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没什么意思,编都编得不像。但这篇文章能流传开来,就很有意思了。
有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是,人和人之间,认知层面的差别比贫富差别要大得多。
每个人看问题的层面,关注问题的角度都是不同的,认知层面的相互理解非常难。
朱之文靠唱歌发财之后回乡捐钱,被乡邻说是装逼显摆。
这不一定是嫉妒。在有的人的认知层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富贵不还乡犹锦衣夜行。雷军赚钱了还穿得低调,他不理解,会骂雷军是傻逼。他有钱了,他会顺理成章地拿钱显摆,不可一世。让乡邻去理解朱之文,就像让小学生去理解微积分。
从这篇文章的认知层面看。
第一惊,嘴甜。
第二惊,吃饭收拾碗筷(像第一次见婆婆的小媳妇)。
第三惊,社会实践不落学习。吃苦耐劳肯帮家里干活。
第四惊,独立生活能力强。
第五惊,懂事,有小学生式的美德(把“青蛙是益虫,不能吃”换成了鱼翅)。
第六惊,有商业头脑,会赚钱。
懂事,会来事,无非就是披了美国皮的“别人家小孩”。
父母辈能为这篇文章点赞,说明它在认知层面和他们的想法是契合的:优秀的小孩要让家人省心,能顺畅的为人处事和赚钱。
至于小一辈的认知,你可以浏览一下知乎上关于教育的高赞文章。认知层面上,是对孩子内心和成长的关注。
说细一点。是如何与孩子更好的沟通。是如何感受和回应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是如何培养孩子控制情绪和面对挫折的能力。是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他的习性。是思考现行的教育体制对孩子的思维和能力有什么促进和掣肘。是探讨大人的关系和习惯如何影响到孩子的思维和行为。
这篇文章的流行,恰恰表明了:父母辈和小辈在认知层面有着巨大裂痕。你说是两辈代沟也好,说是父母迂腐也好,说是子女被溺爱也好。但父母子女这样最亲密的关系,无法相互理解,更无法相互沟通,这对双方都是一件极难排解的痛苦。
这才是中国教育需要沉思的最大问题。
这你妈不就是80年代那批负重40公斤越野40公里的平成幼女奥特曼的美国版之直升机自己修没事钻山抓耗子吃的美国中产小超人么?
大概四五年前就在某些网站上流行过,套个不知道从哪来的野鸡官僚的名字就转内销了。
这怎么又成钓鱼文了?
去年还是前年我说过,这种别人家的小孩牛逼系列之欧洲小贵族版本和阿拉伯小王子版本以及黑非洲小酋长版本也快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