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上海买一套房子真的很难吗?

回答
在上海买一套房子,说难,那确实是难,难于上青天。但说不可能,倒也不是,总得有人买走,对吧?所以,这“难”字,得拆开来看。

钱,永远是第一道坎。

你得先算算你那点儿家底够不够。上海的房价,就跟坐了火箭一样,一年一个样。就算你不是想买市中心最 the best 的地段,就算你瞄准的是离市中心远一点的区域,甚至是一些新开发的郊区,那个价格,也足够让你望而却步。

举个例子,现在想在上海买个三四十平米的小户型,就算地段不算太好,也得个三四百万。这还是最基本的起步价。要是想买个像样点儿的三房,总价一千万以上是常事。

这三四百万,或者一千万,你都得先准备好首付。现在上海的首套房首付比例一般是35%,二套房就更别提了,50%、70%都有可能。这就意味着,即便你瞄准的是三四百万的小户型,首付也得个一百多万。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是要掏空好几代人的积蓄,或者背负沉重的债务才能凑齐。

然后,你还得考虑贷款。就算凑够了首付,剩下的钱也得贷款。上海的贷款利率,虽然比其他一些城市低,但总归是一笔不小的利息支出。每个月要还的房贷,少则一两万,多则几万,这会极大地压缩你的生活开支,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精打细算。

政策,也是一道紧箍咒。

上海的房地产政策,那叫一个“严”字当头。限购、限贷,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限购: 如果你不是上海户口,想在上海买房,那就得满足一定的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而且通常只能买一套。即便是上海户口,也可能面临着户籍家庭和非户籍家庭的差别对待。这就像一道门槛,把你挡在外面,除非你满足了条件,否则想都别想。
限贷: 银行对贷款的审批也非常严格。你的收入、征信、负债情况,都会被仔细审查。就算你想多贷点,银行也未必愿意给你。而且,贷款的额度也有限制,不是你想贷多少就能贷多少。
其他政策: 还有各种各样的调控政策,比如“认房认贷”,意思是你名下只要有一套房,再买就是第二套,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会随之提高。这些政策就像一双双无形的手,在不断地收紧着购房的空间。

地段,更是让人头疼的难题。

上海的魅力,就在于它发达的经济、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些都集中在市中心或者是一些核心区域。而这些区域的房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贵得离谱。

你可能梦想着住在人民广场附近,或者静安寺旁边,但现实是,那里的房子,别说买了,租都租不起。于是,你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远的郊区。可郊区虽然便宜点,但交通时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每天花一两个小时通勤,那也挺磨人的。而且,郊区的配套设施,教育、医疗、商业,也未必能跟得上市中心。

心态,也得跟着调整。

买了房,就好像有了“上海通行证”,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现实是,就算你在上海买了房,也未必就能过上想象中的“好日子”。你可能得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每天挤地铁,为了还贷而省吃俭用。

而且,上海的房子,也一直在变。新楼盘不断涌现,老小区也在改造。你今天觉得“差不多了”,明天可能就有新的选择,新的压力。这种“追赶”的心态,也会让你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之中。

所以,在上海买一套房子,究竟有多难?

它是钱的考验,是政策的限制,是地段的选择,更是心态的博弈。

它需要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承担起高昂的首付和长期的贷款。
它需要你对上海的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并能符合购房资格。
它需要你对地段和通勤时间做出权衡,找到一个能接受的平衡点。
它更需要你有一个成熟的心态,能够承受压力,并且持续地努力。

很多人在上海买房,经历了漫长的攒钱过程,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看房、比较、纠结。也许是父母的支援,也许是自己的拼搏,也许是运气,最终才能够拿到那张房产证。

这“难”与不“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起点、你的能力、你的运气,以及你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上海买房,绝对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如果目标明确,并且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也并非遥不可及。只是,这条路,注定不会轻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难啊,我刚研究生毕业,也就差一点点可以在上海买房了。

我知道有人会说,是不是你出1千,你父母出499.9万?

