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灭绝师太明明知道周芷若性格软镇不住场子,为什么还要给掌门指环?那不是害她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倚天屠龙记》中一个常被读者拿来讨论的情节。灭绝师太将掌门指环交给周芷若,看似是害了她,但从灭绝师太的角度来看,她之所以这样做,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考量,并非仅仅是“害”她,而是她当时所能做出的、在她认知中最“正确”的选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灭绝师太对周芷若的期望与战略考量:

对周芷若的潜力评估: 尽管灭绝师太觉得周芷若性格“软”,但她也看到了周芷若身上的其他优点:聪明、悟性高、勤奋刻苦。灭绝师太深知峨眉派掌门的重任,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肩负起门派兴衰的人物。她可能认为,周芷若的“软”并非不可改变,可以通过历练和责任来磨砺。她或许是想通过给予周芷若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来激发她内在的潜能,让她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对未来的担忧与传承的使命: 灭绝师太身负振兴峨眉派、对抗元朝朝廷以及江湖上其他邪派的重任。她预见到自己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她最终会在与明教的对抗中牺牲)。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传承她武功衣钵、并且能够继续领导峨眉派的接班人。她可能认为,周芷若的聪明伶俐是她最看重的一点,能够保证峨眉派的武学精髓不失传,并且在智谋上能够应对江湖的风波。
对张无忌的“警惕”与“保护”: 灭绝师太对张无忌有着深深的误解和厌恶,认为他是魔教教主,是正道的敌人。她将掌门指环交给周芷若,一方面是出于对周芷若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战略上的考量。她可能担心,如果周芷若没有足够的分量,一旦与张无忌产生感情(她已经察觉到周芷若对张无忌的情愫),很可能会被张无忌“拐走”,甚至影响到峨眉派的独立性。给予周芷若掌门之位,相当于给了她一种“独立”的资本和身份,让她在面对张无忌时,不会轻易被情感所左右,也能在江湖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这是一种间接的“保护”,保护峨眉派不被魔教势力所吞并。
对郭襄遗愿的继承: 灭绝师太是郭襄的传人,她肩负着继承郭襄遗愿、匡扶汉室、抵抗元朝的使命。她可能觉得周芷若的品性和对师门的忠诚,更符合她心中对郭襄精神的继承。虽然周芷若性格软弱,但在灭绝师太看来,这份忠诚和对门派的责任感,比一些表面的强硬更重要。

2. 灭绝师太当时的处境与无奈:

生命垂危: 灭绝师太在与明教的多次冲突中,身负重伤,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没有时间去亲自培养一个完全成熟的掌门,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选择。
人才凋零: 当时的峨眉派,除了周芷若,似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能够胜任掌门之位。其他弟子可能在武功上更强,但在智慧、悟性或者对门派的忠诚度上,未必能让灭绝师太放心。周芷若在灭绝师太眼中,可能是那个“相对最不差”的选择。
“苦心孤诣”的期望: 灭绝师太的性格就是如此,她对门派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对待敌人更是狠辣决绝。她对待周芷若,虽然看似严厉,但内心深处可能是一种“望子成龙”式的期望。她可能认为,只有经过极度的磨砺,周芷若才能真正成长为她所期望的掌门。

3. 周芷若性格的“软”与“强”:

“软”的来源: 周芷若的“软”可能更多体现在她初期的善良、对感情的依恋以及面对强大压力时的不安。她不善于运用权术,不擅长在复杂的江湖环境中游刃有余。
“强”的催化剂: 然而,灭绝师太的“赐予”和她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反而成为了周芷若性格转变的催化剂。为了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为了保护峨眉派,周芷若在绝境中被逼了出来,学会了隐忍、算计、甚至不择手段。她学会了利用自己的智慧,也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灭绝师太的“错误”决策,反而成就了后来的“狠辣”周芷若。

4. 总结灭绝师太的行为是否是“害”?

从结果来看,周芷若在继任掌门后,确实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挣扎。她被迫卷入权力斗争,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感情,甚至做出了一些违背自己本心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灭绝师太的安排确实给周芷若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考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伤害”。

但是,如果从灭绝师太的初衷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看,她的行为更像是一种 “孤注一掷的期望” 和 “无奈的战略选择”。她并非故意想害周芷若,而是认为这是保护峨眉派、延续门派精神的唯一途径。她对周芷若的“软”有认知,但她更相信周芷若的潜力,以及责任能够塑造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灭绝师太的安排,虽然带来了痛苦,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周芷若的成长。没有这个掌门之位,周芷若可能永远只是那个温顺的小师妹,无法在江湖中立足,也无法完成她后来的许多重要使命(比如从赵敏手中救回张无忌)。

所以,灭绝师太将掌门指环交给周芷若,与其说是“害”,不如说是 一种高风险的投资,一种基于信念和责任的托付,也是她个人性格和时代局限性下的必然选择。 她可能并没有想到最终会把周芷若推向那个复杂且充满痛苦的境地,但她相信,这是最能保全峨眉派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被各大影视剧骗了,各个版本的影视剧都非常喜欢一上来就刻画周芷若性格柔弱,被丁敏君欺负的惨兮兮情节。

