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得了艾滋病一直按要求吃药能活多久?

回答
艾滋病(HIV感染)自被发现以来,医学界在治疗方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艾滋病已经不再是绝症,而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慢性病。如果感染者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规范地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药物,其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可以大大提高。

那么,得了艾滋病一直按要求吃药能活多久呢?

简单来说,答案是:可以活得和普通人一样长,或者接近普通人的预期寿命。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以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1.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革命性作用

ART的原理: ART药物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HI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HIV病毒通过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CD4 T淋巴细胞),最终导致艾滋病(AIDS)的发生和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出现。ART药物可以阻止或显著减缓病毒的复制过程。
ART的成果:
病毒载量抑制: 规范的ART治疗可以使血液中的HIV病毒载量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甚至检测不到(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检测不到=不具传染性)。当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时,HIV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就会停止,免疫功能得以恢复或维持。
免疫功能恢复: 随着病毒复制的被抑制,人体的CD4 T淋巴细胞数量会逐渐回升,免疫系统得以重建,从而能够有效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预防并发症: 早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生艾滋病相关并发症(如卡波西肉瘤、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脑炎等)的风险。
提高预期寿命: 随着ART疗效的不断提升和药物的更新换代,艾滋病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已经显著延长。现在很多接受规范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其预期寿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普通人群的水平。

2. “按要求吃药”的重要性:坚持是关键

“按要求吃药”是延长生命和保持健康的关键。这包括:

规律服用: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用药物,避免漏服或随意停药。HIV病毒非常狡猾,一旦停药或漏药,病毒就会在体内卷土重来并可能产生耐药性。
按时复诊: 定期到医院进行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并可能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方案。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也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避免不健康的性行为等,都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

3. 影响预期的其他因素

虽然ART疗法非常有效,但个体之间的治疗效果和预期寿命也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诊断和治疗的早期性: 越早发现HIV感染并开始ART治疗,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就越小,治疗效果通常也越好,预期寿命越长。
病毒的耐药性: 如果病毒产生了耐药性,原有的治疗方案可能失效,需要更换更强力或不同组合的药物,这可能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耐药性通常与不规律服药有关。
合并感染和疾病: 如果感染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乙肝、丙肝、糖尿病、高血压等)或机会性感染,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
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恢复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社会心理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艾滋病感染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依从性也有重要影响。

总结:

如果一名HIV感染者能够坚持规范地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药物,定期复诊,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他的预期寿命可以非常接近甚至等于未感染HIV的人群。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并拥有完整的家庭。

过去对艾滋病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现在,医学的进步已经将艾滋病变成了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最重要的是,要积极面对,遵医嘱治疗,相信科学的力量。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感染了HIV,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活一辈子。

user avatar

科普文已经不少了,大多提到了,依照现有的治疗手段,艾滋病毒携带者还是很有可能与未携带者一样,拥有类似的预期寿命的,尽管这只是预期,毕竟更新了的治疗方法存在也没几年呢。

很多人也提到了,这只是最乐观的估计。大多数人,依然会受诸如财力、便捷、生活条件、社会环境所限,使得现实情况,依然绝没有理想中的那么美好。

我个人是赞同反对恐艾的宣传的,自然也赞成,对于已经实然携带的人群,做好科学且乐观的宣传。

但在我国这样一个艾滋病毒携带人群依然并不高的国家里,围绕艾滋病的宣传核心,还是应当以防艾为主才是。

随着打击毒品力度的提升,血液流转过程的管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新增艾滋病携带者的主要途径,又已经是性传播了。

在人们知晓 “艾滋病已经近似不是一个绝症性质的绝症,甚至可以较高概率有正常的生活和可期的寿命” 之前/同时,也应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

携带者和未携带者之间,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的概率高达万分之一至 “千分之几”。而一个特殊情况,即肛交中的接受一方,不论男女,被传播概率可以高达 “百分之几”。

所以一切宣传的第一步,依然是:只要存在插入性性行为,不论是男女之间的阴道性交,还是男女之间的肛交,还是男男之间的肛交,都一定一定一定要带套儿。

另:女女性行为的艾滋病传播几率,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有知道的可以科普一下。当然,最近评论区全站都挂了,就再说吧。

user avatar

科普艾滋病降低艾滋病的恐惧程度的目的是希望大家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而不是不害怕得艾滋病

