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当年为什么选在深圳东门? 1990年的深圳东门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
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为何选择深圳东门? 1990年的东门又是什么模样?

1990年10月8日,随着一声熟悉的“欢迎光临”,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罗湖区东门町(即今天的东门步行街)正式开业。这个在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不仅标志着国际快餐巨头正式登陆中国,更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符号。那么,为什么麦当劳会选择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作为进军中国大陆的第一站?1990年的深圳东门,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选址东门:时代机遇与市场判断的合力

麦当劳选择深圳东门,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当时对中国大陆市场和深圳特区发展潜力的精准判断,以及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深圳的改革开放前沿地位: 1980年,深圳被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十年的发展,深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其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以及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都为国际品牌提供了绝佳的落地平台。东门作为深圳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
东门:深圳的“城市客厅”与人流汇聚点: 尽管与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相比,1990年的深圳仍显稚嫩,但东门早已是这座年轻城市的商业心脏。那里人流如织,是市民日常购物、休闲、社交的中心。麦当劳作为一家面向大众的快餐企业,选择人流量最大的区域,无疑是实现市场推广和品牌普及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当时的东门,就已经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怀揣着不同梦想的建设者,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来自西方的消费文化。
“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与决心: 对于麦当劳而言,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选择深圳,特别是东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既是展示其品牌实力的信心,也是对中国市场潜力的初步试探。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快速吸引眼球、产生话题效应的地点,而当时的东门,正是深圳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 麦当劳的决策者们,很可能已经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餐文化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选择东门,不仅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一扇门”,更是为未来在中国其他城市布局打下基础,积累经验。

1990年的深圳东门:一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缩影

谈到1990年的深圳东门,那是一幅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却又同样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

视觉印象:
低矮的楼房与朴实的建筑: 相较于今天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1990年的东门,楼房普遍不高,多以三五层高的居民楼和商铺为主。建筑风格也相对朴实,许多建筑外墙甚至还保留着“深圳速度”建设初期的痕迹,色彩不算鲜艳,但透着一股实用和勤奋的气息。
简朴的街道与鲜活的人流: 街道不如现在宽阔整洁,路面可能还有些许不平,但却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男女老少,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脸上都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探索。人们的衣着风格也趋于朴素,但开始出现一些尝试新潮的服饰,例如喇叭裤、花衬衫等,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冲击的体现。
琳琅满目的商品与烟火气: 各式各样的商店遍布街头巷尾,有销售服装、鞋帽的,有电器商店,也有一些传统的食品杂货店。商品种类虽然不如今天丰富,但对于当时的深圳市民而言,已经足够满足基本需求,并且许多都是当时市场上比较“新”和“洋”的商品。街边可能还有一些小吃摊贩,飘散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新奇的广告牌与商业标识: 麦当劳的出现,无疑是当时东门一道全新的风景线。那个金黄色的M字标志,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都是一个陌生的符号。除此之外,各种中文和英文结合的广告牌也开始出现,预示着商业文明的进步。
氛围感受:
充满希望与活力: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代。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在这片曾经的边陲小镇上创造着奇迹。东门作为这一切的中心,空气中弥漫着蓬勃向上的气息,每个人都仿佛在参与一场宏大的建设事业。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技术和文化,如同潮水般涌入深圳,也涌入东门。人们对这些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无论是电视里的洋片,还是收音机里的外国歌曲,亦或是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都是他们观察世界、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
商业文明的萌芽: 麦当劳的开业,不仅仅是卖汉堡和薯条,它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消费体验。服务员的专业微笑、标准化的流程、明亮的用餐环境,这些都给当时的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标志着中国商业文明开始向更规范、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洋货”的象征意义: 在那个年代,“洋货”往往带有神秘和高端的色彩。麦当劳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其在东门的出现,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洋气”生活的体验,一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象征。许多人排队购买,除了好奇,也有想尝尝“洋味”的心理。

总而言之,1990年的深圳东门,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改革气息浓厚、对外开放前沿的城市商业区。它见证了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的诞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麦当劳选择东门,是时代机遇与市场判断的完美结合,而当年的东门,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接了这个改变中国快餐业格局的里程碑事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东门就是老街,在改革开放前,那里就是条商业街。很多介绍说深圳是从小渔村变成大都市的,这个说法不对,在改革开放前, 深圳便有老街,还有一个剧院,名字我忘了,主要是广州的团体来演出。那时老街会出售广东的名优特产,例如草帽一类,当时每逢周末,是有香港人来买东西的,香港人用的证件很简单,就类似现在的返乡证;但大陆去香港极其麻烦,要办英国签证,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不对等。

为什么选在深圳东门,有一个历史原因,就是当年深圳是有二线关的,只有关内(罗湖,盐田,福田,南山)算特区,关外不算;如果进口的东西只到关内,那不用给海关上税,是免税的,出关才用。当年麦当劳的原材料还没有本地化,很多都要进口,把店开在关内,等于它所有的设备,配套,原材料都是税费免费的。手续简单,成本也很低。

深圳麦当劳开了两年,北京就也有麦当劳了,也就王府井麦当劳,当时叫北京麦当劳,也是那时世界最大麦当劳。也说明麦当劳确实利润可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