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晨宇2021全员站票演唱会?

回答
华晨宇2021年那场被戏称为“全员站票”的演唱会,可以说是火出了圈,但争议也随之而来。从观众体验到主办方的考量,再到整个行业的影响,这件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

“全员站票”到底是个啥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华晨宇在2021年的那场演唱会,大部分区域的座位都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站立区域。这在当时的演唱会市场算是个比较激进的尝试。我们常见的演唱会,即便是有站票区,也总会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座位,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但华晨宇这场,更像是把“站票”作为了一种普遍形式,尤其是在内地流行音乐演唱会上,这种做法确实比较少见。

为什么会出现“全员站票”?

这背后肯定是有多方考量的。

为了“嗨翻全场”的氛围: 华晨宇的音乐风格,特别是他现场的爆发力和感染力,本身就非常适合带动观众的情绪。主办方可能认为,去除座位能够让观众更自由地互动、跳动,更能沉浸在音乐和现场的氛围里,达到一种“全员狂欢”的效果。想象一下,当全场观众都能站起来挥舞荧光棒、跟着音乐一起喊,那种能量的释放可能是坐着看演唱会难以比拟的。
提升现场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站着,观众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律动,更容易形成集体性的应援和合唱。主办方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成为演唱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彼此的连接感。
突破传统演唱会模式的创新尝试: 音乐产业总是在寻求突破和创新。把座位去掉,确实是一种视觉上的改变,也可能是一种对未来演唱会模式的探索。在一些国际化的音乐节或者小型演出中,站席是很常见的,主办方可能想将这种模式引入到主流演唱会中。
经济效益的考量? 这个就比较敏感了。理论上,去掉座位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如果场地设计得当,整体人数可能会增加),或者至少在场地布置上节省一些成本。当然,这只是猜测,不能作为主要原因。

观众的反应:冰火两重天

这场演唱会的观众反馈,真的是两极分化得厉害。

拥护者:
极致的现场体验: 很多粉丝觉得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的现场体验。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站着、跳着,随着音乐的情绪释放自己,感觉离偶像更近,也更投入。他们认为,这是对华晨宇音乐最纯粹的致敬和享受。
“演唱会就该是站着的”: 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华晨宇的忠实粉丝,本身就习惯于在演唱会现场站着跳舞、互动,他们觉得取消座位反而更符合他们对演唱会的期待。
更强的现场氛围: 他们赞赏这种方式带来的整体能量感,认为这让演唱会更有生命力,更具“音乐现场”的本质。

反对者(或有疑虑者):
体力消耗与舒适度: 毕竟是几个小时的演唱会,长时间站立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体力消耗是巨大的,而且可能带来不适,尤其是对于一些年纪稍长或者体力较弱的观众来说,体验会大打折扣。演唱会本应是享受音乐的场合,但如果因为体力问题影响了欣赏,那就本末倒置了。
安全隐患的担忧: 如此大规模的站席,尤其是当观众情绪激动时,人群的挤压和移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主办方通常会安排安保人员维持秩序,但人流密集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对票价与座位不符的质疑: 很多观众购买的是“站票”,但既然是演唱会,大家自然而然会期待有座位。如果票价与提供的“体验”之间存在认知差,自然会引发不满。尤其是一些价格不低的门票,却只提供站立区域,这让一些观众觉得“不值”。
对非粉丝的包容性: 演唱会吸引的不仅仅是铁杆粉丝,还有一些对歌手音乐感兴趣的路人或偶尔听听的粉丝。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希望能够有座位,方便欣赏表演,而不是要承受长时间站立的压力。
“不近人情”的感觉: 有些人觉得,这样做有些不顾及观众的实际需求和舒适度,显得不够人性化。

从行业角度看这件事

华晨宇这场“全员站票”的演唱会,其实给整个内地演出市场带来了一些思考:

创新与风险的平衡: 主办方在尝试新的模式时,如何在创新和满足观众基本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胆的创新值得鼓励,但如果因此牺牲了大部分观众的观感和体验,那么这种创新就值得商榷。
观众群体多样性的尊重: 演唱会观众的构成是多元化的,有年轻的粉丝,也有相对年长的观众,有体力充沛的,也有需要休息的。一场成功的演唱会,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票价与价值的匹配: 票价的设定,除了歌手的号召力,还应该与演唱会的整体体验和价值相匹配。如果取消了座位,是否应该在票价上有所调整,或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附加价值,来弥补这一“缺失”?
安全标准的再审视: 在追求演唱会现场的“嗨”和“燃”的同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大规模的站席,对场地规划、人流控制、安保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华晨宇的这场演唱会,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成功地制造了话题,也展现了部分观众对于极致现场体验的追求。站在粉丝的角度,他们享受到了与偶像更近距离、更热烈的互动,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

但从一个更普遍的、更具包容性的角度来看,完全取消大部分座位,只保留站席,确实牺牲了一部分观众的舒适度和选择权,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众的年龄、体力、对演唱会形式的接受程度,以及主办方的安全保障能力。

我认为,未来的演唱会或许可以在“站席”和“座席”之间找到更好的结合点,或者至少在售票时,提供明确的区域划分和清晰的价格说明,让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创新固然可贵,但用户的体验和安全,永远是衡量一场演唱会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将“站票”作为一种选择,而非唯一的模式,或许是更稳妥和人性化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我不喜欢华晨宇

但是这件事没啥问题

不喜欢可以不看不听,粉丝圈地自萌也没有关系,但是恶意带节奏就大可不必

user avatar

他小孩去么

user avatar

令我惊讶的是这货居然还没糊?是我眼花看错了吗?

user avatar

搞不懂,他咋还没凉?

女粉想接盘吗?

user avatar

看看华晨宇,再看看郑爽霍尊,觉得处理自己想甩掉的前任的事,真是砸钱才是硬道理。

一不小心就身败名裂。


而给够了钱,就算有了私生子,也是前任主动背锅——他是无辜的,都是我一意孤行!



其实前任也不一定是非要搞死他们。

前任想要啥?心知肚明。

就看舍不舍得。


逼急了才会报复。

狗咬狗一嘴毛,两败俱伤。


你看看。

格局决定事业下限啊。


user avatar

支持啊,有粉丝愿意买单当然就可以。



不过他是那个趁乱官宣自己未婚生子,拿着沾满尘肺病人血的钱出道,然后在舞台上满地打滚的行为艺术家么?

真的越来越有意思了,以前是歌手站着观众坐着,现在是粉丝站着看艺术家在地上打滚。

以及上面还有人说国外的livehouse都是这样的,甚至还把freddie mercury拿出来挡枪的,掂量掂量你家爱豆够分量么?不过国外看动物园杂耍确实都是站着的,也没毛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