这两者的区别希望各位答主和围观者们分清楚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回答,我来用数据做点补充吧。

(1)HIV/AIDS患者与普通人的寿命差别

伊朗的一份研究称,20岁的HIV/AIDS 患者预期寿命比在同中心未感染的人少了46岁。[1]

而2020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014年到2016年,21岁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总体预期寿命为56.0岁,而未感染艾滋病毒的成年人的预期寿命为65.1岁(差异为9.1岁)。[2]已经有了不小进步了,2000年-2003年,预期寿命的差距是22.1岁[2]

(2)治疗与不治疗的寿命差别

生存率对比[3]:

  • 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患者中,从艾滋病发作到艾滋病相关死亡的2、4、6、8和10年生存率分别估计为87%、86%、78%、78%和61%。
  • 未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从艾滋病发病到艾滋病相关死亡的2、4、6年的生存率估计分别为48%、26%和18%。

大多数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都发生在发病后2年内。

所以预防>治疗,但治疗比不治疗好上很多。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性传播中,主要是以插入式性行为为主,其他边缘性行为的传播风险都是相对低(但存在一定可能性),另外分享玩具也是传播方式之一。

  • 不要进行高危性行为:比如无套、多性伴侣、冶游等。
  • 不要碰毒品。
  • HIV/AIDS患者应该进行医学检查和HIV检测,及时干预。

艾滋病的治疗主要是靠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现在方案都相对成熟了,主要是患者本人的治疗意愿和依从性。

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治其他感染,比如结核、肺炎等等,往往这些机会感染要命。

真的要重视起来。

参考资料:

[1]Yaghoobi H, Ahmadinia H, Shabani Z, et al. Life expectancy and years of life lost in HIV patients under the care of BandarAbbas Behavioral Disorders Counseling Center. Nepal J Epidemiol. 2017;7(4):702-712.

[2]Marcus JL, Leyden WA, Alexeeff SE, et al. Comparison of Overall and Comorbidity-Free Life Expectancy Between Insured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HIV Infection, 2000-2016. JAMA Netw Open. 2020;3(6):e207954.

[3]Poorolajal J, Hooshmand E, Mahjub H, et al. Survival rate of AIDS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Public Health. 2016;139:3-12.

user avatar

只说一下“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的情况。

可能是最知名的艾滋病毒感染者,32岁确诊感染(1991年11月7日对外宣布),截止今日(2021年12月)他62岁,已经整整30年了

关于问题,也需要明确一点,「得了艾滋病」和「艾滋病毒阳性/携带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魔术师是感染病毒30年,并没有患上艾滋病。艾滋病是感染病毒的最后阶段,魔术师一直靠药物将病毒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不是实现了治愈。


如今已经62岁的魔术师,感染30年来依靠药物几乎生活与正常人并无二致。


魔术师约翰逊采用的也是当时最先进、如今普遍采用,同时价格昂贵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也就是俗称的“鸡尾酒疗法”(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一方面,魔术师算是NBA当时造星运动后力推的超级球星,加上身处洛杉矶这样的超大城市,他自身商业价值也通过更多元的投资得到更大回报,所以完全承担得起鸡尾酒疗法的费用

另一方面,鸡尾酒疗法的创始团队(何大一)就在洛杉矶,魔术师可以最早接触到那些最前沿的药物搭配,来确保服药顺从性,减少抗药性。包括鸡尾酒疗法出现副作用时候,魔术师都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接受了治疗。他也是何大一最有名的治疗者了。

——就这两点而言,普通人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和待遇。所以也是很多人调侃,魔术师是用钞能力生生压制住了艾滋病毒。

当然这种调侃其实并不严谨,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但也未必是仅需的前提。

某种程度上,约翰逊也是鸡尾酒疗法一个超大号的初代测试者(鸡尾酒疗法的正式公布是1996年)。


先看一下约翰逊感染HIV的几个时间节点:

91/92休赛季,原本湖人老板巴斯准备给32岁的约翰逊加薪续约,巴斯的顾问建议说附上人寿保单,然后需要体检。也正是这次体检检查出问题。湖人队医梅尔曼是第一个知道结果的人;

