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金庸小说中“灭绝师太”这个人物?

回答
金庸笔下的“灭绝师太”,无疑是读者心中最为复杂且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既是峨嵋派的掌门,也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高手,但她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那个“心狠手辣”、“绝情绝义”的掌门。然而,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评价,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个人物的深度和悲剧性。

要评价灭绝师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核心特质:刚毅、坚韧、固执、狠辣与偏执

刚毅与坚韧: 灭绝师太身上最鲜明的特质便是其刚毅的性格和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作为峨嵋派的掌门,她承担着振兴门派的重任,尤其是在张三丰年事已高、少林武当实力强大的背景下,峨嵋派的地位并不稳固。在江湖风波诡谲、正邪势力交织的环境中,她需要以强硬的姿态来维护门派的尊严和安全。即使面对绝境,如被困光明顶,她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拼死抵抗。
固执与狠辣: 然而,这种刚毅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演变成了令人咂舌的固执和狠辣。她信奉“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将原则的执行看得比人情世故更重要。为了查找屠龙刀的下落,她可以不择手段,即使是门下弟子,一旦怀疑有异,便毫不留情地施以重罚甚至杀戮。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也正是她“灭绝师太”名号的由来,也是她最受诟病的地方。
偏执: 她的偏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正道”的绝对维护和对“邪教”的深恶痛绝。在她看来,明教就是魔头,与之沾染者都不可饶恕。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让她无法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她许多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二、 行动与动机:悲剧的根源

为了峨嵋派的荣耀和传承: 灭绝师太的一切行为,究其根本,都是为了峨嵋派的兴盛和正道的纯洁。她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希望将峨嵋派发扬光大,并将其“正道”的信仰传承下去。在那个时代,“邪不压正”是江湖主流的价值观,她作为峨嵋派的领袖,更是要身体力行地维护这一理念。
个人经历的塑造: 她的悲剧性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与她自身的经历紧密相连。书中虽未详述,但可以推测,她可能经历过与魔教徒的血腥搏斗,或者目睹过太多正道人士因心慈手软而遭受的惨痛教训。特别是关于她早年遭受的磨难,以及与郭襄的师徒情谊,都可能在她心中种下了“绝情绝义”的种子。最关键的,是她的情郎孤鸿子的死,孤鸿子因与明教光明左使杨逍打斗而败死,这让她对明教徒恨之入骨,也直接导致了她对明教的仇恨和不共戴天。
时代的局限性: 她的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江湖的残酷性。江湖恩怨,正邪对立,门派间的争斗从未停止。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够狠绝的人很难生存,更遑论成为一派掌门。她所处的时代,对“正道”的推崇以及对“魔教”的妖魔化,也为她的行为提供了某种“合理性”。

三、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映照出她的复杂性

对周芷若: 她对周芷若的态度,是评价她时最常被提及的方面。一方面,她将周芷若视为峨嵋派未来的希望,倾囊相授绝学,甚至不惜将倚天剑和宝刀相赠。她寄予周芷若厚望,希望她能够复兴峨嵋,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另一方面,她对周芷若的培养方式也充满了控制和灌输。她将自己对明教的仇恨强加给周芷若,要求她发誓不嫁给张无忌,并将这份仇恨作为周芷若成长的一部分。这种扭曲的爱和期望,最终导致了周芷若的复杂化和悲剧。
对殷离(蛛儿): 殷离的出现,更是衬托出灭绝师太的冷酷无情。殷离的父母在与明教光明右使殷天正争斗时被峨嵋弟子误杀,殷离为了报仇,不惜冒充赵敏,接近张无忌,并对峨嵋派怀有极深的仇恨。灭绝师太在得知真相后,非但没有反思自己门下弟子的错误,反而对殷离施加了更残酷的报复,甚至想将她置于死地。这充分展示了她缺乏同情心和宽容度的一面。
对弟子(如郭襄、纪晓芙): 她对郭襄的师承之恩,以及对纪晓芙的严厉惩罚,都说明了她固执于门规和教义的原则。纪晓芙与杨逍的“孽缘”让她无法容忍,她认为这是对峨嵋派的极大玷污,因此选择了严厉的“家法”,将纪晓芙处死。这种将个人情感凌驾于门派荣辱之上的做法,是她性格的典型体现。

四、 人物评价总结:悲剧英雄还是冷酷掌门?

