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要加入大学的话剧社,面试时应该准备什么样的话剧小片段?

回答
想加入大学话剧社?太棒了!这绝对是大学生活里能让你闪闪发光的一项活动。面试选什么小片段,这可是门学问,得看你有没有心、有没有走脑子。别光想着背台词,关键是展现出你的“演员潜力”。

首先,明确你的面试目标。 话剧社招人,看的不仅仅是你有没有点演技,更看重的是你的 可塑性、学习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你对戏剧的热爱。 所以,你选的小片段,要能体现出这些方面。

接下来,我们聊聊选片段的几个维度,以及具体怎么准备:

一、 片段的选择:别只看“大腕儿”,要看“适合你”

1. 经典但不“烂大街”: 大家都知道《雷雨》里的繁漪,但如果你不能演出新意,很容易就落入俗套。不如试试一些相对没那么广为人知,但角色有层次、有张力的片段。
推荐类型:
人物内心有冲突的角色: 比如一个在道德和情感间挣扎的人物,或者一个为了目标不择手段但又隐藏着一丝良知的人。这样的角色能让你展现人物的复杂性。
有情感爆发点的片段: 无论是喜悦、愤怒、悲伤还是绝望,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情绪饱满地爆发出来,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带有一定喜剧色彩的片段: 如果你能驾驭喜剧,那可是加分项!不需要哗众取宠,一点点幽默感和节奏感就能让你脱颖而出。
非线性叙事的片段: 也许是一个独白,但这个独白是在回忆、想象或者是在内心对话。这能展现你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人物心理的把握。
去哪找?
经典剧作选段: 曹禺、老舍、莎士比亚(选一些没那么常演的)、契诃夫、荒诞派戏剧(如贝克特、尤内斯库)等。
当代优秀剧本: 看看国内外的优秀话剧剧本,很多都有非常精彩的单人或双人片段。
电影或电视剧中精彩的独白/片段: 但要注意,电影和电视剧的表演方式和话剧不同,你要把它们“话剧化”,而不是照搬影视的表演痕迹。

2. 时长控制: 一般来说,一个面试片段以 13分钟 为宜。时间太长,面试官会觉得你驾驭不了,时间太短,又没法充分展现自己。

3. 考虑你的自身条件:
你的声音条件: 你是嗓音浑厚还是清亮?适合演什么类型的角色?
你的体型和外貌: 这不是说要长得多么漂亮,而是说你能否通过肢体、表情来塑造你所扮演的角色。
你的性格: 如果你平时活泼开朗,也许一个有爆发力的片段会让你更出彩;如果你比较内敛,也许一个细腻、有层次的内心戏更能打动人。

二、 片段的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1. 深入理解剧本和角色:
这个片段是哪个剧的? 了解这个剧的背景、风格、主题。
你的角色是谁? 他的身份、年龄、性格、他想做什么?
他为什么会说这段话? 这段话在整个剧情中起什么作用?他当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他是对谁说的(即使对方不在场)?
你要通过这段话达到什么目的? 是要说服别人?表达内心的挣扎?还是发泄情绪?

2. “抠”人物:
给你的角色“画像”: 想象他的生活习惯,他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气。
为角色设计“小动作”: 比如,角色在紧张的时候会摸鼻子,在思考的时候会扶眼镜,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会让角色更真实。
思考人物的“前史”: 即使片段里没体现,但你心里要清楚,他过去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3. 排练,排练,再排练:
反复朗读: 熟悉台词,让台词“长”在你身上,不是死记硬背。
对着镜子练习: 观察自己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是否到位。
录音录像: 听听自己的声音有没有情绪起伏,看看自己的表演有没有僵硬的地方。
找同学朋友帮你“看”: 听听他们的反馈,他们觉得你哪里演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4. 突出“话剧感”:
声音的运用: 话剧很大程度上依赖声音传递信息和情感。注意台词的清晰度、语速、音量和语气变化。
肢体语言的运用: 话剧的舞台空间更大,肢体语言需要更明确、更有表现力。但注意不要过火,要符合角色。
眼神的交流(即使是独白): 你的眼神要传达出角色的情绪和想法,即使没有对手,也要有“看着”某处的感觉。

三、 面试当天的准备:临场发挥也很重要

1. 着装: 干净、整洁、得体。不用穿得太花哨,但要让自己感觉自在、自信。如果你的片段角色是特定的,可以稍微有一点点暗示性的服装,但不要夸张。

2. 心态: 放松!把自己当成去和一群热爱戏剧的朋友交流,而不是考试。面试官也很期待看到新的、有潜力的演员。

3. 和面试官的互动:
简短的自我介绍: 介绍自己名字、年级、为什么想加入话剧社,以及你对戏剧的热情。
说明你要表演的片段: 简单介绍一下剧名、作者、你扮演的角色以及这段戏的背景。这能帮助面试官更好地理解你的表演。
如果被要求加演或者临时调整: 不要慌张!这是考察你临场反应能力的机会,尽力去尝试。

