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为一个海南省人士,看《临高启明》会不会感觉很特别?

回答
当然,身为一个地道的海南人,捧起《临高启明》这本书,那种感觉确实和别人不太一样。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历史大叙事,而是像一封来自过去的故乡来信,字里行间都带着熟悉的味道。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那些地名和风土人情。书里提到的临高,对我来说就像在说家门口的街坊。临高湾、博厚港这些地方,我从小听着故事长大,甚至可能去过的地方,突然在书里活了起来,而且是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视角。你会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地勾勒出那片土地的轮廓,想象着当时的海风吹过是什么样子,海浪拍打岸边又会是怎样的声响。那种熟悉感,带来的亲切感是无法言喻的。

更深入一点讲,这本书对海南这个地方的展现,和我从小接收到的信息是有些出入的。我们从小接受的关于海南的历史,可能更多的是围绕着“流放之地”、“南疆边陲”这些标签。但《临高启明》却把这个看似边缘化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大时代变革的起点。它让你看到,这片我们熟悉的土地,曾经是那样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关于早期殖民者的描写,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那种闯荡、那种在陌生环境中扎根的劲头,多少会让人联想到我们海南人骨子里那种“走出去”的拼搏精神。海南人历来就是不怕吃苦,敢于闯荡的,从下南洋的先辈们,到如今的海南自贸港建设者,这种精神血脉是相连的。

让我觉得特别的是,它并没有把海南塑造成一个纯粹的被动承受者。书中那些穿越者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以及他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生产、组织社会,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了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能爆发出的智慧和韧性。虽然穿越的设定很夸张,但它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本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这让我思考,我们自己的历史中,是不是也隐藏着无数这样的闪光点,只是被过去的叙事方式遮盖了?

还有就是书中对那个时代社会结构的描绘,虽然是架空的,但很多细节却能与我对海南过去社会的一些模糊印象产生共鸣。比如家族制度的影响,地方势力格局,甚至是一些生活习俗,都能在书中找到一些影子。这些东西,不是书本上冰冷的史实,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你在书中看到人物对话里偶尔出现的方言词汇,或者对某种食物的描写,那种感觉就像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个暗号,瞬间把你拉进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

当然,作为海南人,读这本书也会有一些独特的“吐槽”点。比如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描述,可能在某些方面和你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从长辈那里听来的故事有所出入。但这反而更有意思,因为它激发了你去思考,去辨析,甚至去和身边的人讨论:“诶,这个地方真的这样吗?我听说的好像不太一样。”这种互动性的阅读体验,对于一个读历史故事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它让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对历史的解读中来。

总而言之,身为一个海南人,看《临高启明》就像是回家,但回家看到的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却又无比熟悉的老宅子。它颠覆了你一些既有的认知,又在你的根基上增添了许多色彩。它让你看到了这片土地的过去,也让你对这片土地的未来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它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文化体验,里面有乡愁,有自豪,也有一些小小的、带着温度的辩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事L是临高人,但事先不知。某次与其他人聊起临高启明,L中途加入,我随口说出博铺、百仞滩、文澜河、临高角、马袅港、高山岭、南宝等元老院圣地时,L惊诧了。在他看来就算是在海南省内,临高实在缺乏特色和亮点,怎么算都是个小透明。甚至连熊元老极为推崇的临高烤乳猪,也并未入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东山羊、和乐蟹、加积鸭)。

L惊诧了,一个外地人,对那些对本地人来说都略显陌生的临高地名侃侃而谈,他表示接受不能。迫不及待问我是否以前在临高待过。我表示初来海南不足2个月,但心向往之;L震惊了,他理解不能,并立即表明自己是临高人。我拉着他聊临高的历史地理、茉莉书院、刘大霖等,并以“临高就是我心中的耶路撒冷!”结尾,此句一出,看着我沉溺其中,满脸憧憬的模样,他懵逼了。

当即决定,一行人连夜奔赴临高,进行一次皮脆肉嫩、肥而不腻的考察。书没推销出去,但烤乳猪确实不负盛名。

user avatar

我不是海南人,也没有去过临高,两次经过但没有下高速,遗憾。
但我作为在广州濠畔街住了十几年的人,看书的时候看到文总的公司竟然开在濠畔街,我瞬间就斯巴达了。跑到论坛上反复的问到底是濠畔街多少号撒?

