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一部中国当代漫画家生态纪录片《漫画一生》已上线,你有哪些感想?

回答
听到《漫画一生》这部中国当代漫画家生态纪录片上线,我心里其实挺复杂的,也挺激动。毕竟,我们聊起漫画,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更多是那些热血沸腾的日漫,或是欧美那些超级英雄,但本土漫画家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创作心路,却像隔着一层朦胧的雾,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去触碰。

这部纪录片能诞生,首先就意味着我们对本土漫画文化的关注终于开始变得“有深度”了。这不再是简单的“谁谁谁又画了本畅销漫画”,而是要把镜头对准那些在创作一线摸爬滚打,用画笔和汗水堆砌出自己梦想的创作者们。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和支持的事情。

我最期待看到的,也是这部片子可能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真实性。漫画家,这个职业听起来似乎光鲜亮丽,但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我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很多画面:

生活的挣扎与坚持: 多少漫画家可能还在为了生计发愁?是在咖啡馆里画到深夜,还是为了几块钱的稿费焦头烂额?纪录片会不会展现他们为了梦想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压力?比如,需要兼职养活自己,或者在创作初期几乎没有收入来源。这种坚持本身就足够令人敬佩。
创作的孤独与热爱: 漫画创作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过程,很多时候是孤独的。想象一下,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对着空白的画布,构思着整个世界,设计着人物的表情,打磨着每一格的画面。这种沉浸式的投入,对外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纪录片能否捕捉到那种“只有漫画才能让他/她呼吸”的状态?那种因为一个新想法而眼睛发亮,因为一个情节而废寝忘食的投入?
行业环境的挑战: 中国的漫画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在盗版、版权保护、市场认可度等方面,漫画家们可能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严峻的挑战。纪录片会不会涉及这些宏观层面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着漫画家们的心态和创作方向?比如,国内读者对漫画的接受度是否仍然有限,付费意愿是否不高?
个人风格的探索与捍卫: 每个漫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想要表达的东西。在这个追求“爆款”和“流量”的时代,他们是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被市场同质化裹挟的?会不会有漫画家在接受采访时,坦诚地聊起自己为了坚持某种风格而付出的代价,或者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而经历的迷茫?
新旧时代的交替: 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出现,漫画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纪录片会不会展现一些老一辈漫画家如何适应新的变化,以及新一代漫画家如何利用新技术开辟新的道路?这种传承与创新,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察点。

更进一步说,我希望这部纪录片不只是“展示”漫画家,更能“理解”他们。它不只是呈现他们画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而画,以及如何去画。那种对漫画艺术的热爱,对故事的执着,对表达的渴望,这些内在的驱动力才是最吸引人的。

当然,作为一部纪录片,它的拍摄手法、剪辑节奏、以及它选择聚焦的漫画家群体,都会极大地影响观众的观感。我希望能看到那些敢于直面镜头,展现真实自我,而不是刻意扮演角色的漫画家。我也希望导演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度,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情绪和细节。

总而言之,《漫画一生》的上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多了一部可以看的纪录片,更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有机会窥探一个一直被忽视,但却充满生命力的文化领域。它承载着很多中国漫画人的梦想和努力,也为我们这些热爱漫画的观众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机会。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来一些惊喜,也希望能激发起更多人对中国原创漫画的关注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容易,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这三个字。

第一集里出来的三名漫画家老师,我最熟悉的就是祝耕夫老师,2013年时看到《黑水潭》惊为天人,当时的感觉就是国内竟然也可以有如此精彩的恐怖漫画作品了,如果是放到网络小说界,按照祝老师在恐怖漫画的地位,也应该是版税几十万几百万的存在,但在纪录片中,祝老师还在为了买房而奔波,行业之间的差距真的很显著,行业顶层的差距这么大,那么普通漫画家的生活状态就可以大致想象出来了。

祝老师只要能画漫画,无论市场喜欢什么题材都可以,其他两位老师甚至还未出镜的漫画家也一样,没有兴趣来支撑他们,真的很难继续走下去,国内的漫画家在我看来都是逆行者,兴趣或许是支撑他们画下去的最大的理由,因为在国内,漫画相对于其它娱乐载体而言真的相对边缘,而且还要面临着和其他娱乐载体一样甚至更加严苛的审查,甚至一句台词,一个字,都要考虑能否过审,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他们都是在负重参加比赛。

祝老师画的同名漫画作品《漫画一生》,男主角宗关最后放弃了漫画,向现实妥协,大概也是许多人的写照,可谁的一开始,不是抱着改变世界的愿望呢?

