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警方通报三人通过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这是如何做到的?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回答
警方通报三人通过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的案件,涉及的细节和法律责任相当复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一、 这是如何做到的?

这起案件的核心在于“伪造公司印章”以及利用伪造印章进行的“欺诈性合同签订”。具体的操作过程,根据警方通报和案件的常见套路,可以推断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目标锁定与信息收集:
目标公司: 犯罪分子首先会选择目标公司,比如老干妈这种知名度高、有一定支付能力和商业合作潜力的企业。
合作机会: 他们会密切关注目标公司是否有对外合作的意向或正在进行的项目。腾讯与老干妈的合作,很可能是基于腾讯推广老干妈辣椒酱的平台资源(例如微信小程序、QQ等)和老干妈的品牌效应。
内部信息: 犯罪分子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如离职员工、行业内部信息、甚至非法获取)了解老干妈的组织架构、对外合作流程、以及可能负责具体业务的部门和人员。

2. 伪造印章的准备:
获取印章样本: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犯罪分子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获得老干妈的公章样本:
盗窃或非法获取: 直接潜入老干妈公司内部盗窃印章,或者通过收买、利诱内部人员获取印章。
高仿制作: 如果无法直接获取印章,可能会获取清晰的老干妈公章照片、扫描件等,然后找专业的刻章团伙进行高仿制作。这些团伙可能拥有先进的刻章设备和技术,能够制作出肉眼难以分辨真伪的印章。
选择合适材质: 为了让伪造的印章看起来更逼真,会选择与真印章材质相似的材料进行制作。

3. 设计合作协议:
利用合作契机: 犯罪分子会根据腾讯与老干妈可能进行的合作内容,自行设计一份合作协议。这份协议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甚至会包含一些腾讯和老干妈之间合作的“细节”,以增强欺骗性。
假冒老干妈代表: 在协议中,他们会虚构一个“老干妈”的授权代表,并使用伪造的老干妈公司印章在协议上进行盖章。他们甚至可能注册一个与老干妈非常相似的虚假公司名称,并在协议中作为“乙方”出现,然后以“老干妈”的名义与其签订协议,或者直接在“老干妈”名义下伪造授权文件。

4. 与腾讯进行合作洽谈:
伪造身份: 犯罪分子会假冒老干妈公司的授权代表(例如市场部经理、法务人员等),利用伪造的身份证明、名片等材料,联系腾讯公司进行合作洽谈。
展示“实力”: 他们可能会展示一些伪造的老干妈公司资料、营业执照等,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公司的合法性。
诱导签订协议: 在洽谈过程中,他们会以腾讯的平台资源能为老干妈带来巨大的推广效益或经济利益为诱饵,说服腾讯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可能涉及广告投放、流量分成、联合营销等。

5. 利用合作进行诈骗:
骗取款项: 在合作协议签订后,犯罪分子可能会要求腾讯预付一部分款项,用于“项目启动费用”、“市场推广费用”、“保证金”等。一旦腾讯将款项支付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他们便会卷款潜逃。
以“老干妈”名义进行其他活动: 他们也可能利用伪造的印章和合同,以老干妈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其他商业活动,骗取财物或不正当利益。

腾讯方面为何会信以为真?

腾讯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拥有完善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流程。这起案件之所以能够发生,可能的原因包括:

沟通环节出现漏洞: 可能是负责具体合作业务的腾讯部门人员,在审批过程中出现了疏忽,没有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信任链条的断裂: 腾讯可能依赖的是假冒的老干妈代表提供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又被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得天衣无缝。
内部审批流程被绕过: 犯罪分子可能精准地找到了内部流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利用了某个关键人员的疏忽。
信息不对称: 犯罪分子对老干妈的了解可能比腾讯更加深入,从而能够设计出更具欺骗性的方案。
案件的“新颖性”: 这种直接伪造大型公司印章进行欺诈的手段可能较为罕见,导致审查人员在初期并未高度警惕。

二、 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这三名犯罪分子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刑事责任:
伪造公司印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或者买卖、运输、使用、伪造、变造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更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伪造老干妈公司的印章,并利用其签订合同,属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将可能面临上述刑罚。
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他们通过上述行为骗取了腾讯的财物(例如预付款),则构成诈骗罪。诈骗金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刑期的长短。
合同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而以欺骗方法签订合同的;
(四)违反合同约定,又以欺骗方法使对方当事人先交付货物或者货款的;
(五)利用经济合同进行其他诈骗活动,情节严重的。”
在本案中,他们以虚构的老干妈名义(或冒用老干妈名义),通过伪造印章签订合同,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合同诈骗罪的处罚力度通常比一般的诈骗罪更重。
其他可能涉及的罪名: 如果在伪造印章过程中还涉及了购买、使用他人的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等,还可能触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持有、使用伪造的出生证明、结婚证明、学籍、学历、身份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等罪名。

