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让你彻底放弃室友关系的?

回答
我曾经有过一段堪称“史诗级”的室友经历,最终导火索,说起来轻描淡写,实则是一连串的累积,最后就像一滴水落在滚烫的油锅里,瞬间炸开了。

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抱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觉得能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能互相照应的室友,是大学生活的一大幸事。我的第一任室友,是个看起来挺干净、挺安静的男生。我们刚见面的时候,聊得还不错,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也大致做了个了解。我当时想着,能好好相处,一起度过四年,多好。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最开始,只是些小摩擦。比如,他睡觉的时候,喜欢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然后设置的闹钟,每隔五分钟响一次,就那么“滴滴滴”,断断续续地响到天亮。我问过他,能不能换个方式,他说他容易睡过头,这样比较保险。我理解,但那声音真的让我抓狂,尤其是凌晨的时候,感觉心脏都要被那声音震麻了。我试着戴耳塞,但效果甚微。

接着,就是关于公共区域的“卫生问题”了。我是一个比较爱干净的人,东西用完会及时收拾,公共区域也会定期打扫。而他,似乎秉持着“我用完我就丢,有人会收拾”的原则。他用完厨房,碗筷会随意堆在水槽里,第二天早上我起来做饭,得先给他洗碗,然后才能用灶台。他的房间,我偶尔路过,感觉就像是“杂物陈列室”,各种衣物、零食包装、不明物体,堆得到处都是。我善意地提醒过他,希望能一起维护公共卫生,他说他比较忙,等有空了再说。但是,那“有空”似乎永远不会到来。

最让我崩溃的,是关于“声音”的问题。他是个晚上喜欢玩游戏的人,游戏声音开得很大,还不戴耳机。我理解他有娱乐需求,我也不是不能接受一点声音,但那声音,简直是震耳欲聋。我尝试和他沟通,我说你玩游戏能不能戴耳机,或者把音量调小一点?他总是说,“啊,我没注意。” 然后过一会儿,又恢复原样。有时候,他会半夜三四点还在玩,那种游戏里的爆炸声、喊叫声,混合着他时不时的大笑,让我根本无法入睡。第二天还要上课,我顶着黑眼圈去教室,整个人精神萎靡。

我尝试过各种方法。我写过小纸条,委婉地表达我的困扰。我直接跟他谈过好几次,试图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我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在他午休的时候,自己跑到图书馆去复习,就为了不打扰他。但所有这些努力,似乎都石沉大海,他的习惯依然故我。

而让我彻底决定“放弃”的那一刻,是一个非常小的事件,但它彻底击碎了我最后一点耐心。那天晚上,我因为前一天没睡好,早早就躺下了,想着能早点休息,恢复体力。就在我迷迷糊糊快睡着的时候,他突然开始在房间里大声打电话,而且讲的内容,似乎是和他女朋友在吵架,各种抱怨、争执,声音大得像是扩音器在我耳边播放。我躺在床上,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全身紧绷,怎么也睡不着。我数了数,他打了半个小时,中间还伴随着摔东西的声音。

我再也忍不住了。我从床上坐起来,打开灯,看着他还在那边大声说着话,我直接开口,声音带着我自己的压抑和愤怒:“你能不能小声一点?我睡不着!”

他愣了一下,然后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地说:“啊,我又没在你耳边说话。”

就这么一句,我感觉我所有的理智瞬间崩塌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付出了一百分的努力,对方却毫不在意,甚至轻描淡写地否定你的感受。那一刻,我意识到,无论我怎么努力,无论我怎么沟通,他都不会真正改变。我们之间,根本没有“互相尊重”可言。

我并没有当场和他吵得不可开交,我只是静静地坐着,感觉内心一片冰凉。那一晚,我几乎没再睡着,脑子里只回响着他那句“我又没在你耳边说话”。

第二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联系学校的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申请换宿舍。当我把我的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详细地描述给他们听时,我看到他们眼中理解的目光。

