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钢琴上的事实,没有一定钢琴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回答
钢琴这件乐器,看起来那么熟悉,那么普及,很多人脑海里都有它优美、宁静或者激昂的形象。但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这个我们熟悉的八十八个键的“标准”钢琴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足以让一个从未摸过钢琴的人瞪大眼睛,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

首先,你知道吗?我们现在最常见的钢琴,它的“前辈们”,形状和结构可跟我们现在见的差远了。那些古老的弦乐键盘乐器,比如羽管键琴(Harpsichord)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虽然也叫“键盘乐器”,但发声原理和钢琴完全不同。羽管键琴是用拨片去“拨”弦,声音清脆,但力度控制几乎为零,音量大小全靠乐器本身的结构和弹奏者的技巧分配声部。击弦古钢琴则更袖珍,是用一个小小的金属片(称为“切线”)去“敲击”琴弦,声音极其微弱,几乎只适合在非常安静的房间里独自演奏。

然后,当钢琴这东西“发明”出来的时候,它的名字就带着一种革命性的基因——“强弱变化钢琴”(Pianoforte)。这个名字本身就说明了它的核心优势:能够根据弹奏者用力的轻重来改变音量。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想象一下,以前的乐器要么声音固定,要么只能靠机械手段改变音量,而钢琴,就像给音乐注入了“情感”的开关。但你可能觉得,哦,那不就是弹得轻点弹得重点嘛,这有什么难信的?错大了!

钢琴的“力度控制”背后,是一个极其精密的机械联动系统。每一次你按下琴键,都不是直接碰到琴弦,而是通过一连串的联动杠杆,最终控制一个毡头(hammer)以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去敲击琴弦。这个联动系统复杂得像一个微型钟表,而且每一个部件的尺寸、角度、材料,都直接影响着弹奏者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有些厉害的钢琴家,能让同一个音符从几乎听不见的耳语,到震耳欲聋的呐喊,中间的细微差别,就是靠这个机械系统实现的。如果不是亲眼看过钢琴的击弦机内部,你真的很难相信,一个简单的琴键背后,竟然藏着几十个精巧的零件在协同工作。

再来,说到“标准”的八十八键。你可能觉得,乐器嘛,能发出更多的声音就更好了,为什么就固定是八十八个键呢?事实上,早期的钢琴,键数比现在少得多。随着音乐发展的需要,作曲家们开始需要更宽广的音域来表达更丰富的音乐情感。于是,钢琴的键盘就一路“拓展”过来。但为什么不无限拓展下去呢?这涉及到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问题:音域越宽,琴弦就越长,对共鸣板(soundboard)的要求就越高,整个乐器也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沉重。而且,人手的活动范围也是有限的,太宽的键盘反而会增加弹奏的难度。所以,八十八键是经过漫长历史的摸索,在音乐表现力、乐器结构和弹奏可行性之间找到的一个“黄金比例”。

还有,钢琴的音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听到的大多数钢琴音色,都是钢琴制造者们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美感”而精心设计的。比如,三角钢琴的音色通常比立式钢琴更明亮、更饱满,这是因为三角钢琴的琴弦是水平放置的,共鸣板更大,而且琴弦的长度也更长,这使得声音传播和共鸣效果更好。而立式钢琴为了节省空间,将琴弦垂直放置,这就需要巧妙的结构设计来弥补音色上的损失,所以立式钢琴的音色往往会显得相对“内敛”一些。但这并不是说哪种钢琴就一定“好”或“不好”,这完全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怎样的音乐。

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一点,是钢琴的“踏板”。很多非钢琴玩家可能知道有踏板,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复杂性。我们最熟悉的右边那个叫做“延音踏板”,它抬起所有的制音器,让琴弦持续振动,声音交织在一起,这是制造出连绵不断的旋律和和谐的音响的关键。但你可能不知道,左边的“弱音踏板”也大有玄机。在三角钢琴上,它会让击弦机整体向右移动一点点,这样一来,原本敲击三根弦的击槌,就变成只敲击一根或两根弦,从而产生一种柔和、略带沙哑的音色,就像是隔着一层薄纱在说话。而立式钢琴的弱音踏板,通常是把一块毛毡放在琴弦和击槌之间,效果会更柔和,但也更容易影响音准。所以,这三个小小的踏板,实际上是赋予了钢琴极其丰富的音色变化和表现力的“魔法棒”。