2. 民事责任:
赔偿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因非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这三名犯罪分子需要赔偿腾讯公司因此次事件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失败造成的损失、调查此事的成本、声誉损失(如果可能的话)等。
无效合同: 由于该合作协议是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该合同很可能是无效合同。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3. 行政责任:
虽然刑事责任是主要的,但如果他们的行为触犯了某些行政法规,也可能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但通常情况下,这类案件的主要处理方式是通过刑事诉讼。

总结:

这起案件之所以能够发生,反映了犯罪分子精心策划和操作,并利用了某些环节的疏漏。他们通过伪造公司印章,冒充公司代表,与腾讯签订虚假合作协议,最终目的是骗取财物。

承担法律责任方面,这三人将面临刑事审判,可能被指控伪造公司印章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弥补腾讯公司遭受的损失。案件的细节和具体罪名认定,还需要等待司法机关的进一步调查和审判。这起事件也给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在对外合作中,务必加强对合作伙伴身份和资质的审查,完善内部的审批和监管流程,防范此类欺诈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知友很热心的告诉我抖音有视频“抄袭”(完全有可能只是雷同)我的观点,我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但是是不是抄袭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重要,这种观点的雷同,统一,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我反而非常高兴有人能通过口语化的方式把我的观点表达出来。不过我还是要强调,我只是一个猜想,猜想不是事实。大家如果觉得有道理,分享出去也无妨。但我们都需要等最后警方的通告,才能知道事情的全貌。


老干妈事件真实情况#老干妈回应腾讯起诉 v.douyin.com/JLyQeB1/ 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短视频】,直接观看视频!


————————


说实话我的一些专业性文章写了没人看,随便瞎写的“猜想”反而很多赞。

我要强调一点,我这只是一种猜想。现实远比小说更荒诞。有人在评论提出两个问题,第一,1600w是加上了违约金,实际没那么多。第二,骗子为什么没有及时拿钱跑路。这两个问题我们只能等到警方的调查完成后才明确。不过我猜想,这个骗子估计是看到堂堂腾讯被自己三个人耍的团团转,就觉得万无一失了,完全丧失了警惕性。结果等到6月20号老干妈一报案,警方和腾讯一调查,马上就锁定了这三个人。他们想跑,也跑不了了。(注意,这件事曝光是6月底,但是早在6月20号老干妈就已经报案。完全有可能警察早就锁定了嫌疑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快就抓住了骗子。)

———————




关于有人质疑qq飞车本身也很有钱,不缺这1600w的问题。

首先,这是给联赛代言的。就像王者荣耀确实很火,但是kpl呢?王者尚且这样,更不要谈qq飞车。玩游戏的和看比赛的人数差别是很大的。老干妈代言是联赛代言,对于联赛来说1600w已经很多了。

第二,对于广告部门的业绩和游戏产品卖出去的业绩不是一回事。qq飞车每年赚的钱很多,但是这是游戏卖车子、卖时装赚的钱,不是打广告赚的钱。更何况这还是联赛,联赛赚钱就靠广告代言。1600w的代言对于qq飞车的联赛来讲,是非常可观的。

原答案————

这三个骗子的骗术很高明啊,完美利用了信息不对等的地位来骗人。

QQ飞车这个游戏不像王者、英雄联盟,又很庞大的玩家基础。同时又不是什么已经凉了的游戏。他刚好处于有点钱,但又不火的游戏中间。

其次,老干妈这个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腾讯实在太远了,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也不和自媒体打交道打广告。所以在qq飞车上打老干妈的广告而老干妈完全不知情是完全可能的——从来都不接触,自然就不知道。

第三,老干妈公司肯定有玩qq飞车的。但是和王者、lol这种部分中年人也在玩的游戏比起来,绝对是局限于年轻人。在老干妈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就算看到了老干妈打的广告,他们也不了解公司的情况。更不要说,老干妈是没有广告营销部门的。就算有人知道了老干妈打了广告,也不知道找谁去核实。难道你一个20多岁的小年轻直接和公司老板联系?

所以老干妈可能真的不知道qq飞车给他们打广告了……

这就是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上下层信息的隔绝。公司员工以为就是公司干的,而高层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另外至于为什么腾讯在没有收到任何钱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广告,我认为一方面是行业常态。另一方面,恐怕和当初骗子和腾讯签订合同时也存在问题。

qq飞车到底是多么火的游戏,能让一个企业花1600万打广告?更不要提还不是端游,而是手游qq飞车了。王者荣耀的话可能差不多值这个价钱,qq飞车的手游就真不值这个价钱。

更何况,最后打广告的成果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就这值1600万?

