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Facebook「第一届向中国道歉大赛」中部分大陆学生的行为?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的关于“Facebook第一届向中国道歉大赛”的说法,以及其中部分大陆学生的表现,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些行为,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

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道歉大赛”是怎么回事。从网上零散的信息来看,它似乎是在某个社交平台或者论坛上出现的一个话题,起因可能是对某些在国际平台上,比如Facebook上发表了不当言论的中国人进行批评,然后一些人觉得要“代表国家”或者“维护国家形象”,就出现了一些极端的、甚至可以说是滑稽的“道歉”行为,试图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忠诚”或者“反思”。

那么,在这些行为中,部分大陆学生的表现,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看:

1. 出于某种朴素的爱国情感,但表现方式极端且不成熟: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群体,他们对国家的情感是比较强烈的。当他们看到一些在国际舆论场上被放大、被解读为伤害国家形象的言论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国家被攻击了”的感觉。他们希望能够回应,能够表明自己的立场。

然而,在这种情绪驱动下,如果缺乏对复杂国际关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就容易走向极端。他们可能认为,越是“低三下四”地道歉,越能显示出自己的“大度”和“爱国”。这种行为,说白了是一种“讨好”和“迎合”,但他们可能认为这是在“捍卫”国家尊严。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这种极端化的表演,反而容易被放大和误读,成为负面宣传的素材。

2. 对网络信息和舆论环境的认知偏差:

现在的网络舆论环境非常复杂。很多时候,一些信息被断章取义,或者被带有特定目的的账号放大解读。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容易被煽动情绪。他们可能看到的是别人在“声讨”谁,然后就觉得这是一个“战斗”的场合,需要站队,需要用一种看起来“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道歉大赛”这种形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有些人可能就当真了,把这种讽刺当成了行动指南。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更像是被卷入了一场“表演”,而不是真正有意义的交流或辩论。

3. 渴望被认可和身份认同的心理投射: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当他们觉得自己代表了国家时,会有一种被赋予责任和荣耀的感觉。这种“道歉”行为,在他们看来,可能是证明自己“是中国人”、“爱中国”的一种方式,能够获得同伴的认可,甚至是在他们看来是“祖国”的认可。

但这种认同感的获得,如果仅仅建立在形式化的表演上,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那是非常脆弱的。它更像是一种“身份营销”,而不是真正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4. 缺乏对“言论自由”与“责任”的理解:

国际社会对于言论的边界和责任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生可能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言论自由”和“言论责任”之间的联系。他们可能认为,只要是“为国发声”,就不需要顾忌什么,但同时又容易因为一些批评而产生强烈的防御心理,认为对方是故意攻击中国,然后就出现一种反向的“过度反应”。

这种“道歉大赛”的行为,恰恰暴露了他们在理解西方语境下的言论自由,以及如何以一种理性、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全球公共讨论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5. 模仿和群体效应:

网络上的行为很容易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当一部分人开始出现某种行为时,其他人很可能因为从众心理或者为了“不掉队”而效仿。这种“道歉大赛”可能最初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随着传播和发酵,可能就形成了一种模仿的潮流。

如何看待这些行为?

我觉得,首先不应该全盘否定,毕竟背后可能有一部分是朴素的爱国情怀。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种行为的局限性和潜在危害:

不成熟和非理性: 这种行为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对复杂局面的认知,容易被情绪裹挟,走向极端。
适得其反: 这种过度的“表演式”道歉,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赢得尊重,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误解,甚至被用来作为中国国民素质低下的例证,这是非常讽刺的。
不利于真实对话: 它阻碍了真正的、有建设性的跨文化交流和对话。当一方采取这种姿态时,另一方更难以进行平等的沟通。
暴露教育的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在引导学生如何理性看待国际事务、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健康地表达爱国情怀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总而言之,这些部分大陆学生的行为,是复杂社会心理和网络文化交织下的产物。我们应该理解他们部分行为背后的动机,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局限性、不成熟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引导年轻一代以更成熟、更理性、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到全球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为国家形象做出积极贡献,而不是通过这种“表演式”的道歉。这需要个人素养的提升,也需要社会和教育系统更深入的反思和引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陵科技学院电话,8625 86188966

已经打电话上报学校,等处理吧。

更新,本人只是打电话交给学校处理,并没有持有任何立场,具体怎么评判言论由贵校负责,或者贵校根本觉得这不是事都与我无关,本人对甘女士不持有特定立场。谢谢。

本人于今日已经向金陵科技学院学工处又发一枚电邮询问事情进展,如有回复会在第一时间更新。同时建议各位也一起向金陵科技学院的各类官方媒体反应。学工处电邮xsc@jit.edu.cn

