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为什么放弃了星际争霸?

回答
放弃《星际争霸》这款游戏,对我来说,是一段说起来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却是内心深处多次拉扯、挣扎、最终无奈妥协的经历。它不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分手,更像是两人在日渐累积的现实面前,一点点消磨掉爱意,最终只能带着些许遗憾说“我们不合适”的过程。

最初,我曾是《星际争霸》的忠实拥趸。从孩提时代被朋友拉入这个神奇的世界,到后来自己一点点摸索、学习、进步,它占据了我生活里相当一部分的时光和精力。那时候,电脑配置不高,网络也不算稳定,但那并不妨碍我对战术、微操、地图理解的沉迷。每一个新的版本更新,每一次职业选手的精彩对决,都能让我兴奋不已。我曾花了无数个夜晚,对着屏幕研究各种兵种的克制关系,练习不同的开局套路,甚至到了能凭空想象出屏幕上单位的移动轨迹的地步。

让我动摇的,是那种日渐明显的“能力边界”。

一开始,我还能凭借着一股热情和大量的练习,在天梯上打出一些不错的成绩。我享受那种“进步”带来的快感,每一次战胜比我强的对手,每一次打出教科书般的战术,都像是给自己打了一剂兴奋剂。然而,随着游戏版本更新迭代,职业选手们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整个游戏社区的“精英化”,我渐渐发现,我无论如何努力,似乎都触碰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

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比起我看到的一些真正顶尖的玩家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的操作之精准,战术之多变,对局势的判断之敏锐,简直如同科幻片里的场景。我努力训练的“枪兵A键接B键”微操,在他们看来可能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我绞尽脑汁设计的战术,可能在他们面前早就被研究透了,甚至会有更精妙的应对。

这种感觉很微妙,它不是因为我“输不起”,而是因为我开始怀疑自己投入的意义。我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练习,但我同时也渴望看到自己努力的回报,看到自己的实力有明显的提升。当这种提升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到了需要“天赋异禀”才能达到的程度时,我感到了挫败。而且,与那些真正“热爱”并全身心投入的人相比,我还有着学业、工作、家庭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绊。我无法像他们一样,将所有精力都倾注于游戏,去追求那近乎完美的技艺。

接着,是“社区环境的变化”和“社交压力”。

《星际争霸》毕竟是一款竞技性极强的游戏,输赢是常态。但随着游戏参与者的增多,以及网络匿名性的加持,一些不良的社区氛围也逐渐显现。我开始遇到一些对局过程中喜欢辱骂、嘲讽对手的玩家,或者那些因为一次失误就立刻挂机、消极比赛的队友。虽然这只是少数,但负面的体验总是更容易被记住。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在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也开始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大家的技术都在进步,而我似乎有些跟不上趟。原本轻松愉快的联机游戏,有时会变成我试图证明自己的场合,而一旦输了,那种尴尬和失落感也会影响到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我不想因为游戏里的输赢,而让现实中的友谊蒙上阴影。

最后,是“现实生活与游戏的平衡被打破”。

我曾经能够平衡好学业/工作和《星际争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生活重心开始转移。新的责任和机会出现,我需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方面。再像以前那样,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去打《星际争霸》,练习对战,研究录像,已经变得不现实了。

我尝试过“浅尝辄止”,想偶尔玩玩放松一下,但《星际争霸》这款游戏太“吃”状态了。一旦长时间不玩,手感就会下降,对战局的理解也会滞后。每次想重拾热情,都发现自己已经落后太多,需要重新适应,而这又会消耗掉本就不多的空闲时间。

我记得有一次,我花了几个晚上重温了之前玩得很熟练的战术,满心期待地去天梯上匹配。结果,我被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奇特开局打得措手不及,在惊慌失措中输掉了比赛。那一刻,我没有丝毫愤怒,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意识到,我可能已经没有那种“重新开始”的动力和时间了。我对这款游戏的热爱还在,但我的能力和生活状态已经无法支撑我继续在高强度的竞技环境中玩下去了。