所以我们简单剖析一下腾讯广告部门员工的心理,当初和骗子签合同的时候就是宰大户,遇上了冤大头,狂宰一笔。腾讯肯定觉得老干妈啥也不懂,就来打广告,就是挨宰的了。试想普通人捡到了一个天大的好处,不都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发现后悔吗?腾讯的广告部门肯定也是这样。他们刚宰了大户,血赚1600万,这个时候找老干妈反复核实,那不就是提醒老干妈——我们把你给宰啦!

再说打广告的效果,花1600万在qq飞车打广告,拍出来的东西、设计出来的皮肤等等,都这么粗制滥造。显然,这就是因为骗子根本不关心打广告的效果,没有甲方的监督,那么腾讯广告部门就完全是凭良心做事。所以1600w砸下去就是这个广告效果。

最后,这伙骗子其实很厉害。不要觉得倒卖礼包码不赚啥钱……咋可能呢……不赚钱他们做这个事干嘛?这伙骗子就是用很成熟的套路,和卖假货的简直一摸一样,这样骗了腾讯。最典型的就是以前路上卖假苹果手机的,几百上千块就卖你一个苹果手机,就是利用你捡了便宜的心理,不会认真核查。腾讯的广告部门显然也是这样。1600w啊!这是多大的一个业务啊!qq飞车手游联赛所有战队打包卖席位也就这个价钱,直接打个广告冠名就有了!换谁不是直接被冲昏了头脑呢?

user avatar

正好可以借这个案子,聊聊「表见代理」和「无权代理」。

代理这个概念不难理解,老干妈(被代理人)可以授权业务人员(代理人)和他人签合同(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支付款项的义务。

什么叫表见代理呢?通俗来说,就是这个人没有经过老干妈的授权,但和老干妈之间存在一定事实或者法律上的关系(例如曾经是老干妈的员工、持有真正的印章),冒充得到授权的业务人员跟别人谈生意,而对于和他谈生意的腾讯公司(相对人)来说,有理由认为这是老干妈授权过的代理人

当然,这个理由不能太牵强。在这里说,「我代表知乎收取超级会员费,交了之后不会进小黑屋」,大家肯定不信。但如果我曾经是知乎员工(后来被开除了),带着临走前偷来的知乎印章,掏出了有知乎合同编号的协议,上面有(伪造)的 CEO 签名,还给你看了跟知乎网站配色一模一样的服务介绍页面,那么大家信赖我是知乎的代理人,这也是很合理的,这就构成了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会产生两种后果:

1、表见代理人行为所设定的权利、义务由被代理人承担;

2、被代理人因承担表见代理后果遭受损失的,有权向表见代理人主张损害赔偿。

用人话来说,就是:腾讯还是可以向老干妈要钱,但老干妈可以转手向伪造公章者要钱。背后的理由是:「很傻很天真」的腾讯需要受到保护,人也是正常做生意;「很惨很无辜」的老干妈也需要受到保护,人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要花出去一大笔钱。

老干妈说,能不能更直接一点,别兜圈子来回找人要钱了?那也可以主张,本案不属于表见代理,而直接就是「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在于,这里的「骗子」和老干妈并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诈骗团伙,腾讯公司也存在过错,被明显不靠谱的理由骗过了,或者没有足够审慎地审核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资质,随便上网搜了一下就相信了。

这就有可能构成「无权代理」,在这种情况下,老干妈不需要承担义务,腾讯需要自己让骗子还钱。

至于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这个钱谁来填上,老干妈和腾讯有得一争。对于老干妈来说,如果能证明印章的确是伪造的、骗子和自己没有关联,那么更有可能把自己撇清,不需要承担责任。因此,问题描述中的警方通报,对于老干妈是有利的。

而在刑事层面,不管到底是哪一种代理,都有可能构成诈骗罪。具体到本案中也就是以非法获得腾讯所提供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司财产。

至于如何定罪量刑,要看数额到底有多大。警方通报里提到的「网络游戏礼包码」并没有介绍具体价值,但考虑到合同金额高达 1000 万,相应的「回扣」(或者说得好听一点,置换的资源)可能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就要看进一步调查了。

帮知乎带个话,欢迎加入互联网从业者交流圈,一起硬核吃瓜,猜猜「南山必胜客」会如何操作:

user avatar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这个事情,是典型的“强龙遇到地头蛇”,腾讯虽然闹了个贻笑四方,但老干妈方面也不是无辜纯洁的无害小白兔

首先,这个事情很可能是双方在资费问题上没有协商好。如果认为腾讯这样的公司在签这样的合同之前没调查过签字人的底细,那肯定是小看了腾讯。但腾讯在协商失败后的做法太过分:申请财产保全。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合法程序下的“滥用公权”,尽管数额不大,但直接影响老干妈方面的日常往来账户,这种行为基本可以看成就是要老干妈资金链断掉,很可能直接导致老干妈倒闭。这种行为是我认为该给腾讯打屁股的理由。