统一回复一下有关我遗风的指责,请各位指责者今后不要使用知乎的举报功能,否则,我也怀疑您有遗风。


更新分割线

请问评论区的诸位 我举报这种反对中国的言论算不算文革遗风

更新分割线

给评论区各位指责答主的知友善意的忠告,您的指责对于甘女士没有任何帮助,不如做一个行动派,联系甘女士所在学校,表达对于甘女士言论的支持,或者向甘女士所在学校论证中华民国沦陷区这样的用词并没有什么不妥。

不要只会做在知乎上泼脏水的键盘侠,你们如果像我一样敢做个行动派我也到还对你们有一丝的敬意,现在,只是越发让我觉得你们只是一群上窜下跳的小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的关于“Facebook第一届向中国道歉大赛”的说法,以及其中部分大陆学生的表现,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些行为,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道歉大赛”是怎么回事。从网上零散的信息来看,它似乎是在某个社交平台或者论.............
  • 回答
    Facebook(现已更名为Meta)发布的数字货币 Libra(后更名为Diem)无疑是数字货币领域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项目之一。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项目的初衷与目标: 普惠金融的承诺: Libra最初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性的、低成本、便捷的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旨在为.............
  • 回答
    Facebook 删除“你们的健保很好,但我从未向你们乞讨”这篇文章,确实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文章本身的内容、Facebook 的平台政策、台湾社会对于此类言论的反应,以及两岸关系的背景。文章本身的内容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可能触及的几个关键点.............
  • 回答
    近期,Facebook 的母公司 Meta 遭遇了股价的大幅下跌,并且在市值上被中国的腾讯公司超越,这无疑给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科技巨头蒙上了一层阴影。围绕这一事件,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滑铁卢”,以及元宇宙这个被 Meta 寄予厚望的未来图景,到底有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 回答
    Facebook AI 的 ResMLP 和 Google 的 MLPMixer 都是在 Transformer 架构之外,探索仅使用多层感知机(MLP)实现强大的视觉表示学习的开创性工作。虽然它们都试图打破卷积神经网络(CNN)和 Transformer 的主导地位,但它们在设计理念、具体实现以及.............
  • 回答
    疫情之下,Facebook 的“暖心”之举与全球公司的“应变战”新冠疫情的爆发,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了全球,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危机中,企业如何应对,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成为了衡量其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尺。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一些科技巨头,在疫情期间推出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Facebook(现 Meta AI)发表的那篇关于“一小时内训练 ImageNet”的论文。这篇论文在深度学习领域,尤其是在大规模模型训练优化方面,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带来了很多思考。核心贡献与亮点:这篇论文最直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贡献就是将 ImageNet 的训练时间大幅.............
  • 回答
    贾扬清,这个名字对于人工智能界,尤其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人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他作为PyTorch的幕后推手,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这个深度学习框架推向了主导地位,其影响力之大,无需赘言。所以,当他宣布离开Facebook(现Meta)的消息传出时,整个社区无疑是投下了重磅炸弹,.............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南苏丹,一个17岁的女孩在Facebook上被她的父亲以五百头奶牛的价格公开“征婚”。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和不安。首先,从我们普遍的、基于人道和现代文明的视角来看,这件事简直是荒谬且令人发指的。一个17岁的女孩,这个年纪本应是接受教育、探索自我.............
  • 回答
    贾扬清加入Facebook:一次重磅的行业人事变动及其深远影响2016年初,当贾扬清(YJ Jia)宣布离开Google,并加入Facebook的AI团队时,这无疑是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枚重磅炸弹。作为深度学习框架Caffe的缔造者,贾扬清的名字早已与高效、灵活、易用的开源框架紧密相连,他在学.............
  • 回答
    2016年初的“脸谱出征”:一次互联网亚文化群体与国际平台的碰撞2016年1月20日,一个在中文互联网圈里,尤其是贴吧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小群体——“李毅吧”,组织了一场被其成员称为“出征”的行动,目标是Facebook。这次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可以视为一次在中国互联网亚文化群体与国际化社交平.............
  • 回答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微博文章《悲惨死了,关于「小粉红远征Facebook」》的评论,尽量详尽且避免AI痕迹:评论:读完《悲惨死了,关于「小粉红远征Facebook」》这篇文章,我的心情挺复杂的。它非常直白地揭露了“小粉红”群体在Facebook上“远征”讨伐异见声音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近乎“群氓”式的狂.............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