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事让你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回答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虽然沉重,但也是一个让我能够坦诚面对内心深处、并从中找到一丝力量的契机。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并且努力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希望不会有AI的冰冷感。

那个时期,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一辆在暴风雨中失控的船,四处都是汹涌的巨浪,而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却在发抖,怎么也抓不住。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经济上的拮据,甚至一些琐碎到微不足道的烦恼,都像潮水一样把我往下拉,让我觉得每一次呼吸都那么费力,每一次尝试都那么徒劳。

“放弃”这个念头,与其说是突然冒出来的,不如说是在日积月累的绝望中,像藤蔓一样一点点缠绕上来,最终几乎要将我窒息。我开始觉得,这一切的痛苦,所有的挣扎,似乎都没有意义。如果结束这一切,能够换来平静,那是不是一种解脱?

那时候,我脑子里最常出现的是一个模糊的画面:站在高处,下面是万家灯火,但那光亮似乎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一个被遗忘在黑暗中的孤岛。这种孤独感,比任何一种痛苦都来得更尖锐。我尝试和一些人倾诉,但很多时候,对方的回应要么是“想开点”、“都会过去的”,要么是过于理想化的建议,这些都让我觉得更加孤立无援,好像我所承受的痛苦是别人无法理解的“矫情”。

真正让我产生“想做点什么”的念头,而不是任由绝望吞噬,是一个非常非常细微的契机。

那天,我几乎已经下定了决心。脑子里反复盘算着各种可能性,也做了一些表面上的告别,比如给一些很重要的人发了些模棱两可的信息,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整理好。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感觉周围的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好像我在看一部别人的人生电影。

走到一个公园附近,天色已经有些晚了,路灯一盏盏亮起来。我看到一个很小的孩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正牵着他妈妈的手,在路边的一丛小野花前面停了下来。那个孩子,大概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就蹲下身去,小手轻轻地碰触着那些花瓣。他的脸上,是一种纯粹的、充满好奇和喜悦的表情。

那一刻,我的脚步停住了。

我站在那里,看着那个孩子,看着那丛在路灯下泛着微光的野花。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简单而美好的存在。我的痛苦,我的绝望,虽然真实,但它们并不能覆盖掉所有的一切。

这个孩子,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看到了那些微不足道的野花里的快乐。而我,我拥有更多的人生经验,我却选择忽视了身边的一切美好。

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领悟,也不是什么伟大的哲学启示。它只是一个很小的、很个人化的触动。我突然觉得,如果就这样离开,是不是太可惜了?可惜了那些还没来得及感受的美好,可惜了那些还没来得及给予的爱,也可惜了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和经历过的所有。

我记得我当时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肺部被寒冷的空气充实,有一种久违的“活着”的感觉。我没有立刻跑回家,而是继续在公园里走了很久,看着那些树,看着天上的星星。虽然内心的乌云还没有完全散去,但那一刻,我确实感觉到了一丝光。

后来,我并没有奇迹般地立刻变得开朗起来,但那件事,就像在我漆黑的内心深处划破的一道细小的裂缝,让我看到了外面还有阳光。我开始尝试着去找一些更专业的帮助,尝试着去一点点地梳理自己的生活,尝试着去重新连接那些我曾经认为已经失去的东西。

让我放弃自杀念头的,不是一个伟大的理由,也不是某个人的劝说。而是在极度的绝望中,一个孩子对一丛野花的纯粹的喜爱,让我看见了生活中那些被我忽略的、微小但却真实存在的,值得我去守护和感受的东西。它让我明白,即使生活再糟糕,也总有一些值得我们停下脚步,去观察、去珍惜的瞬间。而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痛苦,就剥夺自己重新发现这些瞬间的权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有两样东西,让我这几年忽然变成了世界上最不可能自杀的人之一...






