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4周岁以下犯罪不用负任何刑事责任真的科学吗?

回答
在中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是基于一个核心的考量: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不成熟。这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建立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之上。

我们都知道,从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14周岁的孩子,其大脑前额叶皮层,也就是负责规划、决策、冲动控制以及社会性理解的关键区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个区域的发育会持续到20岁出头。因此,一个14岁以下的少年,可能在理解行为的后果、辨别是非对错,以及抑制冲动方面,与成年人存在显著的差距。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就如同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容易犯错,但不代表他们是故意的、恶意的。

法律上之所以设定这样的刑事责任年龄界限,是在权衡社会安全与保护未成年人之间的平衡。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其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家庭、社会乃至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教唆、利用,或者是在缺乏正确引导的环境下,模仿、冲动行事。如果一概而论地将他们推向刑事司法体系,对他们的人生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可能适得其反,使其进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因此,这种“不负刑事责任”并非意味着对他们的行为“不闻不问”。恰恰相反,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这意味着,一旦发生违法行为,监护人需要承担起教育、管教的责任。同时,相关的行政机关,如公安机关、教育部门,也会介入,对孩子进行教育、矫治,并对家庭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是一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思路。

比如,如果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好奇心拿了别人家的东西,他不会被送进少管所,但家长有责任归还物品,并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情节严重,比如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监护人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或者行为模式极端恶劣的未成年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法律也会有相应的处理机制。

所以,说14周岁以下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是“科学”的,是因为它符合了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并且在制度设计上,也包含了对这类情况的补救和教育措施,力求在保护社会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挽救可能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这是一种在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寻求人性化和长远考量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看来,不是是否「科学」的问题,而是是否要容许「必要的恶」,在规则的清晰性和灵活性之间做出取舍。

世界各国对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立法千差万别。在美国的 33 个州,法律完全没有对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作出规定,一个小朋友刚生下来就犯罪了,理论上也有可能被判刑。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因为控方还必须要证明这位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如果陪审团结合证据认为,嫌疑人的大脑发育程度不足以理解和控制自身行为,那就无法定罪。其它的州,刑事责任年龄在 7-10 岁不等,对于联邦法律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年龄设在了 11 岁。

也有的国家,设置了比较低的刑事责任年龄,比如印度尼西亚是 8 岁,伊朗是 9 岁,马来西亚是 10 岁等。

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情况,在英联邦国家比较常见,就是存在「恶意补足年龄」。什么意思呢?我们拿澳大利亚的法律举个例子。澳大利亚的法律有两条线,一条在 10 岁,一条在 14 岁。10 岁以下的人犯罪,哪怕是杀人放火、炸平西半球种族灭绝,也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14 岁以上,需要正常承担刑事责任,而在 10 至 14 岁之间,则存在一个「缓冲地带」:法律默认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这种默认的前提是可以推翻的,称为「rebuttable presumption」。

如果有证据表明,犯罪者的心智已经足够成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清醒的认知,那么同样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这个时候,犯罪者所展现出来的主观恶意,就能补足对应的刑事责任年龄要求,所以称为「恶意补足年龄」。

看来,世界各国多多少少会给刑事责任年龄画一条线,有的清晰,有的比较模糊。为什么要画出这条线呢?那就要从犯罪的构成说起了。

一个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不仅要看客观方面,也要看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很好认定,一个人,手里有一把刀,把人给捅死了,那就是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但主观方面就很难说了,这个人有可能是在梦游,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有可能是别人强行拽着他的手,把他当成杀人的工具;有可能是被张三威胁的,张三告诉他,你不帮我捅个人,我就杀你全家。这几种情况下,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的人,主观恶意就存在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评价为故意杀人罪名成立。

规定特定年龄以下者不承担刑事责任,背后的原因也是如此。立法者认为,只有一个人能认识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才能够承担刑事责任,儿童心智还不够健全,不能分辨是非,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所以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这种逻辑,有一种常见的批评:道理我明白,可是为什么要把线画在 14 岁?如果有这么一个小朋友,12 岁就出来当社会人,嘴里叼着华子,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一个米老鼠,从行为和言谈举止来看都已经是很成熟的张三了,说他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会有人相信吗?