总而言之,你以为的钢琴,可能只是它真实面貌的一角。它的背后,是无数工匠的智慧、对声音的极致追求,以及音乐家们不断挖掘其潜能的努力。下次再听到钢琴声,不妨想想,这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或许你会对这件乐器产生全新的敬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说一点吧,不是所有的“钢琴老师”都能教你弹“好”钢琴。

以我在行业内的经验来看,在业余钢琴培训行业里,具有良好的演奏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科班毕业的钢琴老师比例是很少的。行业中占比更多的,是非科班出身的的钢琴老师,而且有些老师的来历,你们永远都猜不到,我分享我身边的两个真人真事。

在2018年的某一天,我到北京某连锁足疗店按脚,在与技师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小时候学习过电子琴,她了解到我是音乐学院的。她和我抱怨每天按脚特别辛苦,她想找个老师继续学钢琴,并希望慢慢可以通过教钢琴赚钱。我在表示了敬佩的同时,也说明了难度,但我还是在微信上给她介绍了一位钢琴老师。此后,她开始和老师学习。她开始偶尔会跟我汇报学习情况并表示感谢,后来逐渐就没有消息了,但她似乎一直在按脚之余坚持练琴和学习。直到去年下半年的某一天,我看到了她在河南的某琴行的定位,并发了一条钢琴教师第一视角的朋友圈,我感到十分震惊后,给她点了一个赞表示惊奇。然后,她就把我删了,哈哈。为此,我得为河南的琴童们道歉,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道歉。

我本科在沈音的时候,有一位钢琴老师当时和我们讲了他的经历。这位老师平时比较忙,所以请了一位阿姨在家照顾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阿姨在家工作了三年后,跟老师提出了辞职,后来据了解,是回老家教钢琴去了。因为后来老师回忆,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阿姨基本在旁边听着,并且偶尔还会自己试着练练,老师也没在意,三年没事就指导指导她。谁又能想到,一下就指导出一个钢琴老师呢。

类似奇葩的钢琴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没有钢琴知识的人,基本很难分辨。这些老师可能可以教一些不懂钢琴的人一些基础技术,但技术背后的音乐审美和演奏经验,他们是没办法教给学生的,因为他们没受过专业的训练,确实不懂。这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

我刚来北京时,收过一个很特别的学生,他和一位“钢琴老师”学习了四年,说是弹到599,但是真给他599的谱子,他不认识。后来了解到,他四年的钢琴学习,上课模式都是老师弹一下,他弹一下,然后大概背下来后,回家练。直到家长发现,老师自己连599都弹不下来的时候,才换了老师。之前的钢琴老师曾和家长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但我对此表示强烈质疑,至少我不信我们学校的同学599都弹不下来。后来,我用了快2年的时间,重新让他摆好手型,学会认谱,然后他小学毕业了,不学了。我觉得人想赚钱无可厚非,但是前提是不要坑害别人。你说这个学生,学了6年的钢琴,付出的时间和金钱,一无所获,这是怪谁?

本质来讲,我觉得这些事源于大家对教钢琴这项工作的误解。一般人们会认为,教钢琴赚钱太容易了。可能钢琴老师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工作状态是很轻松的,讲两句话,打打拍子,偶尔示范一下,就能赚钱。这就使得很多业余选手产生了“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但,谁又能看到每一个钢琴专业同学背后的辛苦呢?

我们得从小学琴,别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我们每天得来几十遍练习曲。在经历了艺考每天没日没夜的练琴,和担惊受怕焦虑后,我们终于进入了音乐学院。进了大学,坚持练琴的同时,还得修学分,参加演出。在学校的这几年,没有人会看到我们秋冬练出血的手指,没人能够体会到我们被专业老师骂时心里的难受,没人能够理解我们参加考试和比赛时到底有多紧张,也没人明白我们为啥总是说肩颈酸疼。但好在,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学了这么多年,我们慢慢知道了,怎样“弹好钢琴”,也慢慢通过自己的学习,领悟到了“怎样教好钢琴”。

