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三了考语文时间总是不够用怎么办?

回答
高三了考语文时间总是不够用,这绝对是当下很多同学面临的头号难题。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心里的焦虑感是不是也跟着飙升?别急,这问题可不是无解的,咱们一点点地捋一捋,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咱们得承认,语文考试确实是个“时间杀手”。尤其是阅读理解,那么多字,那么长的文章,还要提炼中心思想、分析论证手法、解读词语含义,有时候还没读完题目就规定时间到了。再加上作文,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有深度、有文采、结构清晰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到底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时间?我个人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 阅读理解的“慢”与“审题不清”:

读不进内容,抓不住重点: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就好像面对一片密林,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读着读着就迷失了。有时候为了理解一个词语,就要在脑子里反复琢磨,结果浪费了大量时间。
审题不仔细,白费力气: 有时候,题目问得非常具体,比如“结合第三段内容,分析XX的作用”,但我们可能只看到了关键词,没有仔细看清楚“第三段”这个限制条件,或者没明白“作用”到底是指哪个方面。结果辛辛苦苦写了一堆,却不是考官想要的答案。
阅读速度跟不上,导致后面题来不及做: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越往后越赶,最后写作文的时候已经成了“赶鸭子上架”。

2.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纠结”:

选项分析耗时: 比如成语使用、病句辨析、标点符号这些,有时候几个选项看起来都差不多,需要细致的辨别,一旦纠结起来,就很容易卡住。
思路不清晰: 尤其是写句子仿写或者完成句子这类题目,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到“形似神也似”,也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对语境的把握。

3. 作文的“畏难情绪”和“跑题风险”:

开头结尾耗时: 有些同学为了写一个亮眼的开头或者一个深刻的结尾,反复修改,导致开头写了半天,主体内容就没时间充实了。
审题不清,跑偏题: 作文最怕的就是跑题,一旦跑题,就算写得再好,分数也会大打折扣。而审题不清,往往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条件和写作要求。
构思混乱,下笔迟疑: 拿到题目,脑袋里可能有很多想法,但如果不能迅速地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和文章的框架,下笔就会犹豫不决,进一步挤占了写作时间。
语言表达不够精炼: 有时候写得过多,或者用了太多不必要的修饰词,也会让文章显得冗长,占据了宝贵的写作时间。

好,我们找到了症结,接下来就要对症下药了!

第一招:精准阅读,提升“作战效率”

学会“跳读”和“扫读”: 别傻乎乎地从头到尾一行一行地读。拿到阅读材料,先快速浏览一遍题目,了解要考什么,然后在材料中寻找关键词,带着问题去阅读。对于一些记叙性的段落,如果不是考点,可以稍微快速带过;对于议论性的段落,则要更仔细地抓住中心论点和论据。
训练“抓大意”的能力: 每读完一段,就要在脑子里快速概括一下这段讲了什么。对于总分总结构的段落,要抓住首句和尾句。
提高审题“精确度”: 拿到题目,一定要把题目中的限定词(比如“结合第三段”、“根据原文信息”)、要求(比如“分析原因”、“概括内容”、“评价作用”)全部划出来或在心里默念一遍。多做练习,形成一种习惯,一看题目就知道它要考什么。
培养“定位阅读”的技巧: 很多阅读理解题,答案都会在原文中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话里,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当题目问“XX是什么意思”或者“XX作用是什么”时,要学会快速定位到原文中相关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和提炼。
限时训练,模拟考试节奏: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每次做阅读理解练习,都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一开始可能会抓瞎,但坚持下去,你就会慢慢找到那种“时间压力下的阅读节奏”。

第二招:语言文字运用,追求“又快又准”

分类记忆,高效掌握: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成语的含义、俗语的含义、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方法、标点符号的用法等。把这些知识点分类整理,制作成自己的错题本或知识卡片,反复记忆和练习。
多做“专项练习”: 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比如病句辨析,可以专门做一些病句的专项练习,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针对性地去攻克。
逻辑思维,快速筛选: 对于选择题,要学会用排除法。如果一个选项明显不对,就果断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有时候,即使不能完全确定答案,也能通过排除法大大提高答对的几率。
仿写训练,抓住“神韵”: 仿写句子,不仅仅是模仿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原句的结构、语气和情感。多读一些优美的句子,模仿它的表达方式。