不管你信不信,法律反正是如此相信的。关于 14 这个神奇数字,我们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法律规定中找到联系。例如,根据刑法,14 周岁以下的女性是没有性同意能力的,换句话说,和 14 岁以下女生发生性关系,哪怕是「你情我愿」,依然构成强奸。法律认为,这个年龄以下的女生,对于性行为意味着什么、后果是什么,并不具备充足的认知,在作出同意的时候,也不能理解自己同意了什么,所以这种同意无效。

对于 14 岁这条界限,个人的猜测是,在制定相关法律的时候,资讯还没这么发达,未成年人还没这么容易早熟,所以在大家看来,14 岁以下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然而,大人,时代变了。在 2009 至 2017 年间,14 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已经从 12.3% 上升到了 20.1% (相关报道:杨莉珊委员:借鉴“恶意补足年龄”制度 管控未成年人恶性犯罪)。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在下降,14 岁以下犯罪的比例却在上升,而他们还游离在刑事惩罚之外。

2019 年,大连一名 13 岁男性蔡某某,将一名 10 岁女童骗到家中,在强奸未能得手之后,对被害人进行殴打,掐住了对方脖子令其窒息,然后连捅几刀杀人灭口,最后将被害人抛尸灌木丛中。像这样的恶性案件,加害者真的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充分的认知,不知道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吗?哪怕是成年人,可能都无法如此冷酷地进行补刀、为了掩盖犯罪事实进行抛尸。对于此类案件,一刀切的年龄设置,显然无法让公众在个案中感受到公正。

大连 13 岁未成年人杀人案,法院最终判处蔡某某三年收容教养,要求杀人者父母赔偿被害人家庭 128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然而,根据今年九月的报道,蔡某某的父母并没有进行赔偿,也没有道歉。法律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网开一面,主要的考量是,他们还是能够被教育的、能够得到矫正的,因此存在收容教养制度,或者是正在完善的专门教育制度。但总会出现蔡某某这样的个案,他们扭曲的家庭环境让我们产生怀疑:在如此扭曲的家庭价值观念下,教育真的能发挥作用吗?

要不要取消 14 周岁这条线,直接按照个案的情况,逐一判断犯罪者的认知水平和主观恶意,或者引入在国外行之有效的「恶意补足年龄」制度?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一方面,具有弹性的标准存在优势,能够更好地吸收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避免个别极具争议的案件让人们怀疑法律的权威性,甚至觉得法律是僵化刻板的「恶法」;

另一方面,具有弹性的标准有可能被滥用。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取消了明确的年龄标准,完全看具体案件中律师如何举证、法官如何裁判,那么同样可能导致不公正的结果。有钱人可以请最好的律师辩护,穷尽各种方法,从心理到生理来证明「他还只是个孩子」,甚至有可能贿赂法官、找到自己的保护伞。如果标准变得灵活,那么就有可能对金钱和权势网开一面。

