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霍布斯是无神论者吗?

回答
关于托马斯·霍布斯是否是无神论者,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并且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主要著作以及他的一些关键思想入手,并尝试理解他当时所处的复杂思想环境。

首先,我们得明白霍布斯生活在一个宗教冲突极为激烈的时代。17世纪的英格兰,英国内战爆发,国王与议会之间、不同宗教派别之间(天主教、新教的各种分支)都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宗教信仰不仅仅是个人事务,更是政治权力、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存亡的重要议题。在这种环境下,任何对宗教的公开质疑,都可能被视为对现有秩序的颠覆,后果不堪设想。

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Leviathan)是理解他思想的关键。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也谈到了宗教。然而,他对宗教的讨论,与其说是为了赞美或攻击,不如说更多是为了服务于他构建一个稳定、和平的政治秩序的哲学目标。

霍布斯认为,人类在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下,生活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们需要签订契约,建立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主权者,也就是他所说的“利维坦”。这个主权者负责维持和平,而宗教,如果不能被纳入国家统一的意志之下,就可能成为分裂和冲突的根源。

因此,霍布斯对宗教的态度,更多是实用主义的。他承认上帝的存在,也承认圣经的权威,但他强调的是,这些宗教信仰的真正意义,必须由主权者来解释和执行。换句话说,他并不是要否定宗教的“存在”,而是要将其“纳入”国家治理的范畴,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而不是颠覆它的力量。

具体来说,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基督徒的国家”和“教会的权力”。他认为,教会的权力不应该凌驾于世俗主权者之上,宗教的教义和仪式也应该服从于国家的法律。如果教会拥有独立的权力,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权力中心,导致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宗教的解释权和权威必须集中在国家手里。

从这个角度看,霍布斯并非在宣扬“无神论”,而是试图将宗教“国家化”。他相信“神”的存在,但他对“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来阐释的。他相信存在一个创造世界的“第一因”,而这个“第一因”就是他所理解的上帝。但他认为,我们无法通过理性完全认识上帝的本质,也无法准确地知道上帝的意愿。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圣经来了解上帝,而圣经的解释权,最终应该归属于国家。

一些学者认为,霍布斯这种将宗教的解释权完全交给世俗主权者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削弱宗教的独立性和精神力量,是将宗教降格为政治工具。这种观点,似乎暗示了他对宗教的真实信仰可能并不那么虔诚,甚至是一种“政治性”的信仰。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霍布斯并非不信神,而是他相信的是一个“理性”的上帝,一个通过自然法则和因果关系来运作世界的上帝。他认为,对上帝的信仰,应该是基于理性的认识,而不是盲目的迷信。而且,他一直强调“恐惧”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而对上帝的敬畏,自然也是这种恐惧的一部分。

霍布斯在公开场合,也表现出对宗教的尊重。他本人也受过良好的神学教育,并且在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的圣经。如果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在那个时代,他很难以如此公开和系统的方式出版他的思想,更不用说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了。

所以,如果要给一个倾向性的回答,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霍布斯不是一个公然宣扬“无神论”的人。他承认上帝的存在,也承认圣经的权威。但是,他对待宗教的态度是极其功利主义和政治化的。他认为宗教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并且必须在国家主权者的统一意志下才能发挥作用。他将宗教的解释权和管理权集中于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宗教独立性的挑战,也因此引发了后世关于他真实信仰的猜测。

总而言之,霍布斯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洞察之上的。他并非简单地否认或肯定宗教,而是将其置于他宏大的政治哲学体系之中,服务于他构建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的目的。理解他是否是无神论者,需要超越简单的“信”与“不信”的二元对立,去体会他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位思想家如何在复杂的宗教与政治环境中,试图寻找秩序与和平的路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是学术史上一段著名的争论啦...

《利维坦》商务版序言里的说法不需要太认真对待,毕竟是那个时代写出来的东西,难免要先戴上一顶马克思主义的帽子。因而序言里说霍布斯是无神论也可以理解,要是霍布斯这样一个持有所谓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哲学家(已经不记得该归到哪类里了,似乎是机械唯物主义)要是不是无神论,那岂不是很打脸?