所以,我们通过将近20年才学习积累到的水准,随便一个人想要花一两年时间就达到,无论从什么逻辑来讲,也是讲不通的。

但,说句实话,在教钢琴的工作中,大多数钢琴专业的同学也是有不足的地方,才更让外行人有机可乘。比如,有些老师演奏能力很强,但不会教;有些老师演奏教学都好,但人品不好;有些老师演奏教学人品都好,但他不会和人沟通;有些老师演奏教学人品沟通都好,但他不爱练琴。等等。这些不同的原因,都会让一些“认真努力”、“能说会道”、“善良和蔼”的“业余钢琴教师”看起来和“专业钢琴教师”的水准差不多,那不太懂钢琴的学生和家长自然很难分辨了。

所以我觉得,作为业内的从业者来说,努力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钢琴老师,让整个的行业水准提高,“业余教师”似乎就更难有发展空间了。而作为想要学习钢琴的同学,多接触和了解几个钢琴老师,一定没什么坏处。

长路漫漫,一起努力!

以上。

user avatar

真有天赋的钢琴师,总有一个音符是盲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钢琴这件乐器,看起来那么熟悉,那么普及,很多人脑海里都有它优美、宁静或者激昂的形象。但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这个我们熟悉的八十八个键的“标准”钢琴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足以让一个从未摸过钢琴的人瞪大眼睛,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首先,你知道吗?我们现在最常见的钢琴,它的“前辈们”,形状和结构可跟.............
  • 回答
    .......
  • 回答
    钢琴,这个我们如今再熟悉不过的乐器,它的诞生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演变史,其中与无数传奇作曲家的名字紧密相连。从最初的模样到今日辉煌的模样,它的每一次蜕变都深刻地影响了音乐的表达,而这些演变,也反过来被音乐家们的热情和需求所驱动。最早的祖先:拨弦古钢琴与击弦古钢琴要追溯钢琴的源头,我.............
  • 回答
    说起“高颜值”钢琴,这可真是个挺个人的话题,毕竟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但我可以给你分享一些在设计、工艺和材质上都足够出彩,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钢琴,它们不仅仅是乐器,更像是艺术品。1. 飞ctuations (Fazioli) 的一些特殊型号:提到高颜值,Fazioli 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们家的琴本身.............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和你聊聊那些藏在音乐殿堂深处的珍宝——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闪耀着独特光芒的钢琴协奏曲。很少有人会像谈论柴可夫斯基或拉赫玛尼诺夫那样来谈论它们,但一旦你沉浸其中,你便会发现它们别样的魅力,就像在古董店里淘到一件精致绝伦的旧物件,那种惊喜和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不妨从一位被遗忘的天才说起.............
  • 回答
    这问题听着就带劲!谁没遇上那么点事儿,憋着一股子劲儿,就想找个东西“砰”一下,让所有不痛快都随着那一声巨响烟消云散?钢琴这玩意儿,按说挺斯文的,但偏偏有些曲子,你就是觉得它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砸琴”的冲动。不是说真的去抡着锤子往黑白键上招呼,而是那种情绪,那种音符,仿佛就是为了把你心里的那股压抑给勾出.............
  • 回答
    说到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那真是如同浩瀚星辰,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要从中挑选出“最佳”版本,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乐趣,因为每个指挥家、每个钢琴家,甚至每个时期录制的版本,都可能因为对作品的理解、演奏的风格,以及录音技术的差异而呈现出别样的风貌。不过,如果非要我聊聊自己心中那些难以忘怀的莫扎特钢.............
  • 回答
    那些压抑在心底、最终喷薄而出的悲愤,总能在古典钢琴的黑白键间找到最撕心裂肺的出口。它们不是寻常的伤感,而是一种对命运无声的呐喊,一种被 injustice 撕裂灵魂的控诉。听这些曲子,你不会想轻轻叹息,而是会想要握紧拳头,甚至在无人之时,放声痛哭。首先,必须提到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请.............
  • 回答
    提起傅聪先生,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如同一段悠扬的钢琴旋律,充满了温暖、智慧和对艺术的执着。我并非亲身接触过他,我的记忆更多是通过文字、影像以及他留下的那些美妙乐章汇聚而成。最先接触到傅聪先生的名字,还是在少年时代。那时,家里有几张黑胶唱片,其中就有肖邦的作品。长辈们常常会播放,而唱片封套上那个儒雅的面.............
  • 回答
