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一集弃。
真不是崇洋媚外,毕竟追这部剧还得花钱,这部剧质感或许有,但剧情实在是那个,太杂乱了,追外剧有时候不花钱,质量也够硬,譬如说《m国犯罪故事》新一季。
大家好我是演员段奕宏,也是《双探》中李慧炎的饰演者、这部剧的监制。
第一次看到编剧贾长安的剧本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写的东西特别有质感,已经有了很好的地基,这让我们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搭建更好的改编作品。
现在的观众看了很多像《无罪之最》这样的高智商悬疑剧,也熟稔本格推理。我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团队暂时还做不到那种结构和文本的成熟度,那么我们能给到观众什么的?找来找去找到了李慧炎和周游这种角色。
从开拍之前,我一直在寻找李慧炎这个人,他的故事发生在寒冷偏远的小城,这也给了我们很多灵感。拍摄的时候一直在低温的环境中,演员就会下意识地想要去烤烤火,暖和一下再继续演戏。但是我跟导演说,千万不能这样,不能让人物失真,不能带着房车的「暖和气儿」。我很欣慰这种坚持我们做到了,保持住了人物地域、时间的质感。
为了演好李慧炎,我花了很多心思,吃了很多苦,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看过之后会怎样判断。我能做到的就是对现有艺术水准的坚持,还有尽可能地真实、朴素。
除了演员的部分,这部剧里我有一项更大的挑战是第一次做监制。
说服自己做《双探》的监制,我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这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我所寻求的。
最开始我最担心的是我担不起责任,因为经典影片所需要的能量和艺术水准,我怀疑自己还做不到。第二是我还有一种逃避的心态,做演员我做得挺好的,我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这部分是我能把控自己、苛求自己的。但是做监制要做的太多,绝对不只是一个名号,我能胜任吗?这种思虑在当时一直干扰着我,让我断然拒绝了邀请。
可是合作的小伙伴说,如果你不来承担,就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无奈之下我只能接下这个重任。
我比不了精品影视剧的监制,也没有他们的社会资源,我能要求自己的,就是对艺术追求的苛刻。
这种苛刻,我有。
现在再来看,监制的工作确实让我的演员本行拓宽了维度,汲取了很多的养分。至少我学会了跟各部门沟通。以前我生怕我的思索和灵感跑了,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先自我表达一番,那种说话方式真的有时候会吓到别人。做了监制我才知道要如何关注对方的感受,也意识到了在艺术表达上面,还有很多种可能。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所有剧组创作者的意图、追求和价值,原来表演在他们的眼中,还有更多互相呼应、借力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