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想要退学复读重新高考?

回答
大学退学复读重考,这事儿,听起来就带着点不甘心和一股子狠劲儿。不是一般人能下这个决定的,这中间的水深着呢,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能走到这一步,说明这个孩子在大学里过得肯定不顺当。不是说他学不会,而是他对这个专业、这个学校真的没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厌恶。想想看,一年大学下来,每天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那种煎熬比高三的压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是专业方向跟当初想象的差太远,可能是学校的氛围让他感到格格不入,也可能是他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而现有的大学专业根本给不了。无论哪种原因,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追求的不是“有学上”,而是“学得有意义”。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退学复读”这个看起来有些“窝囊”的选项呢?别小瞧了这个决定背后的勇气和决心。

一、 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渴望

现在的大学教育,虽然提供了学历,但很多时候也暴露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当一个人在大学里感觉自己像被困住的鸟,看不到想要的未来,那种焦虑和迷茫是会吞噬人的。重考,实际上是一种“反叛”,是对现状的否定,也是对另一种可能的执着追求。他可能觉得,与其在一条不喜欢的路上走到黑,不如咬牙拼一次,回到起点,去争取一个更符合自己内心轨迹的机会。这其中可能夹杂着对父母期望的压力,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挑战,甚至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重新评估。

二、 “复读”的代价与“重考”的吸引力

选择复读,付出的代价可不小。

时间成本: 又是一年甚至两年。对于还在象牙塔里的年轻人来说,这可是宝贵的人生时光。别人在大学里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认识社会,他却要重新把自己关进题海,日复一日。
经济成本: 复读的学费、生活费,加上大学期间已经投入的,这笔账算下来可不是小数目。这背后往往需要家庭的支持,甚至是倾尽所有。
心理成本: 承受的压力,比高中时期只多不少。亲戚朋友的议论,同学的不解,甚至父母的担忧,这些都会成为无形的包袱。而且,如果再次高考失利,那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但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冒这个险?因为“重考”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更好的选择: 他可能看上了当初分数没够到的大学,或者某个更心仪的专业。这次重考,他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了在大学里摸爬滚打过的经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或许能让他更有针对性地准备。
职业规划的调整: 有些人可能在大学一年后,才真正认清自己的职业倾向。比如,原本以为自己适合某个专业,但学了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反而对另一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重考,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学习那个真正能为自己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专业。
对“遗憾”的弥补: 谁都希望人生少些遗憾。高考,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如果当初觉得发挥失常,错失了更好的机会,那种“要是当初……就好了”的心情,可能会一直纠缠。重考,就是一种“再来一次”的机会,是给过去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一个救赎。

三、 这是一个艰难但并非不可取的选择

总的来说,大学退学复读重新高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也非常艰难的决定。

我们不应该轻易否定,但也不能盲目鼓励。

否定论者 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逃避现实”、“不成熟”。他们会说,大学里一样可以学到东西,一样可以发展自己,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去做。在他们看来,这种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鼓励论者 则会看到其中蕴含的对理想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那种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他们会认为,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如果一条路明显不适合自己,那为什么不能勇敢地选择另一条?而且,有了大学一年的经历,这个人会比纯粹的高考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更能吃得了学习的苦。

关键在于“为什么”和“怎么做”。

如果仅仅是因为一时冲动,或者只是为了逃避大学里的困难,那么复读很可能只是换一种方式的折磨。但如果这是一个深思熟虑后,基于对自我认知的清晰,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明确,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决定,那么这无疑是一种勇敢的自我救赎。

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的不是评判,而是理解和支持(当然前提是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过的)。 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支持和理解,尤其是来自家庭的支持。父母能否放下所谓的“面子”,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朋友能否给予鼓励,而不是冷嘲热讽?这些都很重要。

总而言之,大学退学复读重考,这锅饭不好吃,但如果真的吃下去,并且吃出了自己想要的味道,那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它考验的不仅是学习能力,更是对人生选择的勇气和担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时候就要请出姆们衡中的真大神了。