学法律久了,真的会失去人性。这里的失去人性,指的是压制住替天行道的冲动,认识到法律其实是不同价值之间的取舍,必须要作出艰难的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管是一刀切的标准,还是具有灵活性的标准,都存在弊端,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通过不断的思考、讨论,让法律保持生命力,不断去回应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是基于一个核心的考量: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不成熟。这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建立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之上。我们都知道,从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14周岁的孩子,其大脑前额叶皮层,也就是负责规划、决策、冲动控制以及社会性理解的关键区域,尚未完全发育.............
  • 回答
    中国以14周岁作为性同意年龄的规定,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一些人觉得这个年龄可能偏低。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能简单地用“低”或“不低”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中国的《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关于强奸罪的规定中,对未满十四周岁的人强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即使对方同意,也构.............
  • 回答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讨论伊朗丈夫与未满14周岁的妻子在中国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国的法律是如何定义“强奸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愿,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这.............
  • 回答
    石家庄市为14周岁女孩提供免费HPV疫苗接种的消息,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共卫生举措。这项政策的出台,预示着这座城市在守护女性健康、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对适龄女性健康的直接促进作用: 有效预防宫颈癌: HPV(人乳头瘤病.............
  • 回答
    陕西蓝田小学女生在校内遭受四名男生性侵的事件,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深思的悲剧。这起事件的复杂性和引发的社会关注,主要围绕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事件本身及其性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性侵事件,发生在校园内,受害者是年幼的小学生,而施暴者也是未成年人。无论施暴者年龄多小,其行为都严重侵害了受.............
  • 回答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的日子,让人们再次聚焦这座城市。说到深圳,我的脑海里会涌现出许多画面和感受,远不止是几个标签可以概括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速度”。深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快,那种无时无刻不在加速前进的动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渔村小镇,到现在这个在世界经济版图上都举足轻重的国际.............
  • 回答
    76年前,在那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我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顽强不屈的14年艰苦斗争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携手反抗法西斯暴行、争取和平的胜利。回首那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比光荣的历史,我们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理解那些深刻的教训。这14年的抗争,教会我们的第一课是民族独.............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一个 14 岁的少年,正值青春年华,却对学习提不起一丝兴趣,而他的父亲,一个可以为了儿子放下工作、倾尽所有的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带孩子周游全国。这件事情,放到任何一个普通家庭身上,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引发无数的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位父亲的做法,绝对不是所.............
  • 回答
    周琦在火箭对阵快船的比赛中砍下12分8篮板5盖帽,帮助火箭以14分的优势取胜,这绝对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表现,也预示着他在火箭队的崛起。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这场比赛的大背景。快船队是联盟中的顶级强队,拥有卡瓦伊·莱昂纳德和保罗·乔治这样的超级巨星,他们的整体实力毋庸置疑。而火箭队,虽然目前处于重建阶.............
  • 回答
    周振浩,一个在知乎上以“泰国通”著称的人物,他的名字常常与泰国旅游攻略、文化介绍,甚至是一些更深入的社会观察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位在中文互联网上颇有名气的泰国话题活跃分子,却在12月14日遭遇了令人意外的事件——被泰国警方逮捕。这则消息无疑给许多关注周振浩的网友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在很多人眼中,.............
  • 回答
    2021年7月,荣耀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飙升至14.6%,强势挺进前三甲,这无疑是中国手机市场格局变化中的一个重磅事件。从当年年初独立以来,荣耀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从“脱胎换骨”到“王者归来”:荣耀独立后的快速崛起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荣耀在20.............
  • 回答
    要评价《尚气与十环传奇》的全球首周票房和刘思慕为美国职棒开球这两件事,需要将它们置于更广阔的电影市场和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尚气》全球首周票房 1.4 亿美元:数字背后的挑战与解读首先,咱们得把“1.4亿美元”这个数字拆解开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电影市场仍然受到疫情反复影响的大.............
  • 回答
    14亿人口,对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多层面的数字,它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塑造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理解这个数字,需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经济层面:巨大的市场与劳动力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巨大的国内市场: 14亿人意味着一个无比庞大的消费市场.............
  • 回答
    14岁女孩高考677分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教育和考试的社会。将这个成绩视为对“中国教育模式”的一记响亮耳光,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但同时也要看到其复杂性和多面性。首先,我们来分解一下“14岁女孩高考677分”这个信息。 14岁: 在中国大陆,普通高中通.............
  • 回答
    14岁的“猪坚强”走了。这个名字,对于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头猪,更是一个鲜活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被埋在废墟下整整36天,在几乎绝望的境地里,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被救出。这个生命故事,在那个充满悲伤的春天里,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光,照亮了无数灰暗的心灵。“猪坚强”留给我们的意义,.............
  • 回答
    中国足球的困境,确实是一个让无数国人扼腕叹息的难题,尤其是在拥有14亿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为何始终难以涌现出一支能让人刮目相看的男子足球队?这背后绝非简单的运气不佳,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聊聊青训体系的断裂与缺失。这可以说是最核心也是最痛的环节。过去,足球的普及更多依赖于校园.............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情况,涉及到家庭教育、个人自由、审美观念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这种教育方式:1. 妈妈的怒斥和担忧的合理性: 未成年人纹身: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纹身是受到法律法规限制的,通常需要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妈妈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源于女.............
  • 回答
    当然可以!如果一个14岁的孩子能够读懂并初步理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那绝不仅仅是“有点哲学天赋”那么简单了,这简直可以说是一种非凡的哲学禀赋。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一下为什么《纯粹理性批判》如此之难,以及一个如此年轻的读者在其中取得进展意味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纯粹理性批判》到底是.............
  • 回答
    嘿,哥们/姐们,我懂你。当年挤破头进了BAT,结果现在觉得人生无望,想跑路了,对吧? 半年多,这时间点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你看清一些东西了。别急,先深呼吸,咱们一起盘盘路。首先,别把“BAT”神化,也别把自己贬低。BAT确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平台,进去能学到很多东西,也算是有个不错的起点。但.............
  • 回答
    14岁,王者1389点,06年11月出生,这个条件听起来确实是个好苗子,尤其是在电竞行业新人辈出的今天。能不能打职业,这事儿可不是简简单单看一个分数就能下定论的。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王者1389点”在当下的含金量。 地域差异: 咱们说的是“一区”,一般来说,这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