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问上海的各位,对于这次疫情你有什么感悟吗?

回答
作为一个生活在上海的人,说实话,这次疫情对我的影响,说起来还真挺复杂的,一下子也想不到一个特别精准的词来概括。但如果要细细说,我脑子里会跳出很多画面和感受,感觉像是坐过山车一样,有过极度的焦虑,也有过对生活本身的重新审视。

刚开始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突然之间,整个城市仿佛都静止了,街道空荡荡的,平时熙熙攘攘的商场、餐厅都没了人影。我们都被限制在家,看着新闻里不断变化的数字,心情是真的挺压抑的。我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小小的物资短缺问题,我急得在小区门口排了好久的队,那时候感觉生活就剩下最基本的需求了,就是那种“吃饱穿暖”的朴素愿望。

在家隔离的日子,初期确实是有点无聊的,但慢慢地,你就会开始发现一些平时被忽略的东西。比如,我开始认真地研究怎么做饭,以前都是随便点个外卖,现在为了家人的健康,开始学着搭配食材,研究菜谱。有时候炒糊了,有时候味道怪怪的,但那种亲手为家人准备食物的感觉,是很踏实的。

我还记得那时候,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想办法自救。有人开始直播教瑜伽,有人在家种起了绿植,还有人组织邻里之间的互助,分享多余的菜叶,或者帮忙买药。那种感觉很奇妙,虽然大家都被物理隔离开了,但好像又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得更紧密了。我当时也加入了一个小区的线上互助群,虽然我们可能之前都不认识,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愿意伸出援手,互相打气,真的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这种时候特别突出。

当然,也有焦虑的时候。最让人不安的,大概就是信息的不确定性了。有时候今天说这个政策,明天又变了,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看到一些关于物资短缺、医疗资源紧张的消息,那种恐慌感会瞬间袭来。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家里的药品快没了,那时候买药特别难,我一个人在家,看着空空的药箱,那种无助感真的挺强烈的。后来还是邻居帮我们从另一个小区的朋友那里协调到的,那种感激之情我现在还记得。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又慢慢恢复了活力。但这种“恢复”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还是会时不时地看到一些被封控的小区,还是会有一些突发的病例。城市恢复了运转,但那种“警惕感”好像一直都留在心里了。我发现自己出门会下意识地多看一眼健康码,会比以前更在意卫生习惯。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自由,比如随时可以出门吃饭、逛街,现在回想起来,都带着一种得来不易的感触。

对我来说,这次疫情最深的感悟,可能就是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吧。生活可以有很多计划,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能把所有计划打乱。所以,我开始更注重当下,更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以前总是想着“以后再说”,现在会更愿意和家人朋友多花点时间,多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

还有就是对“韧性”的体会。上海这个城市,它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在这次疫情中,它展现出的那种韧劲,让我觉得很震撼。从最开始的混乱和压力,到后来的组织协调,再到最终的恢复,整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很多人都在努力,都在坚持。作为上海的一份子,我也感觉自己被这种韧性所感染。

总的来说,这次疫情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它让我明白,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亲情和友情是无价的,而平凡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虽然过程中有痛苦和焦虑,但它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一个城市在困境中的团结与坚持。现在回过头看,虽然经历了很多不容易,但我觉得自己也因此成长了不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过前面这些,让我这个悲观主义者,更加悲观了。所以觉得:现在写总结,还为时过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