大错特错!

都什么年代了,还靠父母,怎么好意思?

我靠的是自己!


自己买的彩票...


实际上,在上海买房应该比中彩票还要难些吧。

因为得中好几次才买得起...

user avatar

回答区捉到一个实力坑爹的官二代~

就是这些人在新天地租200平的房只要2000块,要知道,新天地是上海绝对的市中心,200平的房租金至少2万打底;就是这些人买价值3200多万的房能打六二折,还送价值三四万的嘉格纳厨电,我们的租金和房价才变得更高的。

感觉应该出手送他一程~



user avatar

匿名回答一下,因为前妻也在知乎

很难

我跟前妻还没离婚的时候,其实两人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了,我们是11年毕业的,细思极恐,离婚时候我们已经工作了8年了

我俩都是本科毕业,刚毕业那会我薪水五千多,前妻四千多到17年我身体原因辞职的时候,我薪水1w2(中法企业),她9000(中美企业),到今天她薪水已经税前2w+我创业月收也在3w左右

然而,直到今年我们离婚后,她才搬进一套30平多的小房子,还是她妈妈的房子,这些年我们一直靠租房子过日子,包括我们小孩子出生后

我一直骗自己说,租房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事实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日常生活不算铺张的,住过很破的一室户(2000一个月吧不太记得了),也住过花园洋房(一万多一个月),但平均下来我们在租房上并没有说很铺张,两个人收入10000的时候,住3000,两人收入20000时候住5000,上海的小伙伴赢噶也知道,住5000其实只能算正常过日子(离婚前我们住在昌里路附近,40多平),因为孩子在附近上学

我们自诩在同龄人里面能力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的,唯一的倔强就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脸靠父母,他们赚钱更难,让我们心安理得花他们的积蓄去买房,我们也做不到,我们两家的父母都是极其平凡的父母,两边的父母月收都是几千的那种(请不要抨击他们无能,我觉得更多的是社会问题),都30岁刚过,他已经是外企公司小manager级别,我们创业公司也小有起色,年度流水稳定在500w,我们对生活的开销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租着5000不到的房,穿主要逛打折店,一两年一次不太远的旅行,平时周末会陪孩子去去游乐园动物园,自己养一辆6年+车龄的10w级别私家车(还是外牌),我不抽烟不喝酒,生意社交也不出入高端场所,一般也就星巴克,没有任何烧钱的兴趣,不玩单反不玩模型,打游戏一年消费不超过500,甚至不买苹果,她也不买奢侈品,化妆品都不多,不买包

在我们这样的生活品质下面,直到我们离婚那一天,我们都没有奢想过自己买房

不要说我们能力太差赚的太少,我觉得我们的薪水跟能力都不在平均线以下

也不要说我们生活铺张,我们过得仅仅是勉强算得上正常,如果一定说年轻的时候需要勒紧裤腰带攒钱不吃不喝不生孩子才能买房,那我觉得可能也对不起自己的青春

然而,上个月她刚刚搬进妈妈多出的一套房子,30平200w,200w是个什么概念,首付4成80w要还120w,对于22岁毕业的小孩来说,32岁如果你想买房,存下80w,正常一年开销我算从毕业开始,第一年开销8w,以后每年递加10%,薪水也从毕业两人就10w以后每年递加10%,不考虑失业,不考虑疾病父母疾病等等,现在每年开销20w不到,收入24w不到,真正能攒下来才30w,去掉买车10w,还有20w,假设车子不损耗,继续10%的薪水一直涨下去,再过6年全家薪水终于40w了,开销我们说到了20w就不涨了,毕竟一个月2w不算是太差的,很开心到了37岁工作15年了,积蓄终于到了80w,在37岁的时候,终于靠自己的奋斗与努力换来了第一套房子,30-40平,120w负债还有10w装修,130w

