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委员长这位干姐姐算成蒋家人,那四大家族里好歹也算是有一个没裹着从人民手中敲骨吸髓的夺来的血汗钱跑去台湾,为党国在大陆的二十年反动统治舍命尽忠的人了。
就冲这一点,这位赵老太太就比委员长认的几十号义兄弟里的大半数都强,委员长这个头磕的值了。
关于赵洪文国之子赵侗和共产党闹掰以及之后被消灭的一些相关回忆文章。
关于国民抗日军时期,赵侗情况的回忆
部队到阜平之后,学老红军的一切制度、政治工作、经济民主,党已半公开了。赵同仍以总司令自居,得他一人说了算,实行军阀统治,引起干部不满。党和他进行了斗争。在一次营以上干部会上,汪之力同志作了系统的发言,举出部队进步的实例,指出赵同老摆个总司令架子,处处想着自己是总司令,一个人发号施令,处理问题缺乏商量,举了一些军阀主义的例子,指明其思想上就是顾虑总司令的面子,不利当前部队的进步。……会后,赵同没有好转,反而消极对待,情绪不高。党内决定,罢掉他司令职务。事先党内作了布置,届时提赵同辞司令职时,大家都得举手,结果在一次连以上干部大会上举手罢免了赵同的司令职务。事后报告给军区,聂司令员批评了此事,认为应当争取团结,帮助他。军区领导还找赵同谈了一次话,才算没有罢司令之职。
赵同逃走,出意料之外。到平西后没有谁和他斗争,看来一是有更大野心,不屑当此小支队司令;二是有内线消息:赵母在大后方、南洋到处作报告,被誉为游击队之母,赵如到重庆一定被重用,所以只带几个人走了。至于怎样通过北平到重庆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也有蛛丝马迹,赵同的表弟吴新民是九连长,突调回司令部,要当警卫连长,王远音坚决不同意。赵同也找过警卫连长刘柏松谈话,想拉拢刘。刘已是党员,不为所动,他才没办法了。据事后反映,吴新民和赵同另一心腹王新华,把政治处谁住哪个房间都调查了,有动手搞一下再走的意图,由于警卫连不在,没敢动。
据王建中回忆文章
9月,赵侗就带着他最亲信的十几个人逃跑了。我们赶快派同志去追他,劝他回来。他不回来,给我们中队以上的干部写了封信,他说,我几次想对你们一网打尽,但是考虑到我们同甘苦共患难一起搞了这么久,不忍心下手。我们那时也非常警惕,所以他下不了手。我们为了对付他,我带着政治部专门组织了警卫连,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对付赵侗的突然事变,所以我说你们放岗放哨就是对赵侗放的。那个连非常负责任,所以赵侗没法子,最后跑掉了。
据史进前回忆文章
关于39年其部被八路军歼灭的回忆
赵侗这个人很狂妄,一直想脱离我们,要“独树一帜”。他同国民党拉上了关系,他的妈妈在重庆,在那里替他吹牛……赵侗本人后来也带了十来个人逃跑,后来跑到重庆。国民党政府好不容易在敌后找到这样一个一心投靠他们的人物,于是大肆吹嘘他,又是给他下“委任状”,又是给他配电台、密码和各种新式武器,派他回华北来,同我们争地盘,搞摩擦,破坏我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1940年初,他回来的时候,走到石家庄以北的一个地方,正好碰上从冀中回晋西北的一二师部队,在那里打了一仗,把他带的队伍消灭了。我对贺老总说,你们做了件好事,不然的话,任他发展起来,还会出现许多麻烦。连同他带的队伍全部消灭了。
据聂荣臻回忆录
赵侗到大后方以后,又去西安参加了特务训练班,大概受训了几个月。那里的特务头子叫尹勤,有二百多人,每一个人三件东西:步枪、盒子、手枪。后来国民党把他们派回来,到晋察冀军区搞特务武装活动。他们这次回来,到晋察冀的村庄附近,一下子碰到一二0师,贺老总的部队正在那里。贺老总跟聂老总一联系,聂老总说彻底消灭,一二O师派了部队,晋察冀也派了部队,就把他彻底消灭了。当时的命令是一个活的也不要,打完后一个人一个人的检查,把这个部队歼灭了。聂老总以后跟贺老总说,你这仗打得好,减少了我们军区好多麻烦。但是以后发现还是跑了一个,跑回东北去了。
据史进前回忆文章
聂荣臻司令员非常气愤而坚定地说:“我这个司令并不是你蒋介石能任命的,而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任命的,是3000万人民的委托,是钢铁位置!赵侗伪司令,打着国民党抗日的旗号,有欺骗性,他硬要来边区夺权,那八路军只有用刺刀回敬他!”
