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客中」这种标准吧,本身就是特别主观的一种概念,它只适合用来自我要求,却不适合拿来自我标榜或者要求别人。
一旦陷入用「客观」自我标榜和要求别人的境地,就很容易变得像这个问题下得很多入关答主一样,在他们眼中,所有人所有观点都只有两种——「和我相同」,以及「你不客观」。
你就看看这些「我们入关大佬特别客观快去关注」的,以及「你居然喜欢看曹哲的文字所以你不客观」的,这些标榜自己同伙特别客观和用「你不客观」攻击异己的,他们就客观了么?
你都明确表示「曹哲不客观」了,只因为喜欢看我对线,你就「不客观」了,甚至被部分入关壬人身攻击,他们客观?
搞到最后,这些「客观」的入关壬难免陷入「对方辩友批驳了我方观点却不替我们说话,对方辩友不客观,我CNM」的滑稽境地。
只要有观点,就一定不客观,这是必然的,所以我建议你不要相信任何以客观自居者的观点,进一步的,我建议你不要相信任何观点,包括我的观点。
「可查证」永远比「客观」值钱。
去相信事实,相信可查证的论据,然后用自己的大脑的出自己的结论,不要让别人替你思考。
我在知乎上所有的辟谣打脸文,包括打脸最漂亮以至于因为过于漂亮被知乎删帖的那篇文,核心卖点都是「可查证」这是最重要的。
去相信事实,而非相信观点,就像因为我辟谣太多招人针对后,入关壬天天复读的「屋千蟑」和「够干啥」,你直接相信他们的结论,那么只能得出「大家一起去骂曹哲」这么个结论,但是如果你自己查证了,你就会发现原帖中「屋千蟑」说的是性别鉴定黑产,而一个黑产被抓到,必然有无数的上下线,数不清的客户。然而「够干啥」说的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独狼式犯罪中,五年20台疑似未经授权的手术远不足以支持入关壬疯狂复读的「这是对四千万非法移民的种族灭绝」。
所以你看,观点本身必然是不客观的,只有去查证,去思考,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了,要是因为查证的结果不合入关壬的意而被他们围攻,我可管不着……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同其他观点一样,必然不客观,你独立思考的结果是否和我一样,由你自己。
我和入关壬不同,你要同意我,我当然高兴,你要不信,我也不会因此攻击你。
以上。
理性是应当追求的,客观是可以去追求的,但在广义政治相关的话题上,绝对的中立,就是绝对的零价值,同时也是绝对的零可能,于是也并没有追求的意义。
只要存在一套 “表达”,就必然直言或隐含了 “立场”。只要存在 “立场”,就与 “中立” 相矛盾。
“立场” 最终代表“利益”、“喜好” 和 “意志”。而政治本就是利益的博弈,喜好的拉锯,以及意志的对抗。
我们在讨论 “政治” 的时候,会讨论无数的 “是非”。但认为 “政治” 主要是有关 “是非” 的,认为 “政治” 最终有绝对 “是非” 的人,确定是不懂 “政治” 的。
区别仅在于,有些人的 “立场” 更直白一些,或未经包装;而有些人的 “立场” 藏得更深,或包装得更好。
现代性对民众的洗脑要点,本就在于对 “立场” 的包装,即对 “利益” 的扭曲,“喜好” 的引导,以及 “意志” 的操纵。
对于真的有 “95分” 的水准的人来说,讨论者皆能理性客观、逻辑自洽、论据充分、思维模型复杂且清晰,不但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且能极大提升沟通效率。
在私域里,我个人最愿意对话的群体,基本上就是非自然科学与工程学领域的教授群体了。
但对于绝大多数是否能及格都要打个大问号的民众,以及绝不在少数的,自认 “80分” 甚至接近满分的青年半吊子们,过度沉迷于 “理中客” 的肤浅而形式化的范式追求,并基于此构建出一套认同与自我认同的体系来,本就是被 “95分” 们肆意洗脑的最关键的特征。
于是我更希望,“绝大多数人”,更多地能把符合 “理中客” 范式的网络内容,当作自身认知提升的批判素材。目标也并非批判 “理中客”,也并非批判具体的立场,而是在于,锻炼自己,能更快速和准确地看穿各种话术、包装,乃至伪装,认清 “理中客” 们的 “立场” 到底是什么,再去多看多听各方面的观点和表述,再表示认同或反对。
而如果你依然坚持以特定的范式或包装,作为你最终观点倾向的重要甚至主要依据的话,最终的结果也这可能有一个,那就是被那些/我们这些 “95分” 们,洗得彻彻底底。
我在个人道义上,并不想去做一个洗脑者。于是虽然我知道我有那个能力,且很可能最终依然会被人以为是 “中立” 或没有 “立场” 的,但我还是会尽量不隐藏或过分包装我的 “立场”,更不会以 “中立” 自居 — 希望 “你” 能认清,这在当代,几乎可谓是一种美德了。
不瞒题主您说,这种入关暴论我也是厌恶的:
图片来源:未知,侵删
至于说真正的理客中,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观察者在坐标系里的定位在哪?
这个观察者无论自我感觉多么理客中,然后再制定一个他觉得理客中的坐标原点,那也只是他个人的标准,也只是以他划定的Y轴来判断左中右。
所以我给题主的建议是,不要介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跟着你自己的心走:
此时此刻,你觉得A是理客中,那么你就去靠近A;
彼时彼刻,你觉得B是理客中,那么你不妨转而向B。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总是会成长,总是会改变的,价值观左右移动,那才说明你经历过环境的变迁,是你人生经验和姿势水平增长的表现。
相反,如果你的三观坐标系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岿然如泰岳,窃以为你倒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局限在一个小环境里太长时间了。
所以理客中什么的,不重要,真的,不值得专门去追寻这个不可能存在的原点。
除非你只关注单向输出纯数据或者科学结论,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的科普类答主。
然而即便是科学解释,也未必是亘古不变的啊。
最后给您一个小建议,在网络上不必太把自己的言行(或曰人设)看的太重,因为看重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说假话。
而假话说多了,是会当真的。
比如曹哲宣称“你要是不信,我也不会因此攻击你”什么的……
这是网上冲浪常见病:看谁的言论都觉得不行,觉得哪边的思想深度都不如自己,但是让他自己出来说两句吧,他又说不明白。
这种人,我个人建议吧,换个东西玩。不就是玩吗,只要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就可以。打打游戏,看看剧,都可以。弄一肚子气没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