成本、长周期的“试用期”,如果表现出色,就可以长期培养;如果不合适,损失也相对较小。

6. 招聘策略和人才管道: 一些基金会建立自己的“人才管道”,通过定向招聘的方式,从优秀的大学招募应届生,然后在一线岗位上进行轮岗和培训,最终挑选出有潜力的投资经理。这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旨在为基金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新鲜视角。

VC 的工作为什么又难?

说了这么多 VC 为什么招本科生,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份工作到底难在哪儿,为什么即便招的是应届生,最后能真正成长为优秀的投资人的也只是少数。VC 的工作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极度的信息不对称与不确定性: 这是 VC 工作最核心的难点。你面对的是无数创业公司,它们大多数都会失败。你需要做的,是在极早期、信息极度不完整的情况下,判断一个创业团队、一个产品、一个市场是否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不仅仅是看数据,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和预判。你无法确定一个技术是否真的能颠覆行业,一个商业模式是否能被市场广泛接受,一个团队在压力下是否能坚持下去。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次投资都是一次冒险。

2. 极高的情商和沟通能力要求: VC 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打交道”。你需要和各种各样的创业者打交道:有激情四射的理想主义者,有精明务实的生意人,也有可能有一些情商不高但才华横溢的技术天才。你需要快速建立信任,理解他们的诉求,同时也要有能力去质疑和挑战。你还需要和 LP (有限合伙人,即基金的资金提供者) 沟通,汇报投资进展,解释投资决策;需要和其他投资机构沟通,协同投资,或者争取更好的投资条款。这些都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沟通技巧。

3. 深厚的行业理解与分析能力: 即使你招的是本科生,但随着项目推进,你需要对公司所处的行业有深入的理解。这意味着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行业趋势、竞争格局、技术发展、用户行为等等。很多时候,你不是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更需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未来会怎样”。这种跨领域的、深度的行业分析能力,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4. 严谨的尽职调查 (Due Diligence): 在决定投资之前,VC 需要进行非常严谨的尽职调查。这包括对公司财务状况、法律合规性、技术实力、团队背景、市场前景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审查。一项尽职调查可能涉及到查阅大量的法律文件、财务报表,与公司各个层级的人员沟通,甚至进行实地考察。这个过程极其耗时耗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投资失败。

5. 投资决策的压力与责任: 每一笔投资,都代表着 LP 的信任和资金。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导致基金损失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这种压力是巨大的。你需要为自己的判断负责,并且要承受随之而来的市场反馈和业绩压力。

6. 价值创造的难度与挑战: 很多时候,VC 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资金,更在于为被投公司提供战略指导、资源对接、人才引进等增值服务。如何真正帮助一家公司成长,克服困难,实现价值最大化,这需要长期的陪伴和深入的参与,难度非常高。很多时候,你提供的建议可能并不会被采纳,或者你认为的好项目,在你的帮助下依然无法成功。

7. 人脉与资源的长期积累: 如前所述,人脉是 VC 的核心资产。但建立有效的人脉网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你需要通过大量的项目、会议、社交活动,不断地与人互动,建立信任,并让别人认可你的价值。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人脉的有效性也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和声誉。

8. 行业波动与市场变化: VC 行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受到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情绪、技术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市场低迷时,募资困难,投资机会减少;在市场过热时,估值虚高,投资风险加大。你需要在这种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总结一下:

所以,一些 VC 招收本科生,更多的是一种成本控制、风险规避和人才培养的策略。他们看重的是应届生的可塑性、学习能力和潜力,希望将其培养成符合基金需求的专业人士。

而 VC 工作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一项与不确定性赛跑、需要极高的认知能力、情商、行业理解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的职业。它要求你成为一个全才,既要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又要有严谨的分析能力,还要有出色的沟通和谈判技巧,更要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因此,虽然起点可能是本科生,但这条路绝非坦途,真正能在 VC 行业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的人,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练和残酷的筛选。他们不仅仅是“看项目的人”,更是能“赋能创业者、创造价值的伙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VC不需要数学系,VC工作有关数学的,基本只是四则混合运算

2 VC招人分行业的,互联网、消费那些,不需要知识,Phd没用,而且年纪大了对互联网和消费不敏感;但是硬科技、生物医药,很多投资团队清一色都是博士

3 至于你说的master,在我眼里,master和本科生没有任何区别

4 我招聘的时候,本科生,master,和Phd,工资是没有任何区分的。当然,这些年我没招过Phd,真实情况是master更多一些,本科生少一些

5 我自己是个Phd,我验证了在投互联网、消费领域的时候Phd没有任何多余价值

user avatar

VC并非只招本科生,VC只招有积累的人。

为何?