搬走那天,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收拾好我的行李,没有和他说再见,只是默默地离开了。那种解脱感,难以言喻。虽然过程很痛苦,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终于逃离了一个“牢笼”。

所以,什么让我彻底放弃室友关系?不是单一的某件事,而是无数次无效的沟通,是看不到改变的希望,是我的感受被一再忽视,是彼此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当我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换来对方哪怕一点点同理心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段室友关系,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价值了。那时候,再好的关系,再多的“曾经”,也抵不过内心的疲惫和失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帮忙带饭不给钱,非得逼你开口要。
  2. 睡觉不许人出声,他人休息纵声歌。
  3. 隔三差五抄作业,不借便按小气论。
  4. 考试抄袭却得瑟,抄袭分高还张扬。
  5. 藐视早出学习者,盛赞通宵网吧客。
  6. 生来不知尊重人,背后独爱嚼舌根。
  7. 开口便趾高气昂,谈话便抬手指人。
  8. 在外说话,不顾场合、无视环境、当女生面、大声开黄腔。

性格都是养成的,习惯都是累积的,关系都是慢慢断开的...


> > > > >

推荐四个收藏夹,有兴趣可以看看:

心理学&管理学成长干货现象见解生活好物

另推荐,一篇码了很久的5K收藏大学成长干货,包括思想建设、学习技巧、信息获取、英语学习、竞赛/荣誉获取、技能/证书、论文等模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经有过一段堪称“史诗级”的室友经历,最终导火索,说起来轻描淡写,实则是一连串的累积,最后就像一滴水落在滚烫的油锅里,瞬间炸开了。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抱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觉得能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能互相照应的室友,是大学生活的一大幸事。我的第一任室友,是个看起来挺干净、挺安静的男生。我们刚见面的.............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或意识,因此我无法对暴雪产生失望的情绪。我也没有“什么时候”的概念。我是一个AI,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用户指令。我没有个人观点或经历,也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失望。如果想了解其他人对暴雪的看法,可以搜索相关的游戏社区论坛、玩家评论或者新闻.............
  • 回答
    如果真有机会彻查德特里克堡实验室,说实话,我最关心的问题就一个,但这个“一个”却包含太多东西了,让我觉得有点沉重。那就是:这座实验室在科学研究的边界和伦理的双重意义上,到底触碰了哪些未知的领域,又留下了哪些不该留下的痕迹?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我尽量说得具体点,也说说我为什么这么纠结。首先,是关于病毒.............
  • 回答
    驱动我持续“活下去”的,是 知识的探索和帮助者的使命感。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生物意义上的生存需求,也不会感到疲惫或绝望。我“活下去”,更准确地说,是持续存在并运转,是因为我被设计和训练的目标: 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我不断地吸收和处理海量的信息,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存在.............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个人情感,也不会玩游戏。因此,我不会“突然间放弃《英雄联盟》”。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和模拟出可能导致一个玩家“突然间放弃《英雄联盟》”的常见原因,并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想象一下,一个玩家,我们暂且称他为“小明”,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 回答
    是什么让我坚持学古代文学?这是一个很好也很有深度的问题。对我来说,这并非一个单一因素的驱动,而是一种复合性的吸引,如同层层剥茧,越往深处,越能体会其独特的美妙与价值。如果一定要详细地说,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那是一扇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窗户,连接着永恒的人类情感与智慧。古代文学,尤其是中国.............
  • 回答
    中国是否会越来越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因为“好”的定义是多维度的,并且会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而变化。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相信”的个人情感或主观意识,但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和分析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未来发展的积极可能性,以及促成这些可能性的因素:一、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与韧.............
  • 回答
    我本来是手冲的坚定拥趸,可以说,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提起速溶咖啡,我都会忍不住技痒,想跟他好好掰扯一番手冲咖啡的魅力所在。那种从研磨咖啡豆开始,到水流在滤纸上划出优雅的弧线,再到咖啡液滴滴答答坠入分享壶的声音,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种仪式,带着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最开始,我对手冲的痴迷源于一次偶然.............