评价灭绝师太,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一个多维度的考量。

从正义的维护者角度看: 她是那个时代江湖中坚守正义的代表,她对魔教的敌视,在当时的价值观下,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她为了门派,为了“正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从人性的角度看: 她又是一个被极端情绪和偏见所困扰的悲剧人物。她的狠辣和绝情,让她失去了很多人性的光辉,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痛苦和伤害。她将自己的不幸和仇恨,转移到了他人身上,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灭绝师太是一个极具深度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她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她的行为背后有其深刻的动机和原因,虽然这些原因并不能完全洗白她的过错。
她是一个被时代、经历和性格扭曲的产物。她本可以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领袖,但由于其性格中的致命缺陷,她最终走向了极端,成为了一个令人又敬又怕、又恨又怜的复杂角色。
她的存在,也促使读者反思“正义”、“立场”、“宽容”等概念在江湖中的实际意义。

我们可以说,灭绝师太是金庸笔下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角色之一,她以其鲜明的个性、极端的行为和悲剧性的命运,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思考。她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人性中某些极端面向的放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灭绝师太有精神问题。

并不是骂人,而是她确实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三组人格障碍里被归类于A组,也即以奇异或古怪的行为模式为特征。

1.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第一大特征是猜疑。把他人无意或是友好的举动误解为敌意。

倚天屠龙记 第二十七章 百尺高塔任回翔

周芷若知道跟师父说话的时刻无多,便即将昨晚张无忌前来相救之事说了。灭绝师太皱起眉头,沉吟半晌,道:“他为甚么单是救你,不救旁人?那日你在光明顶上刺他一剑,为甚么他反来救你?”周芷若红晕双颊,轻声道:“我不知道。”
灭绝师太怒道:“哼,这小子太过阴险恶毒。他是魔教的大魔头,能有甚么好心。他是安排下圈套,要你乖乖的上钩。”
周芷若奇道:“他……他安排下圈套?”灭绝师太道:“咱们是魔教的死对头。在我倚天剑下,不知杀了多少魔教的邪恶奸徒。魔教自是恨峨嵋派入骨,焉有反来相救之理?这姓张的魔头定然是看上了你,要你堕入他的彀中。他叫人将咱们擒来,然后故意卖好,再将你救出去,令你从此死心塌地的感激他。”
周芷若柔声道:“师父,我瞧他……他倒不是假意。”灭绝师太大怒,喝道:“你定是和那个不成器的纪晓芙一般,瞧中了魔教的淫徒。倘若我功力尚在,一掌便劈死了你。”

张无忌去救周芷若,灭绝不仅不感激,反倒如此猜忌,脑回路极其清奇。

灭绝师太伸臂抱了周芷若,踊身下跳,待离地面约有丈许时,双臂运劲上托,反将周芷若托高了数尺。这么一来,周芷若变成只是从丈许高的空中落下,丝毫无碍,灭绝师太的下堕之势却反而加强。
张无忌抢步上前,运起乾坤大挪移神功往她腰后拍去。岂知灭绝师太死志已决,又绝不肯受明教半分恩惠,见他手掌拍到,拚起全身残余力气,反手一掌击出。双掌相交,砰的一声大响,张无忌的掌力被她这一掌转移了方向,喀喇一响,灭绝师太重重摔在地下,登时脊骨断成数截。张无忌却也被她挟着下堕之势的这一掌打得胸口气血翻涌,连退几步,心下大感不解,灭绝师太这一掌,明明便是自杀。