所以老干妈方面也很绝,索性直接报警声称这是假合同。只要贵州警方认定这是一个私造公章导致的经济纠纷案件,腾讯要求保全老干妈资产(实际上冻结业务账户)的要求就无法执行。很明显,作为贵州的第二大国民级明星企业,贵州警方的态度肯定是不会令腾讯满意的。

这也是群众们喜闻乐见此次“强龙遇到地头蛇”大西瓜的原因。

但是,这个事情本身对于中国的商业环境来说却是非常要命的。老干妈,以及上次比亚迪广告事件里的比亚迪,都是传统上被认为比较讲诚信的“大公司”。如果连这种公司都开始以这种手段来逃避合理合法债务,那么中国的商业诚信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笑完了,就应该考虑这些背后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其实,但是,一言难尽……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供类似线索,通过评论或私信留言。我们自掏腰包,准备好一千瓶老干妈作为奖励,里面还包含限量版的孤品哦!

user avatar

腾讯被三个江湖骗子晃点了,最起码证明了一件事情,腾讯大数据真的没有在监听用户。

你仔细寻思一下,这仨骗子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搞这么大的事情,总得有个微信群/qq群啥的吧,总不能用支付宝聊天吧?

再细品一下今年的三大商业新闻,一则董事长翻墙偷拍隔壁厂商机密,二则李国庆硬闯当当大厦抢公章,三则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被仨江湖骗子戏耍的团团转碰瓷老干妈,这都是叫神马事情啊......俺再也不嫌弃商战影视剧情节蠢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啊!

user avatar

笑死,企鹅肉!

以前在腾讯视频看《心动的offer》时学到了一个法律里面的名词—表见代理,没想到这次鹅来了次亲身示范,是怕我们观众在综艺里学的不够精髓吗?

“表见代理”的概念,就是虽然事实上是假冒的或者没有授权,但是合同相对方有理由相信这个是有效的,比如这三个人提供的材料以及他们的种种行为,让腾讯有理由相信这几个人就是老干妈的,相信印章也是真的,这个合同仍然是有效的,老干妈仍然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只不过,老干妈赔偿后可以要求骗子赔偿自己的损失。

所以,合同效力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审理,腾讯方若要主张合同有效,就得举证证明构成表见代理。

如果除了公章以外,还有其它理由和证据让腾讯有足够的理相信骗子就是老干妈的人,那不排除这事儿腾讯继续向老干妈要钱的可能~

在表见代理适用的情况下,如果腾讯在善意、不知情、无过失的情况下,与伪造公章的骗子代理签订了合同,腾讯可能是“善意第三人”,能向老干妈主张合同的权利;而老干妈则须先向腾讯支付广告费,再通过刑事诉讼,向骗子追偿。

就这魔幻的剧情,我出个主意,企鹅影业找个好编剧,请徐峥拍个《人在酱途之鹅囧》,再找宁浩黄渤王宝强拍个《疯狂的老干妈》,腾讯视频再把《心动的offer》那帮法学院的小孩找回来,就“辣酱案”拍个综艺,会员点播,这损失的钱就赚回来了。

一鹅有难,八方点赞~







“马总,咱们法务部已经请求查封对方资产,话题在热搜上晾了一天了”

“她认错了吗?”

“认错了,她说我们认错人了,已经帮忙报警了”






user avatar

虚假的《南山的部长们》:韩国中央情报部长

真正的《南山的部长们》:腾讯法务部长

user avatar

关于表见代理的问题,我之前的回答和其他答主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案情至此,大面上看已经比较明朗了,不太可能构成表见代理,虽然腾讯法律团队最开始应该是奔着这个方向去的。

但是,焦点问题在于,行骗的这三个人,是不是跟老干妈一点牵连都没有?

如果真的是没一点关系,那老干妈是不承担责任的,腾讯只能找其他方向,如果真如传闻说的是搜索到山寨网站被骗的话,把目标转向搜索引擎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反之,如果,腾讯能够掌握到一些证据,证明这三个人之前跟老干妈确实存在过代理合作关系,那这个官司也还是有得打的。

所以最后还是得看证据了,按理说腾讯招标签合同,应该也会有完整的风控和合规部门,对于老干妈的资质手续有一定的审核,只伪造印章,没有其他材料佐证,相信就是普通老百姓也不太肯相信这三个人就是老干妈的人。那如果,仅仅是如果哈,这三个人其中的某个人确实以前在老干妈工作过,对于老干妈的资质文件和合同签订程序了如指掌,然后做了非常逼真的一套手续,那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般人都不会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即使是骗子也是如此。