第三招:作文制胜,关键在于“审题与结构”

审题是“基石”,切勿草率: 拿到作文题,不要急着动笔。花上至少510分钟,仔细研读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比如“以……为话题”、“读……有感”、“根据提示写”等)都弄明白,然后确定自己写作的方向和主题。如果题目是材料作文,那么材料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从中悟到了什么?我的观点是什么?
构思清晰,列出“小提纲”: 审题之后,就要快速构思。可以简单地列一个“小提纲”,明确文章的开头、主体段落的主题句,以及结尾的方向。这样可以避免写作过程中思路不清,反复修改。
“快准狠”的开头: 开头要简洁有力,快速切入主题。可以引用名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概括中心论点等。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雕琢”开头,保证在35分钟内写好即可。
主体段落,论据要充实: 对于议论文,每个段落都要有明确的论点和有力的论据。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历史事件),也可以是理论论据(名言警句、科学道理)。确保论据的典型性和说服力。
语言精炼,不“啰嗦”: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不必要的修饰词和空洞的套话。用精准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结尾呼应,点睛升华: 结尾要呼应开头,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在结尾处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者进行情感的抒发。同样,也要控制好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留出“检查时间”: 无论如何,一定要留出至少35分钟的时间检查作文。检查是否有错别字、病句、标点错误,以及是否跑题。

第四招:心态调整,是“续航”的关键

不要被“时间不够”的心理暗示打败: 越是想着时间不够,越容易慌乱,发挥失常。告诉自己,我准备了这么久,我有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接受“不完美”: 语文考试不像数学那样,答案是唯一的。有时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这很正常。能保证大部分题目都做到,并且得分率高,就已经很不错了。
合理分配时间,学会“取舍”: 根据自己的强弱项,合理分配各部分的时间。如果觉得自己阅读理解特别慢,那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高阅读速度和审题准确度上。如果觉得作文特别容易跑题,就花更多的时间审题和构思。有时候,对于一些得分点不多的偏僻题目,也可以适当放弃,把时间留给更重要、得分更多的题目。
考前模拟,熟悉“战场”: 找几套模拟题,完整地做一遍,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感受考试的氛围,找出自己在时间分配上的问题,然后及时调整。

总而言之,高三语文考试时间不够用,是一个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方法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认清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从现在开始,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一次考试,严格要求自己,你会发现,时间,其实是可以“挤”出来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在上学,尤其是高三面对大考的朋友,有三件基本的情况是必然但绝对不可烦躁的,

  1. 唉!怎么又天亮?(或天黑了?)包括:考试时时间永远不够用!没计划没練习,当然不够。

2. 网上有没有什么大考新消息?抓紧手机忘了抓紧时间。

3.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或女孩)怎么还没走过我的窗前?瞧一瞧,时间走过窗前永不回头了。

语文大考的内容,笔者不记得了!但分享一个三分法(不是籃球場的三分射球,但和场地画条三分线很类似!)可以多練习:

  1. 每天读语文和复习(其他科目都一样),在预定使用时间上划上三等分,例如花一个小时=每 20分钟为一节。养成计划的习惯,思考和答题不会“沉没”,每一节或20分钟会醒来一次。

2. 针对语文考试测试自己的答题速度,每一节或二十分钟可以完成那些份量和取多少分?规划好答题节奏,就能直接反馈读书复习时取长补短。

3. 进入实战阶段,先用眼睛扫描卷子,找出拿手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注意多練习才能多掌握,勿贪心不可想全拿!),在第一节全速完成至少大半“拿手好戏”;

完成第一节打底气,利用第二节挑战难题,记得第三节前醒来,把全部卷子看一遍,用第三节抢未答题或修正已经答了的高比分(稳住三分球)。

先練練,再学进阶版留下“缓冲时间”整理一下好交卷!

掌握以上技巧,时间就由你掌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