临死仍然认为张无忌是歹意,宁死也不肯接受明教的恩惠。这一掌直接把张大教主打懵了。

2.偏执型人格障碍另一特征是:我是对的,我永远是对的。别人说的无论有多少依据,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客观现实和他们的判断不符,他们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七章:

灭绝师太道:“不用性急,片刻之间,便说完了。”悄声对周芷若道:“时刻无多,咱们不能多说了。这柄倚天剑后来鞑子皇帝赐给了汝阳王,我到汝阳王府去夺了回来。这一次又不幸误中奸计,这剑落入了魔教手中。”
周芷若道:“不是啊,是那个赵姑娘夺了去的。”灭绝师太眼睛一瞪,说道:“这姓赵的女子,明明跟那魔教教主是一路,难道你到此刻,仍是不信为师的言语?”周芷若实在难以相信,但不敢和师父争辩。

此时的赵敏和张无忌还是对头,灭绝非要说他俩是一路。无语。

第十八章 倚天长剑飞寒芒

殷梨亭不再理他,自行向峨嵋众人走来。他跨出几步,那道人一声闷哼,仰天倒下,就此不动,至于殷梨亭用甚么手法将他击毙,却是谁也没有瞧见。
峨嵋群弟子这时才大声喝起彩来。连灭绝师太也点了点头,跟着叹息一声。这一声长叹也许是说:武当派有这等佳弟子,我峨嵋派却无如此了得的传人。更也许是说:晓芙福薄,没能嫁得此人,却伤在魔教淫徒之手。在灭绝师太心中,纪晓芙当然是为杨逍所害,而不是她自己击死的。

这个更厉害。纪晓芙明明就是灭绝杀的,她竟然还能认为纪晓芙不是她自己击死的。别人还能说啥呢?惹不起惹不起,告辞~

还有灭绝和杨逍最初的梁子,也纯属灭绝自己脑补。

第二十七章 百尺高塔任回翔

灭绝师太又道:“……我接掌本派门户不久,你师伯孤鸿子和魔教中的一个少年高手结下了梁子,约定比武,双方单打独斗,不许邀人相助。你师伯知道对手年纪甚轻,武功却极厉害,于是向我将倚天剑借了去。”
……
只听灭绝师太续道:“当时我想同去掠阵,你师伯为人极顾信义,说道他跟那魔头言明,不得有第三者参与,因此坚决不让我去。那场比试,你师伯武功并不输于对手,却给那魔头连施诡计,终于胸口中了一掌,倚天剑还未出鞘,便给那魔头夺了去。”
……“那魔头连声冷笑,说道:‘倚天剑好大的名气!在我眼中,却如废铜废铁一般!’随手将倚天剑抛在地下,扬长而去。你师伯拾起剑来,要回山来交还给我。哪知他心高气傲,越想越是难过,只行得三天,便在途中染病,就此不起。倚天剑也给当地官府取了去,献给朝廷。你道气死你师伯孤鸿子的这个魔教恶徒是谁?”周芷若道:“不……不知是谁?”
灭绝师太道:“便是那后来害死你纪晓芙师姊的那个大魔头杨逍!”

事件的过程非常清晰。灭绝的师兄孤鸿子跟杨逍约架,还带了倚天剑。然而还是输了,被杨逍嘴炮攻击,结果回去的路上气死了。

孤鸿子的死跟杨逍没任何关系,纯粹是自己心胸狭窄。但在灭绝的眼里,孤鸿子就是杨逍杀的,因此恨死了杨逍,恨死了明教。

更冤枉的是张教主。啥事都没做,就被灭绝师太冤枉成“淫贼”。

灭绝师太道:“你这样说:小女子周芷若对天盟誓,日后我若对魔教教主张无忌这淫徒心存爱慕,倘若和他结成夫妇,我亲身父母死在地下,尸骨不得安稳;我师父灭绝师太必成厉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我若和他生下儿女,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