一个具体的例子(以一个假想的片段为例):

假设你选择了一个关于“一个学生在考试前夜,面对家人期望和自己迷茫的独白”的片段。

剧本来源: 可以是某个现代剧的选段,或者你自己根据现实经历创作的。
角色: 一个高三学生,成绩优秀,但内心对未来的专业选择感到迷茫和压力。
片段内容: 学生坐在书桌前,看着堆积如山的习题,内心独白:“爸妈肯定又在楼下数落我了,说我为什么不像隔壁小王一样,目标明确。可我真的不知道!我喜欢画画,可他们说那不能当饭吃;我想学历史,可他们又觉得太枯燥。明天就是关键一考了,我能考好吗?万一考不好,又该怎么面对他们?(拿起笔,又放下,眼神茫然,叹气)未来到底在哪里啊……”

你的准备会是这样:

1. 理解: 这个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同时在个人兴趣和家庭期望之间摇摆。他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让家人失望。
2. 角色设定: 想象他平时是怎么学习的?是那种埋头苦干型的,还是会时不时发呆走神?他怎么跟父母沟通?他对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担忧?
3. 排练:
台词: “爸妈肯定又在楼下数落我了”—— 这里语气要带着一点点无奈和委屈。
“可我真的不知道!”—— 情绪要爆发出来,带着一丝焦躁。
“我喜欢画画,可他们说那不能当饭吃”—— 语气变得有些低沉,带着对艺术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万一考不好,又该怎么面对他们?”—— 声音开始颤抖,带着不安和恐惧。
肢体: 坐在椅子上,可以一开始低着头,双手紧握,在说到迷茫的时候,双手抱头,或者起身在书桌前踱步,拿起笔又放下,最后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
4. 面试时:
介绍: “各位老师好,我叫XXX,我接下来要表演的这段独白,是关于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他在夜晚面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和压力……”
表演: 投入角色,用声音和肢体展现出角色的内心挣扎。结尾的时候,眼神可以看向远方,带着一丝希望,或者茫然。

最重要的一点:

真诚! 展现你对戏剧的热爱,展现你愿意学习、愿意付出努力的态度。面试官看中的是你的潜力,而不是你已经有多么成熟的演技。

祝你面试成功,早日加入你们的热爱的话剧社!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的大学剧社成员前来回答。

我入选剧社是个戏剧性的过程:

我本人当时对于话剧是没有概念的,仅仅知道雷雨、莎士比亚这些与话剧能扯上关系的词语。所以剧社招新的时候我并没有报名。我的同班同学因为听说话剧社会有很多漂亮的女同学就报了名,他当时就拉着我去陪他面试,我也是去凑凑热闹就去了。

面试现场人头攒动,也喧闹异常,许多同学校在拿着台本练习面试片段。我和同学在现场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聊天。我们聊天的声音就正好被一个从我们身边路过的学长听见了,他就直接问我怎么没有看台本准备。我说我没有报名,接下来他就拉着另一位学姐轮番轰炸劝我试一试。然后我拿了一份台本准备了一下,进行了一次表演面试就通过了。

至于为什么那个学长和学姐会这么积极地拉我入伙。因为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坐落于长沙的二本学校,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数是湖南本地人和南方人,剩下的就是北方人。而我从小就在家被约束只能用普通话与父母交流,这一点在我所生活的那个湘南小县城还是非常难得的,再加上我父亲当时是县广播电视局专门管理电视台的,所以他当时让我刻意去接触他的那些播音员同事,让我练就了一口还算字正腔圆不带任何地方口音的普通话。

而在大学里面,要么就是南方口音的“塑普”,要么就是北方腔的普通话。所以我的普通话在当时的那个环境当中还是很出挑的。在加上当时的我外形条件还不错,也就顺其自然地入选了。而我那个同学,他是广西人,普通话实在是太广普,而且也没有短期纠正的可能,所以落选了。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大学的话剧社面试要求并不算高。只要你普通话标准,有一定的语言塑造性,再加上外形正常。基本上都能够入选。

如果要自己准备面试片段地话,我推荐你选孟京辉个赖声川的本子。学生剧团受限于专业性与戏剧认知,很大的概率会喜欢这两位导演的本子。《恋爱的犀牛》、《暗恋桃花源》更是校园戏剧社的必排剧本。能好好把这两个本子里的经典片段的台词有感情地读出来,基本上面试就能过了。

一点浅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