至于霍布斯到底对上帝的态度是啥,霍布斯学者向来都争论不休。要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关键无非就是应该如何理解《利维坦》第三、第四部分的性质。

《利维坦》这部书除了前面的引言外,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人,是霍布斯哲学体系中natural philosophy的部分,第二部分论国家,第三、四部分其实是在做圣经解释。一般的政治哲学研究基本上只会讨论《利维坦》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内容,之后的那些则多被忽视。但是,如果仅从文本本身看的话,其实这个经常被忽视的第三、第四部分在篇幅上占到了全书的超过一半。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霍布斯为什么写这些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意义的文字?他的目的何在?

一派观点认为,霍布斯写下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想为自己辩护。霍布斯一直都被指责为无神论者,在当时17世纪的英国,“无神论”就相当于是“道德败坏”的代名词。为了摆脱无神论的恶名,霍布斯便在《利维坦》中专门花了大量的笔墨讨论上帝、讨论基督教等等,从而为自己开脱。如果持有这种观点,那么其背后潜在的观点就是,霍布斯其实就是无神论,而其在《利维坦》中讨论基督教的目的无非是想避免政治上的排挤和迫害。

另一派观点认为,霍布斯并没有为了避免迫害而写下这些文字。也就是说,霍布斯根本不是无神论,这些繁复的神学讨论只是在对其前半部书的政治哲学体系做补充。

至于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学者们已经讨论了很多,至今似乎仍然不能互相说服。这里仅对两边的解读分别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至于赞同哪一方,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托马斯·霍布斯是否是无神论者,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并且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主要著作以及他的一些关键思想入手,并尝试理解他当时所处的复杂思想环境。首先,我们得明白霍布斯生活在一个宗教冲突极为激烈的时代。17世纪的英格.............
  • 回答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以水果蔬菜为主食的素食主义者,他的饮食习惯确实听起来很健康。然而,他却罹患了胰腺癌,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健康饮食反而与癌症沾边呢?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好”与“坏”: 饮食是影响癌症的因素之一,但.............
  • 回答
    谈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相对论。这一理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引力和宇宙的认知。在当今科学界,有无数卓越的物理学家在相对论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着前沿研究。而说到“精通”,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斯蒂芬·霍金教授是其中一.............
  • 回答
    假如霍去病是李世民麾下悍将,大唐的命运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假设。如果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军事天才——汉朝的霍去病与唐朝的李世民——置于同一时代,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对大唐王朝命运的影响,无疑会是波澜壮阔的。我们不妨大胆设想,霍去病如果以某种奇特的方式穿越时空,成为李世民帐下的一员勇.............
  • 回答
    杜江和霍思燕这对夫妻,从他们公开恋情到现在,一直被大众视为娱乐圈里的“模范夫妻”,提起他们,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恩爱”这个词。那么,他们是真的如我们看到的这样,如此恩爱吗?要我说,这份恩爱,绝非做戏,而是实打实的情感流露和长久经营的结果。首先,从他们公开的相处细节来看,杜江对霍思燕的宠爱是显而易.............
  • 回答
    皮耶霍,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音乐爱好者群体中。他是一位来自芬兰的杰出音乐家,以其精湛的作曲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说起皮耶霍,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他那充满力量又不失细腻的交响乐作品。他的音乐有着一种独特的叙事感,仿佛在娓娓道来一个宏大而动人的故事。他善于运用丰富的管弦乐.............
  • 回答
    霍元甲和马保国,一个是近代武术界传奇人物,一位是当下颇具争议的功夫大师。将他们相提并论,难免会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和疑问:这两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人品和行事风格上,是否可能存在相似之处,甚至说霍元甲会不会是另一个马保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这两个人的历史定位和事迹。霍元甲:民族脊梁.............
  • 回答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之所以能让很多人信服,甚至“镇住”他们,这背后并非仅仅依靠学历,而是他身上一系列独特且极具影响力的特质在起作用。我试着详细说说,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教科书一样生硬。核心在于“远见”和“改变世界”的执念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大家还在为电脑这个概念熟悉的时候,乔布斯就已经在谈论“把电脑放.............