灭绝师太微微一笑,道:“如此,我死也瞑目……”眼见张无忌走上前来,伸手要搭她脉搏,灭绝师太右手蓦地里一翻,紧紧抓住张无忌的手腕,厉声道:“魔教的淫徒,你若玷污了我爱徒清白,我做鬼也不饶过……”最后一个“你”字没说出口,已然气绝身亡,但手指仍然不松,五片指甲在张无忌手腕上掏出了血来。

在灭绝师太的不懈宣传之下,从此江湖上人人都说张教主是个小淫贼。张教主真有冤无处诉。

这就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可怕。无论什么事,只要他们自己认定了,就会想方设法寻找支持自己结论的蛛丝马迹,丝毫不顾事实。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逻辑。只要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就会勃然大怒。

3.对失败和挫折极度敏感。

不能容忍失败和挫折也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一大特征。

第十七章 青翼出没一笑飏

灭绝师太冷冷的道:“此人吸人颈血,残忍狠毒,定是魔教四王之一的‘青翼幅王’,早听说他轻功天下无双,果然是名不虚传,远胜于我。”
张无忌对灭绝师太本来颇存憎恨之心,但这时看她身遭大变,仍是丝毫不动声色,镇定如恒,而且当欢赞扬敌人,自愧不如,确是一派宗匠的风范,不由得心下钦服。
丁敏君恨恨的道:“他便是不敢和师父动手过招,一味奔逃,算甚么英雄?”
灭绝师太哼了一声,突然间拍的一响,打了她一个嘴巴,怒道:“师父没追上他,没能救得静虚之命,便是他胜了。胜负之数,天下共知,难道英雄好汉是自己封的么?”
丁敏君半边脸颊登时红肿,躬身道:“师父教训的是,徒儿知错了。”
心中却道:“你奈何不得人家,丢了脸面,这口恶气却来出在我头上。算我倒霉!”
静玄道:“师父,这‘青翼蝠王’是甚么来头,还请师父示知。”灭绝师太将手一摆,不答静玄的话,自行向前走去。众弟子见大师姐都碰了这么一个钉子,还有谁敢多言?一行人默默无言的走到傍晚,生了火堆,在一个沙丘旁露宿。

峨嵋派在青翼蝠王韦一笑手中失利,灭绝顿时就不淡定了。张无忌刚刚还觉得灭绝镇定如恒,是一代宗师的风范,转头就被打脸。丁敏君说的没错,灭绝确实是迁怒。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流弊的不要不要的,所以完全不能容忍挫折。

在万安寺那一段也是。别人虽然着了道儿,但是被救出来不就好了?只有灭绝一人,觉得被抓之后,就不想活了。

第二十七章

鹿杖客说道:“灭绝师太,你好!”灭绝师太缓缓睁开眼来,道:“在这里便是不好,有甚么好?”鹿杖客道:“你如此倔强,主人说留着也是无用,命我来送你归天。”灭绝师太死志早决,说道:“好极,只是不劳阁下动手,请借一柄短剑,由我自己了断便是。还请阁下叫我徒儿周芷若来,我有几句话嘱咐于她。”

灭绝为什么“死志早决”?因为她远征明教也失败了,又被抓来了万安寺。其实武林中人,胜败都是常事。但是她玻璃心,根本忍不了失败。

4.极度自私。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度自私。一切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越是亲近的人,就越是暴露自私的真面目。什么都得顺着他们。

灭绝逼纪晓芙、周芷若去色诱杨逍、张无忌就是明证。她完全不考虑纪晓芙、周芷若愿意不愿意,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就非得逼她们去做。纪晓芙不愿意,就被她杀了。对周芷若更是道德绑架。

第二十七章:

灭绝师太道:“这个人,那就是你了。我要你以美色相诱而取得宝刀宝剑,原非侠义之人份所当为。但成大事者不顾小节。你且试想,眼下倚天剑在那姓赵女子手中,屠龙刀在谢逊恶贼手中,他这一干人同流合污,一旦刀剑相逢,取得郭大侠的兵法武功,自此荼毒苍生,天下不知将有多少人无辜丧生,妻离子散,而驱除鞑子的大业,更是难上加难。芷若,我明知此事太难,实不忍要你担当,可是我辈一生学武,所为何事?芷若,我是为天下的百姓求你。”说到这里,突然间站起身来,双膝跪下,向周芷若拜了下去。

又是天下百姓,又是双膝跪下,戏真多。她不怕伤害徒儿的名节,但是当范遥说她是自己老情人的时候,灭绝又心态爆炸了,开始了拼命的打法。

自私+双标。

5.偏执型人格障碍一般还伴随着社交障碍。他们没办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一般都是独处,跟外界有壁。

第十章 百岁寿宴摧肝肠

张三丰忽道:“明日我带同无忌,上嵩山少林寺走一遭。”众人明白师父的心意,那是他无可亲何之下,逼得向少林低头,亲自去向空闻大师求救,盼望少林高僧能补全“九阳神功”中的不足之处,挽救无忌的性命。
……本来峨嵋派也传得一份“九阳真经”,但掌门人灭绝师太脾气十分孤僻古怪,张三丰曾数次致书通候,命殷梨亭送去,灭绝师太连封皮也不拆,便将信原封不动退回。眼下除了向少林派低头,再无别法了。

灭绝这是典型的有自闭倾向的社交障碍啊。我想不出一个正常人能这么对待张三丰的来信。除了“精神病”之外,没有任何解释。

第十三章 不悔仲子逾我墙

灭绝师太性情孤僻,一生潜心武学,于世务殊为膈膜……

旁白说灭绝师太孤僻,和世务隔膜。可见真的挺自闭。

6.无缘无故的不高兴,永远不开心。

这也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灭绝师太从出场到领盒饭,对她就没有一处“笑”或是开心的描写。灭绝在整部书中,一直都是阴沉的,心中有气的。

她看见张无忌认穴手法高明,不高兴。看到蛛儿伤了殷无禄,还是不高兴。看到宋青书记得峨嵋派的人名,她依然不高兴,还瞪宋青书。

就连俞莲舟给她面子,她还在不高兴。

第22章 群雄归心约三章

武当派中二侠俞莲舟一直注视着张无忌的动静,对他武功之奇,深自骇异,这时暗想:“灭绝师太剑法虽精,未必及得上昆仑、华山四大高手的联手出战,倘若她再失利,武当派又制服不了他,六大派可栽到家了,我先得试一试他的虚实。”当下快步抢入场中,说道:“师太,让我们师兄弟五人先较量一下这少年的功力,师太最后必可一战而胜。”
这几句话说得十分明白,武当派向以内力悠长见称,自宋远桥以至莫声谷,五人一个个的跟张无忌轮流缠战下去,纵然不胜,料想世间任何高手,也决不能连斗武当五侠而不累得筋疲力竭,那时以强弩之末而当灭绝师太凌厉无伦的剑术,峨嵋派自非一战而胜不可。
灭绝师太明白他的用意,心想:“我峨嵋派何必领你武当派这个情?那时便算胜了,也是极不光彩。难道峨嵋掌门能捡这种便宜,如此对付一个后生小辈?”她自来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虽见张无忌武功了得,但想都是各派与斗之人太过脓包所致,那日这小子何尝不是给我手到擒来?后来我大举屠戮魔教锐金旗人众,这小子出头干预,内力虽奇,又有甚么作为?当下衣袖一拂,说道:“俞二侠请回!老尼倚天剑出手,不能平白插回剑鞘!”