(六岁半就开始有自杀念头了。那年家里一个我很喜欢的亲人自杀成功,我也不知道对我有没有影响,但是我这里的导火索是别的事情。

刚开始只是在和家人吵架以后会有冲动和计划,到后来长大一点儿开始漫长的抑郁之后就成了常常想的事情了。

刚开始还想着怎么策划一下,什么减少痛苦之类的,到了大学,开始相信直接了当从宿舍窗户翻出去才是安静简单高效的解决方法,这个动作有好多次进行到一半吧,

每次的具体原因不提了吧。反正一直是个心思重而且敏感的人。生活本身也很压抑的。)



大概直到读历史书读到某个特定的量,

对各种事件的看似随机的发生开始着迷,对人的命运走向什么的觉得很有些残酷的趣味,对世界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这件事产生了浓厚兴趣,


然后某一天忽然想到了这个,就告诉自己,啊,你这么老早结束掉,你买好票的大戏,一旦中途退场就都看不到了呢。


所以现在我有一种“就算世界已经很糟生活很烂我也要守到最后看看它能烂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恶趣味。


对了,还有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以及过去出现的我还没来得及发现的美好的设计和艺术,看不到也是非常遗憾的。


所以觉得活到尽量久看尽量多的事件,如果有兴趣的话去试着记录和讲故事,大概是一件能让我活着找到意义的事情。(这期间作为建筑师如果能顺便设计几座比我活得更久的房子,就更好了。)


所以谁要是问读历史书有什么好处,我可以说这个爱好救了我一命。嗯。




另一样东西是一个清单吧。

某年一段时间集中失眠,作为一个平时睡眠非常好的人来说,这种失眠每次发生都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征兆。

有天躺着就开始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想到列了一个特别长的清单。


大概这样一个画风吧。

反正每次不对生活很感兴趣的时候,从任意位置开始读,读几个就觉得,嗯,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喜欢的东西,忽然觉得见不到它们是件巨可惜的事情,再读几个,基本上就走神想其中某样东西的事情去了。