反正后续还会继续放出各种信息,下一步要看贵州公安的调查情况,包括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对证据的认定,也要看腾讯对于证据的搜集情况。如果我是腾讯的法律服务团队,我一定会深挖这三个人跟老干妈的联系。不过嘛,如果真的是完全不相干的三个骗子,那腾讯只能内部追责了。

user avatar

在监狱里能吹一年

A: “我贩过毒”

B: “我杀过人”

C: “我坑了腾讯一千万”

AB: “那还是你牛逼”

user avatar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这个事情和维克多卖两次艾菲尔铁塔一样。

从目前的信息看。

就是一次合同诈骗事件,老干妈这么抠的厂商,要做广告也不会找关联度那么低的腾讯飞车。

三个骗子都在贵州这么快抓了,可能是骗子与老干妈有一定的关系,譬如代理商或者了解一定内情,能骗过腾讯广告部相信其身份。

诺亚的案子,是骗子用了京东的办公室伪装身份。

比亚迪的案子,注册了一家名字与比亚迪相关的公司。

这三个骗子不会是路人,就能把腾讯蒙了。

老干妈官方是6月初收到法院的信息,双方肯定已经直接交涉了一番,老干妈6月20日报案,警方抓人挺快的。

腾讯应该是不认被骗,希望老干妈有责任,把这1000多万要到手。

老干妈当然不认。

抓人审完了会有结果,不好看腾讯能把老干妈的财产扣了。

user avatar

本来觉得是神奇新闻,但稍微看了下可能没那么简单。

19年QQ飞车跟老干妈的合作宣传是非常大张旗鼓的,标题看了懂得都懂。业内应该知道这种多半是厂商买稿。通常这种稿子内部流程,合作方沟通挺多的。

这样的铺量力度,老干妈这种体量不可能不知道有人拿自己公司的名头去跟一个一线流量级别的游戏合作的。

群里看到了联名包装的产品:

但在过去一年腾讯起诉前,老干妈都保持着沉默。这就很有意思了。

此外要是跟腾讯合作过,应该知道腾讯的流程算是龟毛的,我不相信以腾讯的合规处理会发现不了自己的合作方是骗子。

那么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user avatar

现在有一个问题,我国的虚拟货币,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似乎是存在问题的。

三人伪造公章,这获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说诈骗,这就有点凌乱了。

法官:他骗你啥了?

企鹅:骗了我青春,骗了我信仰,骗了我感情……

法官:说重点。

企鹅:骗了我Q币和游戏礼物。

法官:那么,这东西值多少钱呢?

企鹅:我的Q币和RMB比值是1:1,我的游戏礼物需要充值XXXX……

法官:你这价格有没有物价局指导文件?

企鹅:啊?那是啥?

法官:你这价格,有没有市场物价鉴定报告?

企鹅:这价格就是我定的,所有玩家都是按照我定的价格购买的。你看我自己出个鉴定报告如何?

法官:你这商品价格有没有兑换比对物?比如说黄金、粮食什么的。

企鹅:这个……似乎……有人……

法官:你这商品有没有生产成本?

企鹅:……打几行代码算不算?

法官:你这样让我很为难呀,总不能你说值多少就值多少吧。

user avatar

南山必胜客今天变成了南山自闭客

user avatar

这不就是网络段子成真了吗?

腾讯:“陶老太太,今天你这个钱还也得还,不还也得还!白纸黑字儿签着你的名儿……不然我就要上法院!” 陶碧华:“我说我不签,你非让我签,我签……告我去吧!”
腾讯:“我提醒您这可签着您的大名儿呢” 陶碧华:“我签的是啥?!”
腾讯:“老干妈?!

一个萝卜章就拿下了腾讯的合作协议, 还特么打了一个赛季的电竞联赛, 最后还告到了法院并告知天下!!

从此南山再无必胜客,贵州老妈威名传!

user avatar

恭喜老干妈莫名其妙的白捡了一次全网顶流级别的巨型广告。

陶华碧女士:人在家中坐,广告天上来。

老干妈的产品线,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占领着大江南北杂货店小卖部菜市场便利店超市的调料区的大排货架,但是这家企业似乎极少专门组织宣传活动去宣传自己,它的知名度更多来自依靠自身品质,在群众间的口口相传和偶发的网红热点,比如早年的“宅男女神老干妈”和一类的段子和陶华碧女士参加人代会一类的新闻。

老干妈从最初摆在凉粉店柜台上出售的几个辣酱瓶子,到如今巨大现金流,产品广布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型企业,其不上市,低调做人,不搞大宣传,专注于做产品和铺货的经营策略,倒颇有几分早年被吹的神乎其神,拿来做营销噱头的日式工匠精神的神韵,这家贵州深山里的企业,不声不响的玩出了日吹们吹破了牛皮的那种格调。