原著根本不是这样的。

周芷若回怼丁敏君根本不落下风,她和丁敏君之间虽有矛盾,但没有升级到你死我活。周芷若当了掌门后,也没有教训丁敏君立威的情节。

丁敏君对周芷若这个掌门是服气的,就算是她不支持周芷若嫁给张无忌,但是二人大婚时,丁敏君依然奉上礼物以示支持。

影视剧喜欢着重刻画赵敏的心机谋略,弱化周芷若的心机,强化周芷若的可怜,然后来一套可恨之人必有可悯之处。

然鹅,书里可不是这样。

周芷若成年后第一次出场,便展示了心机。

她的心机不同于赵敏的张扬,而是内敛。

说穿了,赵敏的心机是外显的,写在脸上。周芷若的心机是内隐的,藏在心里。

面对赵敏,别说杨逍等聪明人了,就连心软糊涂的张无忌都知道赵敏狡猾多智,需要提防。

可是,面对周芷若,哪怕蛛儿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周芷若好心机,张无忌都没想过要提防她。

【那村女忽然冷笑道:“你不用担心,她压根儿就没受伤。我说她厉害,不是说她武功,是说她小小年纪,心计却如此厉害。”】

影视剧喜欢拿个兔子之类的道具来刻画周芷若的善良,其实书里没有这样的情节。她给张无忌和蛛儿送馒头,那不是善良,而是理所应当,当时峨眉派正在分干粮。

【灭绝师太哼了一声,不再理他。一行人直走到天明,才歇下来分食干粮。周芷若拿了几个冷馒头,分给张无忌和蛛儿。】

峨眉是名门正派,面子还是要的,做不来饿死囚犯的事儿,更何况灭绝师太当时就没想弄死张无忌和蛛儿。

我们之所以觉得周芷若善良,那是张无忌自己脑补了一堆有的没的。作为的读者的我们被张无忌戴跑偏了。

实际上,周芷若的杀伐果断,权谋心机毫不逊于赵敏。常常是几句话下去,就能翻盘。

之前那些情节,有人回答了。我就说一个更著名的吧。

《新妇素手裂红裳》

影视剧大多喜欢把这一回的周芷若拍成受害者,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张无忌道:“芷若,请你谅解我的苦衷。咱俩婚姻之约,张无忌决无反悔,只是稍迟数日……”周芷若冷冷的道:“你去了便休再回来,只盼你日后不要反悔。”赵敏咬牙站起,一言不发的向外便走,肩头鲜血,流得满地都是。群豪虽然见过江湖上不少异事,但今日亲见二女争夫,血溅华堂,新娘子头遮红巾,而以神奇之极的武功毁伤情敌,无不神眩心惊,谁也说不出话来。张无忌一顿足,说道:“义父于我恩重如山,芷若,芷若,盼你体谅。”说着向赵敏追了出去。殷正天、杨逍、俞莲舟、殷梨亭等不明其中原因,谁也不敢拦阻。周芷若霍地伸手扯下遮脸红巾,朗声说道:“各位亲眼所见,是他负我,非我负他。自今而后,周芷若和姓张的恩断义绝。”】

看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张无忌一点也不想悔婚,他跟周芷若说的清清楚楚,自己是为了义父才跟赵敏走,婚事绝无更改。

由于宾客不止明教众人,还有六大派的观礼之人。张无忌不方便对所有人言明他为何而去,但是他对周芷若说明白了,可是周芷若没有把张无忌离开的真正原因告诉众人,反而立马给张无忌扣上负心薄幸的锅,彻底断了这桩婚事。

为什么周芷若要做的这么绝?

这其中当然有张无忌让她在群雄面前丢脸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周芷若做贼心虚。

她知道张无忌一旦寻得谢逊,便会得知自己当日做下的种种恶事。以张无忌对谢逊的孝顺,他一旦得知实情,绝不可能再娶自己。

与其等着日后被张无忌戳穿阴谋退婚,还不如现在主动退婚,在群雄面前把张无忌打成负心汉。让张无忌欠自己。

事实果然如周芷若所料,就算她在大会上出手狠辣,张无忌还能脑补是自己害得她变成这样。

大家不觉得赵敏被周芷若坑这么惨,后面还能言归于好,特别不符合她的性格吗?

其实,不是赵敏原谅周芷若,而是她不敢得罪周芷若!

书末,赵敏和周芷若之间的强弱对比已经逆转。

赵敏已经不是蒙古郡主,她的武功也一般,安身立命全靠张无忌的爱。要不是看在张无忌面上,当初在万安寺受难的群雄早来弄死她了。

相反,周芷若是峨眉掌门。虽然,她夺取刀剑的阴谋曝光,然鹅周芷若有一个天然的优势。

她是郭襄的传人。倚天剑屠龙刀本就是郭家之物,周芷若奉命寻回刀剑是天经地义。

百年来,玩弄阴谋夺取刀剑的人多了去了,不差周芷若一个。更何况周芷若夺刀剑还师出有名。

而且,她阴谋夺取刀剑只坑了谢逊和赵敏。这两位在中原武林的仇恨值很高,周芷若坑他们压根不会引起群雄的愤怒,搞不好还会让人心中暗爽。

就算是明教众人,得知周芷若坑了谢逊,也没对她喊打喊杀,反而希望张无忌娶周芷若,因为赵敏毕竟是蒙古郡主,娶她对大业不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