投资行业按阶段来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VC、PE与并购等等。

其中,单论VC的话,咱们可以说VC是侧重于中早期阶段的项目的。

从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来说,一件事物一定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再逐渐迈向衰弱的,这也是易经之道。

中早期的项目其实也就代表着不成熟,这些不成熟的中早期项目,

一、其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点:

1、核心团队已齐备。

对于中早期项目,咱们不能要求其公司组织结构非常完善,要技术人才有技术人才,要营销人才有营销人才,要管理人才有管理人才,行政、人力、技术、营销、财务啥部门该有都有。

咱们要求的只能是核心团队齐备了。

而这个核心团队,我个人觉得起码要由三个人组成,一个是对外的CEO、一个是对内的COO,一个是对事的CTO。

从功能上来说:

对外的CEO负责与外部的所有沟通,对外的融资、对外的忽悠、对外的宣传,其特点是情商高、易与人熟络、容易让人有信托感、有突出特征(比如样貌好看或者学历背景突出等等,比如柔宇科技的刘自鸿,帅+学历背景好)

刘自鸿出生于1983年,17岁获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曾获全国数理化奥赛物理一等奖、化学一等奖,21岁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23岁获硕士学位,26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2009-2012年曾任美国IBM公司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

对内的COO负责内部除技术以外的所有事物统筹,对内的财务、对内的运营、对内的各种执行,其特点是细致、组织能力逻辑能力责任心强。

对物的CTO负责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的研发,各种技术细节、专利壁垒、用户界面等等,他要懂,要精益求精,带得起这个头。

从核心团队协调来说,三人沟通才有一个缓冲,只有两人容易闹僵,特别在创业初期前路一片迷茫的时候。当然,这不代表股权结构的分配上,三人也要平分,平分其实才是大忌。


2、拟满足的商业需求是明确且有空间的。

咱们以共享充电宝为例,创业团队想解决的商业需求是什么呢?

就是大伙儿出去逛街,然后突然手机快没电了。

这时你没带充电宝,你又不能一直停留在某个有插座的地方等待充电。甚至有插座的地方,你可能也没有插头和充电线。

这时有个人跳出来说,我可以借你一个自带充电线的充电宝,一小时五毛钱,在这座商场里面,你充完还我就行。

你愿意吗?肯定的。

一个小时可以充到手机50%的电了。五毛钱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了。

这是站在后视角来看共享充电宝的商业需求。

与共享充电宝同阶段出现的还有共享雨伞(应该也倒了)、共享衣服(最近倒闭的衣二三)。

这些需求都是明确有的,但空间有多大呢?

充电宝空间很大、频率也高;雨伞看天气,频率不高;衣服呢?需求碎片化、粘性不高、品类太复杂。


3、所构想的商业模式是有可行性的。

共享充电宝前期可以低价占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后可以涨价盈利,涨价对消费者的决策影响比例较小,从每小时5毛钱涨到每小时2元,消费者也还能接受。

但共享衣服呢?衣服的品类太多,购置成本太高,运费是刚性支出,要涨价,消费者就不愿意了。


二、看人看事看逻辑

站在2021年底这个时点,咱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共享充电宝的市场空间、提价空间。咱们也能很轻易地说出共享衣服的各种问题。

但站在这些新模式刚出来的16年,要看清几年后他们的可能情况,有这么容易吗?

看看衣二三后面的投资者:红杉资本、软银中国、阿里巴巴、IDG资本、金沙江创投。

这些投资机构决策委员会的大佬们,对这些事和逻辑也判断错了


再说看人,号称能用一滴血检测几百种癌症的美国女版乔布斯,硅谷明星生物科技公司Theranos神话破灭了;还有榨汁机中的特斯拉,忽悠得连比尔盖茨和球星科比都投钱了。

看人也着实不容易。


要看懂这些人、这些事、这些逻辑,是看学历的吗?