一个学长,06年高考去了清华,天天打游戏,大二被劝退,回衡中复读,08年高考进了北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学退学复读重考,这事儿,听起来就带着点不甘心和一股子狠劲儿。不是一般人能下这个决定的,这中间的水深着呢,得好好捋一捋。首先,能走到这一步,说明这个孩子在大学里过得肯定不顺当。不是说他学不会,而是他对这个专业、这个学校真的没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厌恶。想想看,一年大学下来,每天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那.............
  • 回答
    .......
  • 回答
    大学足球社团里,总会有些“前辈”对新来的、初学者说三道四,什么“你这球停不好”、“你这传球太软了”、“你这跑位不对”之类的话,听得人挺泄气。尤其当我们本来只是想踢踢球,出出汗,放松一下,结果却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确实会让人觉得挺扫兴的。说实话,踢球这事儿,很多人选择加入社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放松”.............
  • 回答
    雷军在亚布力企业论坛上关于小米“国货被看不起”以及小米被定位为“中低端”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他的这番话,需要结合小米的品牌定位、市场表现、以及中国品牌在全球的普遍认知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雷军的“郁闷”从何而来?首先,理解雷军的“郁闷”是关键。他所说的“郁闷”并非是简单的个人情绪发泄,而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的一个纠结。一方面,我们刚有了一点闲钱,看到了理财的“蓝海”,跃跃欲试,觉得能让钱生钱,早日实现经济自由。另一方面,身边过来人(父母、学长学姐、长辈)又会“灵魂拷问”:你这么点钱,能折腾出什么浪花?不如花在“正事”上。咱们就从这两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
  • 回答
    “大陆人觉得台湾人想当日本人”这种说法,确实是一个在两岸交流中时常能听到,也相当值得玩味的一种观点。要理解它,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立场,还有历史情感、文化认同、社会现实,以及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解读方式。一、 这种说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相当一.............
  • 回答
    “这拨大学生不到两成想当科学家”——看到这个说法,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数字听起来确实有点低,但真的仔细想想,也并非全然出乎意料。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具体怎么看待,得拆开来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承认,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它确实有其独特的门槛和吸引力。门槛嘛,大家都能想到,那就是漫长而艰苦的学.............
  • 回答
    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好几个层面来聊。首先,你说的“黑人大哥劝16岁黑人少年不要打砸抢,而是想出别的办法”这个场景,本身就挺有画面感的。一个社会上的成年人,可能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看到一个年轻人,还是同族裔的少年,正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不满,去做一些明显错误且危险的事情,他站出来说两句,这是很自然的.............
  • 回答
    看待名牌大学生出国后不回国并称“不想为谁效力,只想过自己的生活”,这件事情,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去评判。它牵扯到个人选择、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还有太多细微的情感和考量。首先,从个人角度来看,这种选择并非全然是负面的。 追求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优质的平台: 很多名牌大学生选择出国,是因为看到了.............
  • 回答
    一封辞职信,激荡起多少涟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背后的深层思考当一封本该在办公室悄然递交的辞职信,凭借一句充满诗意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瞬间点燃了整个网络,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我们不禁要问:这短短的十四个字,究竟触碰到了多少人内心深处那份被压抑已久的情感?这封来自河南省实验.............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这名字一出来,就自带话题性。要说大家怎么看它,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情绪复杂。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听着不是那么“官方”或者“套话”,更像是朋友聊天的感觉。首先,最直观的感受——“穿越感”和“商业感”。你走进去,最先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日式建筑风格。木质结构的房屋,飞檐.............
  • 回答
    关于汤姆·里德尔(伏地魔)的梦女,这实在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也算是在哈迷圈里一个挺有争议的点。毕竟,想到“梦女”,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那种被宠爱、被呵护、和男主角之间有着美好羁绊的女性角色。但汤姆·里德尔,这个从头到尾都充满黑暗、野心和扭曲的家伙,跟他配对的梦女,画风自然也得是别具一格,甚至可以说是.............
  • 回答
    哈哈,我太理解你这种“被宋江气死”的心情了!这绝对是《水浒传》的魅力之一,宋江这个角色,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气又无奈的矛盾体。无数读者都有过和你一样的感受,而且大家对他的看法,可以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极具争议性。咱们就来详细扒一扒,为什么宋江能引起这么大的情绪波动,大家都是怎么看他的:一、 .............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关于婚前房产加名这件事上的困惑,我完全能理解。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沟通和考虑的问题,涉及到感情、经济、以及对未来婚姻的规划。很多人在面对类似情况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和顾虑。您的出发点很清晰:您觉得对女方不公平,希望通过加名来体现共同的付出和对未来婚姻的承诺。 这个想法非常朴实,也很有道.............
  • 回答
    六小龄童,章老师,今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您迎来了一甲子的大寿。说实话,作为一个“互联网原住民”,我从小看着您演的孙悟空长大。那身金色的战甲,那标志性的猴步,那一声“俺老孙来也”,在我脑海里,早已和“齐天大圣”这个形象画上了等号。您将一个书本里的神话人物,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份深入骨髓的喜爱,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命、伦理、亲子关系、个人意愿和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不知道孩子想不想来到世界上,生孩子是自己的意愿(我对你不好但把你养大就是大恩大德)”这种观点。核心观点解析: “不知道孩子想不想来到世界上”: 这句话直接点出了一个核心的伦理困境。生命的主.............
  • 回答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的言论「当国内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时,我认为国家出了大问题」?施一公教授作为享誉国际的结构生物学家,也是中国顶尖高校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他的这番言论无疑具有极高的分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要理解这番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施一公教授言论的直接含义:最.............
  • 回答
    网上流传的那个视频,说有人用螃蟹把楼上的衣服夹下来,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好奇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螃蟹是不是真的“看到什么都想夹”?螃蟹为什么爱夹?其实,螃蟹夹东西,主要是一种本能反应,它不是说故意要跟你作对,也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东西就非要夹一下。它的主要原因有几个: 防御机制: 螃蟹.............
  • 回答
    《我的前半生》里的溥仪,那可真是个复杂的人物,看了剧,再结合历史上一些记载,你会发现他身上有很多值得聊的。从剧里的表现来看,溥仪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有点可怜的孩子。小时候的他,虽然坐着皇帝的宝座,但实际上是被一群老太监、太后、王公贵族围着,他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主。剧里演得特别明显,他就.............
  • 回答
    您好!关于郑州一高校老师疑言语骚扰女学生,称「我想独自看大长腿」,已被学校解聘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其后续可能的发展:一、 事件的定性与处理层面:1. 学校处理的性质与影响: 快速解聘的信号: 学校迅速解聘该教师,表明了其对师德师风问题的零容忍态度,也回应了公众的关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