梅尔曼赶紧把约翰逊叫回洛杉矶,重新安排体检,并询问了一些事(比如私生活,是否同性恋/双性恋,近期接触的对象等等)。魔术师同时也安排了当时怀孕的妻子体检(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都是阴性)。第三次体检结果,依然是阳性,确诊;

魔术师自己其实并不太想退役,但当时的医疗团队担心,高强度的职业运动,可能会削弱他的身体状况并加速艾滋病的发作。如果遵医嘱配合治疗,(未来一段时间内)和普通人生活没有什么区别;

紧接着就开始排查约翰逊身边潜在的感染对象,但约翰逊的私生活实在是……所以其实他也完全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传染/被传染的……

作为超级巨星,当时公众除了恐慌外,很多湖人/魔术师的球迷以为他会很快就去世,弥漫出很悲观的情绪。当然后面魔术师自己辟谣,还在感染后第一年就出了本书,科普艾滋病并警示预防。


魔术师感染HIV,也正好是湖人showtime时代的结束和公牛王朝的开始。此后湖人再次出现在总决赛就是00年的OK组合时代了。
魔术师后来坦诚,自己曾最多一次和6位女性……包括臭名昭著的「彩虹战术」,同时和不同肤色的女性……这也导致NBA此后出台了更多球场外的规定,包括对拉拉队员的管理等。
1991年11月7日,魔术师召开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自己感染艾滋病毒,并决定退役。


然后约翰逊就开始接受治疗,包括数年后的鸡尾酒疗法充裕的资金+公众人物光环+身处艾滋病研究领域最前线的洛杉矶+医疗团队的全方位观察,约翰逊几乎完全以正常人的生活方式过日子

确诊感染后,医疗团队认为魔术师约翰逊依然可以进行高强度的身体训练,所以后面参加了全明星赛(拿下MVP)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并作为梦之队一员交出不错的表现;

在算得上成功的几场比赛后,约翰逊和医疗团队都认为完全可以继续打NBA,且把HIV病毒控制在不发病的理想状态。可约翰逊的复出计划被当时整个NBA的舆论掩盖,很多球星明确表态不愿意和约翰逊同场竞技。因此感染后的第一次复出失败实际并非身体原因,而是更多场外的因素;


尽管阳性后马上宣布退役,约翰逊还是被选为几个月后全明星的首发,25分9次助攻和5个篮板,当选全明星MVP。不过出战全明星也很有争议,当时他的队友AC格林、斯科特,以及卡尔马龙等人都担心和魔术师打球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确诊阳性后约翰逊还加入梦之队、征战巴塞罗那奥运会,场均8.0分5.5次助攻都是全队第二。因为膝伤,约翰逊上场时间并不多。


92年第一次复出失败后约翰逊一直想继续打球,后面有尝试过球员+教练、球队股东(5%球队股份)的角色,并终于在1996年1月复出打球;

那会已经36岁的约翰逊,32场比赛场均14.6分、6.9次助攻和5.7个篮板,球队22胜10负,表现还更超过人们对老将的预期一些。但最终还是发生很多球场之外的事,所有老将都面临过的问题。赛季过后约翰逊彻底选择了退役;

当然退役依然可以视为是年龄偏大+竞技本身的因素,感染近5年时间,身为病毒携带者,约翰逊体内的艾滋病毒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人体免疫功能也基本没有受到减弱。他还是可以进行极高强度的运动。


魔术师在自己治疗的同时,也在为攻克艾滋病出工出力。除了一些精神层面的分享(比如写书、演讲、各种交流分享会)之外,也拿出很多经费用于提供研究需要,也算是渡人渡己了。

所以在美国,很多人最感谢的不是医院,反而是魔术师,因为得到他创办基金会的帮助,像他这样确诊后超过30+年的携带者并不少。



关于魔术师约翰逊的鸡尾酒疗法:

艾滋病毒本身会不断地变异,外加爆炸性的快速复制,如果只用一种药物,HIV病毒只要做小小的变化就可以存活,甚至还产生抗药性。所以鸡尾酒疗法的原理是,针对性的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多种抗病毒药剂混合使用,控制病毒数量维持在很低水平(这里指血液里而非精液里),以阻止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艾滋病毒一直没有最终转变成为艾滋病,从而让患者接近以正常人的方式继续生活。