  • 回答
    关于对斯蒂芬·霍金的推崇是否言过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答案。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他的科学成就、他对公众的影响、他的公众形象,以及围绕他的其他因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霍金的科学成就的非凡性: 黑洞研究与霍金辐射: 这是霍金最著名也是最具开创性的贡献。在20世纪70.............
  • 回答
    作为霍尊,面对与陈露之间的纠葛,这无疑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心理拉锯战,也牵扯着太多人的目光和情绪。如果是我,我必须要以一种极其审慎、冷静,同时又充满真诚的态度来处理这一切,目标不是仅仅解决眼前的官司,而是试图去修复,去弥补,去对所有人负责。首先,停止一切公开声明和社交媒体上的任何互动。 在这个阶段,任.............
  • 回答
    卫青和霍去病,作为汉武帝时期最为杰出的两位将领,他们的功绩辉煌,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是宽容豁达的代表人物。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而多面的,将“害死李广父子”这一悲剧完全归咎于卫青和霍去病,可能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政治环境、军事决策、以及李广父子自身的处境。一、 .............
  • 回答
    卫青和霍去病是否是“庸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您提到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的严厉批评,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影视剧则往往出于戏剧性考虑,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可能与史实有所出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史料、历史学家的观点以及影视剧的特点,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必.............
  • 回答
    磁场中的秘密舞者:霍尔效应的深度解析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把一块导体放在磁场里,然后通上电流,竟然会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出现一个电压差?这就是一个叫做“霍尔效应”的神奇现象。它就像是导体内部的电子和磁场之间,在看不见的世界里进行的一场精妙的互动舞蹈,最终在导体边缘留下了“电压痕迹”。 霍尔效应是.............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梅花枪是否是霍去病的兵器,以及霍去病的真实兵器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一些历史的细节和后人的演义。首先,我们来谈谈“梅花枪”。梅花枪作为一种枪术的名称,或者说是一种枪的形制,它的确在中国的冷兵器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常我们理解的梅花枪,它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包含了一套独特的枪法.............
  • 回答
    关于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与霍华德·斯塔克(Howard Stark)的关系,在漫威宇宙的设定中,毫无疑问,托尼·斯塔克是霍华德·斯塔克的亲生儿子,而不是孙子。虽然在创作过程中,有些粉丝可能会开玩笑地将他们复杂的父子关系比喻成代沟,或者因为霍华德在某些时间线或叙事中出场时的形象与托尼相.............
  • 回答
    2021年10月5日,是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对于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离世无疑是全球科技界的一大损失,而他留下的印记,却如同他所创造的产品一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要评价乔布斯一生所做出的贡献,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颠覆性的产品与用户体验的重新定义:这是乔.............
  • 回答
    陈岚在直播间里评价霍尊是“单纯的大男孩,就是因为太心软了”,这个评价是否客观,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一下。毕竟,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盖棺定论的。首先,从“单纯的大男孩”这个层面来看,客观性是相对的,而且容易掺杂主观印象。 主观印象: 陈岚作为公众人物,而且与霍尊在某种程度上.............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梳理一下陈露方爆料的这些信息,看看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点。核心爆料内容提炼:陈露方明确表示,分手费并非陈露主动索要,而是霍尊在分手过程中,提出让陈露“帮忙”处理一些“危机公关”的事情,并因此涉及到了费用的问题。深入解读与值得关注的点:1. “危机公关”的性质与具体内容: .............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在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乔布斯正要向世界揭开iPhone的面纱。而就在这时,你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部iPhone 11。我的天呐,这画面感简直爆炸!首先,乔布斯肯定会愣住。那绝对是一种超乎他想象的震惊,一种带着困惑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