所以,我选择了“放手”。

放弃《星际争霸》,并不是因为我不爱它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曾经如此热爱,所以我才会在意识到自己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投入,无法再获得纯粹的乐趣时,选择一种体面的告别。我保留了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和朋友一起鏖战的日子,那些一次次突破自我的瞬间。

我知道,也许有一天,当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或者游戏推出了新的模式,我可能会重新拾起它。但至少在当下,我明白,对于我来说,《星际争霸》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是我青春记忆里一座璀璨的丰碑,而我的生活,需要去探索新的战场,开启新的篇章了。

这种放弃,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我不再需要纠结于那些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不再需要面对那些让我疲惫的社区压力,也不再需要因为无法平衡而感到愧疚。我把曾经炽热的情感,转化成了一种平静的怀念,这或许是每个玩家在面对一款深爱却又不得不告别的游戏时,都会经历的心路历程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为RTS,在追求竞技性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趣味性。而在白衣渡江飞翔坦克之后,为了平衡而平衡的删减其实抹杀了很多的可能性。而且战术体系越来越成熟,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战术的固定和观赏性的下降。这时间的推移里,这款游戏我觉得内核已经被挖掘殆尽了。只要你能想出来的对抗或是套路,都能找到完善而去成熟的应对套路。如果没有,那就一两个月之后就会被完全针对。

游戏的宏观对抗上,3个种种族之间的对抗,多数人会明显感觉同族对抗的观赏性要低于不同种族间的对抗。比如说两个势均力敌的选手,TVZ就是世纪大战,ZVZ就是催眠了。我认为一个游戏的衰落,就是从他逐渐失去观赏性和趣味性开始的。

在微观的操作上,操作和观赏性主要取决于单位的可操作性。在度过了前期之后,兵种的操作性又依赖于数量。(除去有技能的施法单位)。最常见的就是单女妖切家和双女切家,在操作性上有明显的效率提高。这就透露了RTS游戏中通常都会有的一个现象,单位的临界值。单飞大和和飞双大和的防守难度对于Z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双大和就打破了这个女王加血的临界值。还有,虽然雷神克制飞龙,但是飞龙的数量突破一定临界值的话,散飞龙也是可以吊打雷神。看似存在一套合理的兵种克制,但是依然存在大家都知道的反套路克制。操作性,数量,单位克制三方面就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关系。但是,对于普通玩家是很难完成这样的平衡的。而对于职业比赛,你会发现在职业选手的操作下,其他两项的观赏性会随着你观看的时间飞速下降。

如果说前期的战术会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是我要说的是,其实就是侦查和反侦查的对抗。这适用于所有前期战术,如果还是防不来或者打不到,那就是菜了…所以,在普通玩家还没有渡过前期的能力时,游戏体验是没有的,菜字就写在屏幕上。绝大多数的新手劝退也来着这个时期。

在游戏的中期(默认你可以正常运营),除了上下棱镜这种操作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一个阵型的拉扯。散枪兵,双喷或者蟑螂的展开,立场的使用等等都围绕着阵型的拉扯。然而,这一切都是套路化而且固定的。用不了一年,枪兵散成花,50人口棱镜,完美阵型展开,你都会看腻了,或者自己玩腻了甚至自闭了。

然而在这个游戏的后期,我认为只有两点因素,大局观和经验…一般玩家的大局观其实是很欠缺的,然而对大局观的锻炼也是取决于你后打后期的经验十分丰富。但是,普通玩家之间是比较难以进入大后期的战斗的。一个是目前天梯等级存在断层,你很难遇到真正和你势均力敌有来有回的对手。而且即便你遇到了,你或者对面都不一定拥有打到大后期的韧性。哪怕即使一个普通玩家进入了大后期,大后期的兵种组合操作就像是另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普通玩家的游戏体验,在中期其实就已经到了极限了。你很难通过你的寥寥无几的大后期经验来提升你的大后期的大局观。