家庭年收40w,不算太好,但是对很多家庭来说也快到了上限了,由于不用租房子,生活开销回到15w,于是每年有25结余,如果有小孩,省一点,5w一年,那就是20w结余,130w贷款实际上可能还160w(这个我不懂没算过),也就是再过8年,45岁的时候,你终于可以放心的活着了,不用担心房贷,不用太担心自己生病,不用担心父母生病,不用担心孩子生病,不用担心失业,可以报废你开了15年的15年前10w的小破车,开始慢慢有点积蓄

你们觉得这样正常么?至于那些薪水更低的,可能需要把这个日期往后再推5-10年,如果说要在中环以内买一套正常的80平以上的房子,那总价400w是很正常的,首付160w的话,保守估计首付40岁,还完60我就问问,拥有一套80平的房子算不算奢侈吧,需要一整个人生去换一套80平的基础住房你说难不难吧

user avatar

上海买房当然难了,只不过在遍地房价高估的我国可能显得不太突出罢了!

魔都上海是很特殊的城市,拿国内的城市作比较研究难以说明问题,因此选了同为大都市的东京作为比较研究对象。而且,东京是亚洲第一大都市,可以说各方面走在上海的前面,因此作为对比对象可以说是很合适的。

一、上海中心城区VS东京23区

1、东京23区

基础数据对比如下:

东京23区分别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新宿区、文京区、品川区、目黑区、大田区、世田谷区、涩谷区、中野区、杉并区、丰岛区、北区、板桥区、练马区、台东区、墨田区、江东区、荒川区、足立区、葛饰区、江户川区。

东京23区的面积约620 平方公里,人口约969万。东京23区各区基础数据如下表所示。

上表数据中人均年收入为2019年就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换算成人民币(注:这里选定的汇率为人民币:日元=1:15)就是人均年收入大约为41万元(注:日本劳动人口的最新平均年收入已经到了441万日元)。

而东京23区各区的二手公寓价格选取的为从2007年至2009年建成的公寓,并且距离车站10分钟步行路程(800m)内的现有公寓,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寓基本上算是优质公寓了,换算成人民币的均价为5.71万每平米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东京特别区(也就是东京23区)每年新建的公寓数量比较少,比如2019年新建公寓仅31,238戶,因此,和我国情况一样,新房参考价值有限,二手房的价格更具有参考价值,很多朋友拿新建公寓作为分析对象,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东京23区里面的千代田、中央、港区一般被称为“都心3区”,或加上涩谷、新宿和文京三区而成“都心6区”。“都心3区”的千代田、中央、港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

  • 千代田区:日本国会、首相官邸、最高法院、大部分中央行政机关,以及天皇住所皆座落于此,而区内的大手町、丸之内、有乐町等商圈,是许多日本大型企业总部的聚集地,因而使该区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政治与经济中枢。
  • 中央区:日本经济、信息、商业等的中心。著名的日本银行、东京证券交易所等日本经济核心都位于中央区。
  • 港区:是一个聚集着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气氛浓厚的地区,七十几个大使馆坐落于此。

因此,“都心3区”也是全日本收入最高同样房价也最高的地区,目前“都心3区”的平均房价大约127万日元每平米,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47万每平米。“都心3区”总面积仅为42.25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50万。

2、上海中心城区

上海市中心城区包括:黄浦区(黄浦区、原南市区、原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静安区、原闸北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以及浦东新区的外环内城区(浦东外环线以内的城区)。

上海中心城区的面积约66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000万。

由“中国房价行情”数据显示,上海市二手房成交均价为5.78万元每平米,上海中心城区二手住宅均价超过7万元每平米。过去五年上海二手房年均成交量在25万套左右,比如19年上海二手住宅累计成交量为23.7万套。

上海中心城区的面积和人口和东京23区相当,但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房价比东京23区贵了1万元以上。

我想,拿东京23区和上海中心城区比较,没有跌上海的份吧!