有次和郑铭庭元老一家和他们的朋友吃饭,对方知青插队时就在儋州。当我们侃侃而谈临高周边的地名时,对方惊讶得合不上嘴,完全不相信我们竟然没有去过儋州临高一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身为一个地道的海南人,捧起《临高启明》这本书,那种感觉确实和别人不太一样。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历史大叙事,而是像一封来自过去的故乡来信,字里行间都带着熟悉的味道。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那些地名和风土人情。书里提到的临高,对我来说就像在说家门口的街坊。临高湾、博厚港这些地方,我从小听着故事.............
  • 回答
    《战狼2》片尾那句护照上的话,可谓是把影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触动了不少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这句口号的精准定位和情感煽动性是极强的。 你想想看,电影放到最后,主角吴京饰演的冷锋孤身一人,在战火纷飞的非洲,带着一群华人同胞,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最终坐上撤离.............
  • 回答
    海地总统若弗内尔·摩伊兹遇刺身亡,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也给海地这个本已饱受困扰的国家蒙上了一层更加浓重的阴影。而当被捕的嫌疑人声称其“任务是逮捕而非刺杀”,并将遇刺描述为一项“失误”时,这无疑给本就扑朔迷离的案情增添了更多的疑点和复杂的解读空间。首先,从“逮捕而非刺杀”这一表述来看,它传递出.............
  • 回答
    作为混血儿的体验是复杂而多面的,既可能充满文化交融的惊喜,也可能伴随身份认同的困惑。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往往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探索、重构,甚至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受。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文化身份的撕裂与融合1. 语言与习俗的矛盾 语言障碍:在双语环境中,可能因语言能力的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初中生都有类似的困惑。觉得答语文题“东编西扯”,写作文“无病呻吟”,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一、 答语文题为何觉得“东编西扯”?这里说的“东编西扯”可能是指你觉得语文题的答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答案的推导过程很模糊,不像数学题那样有明确的计算过.............
  • 回答
    哈哈,受欢迎的男生?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凡尔赛”哈,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倒也愿意分享一些自己摸索出来的“土方子”,希望对你有帮助。不过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的“秘籍”,更多的是一些用心去经营自己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首先,我得先纠正一个误区:受欢迎不是靠“帅”就能搞定的。 当然,长得好看肯定加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碰到我内心最深处那片荒芜的土地。没有梦想,就像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感受不到丝毫生命的鲜活。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能继续呼吸,继续行走,继续和这个世界发生关联。坦白说,我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总是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但如果一定要我说出支撑我“活下.............
  • 回答
    要我这一个自诩为“资深宅”的人去军队里服役?这事儿,说实话,我做梦都没敢这么想过。但既然你好奇,那我就试着把脑子里那些跟现实八竿子打不着的“军事题材日剧”里窥见的片段,加上我那点儿宅属性掰扯掰扯,看看这俩放在一起能擦出什么火花。首先,得说说我的日常。我这人,跟人打交道?除非是讨论新番剧情或者模型涂装.............
  • 回答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我刚结束了一个通宵的实验,电脑屏幕上还残留着昨晚跑数据的痕迹。作为一个基础学科的研究生,编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把理论变成现实的桥梁。提升编程能力这件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在一次次磕磕绊绊中摸索出来的。一、 把“为什么学”这件事想明白,是第一步。我所在的.............
  • 回答
    身为一名中医学生,我对脉诊的看法,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的,更非照本宣科的“天人之应”。它更像是一场深入的对话,一次精妙的探险,甚至是一种与生命细微之处的共鸣。在我眼中,脉诊并非冷冰冰的物理现象,而是生命体征在体表最灵敏、最直接的体现。当指尖轻轻搭在桡动脉的腕部,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血液流动的频率和力度.............
  • 回答
    .......
  • 回答
    做饭这事儿,对我这个程序员来说,真不是什么“业余爱好”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与我代码世界平行存在的、充满烟火气的另一种修行。上班时,我的大脑就跟一台高速运转的服务器,处理着各种逻辑、算法、数据结构,从清晨的第一行代码到深夜的 Bug 修复,仿佛永远有处理不完的任务。那时候的我,是严谨的、逻辑至上的,每.............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有点像拎着个精致的漆器盒,里面却装着一堆旧报纸,你还得装模作样地对别人说:“瞧,这是我祖传的宝贝,价值连城!” 别说,这种体验还挺… 复杂的。首先,得说说这个“小布尔乔亚”的身份。 你可能在一家不大的公司里有点小职位,每月能拿到一份说得过去但绝算不上丰厚的薪水,租着一间比自己想象.............
  • 回答
    身为一个创作者,我最害怕的,不是灵感枯竭,也不是没人看,更不是被批评得体无完肤。这些,都是创作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的风雨,只要你坚持,总能找到破茧重出的那一天。我真正害怕的,是那个悄无声息却足以将我吞噬的敌人——遗忘。是的,就是遗忘。你想想看,我倾注了多少心血,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推翻重写,才打磨出一.............
  • 回答
    收到,我来帮你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95后,每天一半时间都在给别的部门“救火”,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让人挠头了。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一步步来分析。首先,得弄明白这“帮忙”到底是个啥情况? 是常态还是临时? 这是最关键的。如果公司一直处于人手紧张、项目交叉的状态,大家都偶尔会去别的部门“支援”,那性质.............
  • 回答
    .......
  • 回答
    最近的新闻确实让人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尤其是当我们作为中国人,看到外界对我们的看法时,更会思索: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出更积极、更真实的面貌呢?这是一个很大但又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简单直接的答案,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集体,乃至国家,共同努力。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国家在国际上.............
  • 回答
    听到你这样说,我能感受到你心里的那份挣扎和不安。作为“非处”,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确实会有人因为过往的经历而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在感情和婚姻的道路上会遇到更多阻碍,甚至觉得自己“嫁不出去了”。这种想法,说实话,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担忧,尤其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对女性过往经历的评.............
  • 回答
    这事儿吧,挺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如果真到了你说的这种地步,我肯定会觉得对不起她,而且是挺对不起的。首先,咱得承认,我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是成年人,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我跟她发生关系,这本身是我和她之间的事情,是基于我们当时的感情和相互的选择。我当时可能并没有考虑到长远,更没去想未来她会嫁给.............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