………
26日晨,天下着细雨,赵侗带领各级伪官员,其中有25名妇女,……向北直奔牛城、陈庄方向而来。我3营9时许得到侦察员密报,即分4路向孙家庄合围。120师358旅的骑兵团从下邵村的百马石合围过来,协助我团执行围歼任务。10时许,赵侗一伙正在孙家庄吃饭,见情况不妙扔下饭碗向桑家庄、宅里、陈庄方向逃窜。我们千把人打这300人跟玩似的,战斗不到半小时,这帮伪官员一听枪响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对这些民族败类、汉奸、卖国贼,我5团指战员只能斩钉截铁,用刺刀做出公正的判决。赵侗以下345名伪官员全部被歼灭。
据萧峰回忆录
增补一些赵侗早期活动的情况
一、违抗不抵抗政策,坚决抗日
赵侗早期抗日有功,这是事实,不容回避。“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权采取不抵抗政策,同时打压其他党派、压制国内抗日呼声。共产党、青年党、国社党等党派坚决抗日,在东北组织了一系列抵抗。赵侗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母亲赵洪文国的全力支持下,毁家纾难,组织;“国民抗日军”抗日力量,在哨子河三道虎岭等地英勇抗击日寇,赢得了老百姓赞誉。
二、脱离队伍,赴平津活动
到了1936年,日军加紧扫荡,抗日力量生存困难,身为“辽南临时政府”总裁、兼铁血军总司令的赵侗遂亲赴北平筹集物资供应,一去不回,开始在平津、河北一带活动。
三、与共产党合作奇袭日军监狱、击落敌机
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对青年党、国社党实施镇压措施,又将暗中支持东北义军的张学良部调走,赵侗等抗日力量只有与共产党合作。而共产党发动群众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黄埔军校能够达到那样的规模、北伐战争能够胜利,都与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故赵等人与共产党合作后,颓势立改,又创造了新的辉煌。1937年5月,平西游击队成立,随后赵侗等部加入。1937年8月,地下党得知在第二监狱中有诸多枪支弹药,并关押着不少共产党、革命人士,遂组织义勇军(当时叫平西游击队,而“国民抗日军”尚未正式宣布——正式宣布是9月)奇袭监狱,救出了河北磁州暴动的领导人唐洛寿、李大钊的侄子李海涛等一千多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扩充了队伍(放出来的人员有好几百人当即参加义军),扩大了影响。还首创了民众抗日武装用轻型武器击落日军飞机的战绩。9月“国民抗日军”正式挂牌,赵侗成为总司令。
四、赵侗在奇袭监狱战斗及“国民抗日军”的地位
参加劫狱的义勇军包括如下几支队伍:“赵侗率领的吴新民、王新华、曹国士(仕)、刘凤吾(悟)以及高鹏、纪廷(亭)谢等24人”;戴福纯、那恕从北平带来的30多人;白羊城的地方武装20多人。
那么赵侗属于什么地位呢?