灭绝不仅不领武当的情,还表现出非常不好相处的样子。又是“衣袖一拂”,又是生硬的语气“不能平白插回剑鞘”,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大的气。

总之,灭绝师太的表现,处处都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强烈怀疑金庸是不是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要不怎么能描写的这么精准呢?简直跃然纸上。

可惜张大教主只会治疗身体方面的病症,帮不了灭绝师太。她这样的人,放在现代的话,最需要的就是去看心理医生。

据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可能是因为童年缺爱,加上成年后受到重大的挫折。不知道师太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如果有写灭绝师太同人小说的朋友,不妨从这方面入手,写一写灭绝的悲惨童年,给她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user avatar

在看过某本书之前,

我通过灭绝这个人物形象深刻的了解了什么叫“发正义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笔下的“灭绝师太”,无疑是读者心中最为复杂且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既是峨嵋派的掌门,也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高手,但她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那个“心狠手辣”、“绝情绝义”的掌门。然而,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评价,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个人物的深度和悲剧性。要评价灭绝师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 回答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是一个极其丰富、多层次且引人入胜的话题。金庸先生以其超凡的笔力,不仅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江湖恩怨,更深入地刻画了各种形态的爱情,它们或炽热如火,或缠绵悱恻,或悲壮凄美,构成了他武侠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要评价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想化的爱情:.............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各有千秋,鲜活生动。其中,归辛树夫妇,这对被誉为“神拳无敌”的夫妻,在我看来,是《笑傲江湖》中一个极具特色、充满矛盾的群体。他们身上既有绝世武功的传奇,又有凡人情感的羁绊,还有政治洪流下的无奈,这些都让他们的形象丰满而令人回味。首先,谈谈他们的“神拳无敌”。这四个字可不是虚传。归.............
  • 回答
    《金粉世家》里的白秀珠,你说评价她啊? 我觉得她这人啊,挺复杂的,不是那么容易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要我说啊,她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傲劲儿,那是打娘胎里带来的,谁也夺不走。 她出身好,家里有钱有势,自小跟着父亲在欧洲跑,见过世面,身上那股子“洋气”和“见过世面”是装不出来的。 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
  • 回答
    温青青,这个名字在金庸武侠世界里,总是伴随着一些争议和讨论。作为《碧血剑》的女主角,她不像黄蓉那样机灵讨喜,也不像小龙女那样冰清绝俗,她身上有太多真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成分,但也正是这些,让她成为一个格外立体的角色,一个让许多读者又爱又恨的存在。要评价温青青,我们得先捋一捋她的出身和成长环境。她.............
  • 回答
    金庸先生的《连城诀》啊,这书写得真是绝了,但总感觉它在金庸先生的武侠谱系里,像是那个不那么被大众熟知,却又有着自己独特光芒的珍宝。不像《射雕》《神雕》那样家喻户晓,也不像《天龙八部》那样格局宏大,更没有《笑傲江湖》那样道尽政治与人性的纠葛,但《连城诀》有它自己的“狠”劲儿,直击人心最柔软也最阴暗的地.............
  • 回答
    《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金庸先生武侠世界里一块坚实的基石,更是许多人心中的武侠启蒙。它不像《笑傲江湖》那样写满了江湖的险恶与人性的挣扎,也不像《天龙八部》那样铺陈出家国情仇的宏大画卷,《射雕》更像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侠义的青春史诗。故事的主人公郭靖,初登场时是个憨厚老实、资质平平的.............
  • 回答
    金庸的《碧血剑》,乍看之下,似乎不像《射雕英雄传》那般家喻户晓,也没有《笑傲江湖》那样在武侠爱好者心中占据如此高的地位。但如果你深入其中,会发现它是一部别具一格、充满张力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金庸武侠系列中一股别样的清流,承载着作者对历史、人性以及理想主义的深沉思考。故事的骨架:忠义与家国的纠葛《碧血.............
  • 回答