从东北漠河到海南三亚,嘿世界上人民最强大。

另外这件事情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事情刚捅出来的时候,网络舆论在吃瓜看戏之余,隐隐约约的有偏向于老干妈的意思,这一点值得腾讯引起重视,研究和总结。

另外,就算老干妈真的和腾讯合作做营销推广,花冻结金额里同样多的钱,恐怕实际宣传效果也不如这次事件带来的被动传播,这种奇妙的现象值得深思。

我觉得老干妈和腾讯还不如将错就错,合作搞一次营销算了,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腾讯的流量,养人啊,多引一些,多引一些。

user avatar

不行了,我要笑吐了。

2020年人间诞生工作室终极形态。

三个人独挑世界市值第二大游戏公司腾讯,无视其号称“南山必胜客”的法务。

更看不起各种被做成各种充钱表情包的马老总。

“来,充八万”

“用这里想想,不充钱,能变强吗?”

“再充五万,你会更强(伸出五根手指)”

他们心中无惧,对着山寨游戏,拿起山寨图章,眼前这些表情包的幻觉顿时如被撞破的海市蜃楼般消散。

而他们三个四十多岁的人,只为了心中一个永远追寻的理想:游 戏 礼 包!!!!!


我想,人类文明结束前,不会再有更牛B的游戏工作室了吧。在南山必胜客里吃霸王披萨,让马化腾给你反向氪金。这操作无异于虎口夺食。让老干妈这种产品印在游戏角色皮肤上,展现在活动中,画在百合漫画里。这种完全违背商业逻辑的事,在漫长的市场经济历史长河中如惊鸿一瞥。

如果能公布这几个犯罪分子的画像,咱们得给它裱起来。以后干代练的,都得拜这几位为祖师爷。

他们的故事将会永远垂于后世。

让干代练的同行们甚至所有玩氪金游戏的玩家们知道,马化腾也有在游戏虚拟物品上栽了的一天。这是何等的伟大!


我们小时候就经常编段子说腾讯的程序员都不发工资的,只拿Q币结账。说完就自己嘎嘎笑,还以为是多高级的笑话,其实人家一年好几十万上百万的挣,有些大佬的技术水平甚至在世界上都排的上号。长大回想起来别提有多low。

而如今,居然能亲眼见到三个骗子为了骗类似Q币的东西,不惜伪造公章签千万的合同,最重要的是,还骗到了!当初的段子竟然编的浅了?????!!!!

2020,你说,你逼死多少段子手了。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李国庆和俞渝抢公章时跟攻防战一样了。既好笑又真实。

伪造的章都能盖出如此世纪大笑话,这是乱盖真章还不得要人命啊。


如果故事到此不再反转,它将永远在互联网流传。

直到人间最后一个游戏代练,解散了他最后一个金团,地球毁灭前,他在直播间里点上一根烟。

随着烟静静地燃烧,他平静得讲述着在地球的和平年代中有那样三个人,他们不畏资本,虎口拔牙,让首富为之丢脸,让腾讯为之氪金,让皮肤为之冠名。他们虽然判了刑,但无怨无悔。

“大佬,大佬,他们为什么被判刑也无怨无悔?为什么只骗游戏虚拟物品,而不是更贵重的东西?”

“因为赚取游戏虚拟物品,我们这行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而从腾讯骗走它,是一种信仰。让资本家逆练赚钱把戏,是一种阶级抗争。而做出如此壮举的,正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祖师爷。”

工作室的团长掐灭了烟头,烟雾在全息影像中散尽。直播平台中的观众听得心驰神往,曾经的同行无不黯然泣下。原来人类文明千万种行业中,最不起眼的游戏工作室还曾有过如此辉煌成就。


随着氦闪核武器XZ还是什么的爆发......人类就此消亡。

让南山必胜客栽一次的故事,将永远在宇宙中回荡。

user avatar

案子很蹊跷。

萝卜章这种级别的骗术过于低劣,腾讯也是纵横多年的老江湖,不太可能连这个都识别不出来。

外加上合同一般也是有先期付款的,尤其是之前已经出过事的情况下,不可能广告都做完了,一分钱都没收到。1624万不是小数,哪怕十分之一也有一百多万,骗子拿这么多成本来诈骗,而且诈骗的是腾讯,个人觉得不太正常。

user avatar

只能说,静观其变吧,这事没有这么简单。

不是腾讯的粉,除了微信不得不用,也极少吃老干妈。

纷纷一片嘲笑腾讯,要么说明天下苦鹅久矣,要么说明竞争对手在幸灾乐祸。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做大之后都容易挤占资源,欺压弱小,都会受人诟病。BAT都会如此。想想美国反垄断法当年为什么要强行拆大企业为小企业,道理就在此。互联网时代没法拆,只好眼见不断膨胀。