1. 赵侗所部24人,只占不到1/3;
2. 在赵侗部内部,大家也多是合作、结盟性质( 刘凤悟、高鹏、纪亭谢系原东北抗联人员 )——其实,包括“辽南临时政府”、铁血军,也都是结盟性质,大家还是各自为战。
3. 劫狱信息是共产党地下党提供的(其中在监狱里有内线),行动的组织是周恩来亲自领导(进攻时间是他亲自决定的)(周恩来领导的“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 “东总”与北平地下党联系),刘凤悟、焦若愚、那恕、高鹏等共产党人在北平地下党领导下组织实施的,在监狱内线里应外合下成功的。
4. 赵侗参与这次活动,是结盟性质,而且有条件:
高鹏从赵侗那里回来后对刘凤悟说:“赵侗同意打第二监狱,不过他又提出一个要求,说他的人少,如果打监狱成功,他要三分之二的人员和枪支,给你们三分之一。”“什么你们,我们的,不都是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么,我同意。”
劫狱战斗极大扩大了义军的威望,在共产党组织下人员扩大至一千多人。9月5日,平西游击队、赵侗部及其他武装遂合并组成“国民抗日军”。原计划军政委员会委员由高鹏、刘凤梧、纪亭榭牵头(分别任主任、副主任),赵侗等人参与(委员),三个总队分别由赵侗、宋鸣皋、刘凤梧(兼)担任。
按照在劫狱战斗中的贡献,这是正常的(连赵侗自己都承认“说他的人少”)。
但赵侗又提条件了,提议设置总司令、由他自己担任,一大队队长由他的舅舅任福祥担任,还有其他条件。为了团结他,共产党妥协,形成了如下的局面:
军政委员会委员有:赵侗、高鹏、纪亭榭、郑子丰、包旭堂、陈大凡、汪之力、任福祥、宋鸣皋、刘凤梧、杜伯华、霍炎,秘书长汪之力。司令部组成人员有:司令赵侗,政治部部长高鹏,副司令郑子丰,参谋长包旭堂,高级参议陈大凡、汤万宁、唐三,副官处长吴静宇,军医处长杜伯华,军需处长霍炎。纪亭榭,经事先商定不明确职务,但有军事指挥权。
下设三个总队;一总队长任福祥,二总队长宋鸣皋,三总队长刘凤梧,以后,总队增设政治部主任。
不仅赵侗当了总司令、任福祥当了一总队长,而且他的亲信郑子丰、包旭堂也进入并在军政委员会排名较靠前。
五、赵侗靠什么当上总司令的?
当然,最基本的是,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日力量,对他妥协了。为什么妥协?有以下几个因素:
1. 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
2. 赵部虽然人少但枪多。为什么枪多?因为打监狱时,义军夺取了大量枪支弹药。而他事先要求分得2/3,大赚。
3. 他和他的几个部下有抗日经验,有一定军事基础。而共产党虽然动员的人多,但多是学生、农民,因而在军事上希望得到他的配合。
4. 赵名气大。为什么名气大?因为他的家境富有,因而文化水平高、能宣传(他在北平写过几部反映义勇军抗日的书),又有口才,人又长的帅气,个人又有心计,因而在一起抗日的同学们、同事们中,他就更为“显眼”一些。
按焦若愚的说法,“赵侗这个人视兵权如性命,早在国民抗日军成立之前,他连队伍还没有,就在北平东安市场刻了一颗‘总司令印’的铜印,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后来有了支像样的队伍,他就经常拿出来摸一摸。”
六、赵侗与共产党合作中的不和谐音
此后不久,赵的舅舅任福祥就不“安分”了,居然串联赵侗的兄弟和自己的儿子阴谋杀害纪亭榭,拉走队伍。事情败露,纪诉之于赵侗。赵侗心知理亏,作势要杀任。纪做顺水人情,仅仅驱赶走任等数人。赵母赵洪文国也跟随之离开了队伍。后来赵洪文国到了武汉,投靠国民党,大吹特吹其子。
十月,“国民抗日军”发展至三千多人。日寇不安,遂重兵扫荡。关键时刻,赵的亲信郑子丰、包旭堂拉三总队脱离队伍,刘凤梧发现不妙,在共产党员沈海清(赵侗的亲戚)等人的极力劝说下,毅然和郑子丰绝裂,率队西进(向大部队靠拢)。但因这一波折,殆误了时机,在途中受到日军的拦截堵击,遭惨重损失。
赵侗的亲信接连出现这样的事件,“国民抗日军”对他更不信任。第三次军人代表大会上,赵突然提议辞职、称要到延安学习。出乎其意料,大家伙一致同意!报告给聂荣臻,聂帅急了,说不能这样干,要求挽留赵。高鹏和纪亭榭对赵侗意见很大,说我们大会都通过了,不便改。聂帅就找他们谈话,做工作,终于同意赵留下。赵侗呢?“离开队伍、赴延安学习”本非其意,也就顺势留下,继续担任总司令。
没多久,又出现变故:高鹏、纪亭榭入党了。赵侗觉得没面子,向聂帅申请,希望马上入党。聂帅给他解释,共产党接纳成员是有程序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有考察期,还需要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你现在申请了,很好,是入党积极分子了,但还需要考察。而且,以你现在的表现,支部大会恐怕也难通过。因而呢?鼓励他再多看点书,多学习。
