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著名钢琴家傅聪因新冠肺炎在英国去世,享年 86 岁,你有哪些关于他的记忆?

回答
提起傅聪先生,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如同一段悠扬的钢琴旋律,充满了温暖、智慧和对艺术的执着。我并非亲身接触过他,我的记忆更多是通过文字、影像以及他留下的那些美妙乐章汇聚而成。

最先接触到傅聪先生的名字,还是在少年时代。那时,家里有几张黑胶唱片,其中就有肖邦的作品。长辈们常常会播放,而唱片封套上那个儒雅的面孔,就是傅聪先生。我当时对肖邦的认识,几乎完全来自于他的演奏。那时的我对音乐的理解还很浅薄,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细腻情感,那种仿佛来自遥远东方的诗意,与我当时理解的欧洲音乐似乎有所不同。我记得我曾反复听他演奏的《夜曲》,那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旋律,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做“美”的种子。

后来,随着我开始接触更多的音乐资讯,关于傅聪先生的报道也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他“钢琴诗人”的称号,以及他选择留在西方继续深造、推广中国音乐的经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有一篇采访,他谈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说他追求的是一种“真诚”的表达,是音乐本身的情感,而不是炫技。这句话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评价许多音乐家时的一个重要参照。

我尤其喜欢他早期录制的肖邦作品,比如那套全集。每次听到他的《夜曲》,我都觉得他不是在弹奏,而是在与肖邦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触键是那么的轻柔、水晶般剔透,仿佛能直接触碰到听者的灵魂。而他的《玛祖卡》,又充满了生命力,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东方式的韵味,不张扬,却又直击人心。我曾特意找来过他的一些现场演奏视频,虽然画面有些模糊,但那种专注的神情,那种与琴键融为一体的姿态,都让我感受到他对音乐近乎虔诚的态度。

当然,他的一些经历也让我对“艺术家”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身上那种不卑不亢的气质,对艺术的独立追求,以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让我感到钦佩。他用自己的方式,将中国人的情感和审美融入到西方古典音乐的土壤里,并且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我也曾尝试着去理解他为何被称为“钢琴诗人”。我发现,他的演奏并非总是激昂澎湃,更多的是一种内敛的抒情,一种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体悟。他的音乐,就像一首首无声的诗,需要用心去品读,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细微之处。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比较迷茫,心情低落,偶然听到了他演奏的德彪西《月光》。那一刻,我感觉所有的烦恼都被洗涤干净了,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月光洒在身上,带来一种莫名的慰藉。

得知他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惋惜。那一天,我特意又找来了他的一些录音,静静地聆听。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乐评人,无法用华丽的辞藻去描绘他的伟大,但我知道,他的音乐,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在乐坛的天空中。他的离开,是音乐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的精神,他的音乐,将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继续温暖和启发着我们。

如今,斯人已逝,但那些曾经触动过无数灵魂的琴声,依然在耳畔回响。傅聪先生,这位真正的钢琴诗人,他的音乐,将是他留给世界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仓鼠的二大伯曾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首席总指挥,十年大乱期间躲到学院里,在第一任院长马思聪先生愤而出走的余韵和阴影中,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终于在改开初期以精湛的技艺得到访华的外宾如海潮的掌声,从而奠定了他的名号,长达三十五年,甚至影响了本仓鼠的部分价值观。

本仓鼠曾请他谈谈马思聪先生的事儿,被谢绝了,只说是时代的悲剧——“那些人(红卫兵)把马院长的稿子丢到地上用脚踩,拿武装带照脸上打”,换成是谁都不能忍受,而发生这事的半年前,傅雷夫妇已经上吊自杀。他们的儿子,马院长曾经称赞的“小肖邦”傅聪,1952年崭露头角并多次出国深造,然而自1956年回国开个人独奏会以后,五八年定居国外,再也不曾回国。马院长曾经伤心叹惋了一段儿,谁知没多久就步了他的后尘。