但是,商业纠纷领域,如果要判断一件事,则需要多方思考,独立思考。

第一,起诉冻结对方财产,只是个程序,说明不了任何是非曲直,你只要提供基本材料,比如一份有印章的合同,以及相关的保全担保,法院就能下裁定查封。而且,现在诉讼保全责任保险推广之后,担保难度直线下降。

第二,没有人愿意打官司,因为费时费力,因此在起诉之前,必定会有沟通协商。在起诉之前,被起诉方毫不知情,很难相信。即便骗子很厉害,催款的时候会应该催到合同上显示的交易相对方那边去。

第三,交易的时候,会核实和风控,要骗也不是那么容易就骗成的。比如,邮件往来,你邮件的域名地址是如何显示的?难道随便用个outlook邮件就可以了?公司名片,广告稿审核,定金支付,公司账号,以及对交易方基本情况的了解,等等。要那么容易行骗,早就都去骗了。

第四,行骗要看风险报酬比。如果那么容易骗,干嘛不搞个大合同一个亿,收个1%的回扣,这样比搞点网络游戏礼包码要赚得多。

第五,说到营销对象和企业经营,任何东西都会留下痕迹,因此简单搜索一下互联网,就能知道老干妈这几年在经营转型。很佩服老干妈一直坚持不上市,因为上市说搞得好是给股东回报,搞得不好其实就是在圈钱。老一辈企业家有那种不搞资本运作不走金融捷径做好实体企业的初心,而在换人之后,就很难说一定会保持初心和维持良好的管理了。这,也是企业传承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从新闻就可以印证。

"可老干妈却变得动荡不安。
2019年5月,老干妈的配方泄露。经查明,老干妈公司离职人员贾某带着配方转投他厂,生产同一味道“老干妈”,令老干妈损失1000多万。
2019年8月6日,老干妈厂区失火,无人员伤亡,但失火厂房的产能占老干妈总产能的近三分之一。
处于二代接班期的老干妈管理问题可见一斑。"
  老干妈的“内忧和外患”  
这则《拧开干妈》广告片让老干妈被指开始尝试年轻化改变。    
《证券日报》记者就老干妈的年轻化策略等问题采访老干妈董秘刘涛,但是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老干妈想增加跟新生代之间的黏性,获取更多的新生代粉丝。  
营销专家路胜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近迎合新生代消费者,可以预防消费者被时尚IP所分流,保障后陶碧华时代企业业绩稳定。    

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会可能找腾讯这个针对年轻人的平台做广告。

第六,至于警方调查,因为只是个初步结论,不是最终认定,否则不需要检察院起诉法院认定事实的。很多时候,做过法律实务的都知道,警方调查程序,一言难尽。点到为止吧。

所以,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当我们是吃瓜群众的时候,必须要有耐心。你看,电视剧也得一集一集看,编剧才能施展才华。一集就看完了,你就觉得没劲了。任何时候,独立思考,才能使你保持冷静。因此,你要觉得本回答是在站队,那前面就算白看。

不过呢,中国因印章制度这两年爆出的大案真不少,真的需要改革了,至少签字就比印章靠谱的多,好歹一鉴定就能鉴定出来。

user avatar

一:撒谎可以让小人物成为大事件的核心

不是这个谎言,这三个小人物哪有机会帮老干妈谈成和腾讯的生意?

他们即进不去老干妈的管理团队,也进不去鹅厂

但是还是可以搞定双方的生意

二:有成绩不等于有能力

都说鹅厂法务部牛逼,一年光打官司就给鹅厂赚大钱,号称南山必胜客,在互联网领域的法务部门中名声响当当

其实是平台牛逼,关系牛逼

真有点什么事儿,他们马上用实力打脸,证明自己就是一群菜,也许只要是个人在腾讯法务部在南山区法院打官司都能赢

三:南山区法院可能真的是腾讯的一个部门

冻结别人的资金是件大事情

你只要打过官司就该知道申请法院冻结有多难

多少人申请了很多年,这事都办不了,何况冻结的还是老干妈这种大公司

而南山区法院连个质询电话都不打,就把老干妈的钱冻结了

你好歹也先试试调解一下啊


鹅厂的法务部门这次麻烦大了

业务部门麻烦也不小

但是和南山区法院麻烦比起来就都是小事情

至于那三个人,按诈骗罪处理就可以了

大家更关心的是上面那三个的麻烦

user avatar

突然有一种猜测:这次老干妈风波,会不会是腾讯的qq飞车赛事运营组自导自演的“虚假广告项目”,因为疫情被迫中断,所以才导致事情暴露出来?