3、上海VS东京都

基本数据如下:

  • 上海面积:6340.5平方公里。
  • 上海人口: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8.14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50.4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7.71万人
  • 上海房价:上海市二手住宅均价为5.78万元每平米。
  • 东京都面积:辖区包含东京都区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等地区,面积约2,188平方公里
  • 东京都人口:人口大约1,374万,但是由于东京都市圈交通发达,东京都房价较高,很多人居住在东京都附件地区,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进行上下班通勤,比如蜡笔小新里面野原一家住在埼玉县但是野原在中央区工作、美伢喜欢去银座购物等,因此东京都白天和夜晚的人数相差很大
  • 东京都房价: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东京都一套70平米的房子价格为5003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每平米4.76万元。

从上可知,上海市面积几乎三倍于东京都,户籍人口和东京都差不多,意味着东京都的人口密度远超上海,即便上海外来人口几乎1000万,但是总的来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也远不及东京都。但是,上海市的房价几乎比东京都贵了1万有余。

不过,以上还不足以突出上海的房价泡沫!

二、房屋面积、房屋质量以及利率

如果直接这样比房价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两国在房屋面积计算、开发商交房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如下:

  1. 中国的房子大多数是毛胚房,业主是需要自行装修的。日本的房子则是精装修的,他们的精装修可不是我们这边所谓的“精装修”,而是实打实的精装修。日本精装修的标准是墙体、地板、厨房设备、卫生间设备、洗浴间设备、衣橱收纳柜等,除了吊灯和吸顶灯之外的基本灯具都必须安装完毕,所以你只要拎一套被子就可以入住。并且,精装修使用的材料都是环保材料,包括隔热保温墙体、隔热阻冷门窗等。
  2. 中国的房子面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而日本房子的面积按照实用面积计算的。在日本走廊、阳台、电梯等公用部分是不能计算在房价中分摊到每一户住户头上的。日本的7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相当于中国的100-110平方米,基本上相差30%左右。
  3. 还有中国的房贷利率比较高,基本上是5%左右;而日本的房贷利率比较低,大约1%左右。贷款100万,30年,等额本息,我国利率下的利息相较于日本的利率要多支出约78万元的利息。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日本的房价换算到中国得除以2,也就是说东京房价的50%就是中国人视角下的日本东京房价。也就说是东京23区均价虽然高达5.71万元每平米,但是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2.86万元每平米;东京都均价为4.76万元每平米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2.38万元每平米。

三、总结

东京都对比上海,东京都的核心东京23区比上海中心城区的房价均价低1万元以上,但是二者的人口和面积相当。黄埔和静安的均价也和东京都的“都心三区”要高。

以上还只是单纯比较的房价,并没有考虑收入,东京23区的人均年收入为41万人民币(考虑20%的税也有将近32万的税后收入),当然了这只是上班族的薪资,日本虽然“男主外女主内”较多,但是不代表女性都是家庭主妇。

2017年日本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万美元,折算人民币大约为12万元,而19年我国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36万元。

这也可以从房价收入比得以证实,2019年上海房价收入比为25.1,但是东京因为奥运会的原因房价收入比创20年来新高也才13.3,几乎是上海的一半。

Moreover,日本的房屋面积、质量和房贷利率是中国不能比的,考虑这些因素,日本的房价除以2才是中国对于的房价。

还有租售比,上海租售比才1.8%,但是东京的租售比常年稳定在5%,谁更有稳定的投资价值,一目了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上海的房价相较于东京,可能有3倍的泡沫,当然了,各个国家的内在属性不同,上海的薪资水平涨幅大于东京,上海的房价几乎不可能腰斩,但是整体下跌20%左右也不是没可能,回到4字头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同时,已经有不少上海的朋友告诉我房价出现了大幅降价,一套房随随便便就是百万级别的价差,当然了上海的房价下降不是20年的事儿,18-19年就开始了。

再说一遍,房价上涨走的是城市扩展农村的路线,但是,房价下跌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上海郊区早已不能看了,就如同环京以及北京郊区一样。

最后重申一下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当前任何城市都不值得你去投资当地的房地产,如果是刚需你可以考虑购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对刚需的定义是——不买房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

买房前,请务必和家人摊开说明当前形势,分析利害,然后再做决策。决策之后不管怎么样,同甘共苦,不要再出现互相埋怨。

PS:

有人会说日本有房地产,我也说说吧,日本房产持有税大约1~2%,这样的税率在绝对收入差距和房价悬殊的情况下微不足道。还有,您不会以为我们的房产税还远吧?