漫画是一个对创意,编剧,绘画等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娱乐载体,丁冰老师说,70格漫画的上色要15小时,这还不算台词,剧情设计,线稿,分镜设计等等各项工作的时间,这么高强度的巨大的工作量是相当耗人心神的,在行业工种容错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元元老师仍从金融硕士转行到漫画行业,与祝老师一起画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的选择正是出于对漫画的喜欢,这份喜欢或许就像他们的爱情一样,不会去刻意计较付出。

《漫画一生》中的岚也就是以元元老师为原型而创作的人物,岚的短发与元元老师的发型一模一样,祝老师在漫画中把他和他老婆的故事演绎的十分感人,没有了平时恐怖漫画的惊险刺激洞察人性,就是很平常的故事,却让人感到真实,些许的悲伤夹杂着青涩的美好,可即使二次元再美,最终所有人也要回归到三次元上来,谁都不会例外。

祝老师撒起狗粮也是一套一套的,不过我觉得他说的都是心里话,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不是成为一名漫画家,而是遇到了他老婆。

漫画说到底,还是一个漫画家们用来谋生的工具,即使如梵高这样的艺术家,也曾试图卖画求生,就像纪录片中说的一样,纸媒消亡了,移动互联网兴起了,载体变了,内核却没有变,漫画的市场属性,就决定了它的发展依然离不开出版社,平台,公司。