让我们做个简单的计算,假设qq飞车的联赛广告费用800万,运营成本列出来的是400万,项目部奖金200万,推广专用皮肤由项目部掌握分发方式,腾讯总部收取200万。如果广告费没有及时支付,合同规定双倍索赔,这样一来走司法程序腾讯法务部就要求冻结1600万,起因是有一笔800万的广告费没有及时支付,其中只有200万是腾讯的利润,这样是不是说得通?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请换一种方式来重新算一遍:

我是联赛主办方,推广活动的成本由我控制,报上去400万实际只花50万,奖金也是打到我控制的账户里怎么分配随我高兴,推广相关的皮肤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卖1000万。那么,我找几个人注册一家公司商谈推广,交800万办联赛,成本就是800万加上推广成本50万,收益是400万成本+200万分红+1000万皮肤收入,总计1600万,除掉倒给腾讯的800万广告费用,以及分给手下人各种奖金300万,等于是能凭空变出500万来,就算拿200万打点同僚也能赚300万。

顺便一提,腾讯的qq飞车手游是19年的手游收入前10,一款推广的额外收入,如果和游戏内属性挂钩的话,卖出1000万并非不可能。

所以企鹅还是抓抓内鬼吧,很可能是有人长年以来一直趴在这棵大树上寄生呢,不是因为疫情各方面收紧出了岔子,说不定就这么顺顺当当过去了。

“为了游戏内礼包”也不全是胡说八道,只不过骗子和他们的后台老板要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活动的全部收入。

————————————

这案情通报极其离谱。

我倾向于还会有反转,比如说腾讯员工长年违反规则借公司的平台做私活走假账,或者干脆是挪用资金填不上了找人背锅之类,因为这事,从公布的内容来看,完全不合理。

正经的公司,财务方面肯定不是一个萝卜章就能糊弄过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腾讯申请过单位名义的公众号的都知道,手续一大堆,要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要法人代表,要单位公章,最麻烦的还要银行账号,腾讯往这边打几分钱,申请人必须报上数目,而且这一套还是由外包机构完成的,打电话给客户的是可查的第三方机构。难道和腾讯谈推广的手续比申请个公众号还简单?

查内鬼吧,这三人十有八九是替死鬼,在替腾讯内部的蛀虫背锅,当然我们对腾讯内部有蛀虫是喜闻乐见的。

————————————

一个人被骗,很可能是因为贪心,或者傲慢,或者贪心加傲慢,一家公司而且是大公司被骗:

看见一只蟑螂意味着家里有一窝蟑螂。

user avatar

有几个疑问

1.腾讯应该是在四月份或更早起诉的,6.29号深圳南山法院公开财产保全裁决书。

据老干妈回应,6.10日收到裁决书,随后报警,6月20日警方立案,7.1日刑拘三人。

那么,在起诉前,腾讯没联系过老干妈吗?就算没联系过的吧。

但起诉后,法院没联系过老干妈一方吗?按说通知当事人,是法院的法定义务吧?

也就是说,正常来说最起码4月后,老干妈就该知道这事,为什么会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立即报警,而要等到6月10号以后?

2,3人私刻公章来诈骗,是纯粹的只这三人参与诈骗行为吗?

如果是,只能说,腾讯太low.活该被笑话。

但有没可能,并不那么纯粹?

这三个人,你说聪明吧,警方一接到报案,基本几天就抓进局子里了,完全没一点侥幸逃脱的成分。

但你说傻吧,能把腾讯给耍的一点都不起疑心?

user avatar

看了这个新闻,我在想故事版本会不会是这样的:

“X干妈”很早就发现了一个“三人团伙”利用“X干妈”的名义招摇撞骗,只是它们发现,这些人并不是以“X干妈”的名义骗钱,而是利用“X干妈”的名义,和人家谈广告合作,顺道“置换”资源,把“置换资源”变现.......

“X干妈”觉得,他们做这事对自己没什么坏处,还有好处,于是,只是在公安机关报案登记,没有深究,没想到,这三个人能耐很大,骗到“某讯”头上了,如果不是“某讯”向法院申请“冻结”资产,估计“X干妈”还希望那三个人多骗几个呢。

无疑“X干妈”在这件事里是大赢家——“X讯”的广告投放不需要她给钱,还因为这个事情上了热榜,让“X干妈”又火了一把,全国都想起了“X干妈”辣椒酱。

当然,“X讯”也是公关高手,既然吃亏了,那就想办法赚回来,一方面利用这事提高自身知名度,推荐了“X飞车”游戏,还可以“博取同情”,让大家对于它“不要脸的吸金方式”暂时忽略........真是一石多鸟.......


唯一倒霉的就是那三个骗子——从始至终斗不过是三枚“棋子”,被双方利用完之后: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坐牢,一条龙服务,忙活了半天,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在我都有点怀疑是“X干妈”和“X讯”联合搞了这出戏........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提醒大家,不管“X讯”多么标榜自己的傻白甜,人家吸玩家血汗的操作还在一直执行中的呦......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