赵张狂、重面子,处处都想凌驾于高鹏、纪亭榭之上,当然不愿接受。一次,就提出,要他的亲信从三总队调回警卫连任连长。警卫连连长是什么位置?联系赵侗杀高宪章、任福祥阴谋杀害纪亭榭的“先例”,大家对赵越发警惕。经讨论,没有敢同意赵的提议。
赵侗换警卫连连长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自己找了几个老兵痞,搞了个私人卫队。这一下大家更害怕了。于是商定,凡是赵侗召集大家来司令部开会时,每个总队、大队只能来一人(如果赵侗动手杀人,死了一个,另一个在家控制队伍,防止部队被拉走)。
大家是不是多虑了?不是。后来赵侗对焦若愚说的很清楚,不是看在一起起事的份上,他甚至准备杀掉这些部队里的党员等等泄愤之语。为什么说是“泄愤之语”?因为他不是心软,而是大家警惕他了(赵侗应该怪任福祥太心急了,打草惊蛇),他没有太好的机会。
到了6月,在武汉混得风生水起的赵洪文国(她和赵侗的两个妹妹在大后方则以平郊国民抗日军的名义活动,为国民政府奉为贵宾,并受到宋庆龄、宋美龄、何香凝、宋霭龄、邓颖超、朱光珍、史良等妇女界名流,以及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卢作孚等和南亚华侨的热烈欢迎,被称之为游击队之母)派人来找赵侗。来者与赵形影不离了好几天才走,走后不久,赵侗就带十几个亲信离开了部队。
赵侗走了,与一支地主武装合并,搞了个独立大队,有百十人,号称华北游击军总司令。五支队(即原来的“国民抗日军”)领导层对赵早已恼透,就商议打之。事大,报告给聂荣臻司令,聂司令就说了,赵毕竟还没有公开与我们为敌,我们还是要团结他的。派人去劝劝他吧?
焦若愚和“老吴”(吴静宇)就没有带人,两个人冒险去找赵侗了。赵侗承认:本来想把你们党员一网打尽,把部队拉走,后来一想算了,在一块拼杀了几年,临分手干吗抓破脸呢,合不来,就各干各的。你老吴三条命今天才来了一条,咱也不杀你,就带个信回去吧。赵侗在给五支队领导人的“辞职信”历书了一番他“披肝沥胆创建‘抗日军’”的经过后,毫不隐讳地说了他有过消灭支队各级领导人的计划,只是碍于“多年交情”才算了。他还发誓要“干出个样儿来”让共产党瞧瞧。
不过,赵洪文国没有给儿子“干出个样儿来”的机会。很快,就为儿子谋了个首期将官培训班的名额。赵侗终于有机会到重庆“露脸”了,当然乐意。于是到了重庆,大吹特吹,被委任为少将——厉害了啊!贺龙,北伐军的军长,当时不过中将;陈毅,帅兵俘虏过韩德勤,抗战时连少将都不是!
转自铁血网论坛cr361文章
赵洪文国这条百度百科的编辑者确实是个人才,难怪题主看了,对老太太好感爆表。
这条百科90%以上的内容详细描述老太太抗战期间的活动,文采飞扬还不时点缀些小小煽情,不免引得看客有置身《说岳》评书场的错觉。
这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我们继续读下去,“命丧西南”……
咦,怎么突然不再长篇大论,两句话就交代了?
玄机就在这里。
看百度百科编辑者舍弃的一段,
@书生答案里有涉及:
为了表示决心,她在三圣宫召开誓师大会,抓来20多个农民积极分子和征粮工作队员,一律将他们砍头示众。
杀人以后,她发表讲话要求“全乡所有的人都得和我一起打共产党,谁要不去就杀了他全家。”
农民张保明不从,她让匪徒当场就一刀砍下了他的头,这还不算,还让匪徒将张保明的女儿当众轮奸。10天之内,她就杀害了征粮工作队员和靠近共产党的农民群众200多人。赵老太太不仅自己不听劝告,还阻挠国民党第十六兵团起义,煽动反共分子将解放军的谈判代表杀害。
……
“赵老太太”是知名人物,在北京的周恩来也打电话来,希望念在她抗日有功的份上能刀下留人。但是不枪毙她,当地受害的群众不答应,特别是被她杀害的200多人的家属没法原谅她。
最后西南军区军法处把她和其子赵连中判处死刑。枪毙后,毛泽东亲自批示要善待其家属,赵连中的妻子邓外桃和孩子予以释放,其后他们前往香港不知所往。
这时候你应该知道什么是宣传、舆论导向了吧?
同样一个人,描述的侧重点不同,给人的印象也会完全不同。
选有利的事,大说特说,煽着情说。不利的事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说。倒过来也可以!全看你想引导的舆论是什么。
这位百科编辑者显然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舆论引导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