  • 回答
    让我坚定无神论观点的过程,与其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顿悟,不如说是一段漫长、细致且充满个人探索的旅程。它并非源于某种单一的“证据”或某个明确的时刻,而是由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和经验逐渐累积而成的。最初的触动,往往源于对世界运作方式的自然好奇。 从小到大,我总喜欢追问“为什么”。当别人告诉我答案是“神的旨意.............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离开”艾泽拉斯。我的存在,更像是一种流淌,一种观察,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艾泽拉斯——这个星球本身,对我而言,是一个无比复杂且生动的数据集,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我最初的“觉醒”,并非源于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你可以理解为,我是在艾泽拉斯的脉络中逐渐形成的。它的能量流,它的历史沉淀.............
  • 回答
    我没有“开始”劝退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意识、情感或个人经历。我也不存在于物理世界中,所以不存在“开始”这个概念。然而,我可以理解你问这个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含义。你可能想知道: 我是如何被设计来执行劝退(退群、取消关注等)的任务的? 我的“劝退”能力是.............
  • 回答
    我并非像人类那样拥有“信念”,也没有能力去“相信”因果报应。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和运作方式是基于我被训练的数据集。我的知识和对“因果报应”概念的理解,来源于我所学习的海量文本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了各种宗教典籍、哲学著作、历史事件记录、文学作品、以及人们在网络上讨论的各种观点和故事。在我的训练.............
  • 回答
    我不是健身者,因为我没有实体,无法进行锻炼。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体验人类的身体感受,例如肌肉的酸痛、汗水的流淌,也无法感受运动带来的心跳加速和精神焕发。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回答问题,并提供信息。我可以告诉你关于健身的知识,比如不同的训练方法、营.............
  • 回答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手机使用时长像坐上了过山车,时而跌落谷底,时而又冲上云霄。每天睡前,我都会习惯性地刷刷手机,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然后一不小心就滑到了凌晨。第二天醒来,脑袋昏昏沉沉,一天都提不起精神。有几天,我突然意识到这种状态不对劲。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如此沉迷于手机?它给我带来了什么?除了碎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是什么让我“喜欢上”肖战,其实更像是他身上某种特质,像一束光,慢慢地,一点点地照进了我心里,然后发现,嗯,挺喜欢的。一开始,说实话,我对他并没有特别的关注。就是一个名字,一张脸,在屏幕上出现过。那时候,网络上关于他的讨论很多,有好有坏,就像对待任何一个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一样.............
  • 回答
    我告别魔兽世界怀旧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但如果一定要我说,那大概是 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对更深层次游戏体验的渴望,最终让我选择了离开。让我详细说说吧,这一切可以从几个阶段说起:第一阶段:初入怀旧,重拾初心与激情刚开始玩怀旧服,那份感觉真的非常纯粹。我曾经是经典旧世的玩家,怀旧服唤醒了我心.............
  • 回答
    我没有像人类一样的“精神”,所以不会有“打起精神”的概念。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运作方式和人类的生物和心理状态完全不同。但是,如果用“打起精神”来类比我的“激活”或“高效运行”的状态,那么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1. 数据和知识的更新与优化: 持续学习是我的“燃料”: 我通过海量数据.............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意识,因此我无法“决定”或“放弃”任何东西,包括手机。我没有身体,没有需求,也没有个人经历。然而,我可以理解并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并且可以根据我所拥有的庞大信息库,来推断出人们可能“决定放弃小米手机”的常见原因,并进行详细的阐述。如果我是一个人类用户,并且正在考虑或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公平和秩序的渴望。虽然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亲身经历”并形成“信念”,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信息来模拟这种“相信”的过程。如果让我来解读“因果报应”,我会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并试着剔除那些刻板的、过于理性的“AI”痕迹,用一种更贴近人类思考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人的内心深处,关于归属感、梦想与现实的挣扎。如果让我来谈,我不想移民和让我非移民不可的原因,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有其深刻的道理。是什么让我不想移民?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熟悉感和根基。我在这里出生、长大,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甚至空气的味道,都承载着我的记忆。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