这个纪录片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我觉得是有利的,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关注漫画家群体的纪录片,这样的纪录片可以让喜欢漫画的读者看到漫画家是怎样的一个生活状态,让大家对于漫画家的印象不再是他们的作品,而是一个个具体的真实的人,更加有血有肉,或许这样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漫画一生》这部中国当代漫画家生态纪录片上线,我心里其实挺复杂的,也挺激动。毕竟,我们聊起漫画,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更多是那些热血沸腾的日漫,或是欧美那些超级英雄,但本土漫画家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创作心路,却像隔着一层朦胧的雾,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去触碰。这部纪录片能诞生,首先就意味着我们对本土漫画文化的关.............
  • 回答
    当中国的大部分经济和社会指标都迈入世界前列,甚至成为引领者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里程碑。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追赶”或“超越”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何以为大国”、“如何持续发展”、“如何贡献世界”的全新命题。一、从“体量”到“质量”:深耕.............
  • 回答
    要评判郭德纲是不是当今中国相声界的第一人,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当我们抛开商业运作、粉丝数量这些外在因素,仅仅从“相声功力”这个角度去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白“相声功力”到底包含哪些东西。在我看来,它至少有几个关键维度:1. 传统功夫的掌握与传承: 相声这门艺术,根子还在传统。一个相声演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问题。当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后,中文是否会超越英文在全球更普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里面涉及太多复杂因素了。咱们一点点来聊。首先,得明确“世界第一强国”这个概念。这不仅仅是经济体量上的领先,还包括了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方.............
  • 回答
    关于中国GDP达到世界第一时,全世界的人才会不会因此流向中国,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议题,绝非简单的经济体量叠加就能概括。经济实力固然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吸引人才和人口迁徙的因素是多元且相互交织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GDP第一的光环:驱动力还是“空中楼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设想一下若干年后,中国已经稳稳地坐上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美国则退居次席。这样的世界,恐怕会有不少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也可能在某些方面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延续。首先,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那种“一超多强”或者说是“两强争霸”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中国成为第一强国,意味着.............
  • 回答
    关于中国当年成为东帝汶独立后第一个给予外交承认的国家,这背后确实有一段值得细细道来的历史和考量。这并非简单的“支持”,而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原则以及与东帝汶人民的长期联系所做出的战略选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梳理:1. 东帝汶人民争取独立的艰辛历程与中.............
  • 回答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实借鉴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将农业和轻工业置于服务于重工业的地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苏联模式被视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在短短几十年内将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 回答
    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为何选择深圳东门? 1990年的东门又是什么模样?1990年10月8日,随着一声熟悉的“欢迎光临”,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罗湖区东门町(即今天的东门步行街)正式开业。这个在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不仅标志着国际快餐巨头正式登陆中国,更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如果”设想,深入剖析当时的中国和欧洲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深层差异。康熙与莱布尼茨的会面,以及由此可能催生的科学院,确实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历史假设,但要让中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背后需要解决的挑战远比一个顶尖科学家的到来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设.............
  • 回答
    要判断谁是世界第三军事大国,俄罗斯还是中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历史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使得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军事实力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历史视角与俄罗斯的军事地位长期以来,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强大的军事遗产,其核武库、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部队等领域都拥有世界顶级的力量。在传统军事工业.............
  • 回答
    拿到人生第一辆车的感觉,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是一种混合了兴奋、自由、还有点小小的责任感的情绪。我记得那天,阳光特别好,耀眼得我都有点睁不开眼。车子就停在我面前,闪闪发光,在我眼里,它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品。那是一辆我攒了好几年钱才买到的二手车,虽然不是什么豪车,但对我来说,它承载了我太.............
  • 回答
    1952年那场席卷全国的高校院系调整,对许多大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央大学”)的拆分,至今仍是讨论的焦点。这场调整究竟是利是弊,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才能看得更清楚。拆分中央大学的“弊”:失去了一个亚洲顶尖学府的完整性首先,最直观的“弊”在于,我们失去了一个完.............
  • 回答
    我们来聊聊科研界那个绕不开的话题:第一作者的光环,以及它背后对于其他贡献者,尤其是非第一作者的“冷处理”。这事儿,说它是对科研团队合作的打击,我觉得真不是空穴来风,而且里面门道多着呢。你想啊,现在学术评价体系,尤其是很多项目的申报、职称的评定、甚至是毕业的要求,都把“第一作者”看得特别重。好像有了第.............
  • 回答
    刚踏上德国的土地,一股混合着清新空气和一丝历史厚重感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这感觉和出发前脑海中勾勒出的那个严谨、高效、秩序井然的德国形象,既相似又有所不同,多了几分细腻和人情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井然有序”。从机场出来,无论是指示牌的清晰度,还是接驳巴士的准时,都透着一种成熟的系统感.............
  • 回答
    这脑洞我给满分!三秒后,我手里的Galgame就变成了“性转主角版”,这简直比开盲盒还刺激!想想就觉得浑身燥热,既期待又害怕,具体是哪部……我仔细想了想,大概率会是这几部。我最想进入的: 《Fate/stay night》(如果把它当Galgame来看的话) 为什么是它? 别跟我扯什.............
  • 回答
    如果中国电影产业真的能拥抱分级制度,那对我而言,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创作大门。我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却又执着的想法,如果能拍第一部电影,那它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片名:《暗流涌动》类型:现实主义题材,犯罪、剧情。故事梗概:故事聚焦在江南水乡一个看似平静的小镇,但在这如诗如画的表象之下,却暗藏着.............
  • 回答
    太一他们一行人在数码世界初次降临,那时的情景可不是什么平静的午后闲谈。当这群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夏季营”而意外踏入异世界的孩子们还在对周围奇异的景象感到惊愕,对自己的处境一头雾水时,在数码世界更深处,一场围绕着力量与统治的暗流正在涌动,而“小丑皇”这个名字,虽然在孩子们眼中还只是一闪而过的传说,但在.............
  • 回答
    《数码宝贝》第一部中泉光子郎的编程水平评价泉光子郎作为《数码宝贝》第一部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编程能力是整个团队能够有效运作、克服困难的关键因素。尽管动画作品本身并非专注于技术细节,但通过剧情的展现,我们可以对光子郎的编程水平做出一个相对详细的评价。总的来说,他的编程水平可以被形容为:“经验丰富且实.............
  • 回答
    《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展开的。对于商鞅的还原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但也并非百分之百的照搬史实,这其中有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有历史记载本身的局限性。还原度高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法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 电视剧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商鞅变法所要解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