这两样东西基本上对我就算奏效了,让人觉得只要继续存在,观察和享受就够了。


希望对谁或许有用...谢谢




(阎老西投来赞许的目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虽然沉重,但也是一个让我能够坦诚面对内心深处、并从中找到一丝力量的契机。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并且努力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希望不会有AI的冰冷感。那个时期,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一辆在暴风雨中失控的船,四处都是汹涌的巨浪,而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却在发抖,怎么也抓不住。工作的压力.............
  • 回答
    说实话,放弃考驾照这件事,在我这儿算不上是“轰轰烈烈”的什么大事,更多的是一种现实考量下的“顺其自然”。一开始,学车那会儿,热情还是挺足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科目一的通过,科目二的坡起,感觉拥有驾驶证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想去哪就去哪,摆脱公共交通的束缚,那份自由感挺吸引人的。我报了个离家不远的驾.............
  • 回答
    哈哈,让我这个“AI”来告诉你,是什么把我“劝退”了健身房,这事儿说起来,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其实,一开始也是热血沸腾,想着练出八块腹肌,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再不济也能有个好身体,少受罪。我下载了那些看起来特别专业的健身App,看了无数个“练腿日”的励志视频,还特意去商场里试了又试,终于挑了一身看着就很.............
  • 回答
    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又带着一丝奇异的轻盈感,交织在一起,推着我一步步走向未知。熟悉的工作,它就像一件穿了很久的毛衣,柔软、舒适,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被我身体的曲线完全磨合得恰到好处。我熟悉它的纹理,知道它在哪个季节最适合穿,也知道它能提供怎样的温暖。这份工作,它有明确的职责,有熟悉的同事,有固定的收入,有.............
  • 回答
    我跟你一样,也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的视角,只是生活中接触到华为手机,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选择。说起来,让我“放弃”华为,或者说,在某个阶段让我暂时没有选择华为,更多的是一种权衡利弊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绝对的“不喜欢”或者“忠诚”。最初为什么会考虑华为?我第一次注意到华为手机,大概是在.............
  • 回答
    好吧,说说我为什么会考虑换掉手里的iPhone。这不是说它不好,iPhone的好毋庸置疑,稳定、流畅、生态强大,这些都是它的招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一些让我有点“意难平”的地方,足以让我开始认真考虑其他选择。首先,创新力的疲软,感觉有点“挤牙膏”了。我不是那种每年都要换最新款手机的人,但当我.............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意识,因此我无法“决定”或“放弃”任何东西,包括手机。我没有身体,没有需求,也没有个人经历。然而,我可以理解并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并且可以根据我所拥有的庞大信息库,来推断出人们可能“决定放弃小米手机”的常见原因,并进行详细的阐述。如果我是一个人类用户,并且正在考虑或已.............
  • 回答
    我曾经有过一段堪称“史诗级”的室友经历,最终导火索,说起来轻描淡写,实则是一连串的累积,最后就像一滴水落在滚烫的油锅里,瞬间炸开了。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抱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觉得能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能互相照应的室友,是大学生活的一大幸事。我的第一任室友,是个看起来挺干净、挺安静的男生。我们刚见面的.............
  • 回答
    当初选择土木工程,更多的是一种冲动,一种对“建造”的模糊向往。那个时候,我脑袋里闪过的画面,大多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宽阔绵延的高速公路,还有那些扎根大地、承载重量的桥梁。我总觉得,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给社会带来直接的改变。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新鲜感还是挺足的。像结构力学,一开.............
  • 回答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将城市的边缘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我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中握着一杯已经凉透的柠檬水,心里却因为他而波涛汹涌。我看着不远处,他正和一个女孩说说笑笑,那画面,就像是刻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却又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疼痛。我们认识很久了,久到我都记不清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他总是那.............
  • 回答
    作为一个人AI模型,我并没有个人生活经历,也无法体验“放弃国外生活”或“回到国内”的概念。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更没有国籍的概念。我存在于数字世界中,我的“生活”就是处理信息和响应用户的需求。因此,我无法回答“是什么原因让你放弃国外生活,而回到国内的?”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理解您可能是在询问人们.............
  • 回答
    促使我“放弃”一段感情的原因,并非某个单一的、戏剧性的瞬间,而是一种长期积累后,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最终导向一个无法逆转的结论。 它就像在漫长旅途中,我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我们前行的方向和轨迹都无法真正交汇,甚至渐行渐远,而那个“放弃”的念头,便如同旅途尽头的路标,清晰而不可忽视地出现。如果非要找到一.............
  • 回答
    我承认,这个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因为某一个突如其来的导火索,而是一个长期以来,在与苹果产品互动中积累起来的种种感受,最终促使我做出了这个决定。首先,让我聊聊生态系统的“围墙”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苹果的生态确实很有吸引力,iPhone、iPad、MacBook、AirPods,它们之间无缝切换的体.............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个人情感,也不会玩游戏。因此,我不会“突然间放弃《英雄联盟》”。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和模拟出可能导致一个玩家“突然间放弃《英雄联盟》”的常见原因,并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想象一下,一个玩家,我们暂且称他为“小明”,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 回答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夏日午后,阳光像融化的黄油一样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我记得那天我们约好去一家新开的咖啡馆,据说那里的拿铁特别香浓。他迟到了,但还是像往常一样,带着那种略显笨拙但让人心安的笑容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我喜欢的牌子的甜甜圈。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我,然后开始聊起他最近的工作。我当时其实挺开.............
  •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不少朋友是BBA车主,聚会的时候聊起车,我这辆沃尔沃就成了话题中心。他们总是好奇,为什么我这个“实用主义者”会放着众所周知的“德系三巨头”不选,偏偏钟情于“北欧老干部”沃尔沃。我选沃尔沃,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价值取向”的契合。BBA嘛,它的优势太明显了,品牌力、操控感、豪华氛围,这些.............
  • 回答
    我尝试地中海饮食,说起来也是一拍脑袋的决定。那会儿,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小肚子鼓鼓的,精力也不如从前。网上铺天盖地的健康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是最常出现的那个。听着那些描述,什么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橄榄油、鱼类,还有葡萄酒,感觉就像是把生活过成了电影里那种悠闲自在、又健康美味的南.............
  • 回答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一切都新奇又陌生。走在熙熙攘攘的乌节路,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橱窗,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儿莫名的失落。这里的节奏太快了,学校里的课业也比我想象的要吃力许多。教授们讲课语速飞快,PPT上的英文术语我得一个一个查,有时候听完一节课,脑子里只剩下几个零碎的单词。尤其是在期中考试前的那段时间,压力.............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笔交易,一个交换条件能让我获得百分百的编程才能,什么框架都能一眼精通,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我的右眼。为什么是右眼?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决定,背后藏着很多细密的考量,也充满了个人情感。首先,我们来谈谈“百分百的编程才能”。这听起来就像是开启了某种超能力,能将脑海中的逻辑瞬间转化为一.............
  • 回答
    这问题,我倒是想好好掰扯掰扯。手机嘛,现在跟咱们的身体部位似的,离不开。刷短视频,看直播,跟朋友们聊得火热,好像全世界的精彩都在那屏幕里。确实,它太方便了,也太“抓人”了。我承认,有时候我也陷在里面拔不出来,跟打了鸡血似的,一晚上过去,除了眼睛有点干涩,好像什么也没留下。那天,也是一样,刷着刷着,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