    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初读之时便像是被一股暖流包裹,又带着一丝悬疑的悸动。这本书不像有些小说那样上来就给你一个惊天动地的开场,而是徐徐展开,仿佛一个老友在你的耳边轻声诉说一个关于“被陷害”与“逃亡”的故事。但如果你因此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追捕故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对“.............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给一位从未尝过火锅的人,如果他有幸品尝到了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他会不会爱上一样,答案显而易见,但背后的原因却值得细细道来。如果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团真的能够“彻彻底底地读懂”金庸先生的小说,那么,我说,金庸老先生获奖的可能性,绝非渺茫,而是相当高。这不仅仅是文学爱好者的一厢情愿,而是基.............
  • 回答
    张小斐夺得金鸡影后,这件事在当年可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个演喜剧出身的演员,能走到金鸡影后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看点的事情。首先,我们得聊聊她得奖的作品——《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有多火,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它不只是票房大卖,更重要的是,它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李焕英这个角色,.............
  • 回答
    这真是太令人振奋了!短短三个小时内,谷爱凌就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一金一银,这种表现简直可以用“现象级”来形容。我们得好好聊聊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以及这背后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3小时斩获1金1银”的时间线。这意味着她连续征战了两个高强度的项目,并且都拿到了顶尖的成绩。这本身就需要极强的体.............
  • 回答
    香港金融从业者对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评价,总体上来说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夹杂着对其领导下的港交所转型和发展的高度肯定,以及对某些政策执行或市场影响的讨论甚至批评。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普遍认可的成就与贡献:李小加在任期间,港交所经历了显著的转型和发展,这些成就得到.............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围棋水平,这是一个在武侠迷和围棋爱好者中都颇为有趣的话题。由于他本人并非职业棋手,我们更多地是从他的作品中,以及一些流传下来的轶事来窥探一二。作品中的围棋意境: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便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而围棋,作为一种蕴含着哲学、策略和人生哲理的古老游戏,自然也.............
  • 回答
    金庸先生,一个响彻华人世界的名字,他的武侠小说,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要评价金庸其人,绝非一两句话能够概括,他既是文学巨匠,也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情怀的文化符号。一、 文学宗师,开创武侠新纪元 “侠”的文化传承与升华: 金庸先生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狄云,在我看来,是极其真实,也极其令人心疼的一个角色。他不像杨过那样拥有与生俱来的非凡资质和张扬的个性,也不像郭靖那样心地纯良、侠肝义胆,更不像乔峰那样顶天立地、一往情深。狄云的出场,带着一种小人物的卑微和笨拙,他只是一个被生活推搡着、命运捉弄着的可怜人。狄云的一生,几乎可以用“苦难”.............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状告江南《此间的少年》侵权一事,可谓是轰动一时,将网文界的版权保护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赔偿金额的官司,更是对创作源头、借鉴与抄袭界限以及知识产权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被尊重的深刻拷问。金庸先生作为武侠文学的泰斗,其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早已深入人心,.............
  • 回答
    金庸笔下的欧阳克,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不像郭靖那样憨厚正直,也不似杨康那样纠结善恶,更不像黄药师那样孤傲不羁,欧阳克身上糅合了世家公子的油滑、纨绔子弟的恣意,以及一种混合了武学天赋和低劣人品的奇特气质。初见欧阳克,是在《射雕英雄传》的江南一带,他是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的“徒弟”,黄.............
  • 回答
    金庸先生的《连城诀》是一部以“恶”为主题的小说,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莫过于那位被冠以“血刀老祖”名号的家伙了。说实话,初读此书,血刀老祖的出现,足以让很多读者感到不适,甚至生理性的厌恶。他的存在,仿佛就是小说黑白颠倒、人性泯灭的缩影。要评价血刀老祖,咱们得把他的“恶”拆解开来看.............
  • 回答
    金庸笔下的全真教,在我看来,绝对是武侠世界里一个极其鲜活、也极具代表性的门派。它不像峨眉那样飘逸出尘,也不像丐帮那样江湖气十足,更没有少林武当那种名门正派的沉稳厚重。全真教,带着一股道家出世的淡然,却又被江湖的波涛汹涌裹挟其中,这种矛盾与张力,正是它魅力的来源。初识全真教,是在《射雕英雄传》里。那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