    考完试放个五个月的假,这个时间点学乐器真是太棒了!钢琴和吉他都是非常热门的选择,各有各的魅力。到底哪个更适合你,或者哪个更容易上手,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 钢琴:触手可及的音乐世界推荐理由: 音乐的“基础”和“全能”: 很多人说钢琴是音乐的灵魂,这话不无道理。它的音域宽广,可以同时演奏旋律和和声,.............
  • 回答
    1950年之后,钢琴独奏的世界迎来了空前的大爆炸。这不再是浪漫主义时期那几个巨匠的时代,而是风格多元、技法奔放、思想解放的全新纪元。如果你想了解这个时期钢琴独奏作品的精髓,那得从几个大的方向去梳理,每条线索都能引出无数闪耀的星辰。1. 二次大战后的理性与冷静:序列主义的余波与新客观主义的回归二战的创.............
  • 回答
    傅聪先生于英国当地时间11月28日因新冠病毒感染在伦敦去世,享年86岁。这个消息令人痛心。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傅聪先生的离去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巨大损失。我的记忆中,傅聪先生最深刻的形象是他演奏的肖邦。他被誉为“中国的肖邦”,这并非浪得虚名。他演奏的肖邦作品,尤其是那些练习曲、夜曲和奏鸣曲,.............
  • 回答
    足坛上总有一些球队,他们的后防线坚不可摧,如同钢铁铸就,令对手望而生畏。这些“钢铁防线”不仅是球队胜利的基石,更是无数经典防守时刻的缔造者,至今仍被球迷津津乐道。要说足坛上的“钢铁防线”,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理由。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几支最经典的,讲得详细点儿,让.............
  • 回答
    说到性价比高的钢笔,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很多人想体验钢笔的魅力,但又不想一下子投入太多,或者觉得高价笔才好用。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用不高的价格就能让你感受到钢笔的独特之处,甚至能写出让你惊喜的字迹。我个人认为,评判一支钢笔的“性价比”,主要看几个方面:1. 书写体验: 这是最重.............
  • 回答
    玩《钢铁雄心4》(HOI4)这么久,你总会接触到一些,嗯,怎么说呢?“画风清奇”、“剑走偏锋”,甚至有些让人“细思极恐”的Mod。它们不像那些主打历史真实性或者宏大战略的Mod那样广为人知,但一旦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它们别有洞天,而且那“天”的画风,可能会让你有点不适应。我来给你掰扯几个我玩过的,觉.............
  • 回答
    想找支好用又不贵的钢笔?这可真是个好问题!毕竟,谁不想花小钱买到大快乐呢?现在市面上的钢笔选择实在太多了,什么牌子、什么型号、什么价位都有,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我心目中那些性价比超高、用起来舒坦,而且钱包也不会大出血的好笔。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好用”和“不贵”的标准。 “好.............
  • 回答
    那些看似自然而然、根深蒂固的观念或情感,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无形中被“印”上的思想钢印。它们不是我们独立思考、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被反复灌输、强化,最终内化成我们认知和情感的一部分。这些钢印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撼动,甚至我们自己都不曾怀疑其真实性。常见的思想钢印有哪些?1. “.............
  • 回答
    《钢铁雄心》这款游戏,说实话,我玩得是真不少,大大小小的版本都碰过。它那份还原历史的劲头,策略深度,还有那种运筹帷幄的满足感,确实是让人欲罢不能。但要说细节上有没有让我有点…怎么说呢,有点别扭,甚至可以说是反感的地方?那还真有,而且说出来,也许玩这游戏的不少老伙计也能找到共鸣。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恐怕.............
  • 回答
    说到《钢铁雄心》的梗,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这款游戏就像一个巨大的梗池,玩家们在里面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捧腹的段子。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保证让你看得过瘾,绝对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AI写法。一、 关于“闪击战”与“防守反击”的哲学思辨这可能是最深入人心的梗了。《钢铁雄心》里的陆军生产就是个慢性子,造一个.............
  • 回答
    《钢铁雄心4》作为一款深度模拟二战历史的策略游戏,其核心在于对国家发展、政治、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精细刻画。然而,即便如此庞大和细致的系统,也存在一些设计师们“不敢做”或者说“做了会极其难以处理”的设计点。这些未被触及的设计,一旦实现,很可能彻底颠覆现有的游戏玩法,甚至让游戏变得面目全非,或许还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