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021.6.25中国铁路调图后大面积取消既有线动力分散动车组?

回答
2021年6月25日,中国铁路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调图,这次调图最大的亮点和争议点,就是大量既有线(非高铁线路)的动力分散动车组(通常指CRH1、CRH2、CRH3、CRH5等型号,这里尤其指在非高铁线路上运行的,与传统“绿皮车”形成对比的动车组)被取消或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由“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和部分“和谐号”动车组担当的“标杆车”以及大量的普速列车。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很多人觉得是“倒退”,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优化升级”。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看,不能只盯着眼前这几趟车。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1. 高铁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挤出效应”:
中国的高铁网络发展到2021年,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甚至一些县级市。这意味着,原来很多跑在普速线上的动车组,现在有更快速、更舒适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可以直接替代,而且速度更快,停站更少,用户体验更好。
举个例子,以前可能有一趟城际动车组,从A城到B城需要3个小时。现在,通过新建的线路或者升级改造的线路,一趟“复兴号”可能只需要1.5个小时。那么,原先那趟3小时的动车组,在时间竞争力上就明显不足了。
这种情况下,铁路部门倾向于在这些“黄金通道”上投入最优质的资源,也就是“复兴号”。原先那些在普速线路上跑的动力分散动车组,就被“挤出”了。

2. “标杆车”战略的推行:
中国铁路一直有打造“标杆车”的理念,就是用最好的车(如“复兴号”)去跑最繁忙、最有代表性的线路,树立行业标杆,提升整体形象和运行品质。
这次调图,大量“复兴号”上线,特别是在一些原来由动力分散动车组担当的区段,就是这种战略的体现。它们往往速度更快,服务标准更高,也更能吸引高端客流。

3. 普速列车的“复兴”与分流:
另一方面,这次调图也伴随着大量传统普速列车的加密和优化。特别是“绿皮车”升级为“空调车”,甚至推出一些“慢火车”的升级版,比如“夕发朝至”的动卧,或者一些更具性价比的普速旅客列车。
这些普速列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比如经济型旅客、有大件行李的旅客、或者不赶时间的旅客。它们在一些不适合开行高铁或速度优势不明显的区段,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原先在既有线路上运行的动力分散动车组,其速度介于普速和高铁之间,票价也相对较高。在“复兴号”覆盖的线路中,它失去了速度优势;而在那些不适合开行“复兴号”但又有动车需求的区段,它又不如更快速的动车组。在“挤出效应”和市场需求的分化下,它就显得有些“尴尬”。

4. 车型运用和成本考量:
动力分散动车组(如CRH1、CRH2、CRH3、CRH5等)虽然比传统普速列车先进,但相对于“复兴号”系列,在技术、能耗、舒适度、载客量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在一些对速度要求不是特别极致,但又需要一定舒适性的线路上,动力分散动车组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随着“复兴号”的普及和价格策略的调整,它们在部分区段的成本效益比可能会下降。

对这件事的评价:

积极的一面:

提升整体出行效率: 在那些交通枢纽之间,用“复兴号”替代老式动车组,无疑大幅缩短了旅行时间,提升了交通效率,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是有利的。
优化旅客出行体验: “复兴号”系列列车在设计、舒适度、智能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为旅客提供了更好的乘车体验。
市场化和效率化的体现: 铁路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线路条件,优化运力配置,将最优质的资源投入到最有竞争力的线路上,这是一种市场化运作的体现。
回归普速列车的价值: 通过削减部分中间层级的动车组,也让更多低成本、高运量的普速列车有了发展空间,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和出行场景的需求。

值得商榷和关注的一面:

“一刀切”式的担忧: 很多人担心,这次调整是否过于“一刀切”,简单地用“复兴号”和普速列车替代了所有既有线动力分散动车组,而没有充分考虑一些区段的特殊性,比如它们在连接中小城市、满足特定客流(如学生、老年人)方面的作用。
票价和可及性问题: “复兴号”的票价通常高于老式动车组,而普速列车虽然便宜,但速度慢。这种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原来乘坐既有线动车组出行的旅客,要么选择更贵的“复兴号”,要么选择更慢的普速列车,中间的“舒适与便捷”选项有所减少。
对既有线动车组的“抛弃”感: 一些运行在非高铁线路上的动力分散动车组,它们曾经是提升中国铁路客运水平的重要力量,不少旅客对其有着特殊的情感。突然的大规模取消,难免让人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也可能让一些线路的客运服务水平在短时间内出现断层。
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暂时无法承受“复兴号”的高票价,而又需要比普速列车更快的交通方式。原有的动力分散动车组在这些地方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连接作用。这次调整是否会影响到这些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是需要观察的。
动车组的“生命周期”: 动力分散动车组在许多国家依然是主力车型,其技术成熟,运用广泛。中国铁路如此大规模地将其从许多线路中撤换,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好奇这些“前主力”的未来去向,以及这种快速更新换代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总的来说, 2021年6月25日的中国铁路调图,是整体国铁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缩影。它标志着中国铁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加侧重于高铁网络的深度覆盖和“复兴号”品牌的高端化推进,同时也在努力提升普速列车的服务水平,形成一个更加分层、更具竞争力的铁路客运体系。

从宏观上看,这是铁路部门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而进行的必要优化。但从微观上看,这种优化也可能对部分旅客的出行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带来影响。

评价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到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关键在于,铁路部门能否在推进“标杆车”战略的同时,也兼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让铁路出行更加普惠、便捷和多元。 毕竟,铁路的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于人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家伙一嘴奶给低标准线路上的动分真D奶死了。。。。