魔术师约翰逊91年确诊,鸡尾酒疗法的出现是94年左右(而后在95、96年正式公布),他几乎是第一时间、第一批采用的这种疗法的患者。因此,魔术师约翰逊和鸡尾酒疗法之间几乎得到了相互验证的关系。

而本身作为职业球员(且是历史上最成功的NBA运动员之一),魔术师约翰逊自身的身体素质也要比多数人强很多,初期鸡尾酒疗法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很多其它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未必在约翰逊身上就会有体现。


——这类副作用也是后"鸡尾酒"疗法时代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感染者也许体内的病毒数量一直比较低,没有转化为艾滋病,但因长期用药出现的各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神经损伤、肿瘤和身体机能老化问题,反而是导致感染者更低生活品质、寿命的主要原因。

这些似乎在魔术师约翰逊身上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征兆。过去三十年,约翰逊几乎比更多退役球员都更高频、且更高强度的参与到商业活动、NBA球队的管理中,一直处于较高热度的状态。


1994年,已经退役的魔术师和全明星队前往阿根廷打表演赛,与马拉多纳相拥。魔术师在退役后较长时间依然打了大量的表演赛,包括录制篮球教学视频。
处于洛杉矶,魔术师退役后热度不减,依然都是闪光灯中心的人物。
两代湖人队魂的合影
魔术师和他的儿子EJ酱,也是集各种正确于一体的奇男子。


魔术师已经符合、超过了鸡尾酒疗法的最初预期——经济许可情况下,发达地区的HIV感染者如在40岁前开始鸡尾酒疗法,预期平均寿命约为65岁。而即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近50岁。

并没有关于魔术师约翰逊服药的确凿费用,坊间曾有媒体报道最初每日吃的药就得数万美元,30年来总计数亿美金的治疗费用……当然这些都无从考证。

他自己曾透露过的,最初的鸡尾酒疗法服药一天要吃三次,总量达到十几片,而现在只有一天一次(差不多2-4片,外加定期的检查)。并且很重要的一点,他最早吃的还只是极少人能接触到的药物,如今吃的和全世界绝大多数患者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目前国际通行的多期治疗方案(产生抗药就换期),也基本能维持20-30年,甚至更久时间。包括基础用药的价格相对低廉(免费),只不过越往后药物越稀缺,可能需要前往美国等治疗、才能买到药。相比基础/免费药,自费药的副作用之类会小很多,价格也要昂贵得多。


