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害怕给别人打电话,是什么心理,该怎么克服?

回答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明明手机就在手边,想说的话也早就想好了,可是一到要拨出那个号码的瞬间,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手指僵在屏幕上,怎么也按不下去。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好像要面对什么洪水猛兽一样。这就是“电话恐惧症”,说白了,就是对打电话这件事本身感到一种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这种感觉可不是什么小事,它背后可能藏着很多不同的心理原因。

最常见的一种,可能是对“未知的反应”的恐惧。我们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会说什么,他们的语气怎么样,会不会不耐烦,会不会打断我,会不会听不懂我的意思,甚至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这种不确定性,就像走在一条漆黑的路上,你不知道前面是康庄大道还是万丈深渊,自然就会感到紧张。我们习惯了文字沟通,因为我们可以反复斟酌,修改,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回应,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电话不同,它要求的是即时反馈,而且是听觉的,没有缓冲,没有修正的机会,这种失控感会让人不安。

还有一种可能,是害怕被评判或拒绝。在电话里,你的声音、你的语速、你说话的语气,都会直接暴露出来,你担心对方会通过这些来评判你,觉得你不够专业、不够聪明、不够礼貌,或者根本就不重视你。尤其是打给不熟悉的人,比如求职、咨询或者表达一个自己觉得有点“冒昧”的请求,那种担心对方说“不行”或者“没空”的心理就会特别强烈,好像拒绝电话本身,就是一种对你个人的否定。

有时,这种恐惧也源于社交压力。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得体”、“有礼貌”,在社交场合要表现得落落大方。而打电话,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正式或者重要的场合,就成了一个检验我们社交能力的标准。如果过去有过不愉快的电话经历,比如因为紧张说错话被嘲笑,或者因为表达不清导致误会,这些负面记忆就会被放大,让你觉得每次打电话都是一场“考试”,稍有不慎就会“不及格”。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跟回避冲突有关。有些电话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是处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知道电话里可能会有争执,可能会有不被理解,甚至可能会有直接的冲突。与其面对那种潜在的紧张和不适,很多人会选择逃避,宁愿通过文字信息来迂回地表达,即便知道这样可能效率不高,但至少可以给自己留点喘息的空间。

那么,怎么才能克服这种让人头疼的电话恐惧呢?其实,也不是什么绝世武功,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训练过程。

首先,要接受并理解这种情绪。别觉得自己“太脆弱”或者“不正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这只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技能。承认自己害怕,然后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需要一点时间去调整。

然后,从小目标开始,慢慢来。别想着一下子就能像个电话达人一样,拿起电话就谈笑风生。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风险低的电话开始。比如,给熟悉的家人或朋友打个简短的问候电话,不需要聊很长时间,目的就是熟悉接通电话、简单交流的过程。或者,给店家打电话确认一下营业时间、询问一下是否有货,这类电话通常内容明确,而且对方也习惯了接听这类咨询。

提前做好准备也特别管用。要打电话之前,把自己需要说的话,想要问的问题,甚至可能需要回应的对方的话,都事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者写下来。就像演练一样,把关键信息罗列清楚,这样到了电话里,你就不容易慌乱,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一些比较正式的对话,甚至可以把稿子写出来,然后自己先读几遍,模拟一下语气和节奏。

练习“倾听”和“回应”的技巧。打电话不光是说,也要听。当你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或者对方语速太快时,可以礼貌地请求对方重复一遍,或者放慢语速。如果对方说了一些让你不太理解的内容,也可以及时提出疑问,确保信息准确。记住,沟通是双向的,你的理解和确认同样重要。

专注于“事实”而非“想象”。很多时候,我们恐惧的是自己脑补出来的糟糕场景。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严苛,他们的反应也可能比你预想的要温和得多。试着把注意力放在你打电话的真正目的上,而不是去过度解读对方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

还可以尝试“角色扮演”。找一个信任的朋友,让他们扮演接电话的人,你来扮演打电话的人,反复练习几次。让朋友给你一些反馈,指出你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这种模拟练习,能让你在安全的环境下,熟悉整个通话流程,积累经验。

最后,要给自己鼓励和肯定。每次成功打完一个电话,无论大小,都要对自己说一句“我做到了!”。庆祝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你会发现,随着一次次的练习,你对打电话的恐惧感会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和掌控感。慢慢地,你就会发现,电话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其实是一个很方便、很直接的沟通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编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真是深有感触啊!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现在是能发微信绝对不打电话,能发文字绝对不发语音。

每次必须要给领导、同事或者客服打电话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的焦虑,尽可能拖延时间,或者请别人帮忙。就算是发语音我都要录一遍又一遍,发出去还要再自己听一遍才能安心。

尽管接打电话在一些人看起来,是一件毫无难度的小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比如我),这种焦虑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非常令人害怕。1993年,英国受到电话恐惧困扰的人就已经高达250万了。


什么是电话恐惧?