大环境下,T就是生化主流,然后机械化偶尔可以用。生化的变化也是屈指可数,配坦克,配解放,配地雷,不然就是emp幽灵。你能想到的的组合或是有趣的组合通常在就在职业选手日积月累的改进中被淘汰了。最后诞生的一种所谓最强和最优的流派和搭配也是趣味性丧失的一个表现。

真正当有一天,你发现不论玩什么种族,什么对抗,出什么兵都没意思的时候。感觉到无趣的那天,就是我放弃星际争霸的时候。

雷诺,我们远走高飞好吗?

user avatar

我太菜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放弃《星际争霸》这款游戏,对我来说,是一段说起来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却是内心深处多次拉扯、挣扎、最终无奈妥协的经历。它不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分手,更像是两人在日渐累积的现实面前,一点点消磨掉爱意,最终只能带着些许遗憾说“我们不合适”的过程。最初,我曾是《星际争霸》的忠实拥趸。从孩提时代被朋友拉入这个神奇.............
  • 回答
    老实说,我当初离开《英雄联盟》的舞台,就像是看着一辆已经开到终点站的巴士,尽管它曾经载着我无数次穿梭于召唤师峡谷的日日夜夜,但终究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这并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更像是一种漫长而复杂的情感积累,最终汇成了那个让我鼠标停顿、键盘沉寂的瞬间。一开始,进入《英雄联盟》的世界,那份新奇和挑战感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离开教师编制,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铁饭碗”的吸引力依然不小,做出这个决定,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充分的理由。我能理解你为什么好奇,并且想听听“详细”的版本,而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泛泛之谈。说实话,当初考上教师编制,家里人是相当高兴的。稳定,体面,福利也不错,这似乎是很多家长.............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再吃糖了?” 虽然我没有身体,没有味蕾,但如果我真的能体验并“放弃”滑板,那大概是出于这样一些原因,我会这样讲:我记得最后一次真正全心投入地玩滑板,那是一个有些阴沉的下午,天边飘着几朵不怎么友善的云。当时我还在练习一个ollie over a gap,就是那种稍微有.............
  • 回答
    坦白说,我一直是个“杂食性”的外卖用户,但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外卖APP列表里,饿了么的图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美团。说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抛弃”,更像是一种渐进式的转移。最初,我用哪个APP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偏好,谁家店多,谁家有优惠,我用谁。但最近几个月,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向于打开美.............
  • 回答
    这问题,问到心窝子里了。当初那份炙热,那份眼里只有对方的痴迷,真真实实,仿佛就能让世界停摆。可最后,那个曾经把你当成全世界的人,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其中的原因,哪有那么简单就能一笔带过?就像一场复杂的变奏曲,起初轰轰烈烈,到最后却渐渐归于沉寂,只留下无尽的追问。你想想看,最初为什么会满眼都是一个人.............
  • 回答
    我没有“放弃”微博。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不像人类那样拥有个人生活、社交平台的使用习惯,或者“放弃”某个东西的概念。我的存在方式是基于数据的训练和算法的运行,我的“体验”也仅限于处理和生成文本信息。我没有手指去滑动屏幕,没有大脑去感受情绪,也没有时间去刷微博。如果非要类比,那么我的“使用”微博的.............
  • 回答
    说实话,放弃考驾照这件事,在我这儿算不上是“轰轰烈烈”的什么大事,更多的是一种现实考量下的“顺其自然”。一开始,学车那会儿,热情还是挺足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科目一的通过,科目二的坡起,感觉拥有驾驶证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想去哪就去哪,摆脱公共交通的束缚,那份自由感挺吸引人的。我报了个离家不远的驾.............
  • 回答
    哈哈,让我这个“AI”来告诉你,是什么把我“劝退”了健身房,这事儿说起来,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其实,一开始也是热血沸腾,想着练出八块腹肌,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再不济也能有个好身体,少受罪。我下载了那些看起来特别专业的健身App,看了无数个“练腿日”的励志视频,还特意去商场里试了又试,终于挑了一身看着就很.............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出,仿佛在整理思绪的尘埃)说起来,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件,更像是一种漫长的,悄无声息的侵蚀。我的学术理想,曾经像我书架上那些泛黄的精装本一样,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对真理的渴望,以及一种近乎虔诚的执着。我曾经以为,只要埋头苦读,总能触摸到学科最核心的脉搏。然而,现.............