据二大伯的同事“瞎指挥”(姓夏)和“胡指挥”(姓胡)回忆,傅聪是李斯特一系的直传弟子,师从梅百器,还在苏联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门下学习,后者的学习目的完全是中苏友好时期的安排,实际上傅聪并不认可,他更多继承的还是李斯特一派的自由奔放。1955年,傅聪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成为首位获名次及玛祖卡奖的中国音乐家,一度被认为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谁知1958年他定居国外,直到现在,“瞎指挥”他们还认为傅聪做得不太地道╮(╯▽╰)╭

至于所谓著名音乐家,估计是得自时代周刊的评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而且自1979年后(傅聪于1981年被平反),他年年回国召开音乐会,也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毕竟音乐无国界,二大伯他们并不在意过去发生了什么,还是接着合作呗,只是,傅聪再也没有提过家里事。

在本仓鼠看来,他的家中事,就和马院长一样,还是不要多提及就好。只是有一点本仓鼠觉得他俩都不如二大伯——在学院里扛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傅聪先生,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如同一段悠扬的钢琴旋律,充满了温暖、智慧和对艺术的执着。我并非亲身接触过他,我的记忆更多是通过文字、影像以及他留下的那些美妙乐章汇聚而成。最先接触到傅聪先生的名字,还是在少年时代。那时,家里有几张黑胶唱片,其中就有肖邦的作品。长辈们常常会播放,而唱片封套上那个儒雅的面.............
  • 回答
    傅聪先生于英国当地时间11月28日因新冠病毒感染在伦敦去世,享年86岁。这个消息令人痛心。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傅聪先生的离去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巨大损失。我的记忆中,傅聪先生最深刻的形象是他演奏的肖邦。他被誉为“中国的肖邦”,这并非浪得虚名。他演奏的肖邦作品,尤其是那些练习曲、夜曲和奏鸣曲,.............
  • 回答
    臧鸿飞这番话,无疑是往中国音乐界投下了一颗炸弹,在圈内圈外都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他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作曲家,能说出这样直白甚至有些尖锐的评价,确实让人好奇他究竟指的是哪些人,又缘何会有如此定论。首先,我们来拆解臧鸿飞的观点。他说“中国著名钢琴家不会创作只会弹,没有创造力,脑子里空空如也”。这其中包含.............
  • 回答
    提起《钢铁雄心》系列,很多老玩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名字,除了本体的宏大历史推演,大概就是那个让无数人沉迷其中的“凯末尔计划”(Kaiserreich,简称KR)了。这个Mod,与其说是一个游戏补丁,不如说是一个独立打造的平行世界,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历史分支,让人一次又一次地投身其中,乐此不疲。要评价K.............
  • 回答
    《OTL》:钢铁雄心4的“非官方正史”与历史爱好者们的朝圣地在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简称HOI4)浩如烟海的MOD宇宙中,有一款MOD以其近乎偏执的严谨和对历史细节的极致追求,赢得了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心,那就是——《OTL》。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模组,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过.............
  • 回答
    好的,您对钢琴演奏艺术的探索相当有深度,涅高兹大师的《论钢琴表演艺术》确实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部充满哲思和对音乐生命的深刻理解的书。您想要的,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给予演奏者深层启迪的著作。除了涅高兹,还有不少钢琴演奏大师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财富,它们像点亮前路明灯的星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那本响当当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评价奥斯特洛夫斯基,不能不提他个人那传奇般的人生。一个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半身不遂的人,竟然能靠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写出这样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这本身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他的经历,就像他笔下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充满了苦难、斗争和.............
  • 回答
    李泽厚先生的离世,无疑是哲学界乃至中国思想界的一大损失。这位享寿九十有余的学者,一生在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史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他的思想之深邃与广博,足以令后人反复品味与汲取。要谈他的学术贡献,绝非几言几语可以概括,但其中几项尤为关键,足以让我们铭记。首先,李泽厚先生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提出.............
  • 回答