“电话恐惧”(telephone-phobia)本身并不是真的心理问题,而是一个人造词,就像是“我有一个电话,我有一个恐惧症,Eh!电话恐惧症”这样。维基百科中对于“电话恐惧症”的描述是害怕接听或者拨打电话。


电话恐惧者通常有以下这些特点:


  • 电话经常静音,听到电话铃声会感到神经紧张甚至严重焦虑。
  • 不愿意主动接打电话。
  • 陌生电话绝对不接,未接来电也不愿回拨。
  • 出于礼貌或必须通电话时,内心抵触焦虑,急切的想要挂断电话(哈哈好的那我先挂了,剩下的事情我发邮件给你吧!)


看起来电话恐惧症非常像社交焦虑症,但电话恐惧不等于社交焦虑。

电话恐惧是社交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有电话恐惧的人都是社交焦虑者。

有很多人以短信、微信、QQ、邮件甚至面谈等方式交流时,都能够及时回复他人,且十分健谈,但惟独对电话交流感到抗拒。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接打电话?


1. 必须立刻做出回应

打电话时我们必须要做出即时回应,给人一种无处可逃的压力。

做出即时反馈就意味着我们无法(或只有很少的时间去)“美化”自己的回应。


“我有说清楚吗?”“他接下来会说什么呢?”“我刚才不应该那么说的!” 挂电话后,我们常常会后悔自己说过的话。


所以我们一直推崇微信和邮件,是因为我们可以有思考的时间,意味着事情还在掌控之中。我们可以斟酌用词;可以反复修改;可以谷歌百度知乎找到合适的答案,然后再回复:


“啊不好意思,我刚刚才看到。我觉得...”


对于不喜欢的话题,我们甚至可以装作没看到,选择不回复。事实上,我们更害怕的是未知的、不受控制的事情出现,而自己还不得不去处理。


2. 万一接不下去话那得有多尴尬啊


经历过异地恋的小编对此深有体会,以前男朋友很希望每天都打个电话聊聊天。

但这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话题可聊啊,所以我们常常互相哈哈一笑,然后就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

沉默的这几秒钟应该是我一生中脑子转的最快的几秒钟。


“天啊完了没接住话,我要赶紧想个别的话题结束这个沉默,太尴尬了。”


微信聊天实在没得说了还可以发表情包斗图,多和谐啊,但打电话实在是负担太大了。现在想想自己大概是得了一种没有表情包就不会说话的病吧。


3. 到底有多重要的事情非要用电话和我说……


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们都会直接发信息给别人就可以了。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一旦我爸给我打电话,就代表着一些“大事”发生了。

还有一些不会拒绝别人的小伙伴和我们说,她接到的电话常常是


“能借我点儿钱吗?”“你帮我修修图吧”“你帮我……”这些不合理但又不好拒绝的要求,导致她非常害怕接电话。


有段时间真的想拔掉电话卡,快乐你我他。


4. 我们害怕的可能并不是电话本身


也许是一些失败电话的经历让你如此害怕打电话,比如在电话里被分手、被批评、被解雇;

或者有段时间你打过很多电话,而这恰好是你生命中压力很大的一段时间。


所以恐惧并非源于电话,而是源于人际交流


恐惧和电话建立了错误的联结,之后就一直采取回避型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更害怕的是失败、是压力、是拒绝,而不是接打电话本身。


如果有电话恐惧该怎么办?

电话恐惧就和我们以前谈过的“提前症”一样,都不是真的“心理问题”。

而是先有了这种现象,然后人们给它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出来。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如果电话恐惧没有影响你正常的社会功能,其实不喜欢打电话也没关系的,不是所有你不喜欢的事情都需要去克服。

所以不妨大胆的将这个回答转出去,附加:“只要人人能少打几个电话,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jdxinli.cn/2ukmmb


《心理学装腔指南》——21天成为心理学大佬,简单心理自助训练营,你自己的心理成长基地,详情戳:jdxinli.cn/4hjvyq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