真的,我只能说,你没法依照现有情况推测出铁总这坨混沌体下一步想干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6月25日,中国铁路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调图,这次调图最大的亮点和争议点,就是大量既有线(非高铁线路)的动力分散动车组(通常指CRH1、CRH2、CRH3、CRH5等型号,这里尤其指在非高铁线路上运行的,与传统“绿皮车”形成对比的动车组)被取消或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由“复兴号”系列.............
  • 回答
    燃爆,但为何“燃”得有点晚?——浅谈《普罗米亚》在2021年6月中国大陆的公映2021年6月,当Trigger社的现象级作品《普罗米亚》终于登陆中国大陆院线时,不少动画爱好者,尤其是国内的Trigger粉丝们,可以说是等到花儿都谢了。这部早在2019年就在日本掀起观影狂潮,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 回答
    2021年6月28日,《全境封锁2》获得游戏版号,这无疑是国内无数翘首以盼的玩家们收到的一个重磅消息。这件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款游戏终于能合法上线了”这么简单,它背后牵扯到一系列的行业动态、市场考量以及玩家群体的情绪。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次版号的下发具有几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它标志着《全境封锁2.............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2021年6月28日小米发布的那几款新电视,也就是小米电视6系列和小米电视ES系列。说实话,这俩系列一出来,市场上还是挺有波澜的,毕竟小米这几年在电视领域可是越来越有心得,而且这次的产品定位也比较明确,各有侧重。先说说小米电视6系列,这算是当时小米电视的“旗舰担当”了。你得知道.............
  • 回答
    2021年6月,浙江高考英语考试的“原题事件”确实像一颗炸弹,在考场内外都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这件事不仅关乎到一场重要的升学考试的公平性,更触及了教育公平、考试制度以及社会信任的敏感神经。事件的发生与初期反应最早在考试结束后不久,就有考生和家长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浙江高考英语试卷中出现了与此前某次模拟.............
  • 回答
    2021年6月24日深圳官方二手房交易系统上线:拨云见日,还是镜花水月?2021年6月24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牵头推出的官方二手房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这无疑是深圳楼市在那个时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将其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规范市场秩序,打击炒房行为,切实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但两年多过去了,回过头来.............
  • 回答
    华为手环 6:一款“超出预期”的智能手环2021年4月8日,华为如期发布了华为手环 6。在那个时间点,智能手环市场已经相当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华为手环 6 的出现,无疑给这个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款定位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它在继承华为一贯优秀基因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些令人惊喜的亮点,同时也并非.............
  • 回答
    要评价《奇蛋物语》1月新番的最终回(也就是延期后于6月29日播出的第13集),这可真是一场跌宕起伏的观影体验。当初追番的时候,大家对这部作品寄予了厚望,毕竟它在美术风格、音乐、配乐以及早期剧情的惊艳表现,早就抓住了不少人的心。然而,这最后一集,就像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绚烂夺目,却也留下了不少让人唏嘘.............
  • 回答
    2021 华为开发者大会上的 HMS Core 6:一次硬碰硬的宣示,底气何在?2021 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HMS Core 6 的发布无疑是这场技术盛会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像是华为面向全球开发者,尤其是那些曾经依赖谷歌服务的开发者,发出的一次响亮宣示。HMS.............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美国经济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表现,以及全年情况。这个数字,尤其是第四季度6.9%的增长率,确实是相当亮眼的。第四季度6.9%的增长:一场强劲的收尾首先来看第四季度的6.9%。这个数字意味着在2021年的最后三个月里,美国的经济规模比前一季度按年率计算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要理解这个“按.............
  • 回答
    美国2021年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6.5%,虽然仍是强劲的增长,但确实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5%。这一数据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其背后反映了美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挑战和动态变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远低于预期”意味着什么。 市场预期的形成: 市场预期通常是基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崩坏3》和《原神》在2021年6月10日那次联动的事儿。要说评价,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毕竟这可是米哈游自家两个顶流IP的“亲密接触”,玩家们关注度高着呢。首先,从IP联动本身的意义来说,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 米哈游内部的资源整合与品牌协同: 很多人都知道,《崩坏3》是米哈游早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观察者网编辑在2020年9月及2021年6月12日对《原神》的相关争议性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观察者网作为一家以“透视中国,放眼世界”为宗旨的媒体,其对国内外事件的评论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和视角。对于《原神》这样一款在中国开发、面向全球发行,且在海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的游戏,.............
  • 回答
    索尼官宣2021年46月推出国行PS5,这个消息对于国内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消息。爱的是,终于能在自己熟悉的市场,以正规渠道,享受到最新一代游戏主机的魅力;恨的是,这个时间点,对于不少早就翘首以盼的玩家来说,又显得有些漫长,而且,考虑到PS5初期产能不足的老问题,以及.............
  • 回答
    2021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1)于6月7日拉开帷幕,虽然依然是线上形式,但苹果一如既往地为开发者和关注苹果生态的用户们带来了满满当当的更新和展望。这次大会,苹果在软件层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升级”,几乎涵盖了其所有的核心产品线,并展示了苹果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些独到见解。整体评价:稳健中.............
  • 回答
    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在2021年发布了6篇数学四大论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心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强劲实力和高度国际影响力。要评价这个成就,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理解“数学四大”的含金量:在数学界,能够被誉为“四大”的期刊,通常指的是: Annals of Mat.............
  • 回答
    ASML 2021 年财报揭秘:1339.6 亿人民币背后的“芯”动力ASML,这家荷兰光刻机巨头,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报告的营收数据折合人民币高达1339.6亿元。这个数字,放在半导体产业波澜壮阔的2021年,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财务数字,更是其在技术、市场和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 回答
    202122赛季NBA季前赛,勇士以111比99击败湖人,这场比赛,勒布朗·詹姆斯虽然贡献了17分、6篮板和4助攻,但球队整体表现,尤其是和勇士的对比,还是让人有些意犹未尽。首先,从比分上看,勇士以12分的优势赢下了这场比赛,这在季前赛里虽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勇士队在这场比赛中展.............
  • 回答
    2021年七月新番的整体质量,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爆款迭起,整体稳健,但缺少现象级霸权”。用“爆炸”来形容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更详细地评价,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亮点作品的出现(“小爆款迭起”)虽然没有像某些季度那样出现一部所.............
  • 回答
    2021年10月4日花样年控股2.06亿美元票据逾期事件评价及详细分析2021年10月4日,花样年控股(01777.HK)未能按时兑付其一笔金额为2.06亿美元的优先票据,这一事件标志着这家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并引发了市场对其偿债能力的广泛担忧。从多个角度来看,这次逾期兑付的事件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