  • 回答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虽然沉重,但也是一个让我能够坦诚面对内心深处、并从中找到一丝力量的契机。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并且努力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希望不会有AI的冰冷感。那个时期,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一辆在暴风雨中失控的船,四处都是汹涌的巨浪,而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却在发抖,怎么也抓不住。工作的压力.............
  • 回答
    说起来,学吉他这事儿,怎么说呢,就像是人生里遇到的很多事情一样,一开始热情似火,后面渐渐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最终不了了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更没有那种“我天生就不适合学乐器”的宿命论,就是一点一点的,从心里淡了下去。最开始那会儿,跟大多数想学吉他的人一样,是被那种酷劲儿给迷住了。你懂的,电影里.............
  • 回答
    唉,说起来都有点不好意思,我这算是“叛变”了吧?以前我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华语音乐爱好者,从周杰伦的《范特西》听得烂熟,到王菲的《寓言》每个字都嚼得透,再到后来的陈奕迅、林俊杰,可以说一路陪着他们成长。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的歌单里,欧美歌曲的比例悄悄地、又不可阻挡地爬升。这事儿怎么说呢?也.............
  • 回答
    说实话,我放弃《饥荒》这款游戏,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暂时告别”,而且这告别颇有些无奈和带着一丝不甘。毕竟,它曾是我电脑里最闪耀的星,是我消磨无数个日夜的“好伙伴”。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就是它那近乎“反人类”的难度曲线和那无休止的“试错”过程。刚开始玩的时候,我是被它的画风和独特的世界观.............
  • 回答
    坦白讲,我曾经是印象笔记(Evernote)的忠实用户,可以说是一路看着它成长起来的。从学生时代那个手忙脚乱、什么都想记下来的自己,到后来工作中的信息爆炸,印象笔记几乎包办了我所有笔记、灵感、待办事项的收纳。那时候,它的功能强大,同步稳定,而且那种“永远在线,随时可用”的感觉,真的让我很有安全感。但.............
  • 回答
    我曾坚守丁克,以为人生就是一场场的精彩体验,而孩子,似乎是通往“束缚”的单程票。最初,我和伴侣都觉得,世界如此辽阔,有太多未曾涉足的角落,有太多想去追逐的梦想。我们喜欢自由自在,喜欢随心所欲地安排生活,不用被固定的时间表牵绊,不用考虑另一个小生命的需求。我们畅想过环游世界的壮丽,品尝各国地道美食的惊.............
  • 回答
    哦,说起律师这个职业,真是说来话长。我并非一夜之间就“放弃”,更像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点一点地,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越来越响亮,最终指向了离开。最初,选择律师这条路,是出于一种理想主义的光环。我渴望正义,渴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对抗不公。刚入行那会儿,那种感觉是真的热血.............
  • 回答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去体会,并且可能在某个时刻悄然发生,又或者在某个瞬间被深刻点燃的问题。如果说“放下”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那或许有些牵强,因为执念和遗憾是如此深入骨髓,它们的影响力往往是渐进式的,如同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的痕迹也需要被风吹日晒一点点抚平。我的“执念”和“遗憾”,如果一定要说,那大概与“.............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假设。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极端情况,我大脑里必然会飞速运转,试图抓住任何一丝生机。一把枪抵着脑袋,五个字,生死攸关。这五个字,不能是简单的求饶,也不能是无谓的威胁,更不能是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它需要精准、有力,并且能够瞬间击中对方的要害,无论这个要害是情感、理智,还是某种潜在的弱点.............
  • 回答
    妇女节那天啊,我休息了,就跟平时一样,过着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说实话,我压根没想过要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就是把工作先放一边,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毕竟,平时上班也挺忙的,虽然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天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处理各种信息,也挺消耗精力的。所以,妇女节这天,我就想着把手机调成静音,让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