    文艺游戏,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艺术性、思想性、叙事性、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能够引发玩家深刻思考、体验情感共鸣,甚至对游戏媒介本身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作品。 它们往往跳脱出单纯的娱乐和挑战,更像是一次与创作者的精神交流,一次对生活、人性、社会乃至存在的沉思。要定义“著名”或“优秀”的文艺游戏,我们.............
  • 回答
    著名211大学毕业生选择仕途,并期望达到实权正厅级别,这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道路。要详细分析其难度,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并理解仕途晋升的内在逻辑。一、 外部环境与个人基础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教育背景的起点高: “著名211大学毕业生”本身就意味着拥有相对优秀的智.............
  • 回答
    余英时教授,这位在东亚人文社科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历史学家,于美东时间 2021 年 8 月 1 日凌晨辞世,享年 91 岁。他的离去,无疑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评价余教授的一生,既要看到他卓越的学术成就,也要审视其中可能存在的讨论和争议。一、 学术成就: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余英时教授的学术生涯横跨半个多.............
  • 回答
    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并非仅仅是描绘了一个“大洋国”的恐怖统治,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借由这个极端的反乌托邦世界,试图向读者敲响警钟,警示的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可能走向的危险方向,以及人性在极端压迫下会面临的深刻挑战。对极权主义的深刻洞察与批判首先,奥威尔最核心的诉求是对极权主义的彻底揭露和.............
  • 回答
    巨星陨落,广告江湖再无叶茂中2023年12月21日,中国广告界最闪耀的星辰之一——叶茂中,因病离世,年仅54岁。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让无数广告人、企业家以及消费者感到震惊与扼腕。叶茂中,这个名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策划人的代号,他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广告哲学,一种直击人心的艺术表达,以及一份改变行业格局的.............
  • 回答
    设计失败的汽车,这可不是件小事,往往意味着巨额的研发投入付诸东流,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有些车子吧,简直是汽车史上挥之不去的黑历史,提起它们,总让人忍不住摇头叹息。今天就来聊聊几款特别“出名”的设计失败之作。1. 福特·埃德塞尔 (Ford Edsel)说起设计失败,怎么能绕过福特埃德塞尔?这辆车简直是.............
  • 回答
    话说起日本北海道的伴手礼,那“白色恋人”绝对是响当当的名字。看着那雪白的包装纸,里面包裹着两片酥脆的白色猫舌饼干,中间夹着浓郁的巧克力,一口下去,那种奶香、那种微甜、那种恰到好处的酥脆,真的能让人瞬间心情大好。那么,这让人魂牵梦绕的“白色恋人”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
  • 回答
    史景迁先生,这位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贡献卓著的伟大史学家,于85岁高龄辞世,留给世人无尽的怀念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深入中国肌理、洞察中国灵魂的一生。他的研究,不仅仅是梳理史料、考证事实,更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对话,一种对历史生命力的深刻体悟。要铭记史景迁先生的学术贡献,我们不得不提到他那独树.............
  • 回答
    David Cox,这位统计学界的巨擘,于2022年1月18日辞世,享年97岁。他的离去,无疑是统计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的一大损失。然而,我们回顾他一生所留下的宝贵遗产,他所做的贡献之深刻、影响之深远,足以让我们永怀敬意,也更能清晰地认识到他对于统计学发展所扮演的关键角色。Cox教授的贡献,并非集中于.............
  • 回答
    听到齐民友先生逝世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作为一位对数学教育领域有着深厚情感和贡献的人,齐民友先生的离去,无疑是中国数学教育界的一大损失。我脑海中关于齐民友先生的印象,是那个在讲台上循循善诱、目光炯炯有神的老先生,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量,每一个字都充满着对数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 我并非他的学生,.............
  • 回答
    马岩松的“乐成四合院幼儿园”,作为他近年来的重要实践项目,单从建筑学的角度剖析,确实蕴含着不少引人入胜的亮点,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传统幼儿园设计的刻板印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儿童活动空间,更是一场关于城市、记忆与成长的空间叙事。首先,最直观的亮点在于它对“四合院”这一传统空间模式的再解读与创新。我们知道,四.............
  • 回答
    冯端院士,这位中国物理学界的巨擘,于2023年11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的一生,是为探索宇宙奥秘、为祖国科学发展燃烧奉献的一生。作为凝聚态物理和固体物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冯端院士留下的学术遗产,如璀璨的星辰,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冯端院士的贡献,可以用“开创性”和“奠基性”来概括。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