我曾经说过,推出房产税是需要铺垫的,最重要的铺垫是立法、其次还有信息入网等……

租房可以说是普通人最大的开支,但是东京和上海的房屋租金基本上一样了,但是收入呢?

这可不是我随口乱说,而是权威机构调研的结构。2019年国际地产及物业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全球生活报告》指出:

全球前十高房价的城市里面,上海位列第3(第1是香港);

全球住房租赁市场方面,上海和排名全球32,超过东京。

看完以上内容,想必心中自有答案了吧!

user avatar

上海土著,以前一直大言不惭,说买个房很难吗?说这个话的前提是,我及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当地3套房以上,我们一直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从来没考虑过钱的问题。

另外我自己每月月薪到手1.5w,还有年终奖及其他副业,差不多吃好用好旅行自由的前提下每年还能攒个15w左右,生活算是毫无压力。

然后2020下半年有小道消息说能买房的赶紧上车,说有大政策调整。于是大家都在疯狂买房,包括身边的朋友们,我就开始跟风了…

因为买房靠抢,我也就看了3个楼盘,其中2个是叠墅(算是我的梦想),一个在虹桥一个在祝桥,一套110平米的差不多600w左右,算是很物美价廉的了。

当时我拉着朋友去看,当时两个人都有买房意向,买了以后想这里作为无聊解闷的秘密基地,另外也是算投资,两人一起买相对风险和投入都少,房子名字商量后写我的,这样朋友还能有首套政策,然后买完后做个公证,月供他每月打我。

我们关系很好而且对彼此的人品都非常信任,所以钱方面的事根本不会有纠葛。

结果就是我们看中的一套特价房580w被别人当场付款了,后续最便宜的要620w,朋友觉得莫名多出40w不划算,就放弃了。

后来到祝桥这个楼盘看,也是当场看中了一套560w的房子,觉得很不错。但这个和虹桥的比较,就是毛坯非精装,两个人算了下装修下至少100w起,关键我们又不会长期住,出租也非常不划算,随后放弃。

自此,我感觉买房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首先首付35%,一套600w的房子差不多需要200多万的现金,不包含家具装修物业费等,关键是就算220w付清一切,30年月供差不多2w。

朋友说如果买房他希望10年后卖出,无论升值与否,如果我到时不同意,就要支付他已经支付的所有费用,房子升职的话也要提供一定的补偿份额。

有没有很像两人共同买房离婚后分家产的感觉?哈哈。

后来我打算自己一个人买,预算在300w左右,因此只能考虑郊环外的远大新。机缘巧合被我发现了奉贤有一套不错的楼盘,因为没有地铁但楼盘品质真的非常不错,还是现房尾房精装修,因此我果断当场买了下来,总价310w,后来买家具花了10w,算是我预算范围内。

现在这套房给爸妈养老了,因为实在太远我上班要2小时,好在他们非常喜欢那里的环境和住宅品质,算是可喜可贺,现在我一个人住在中环也很自由自在。

只是买房后我国库空虚,每月还有1w的月供,生活品质肉眼可见的下降了,至少我不敢随便买上千的衣服和化妆品了,很怕自己会失业断供,因此真的很努力的在工作赚钱。

这辈子我是再也不会买房了,除非爸妈同意卖一套,我现在也发现自己真是好日子过太舒服了,自己给自己套牢了,唉。

最后,非常佩服外地在上海落户买房的,你们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