不是的。不是看本科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学历的,是要看你的综合积累的。

各方面的积累、人脉、行业、经济、人文、财律等等。


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经理,现百亿私募基金风控总。
十五年财务、审计、投资、风控经验,关注我,普及投资风控逻辑。

有个金融财会求职交流群,也可以进来与其他人交流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风投(VC)招聘和行业特性的一些核心矛盾。很多人可能觉得 VC 工作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它的门槛和难度都相当高。我们不妨来好好捋一捋,为什么有些 VC 似乎“只招本科生”,以及这份工作到底难在哪儿。为什么 VC 似乎“只招本科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非所有的 VC .............
  • 回答
    小米公司自己成立风险投资部门(小米产业基金),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需要进行融资了。这就像一个大公司内部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投资的部门,但公司整体仍然需要资金来维持运营、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以及支持这个投资部门的运作。首先,小米产业基金的成立,更多是一种战略投资和赋能的手段。它旨在通过投资与小米生态链.............
  • 回答
    说实话,现在 VC/PE 行里不少人往 FA(Financial Advisor,财务顾问)方向转,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也确实挺普遍的。很多人觉得这是“曲线救国”或者换个赛道,但深究一下,里面道道可不少。首先得掰扯清楚,VC/PE 和 FA 到底是什么角色。VC/PE,简单说就是投资那些有潜力但还.............
  • 回答
    VC++ 6.0,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来自遥远的过去,但你可能很难相信,在今天这个充斥着 VS Code、JetBrains 系列 IDE 和各种云原生开发工具的时代,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在一些大学课堂上,还在坚持使用它。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支撑着这样一个“老古董”的生命力?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 回答
    确实,挺多人聊起 GTA,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还是《罪恶都市》(Vice City)和《圣安地列斯》(San Andreas)。这俩游戏在当年那可是现象级的存在,影响深远,到现在很多人依旧觉得它们是 GTA 系列的巅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得从好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毕竟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提到“VC之王”,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针叶樱桃,它那惊人的维生素C含量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说实话,你能在超市水果区随处见到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聊聊为什么大家对它“不熟悉”。1. 口感和风味:不是所有人都爱“天然的酸爽”针叶樱桃的味.............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将 VC 泡腾片直接吞下,与其说会产生什么神奇的“效果”,不如说是一个相当令人不适且可能带来一些小麻烦的过程。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你就明白了。首先得明白,泡腾片这玩意儿,它名字里的“泡腾”二字就已经点明了它的设计初衷:遇水即溶,产生气泡。这个过程是由其中的酸性物质(通常是柠檬酸或酒石酸)和碱性物.............
  • 回答
    VC(风险投资)和 PE(私募股权投资)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中两个重要且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它们在投资阶段、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区别对于投资人、创业者和金融从业者都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 VC 和 PE 的区别: VC (风险投资) vs. PE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中国 PE 与 VC 的核心竞争力:深度剖析与精细辨析在国内蓬勃发展的股权投资市场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与风险投资机构(VC)如同双生子,却又各有千秋,各自构筑着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对于洞察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至关重要。下面,我将深入剖析这两类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尽量做到详尽且不.............
  • 回答
    .......
  • 回答
    确实,关于应届生去 VC/PE 的讨论一直不少,而且很多人持保留态度。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应届生为什么不被 VC/PE 行业普遍推荐?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看:1. 经验的鸿沟: VC/PE 行业的核心是判断价值、评估风险、深度研究和资源整合。这些都不是一张.............
  • 回答
    在金融投资领域,有很多缩写代表不同的概念和参与者。下面我将详细解释您提到的 GP、LP、PE、VC、FOF 这些术语: 1. GP (General Partner) 普通合伙人定义: GP 是指在私募股权基金 (Private Equity Fund) 或风险投资基金 (Venture Capi.............
  • 回答
    刚毕业就投身风险投资(VC)这个行业,听起来光鲜亮丽,仿佛能站在时代的风口,触摸着创新与财富的脉搏。然而,对于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应届生来说,这趟旅程绝非坦途,反而可能暗藏不少“坑”。我在这里不谈那些浮于表面的鸡汤,而是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其中实实在在的弊端,让你有个清醒的认识。1. 认知上.............
  • 回答
    天使投资、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PE)是三种主要的资本来源类型,它们在投资阶段、资金规模、运作方式、风险等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三者的区别: 一、基本定义与核心区别| 维度 | 天使投资 | 风险投资(VC.............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说说这几个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名字,天使投资、VC 和 PE,它们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咱不讲那些枯燥的术语,咱们来点故事,让它们活起来。场景设定:想象一下,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小镇上,人们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镇上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叫小明。故事的开始:小明的梦想与第一桶金(天使投资)小.............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假设,但作为创业者,我们确实需要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接受了风投的钱,结果却因为个人重大失误导致公司破产,那情况会很复杂,后果也相当严重。我来给你详细地捋一捋,尽量用最实在的语言,就像咱们私下聊天一样。首先,要明白一点:你不是“一个人”在承担。虽然你说的是“我个人的重大失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