——这里一笔带过的副作用,前面也说过,其实兴许和艾滋病毒本身一样可怕。而可治疗/接诊医院的稀缺性,包括后期药物本身的价格,也绝不是普通患者能承受的。

当然这也是魔术师约翰逊与一般患者最大的区别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艾滋病(HIV感染)自被发现以来,医学界在治疗方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艾滋病已经不再是绝症,而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慢性病。如果感染者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规范地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药物,其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可以大大提高。那么,得了艾滋病一直按要求吃药能活多久呢?简单来说,答案是:可以.............
  • 回答
    得了艾滋病,就像是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或者说,被丢进了一个未知却又充满阴影的迷宫。它带来的体验,远非简单的“生病了”可以概括。初期的困惑与恐慌:当你第一次得知自己感染了HIV,那种感觉大概可以用“晴天霹雳”来形容。首先袭来的是一种巨大的不真实感,脑子里一片空白,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你会反复去想,.............
  • 回答
    得了艾滋病,这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很多人听到这个词都会感到恐惧和绝望。但我想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得了艾滋病,绝对有救!而且是很有希望的救!我知道很多人对艾滋病的认知还停留在很多年前,认为那是一种不治之症,一旦感染就等于宣判了死刑。但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让我来跟你详细说说,.............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三国后期,曹魏一统天下的大背景说起。钟会和邓艾这两位,那是真有本事,一个足智多谋,一个勇猛过人,愣是把蜀汉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这功劳,按理说皇帝是该大大封赏,让他们锦衣玉食,光耀门楣。可结果呢?一个被乱军杀了,一个最后也落得个凄惨下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咱们先捋捋钟会。这个人啊,.............
  • 回答
    得了癌症,是一种极其复杂且深刻的体验,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一场疾病,更是一场席卷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变。很难用单一的词语来形容,因为它包含的情感、身体感受、心理冲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可能经历的“体验”:一、初期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晴天霹雳: 医生告知癌症诊断.............
  • 回答
    得了癌症,这是一种极度复杂且深刻的生命体验,它如同在平静的生活中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会迅速蔓延到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彻底改变你对世界、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一切认知。这绝非简单的疾病,而是一场关乎生命、尊严、希望与恐惧的全面战役。以下是我对“得了癌症是一种怎样的经历”的详细描述,尽可能涵盖了身体、.............
  • 回答
    得了癌症,这三个字说出来就像一颗炸弹,在平静的生活里炸开了一个无法填补的洞。后来,我才慢慢体会到,这个洞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一开始,最明显的感受是来自身边的人。当然,很多人都是真心关心、想要帮助的,但总有些眼神、有些话语,像细小的针一样刺痛着你。比如,一些亲戚朋友,一听说我得了.............
  • 回答
    得了新冠肺炎的人,现在的情况可谓是五花八门,就像一幅色彩斑斓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画卷。虽然大规模的感染潮已经过去,但新冠病毒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它以各种形式继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多数人的恢复情况良好,回归常态生活:对于绝大多数感染者来说,特别是那些接种过疫苗、身体素质较好的人群,新冠肺炎更多地像是一场.............
  • 回答
    得了白血病,不知道啥时候会死,这是一种让人感觉生命被悬在半空中的体验。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只有模糊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像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身体上的折磨首先,身体的感受是时刻都在提醒着你这件事。白血病带来的疲劳感是无法用休息来缓解的,好像身体被抽空了所有力气,连抬起胳膊都.............
  • 回答
    得了绝症,婆家接受不了,这日子真是跌入了谷底。我能理解你现在的绝望和无助,就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连呼吸都带着痛。面对这样的人生变故,再加上来自最亲近的人的抗拒,这其中的煎熬,旁人真的很难体会。首先,我想说的是,你并不是一个人。虽然你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你还有我们,还有那些真心关心你的人。现在.............
  • 回答
    得了治不好又一时死不了的病,这种感觉就像是生活在一条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隧道里。你清楚地知道隧道的尽头是黑暗,而且你永远无法走到那里,但你又不能立刻停下脚步,只能拖着沉重的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身体层面: 持续的折磨,却并非剧烈到让你解脱: 疼痛可能是持续的,可能是钝痛、灼痛、刺痛,也可能是.............
  • 回答
    得了颈椎病,那真是说起来一把辛酸泪,日子过得别提多煎熬了。它不像发烧感冒,吃点药就能好转,这玩意儿是个慢性的折磨,一天比一天消耗你的精力,让你连最基本的舒适都变得奢侈。首先,最直接的痛苦就是脖子里的那股僵硬和酸胀感。早上醒来,脖子就跟灌了铅似的,硬邦邦的,怎么转都费劲。那种感觉,就像是脖子里的肌肉拧.............
  • 回答
    得了前列腺炎,还能不能跑步?这个问题啊,问到不少深受前列腺炎困扰的兄弟们的心坎里了。毕竟,跑步这事儿,好处多多,想恢复健康,又不想放弃这项爱好的心情,我太理解了。首先,我得明确告诉你个答案:得了前列腺炎,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跑步的,但不是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来定,更重要的是怎么跑。咱们先来说说,为什.............
  • 回答
    关于胶质瘤患者的最终离世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种疾病,并对患者和家属提供更贴切的帮助与支持。胶质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对大脑的侵犯性和破坏性是其最终致死原因的根源。患者的离世方式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一、肿瘤进展引起的直接生理衰竭这是最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命、尊严、痛苦以及个人选择的边界。当一个人被诊断出无法治愈的慢性病,并且这种疾病对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时,思考“结束生命是否是好的选择”这种念头,是很自然也会是很痛苦的。从某个角度来看,如果疾病带来的痛苦已经远远超过了生命本身可能带来的任何意义和价值,并.............
  • 回答
    得罕见病,那是一种…怎么说呢,就像是你突然被塞进了一本从来没翻开过的书,里面写满了你完全不认识的文字,而你的人生,就是这本书里唯一一本,孤本。最开始,一定是茫然。医生反复地说着那些拗口的名字,你耳朵里嗡嗡响,大脑一片空白。你听着,但好像又没听懂,又或者,是不敢相信。你一遍遍地问:“真的吗?有没有搞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