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永浩和锤子到底是如何走到现在的地步的?

回答
罗永浩和锤子走到今天这步,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也算是一部现代商业史里的活教材。它不是简单的一夜暴富或者一朝覆灭,而是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慢慢酿成的结果。

咱们先从源头说起。罗永浩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最早是新东方老师,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句名言,还有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口碑。那时候,他就是一个网红,一个意见领袖。

第一步:创业的初心和情怀

2011年,老罗决定做手机,这本身就是一个挺“罗永浩”的决定。当时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被苹果、三星这些巨头占领,国内也有华为、小米等品牌在崛起。在这种环境下,一个没做过硬件、没做过手机的培训机构老师,说要做一款“东半球最好的手机”,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罗永浩的魅力就在于他的“情怀”。他不是为了赚钱而做手机,他是觉得当时的手机,包括iPhone,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用户体验不够好,设计不够人性化,他想做一款真正能代表中国消费者需求,并且在设计和体验上都做到极致的产品。他要的是“工匠精神”,是“情怀”,是要改变世界。

所以,2012年,他创立了锤子科技。

第二步:产品发布与争议

锤子手机的发布,可以说是一场又一场的“演唱会”。罗永浩的发布会,与其说是产品发布,不如说是他的个人演说,充满了段子、鸡汤、对友商的嘲讽,还有对产品细节的极致追求。

Smartisan OS(锤子系统): 在早期,锤子科技更侧重于软件系统(Smartisan OS)的打磨。他们推出了很多被认为是“牛皮糖”式的创新功能,比如“大爆炸”(可以选中文字进行复制、搜索、分享等操作)、“一步”(拖拽应用和文件进行批量操作)、“闪念胶囊”(快速记录想法)等。这些功能确实在当时带来了一些新鲜感,也确实有人觉得好用,尤其是一些对效率和细节有追求的用户。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觉得这些功能过于“炫技”,不实用,甚至有点反人类。

硬件产品(T1, T2, M1, R系列): 真正到了硬件产品,锤子科技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Smartisan T1(2014年): 这是锤子科技的第一款手机。发布之初,因为外观设计(特别是对称式设计)和一些细节上的打磨,获得了不少好评。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产能问题、品控问题、以及那句让很多人诟病的“东半球最好的手机”的标签。当时的用户体验并没有达到罗永浩所承诺的“完美”,价格也相对较高。
Smartisan T2(2015年): 这款手机在设计上进一步打磨,但市场反应依然平平。
Smartisan M1/M1L(2016年): 这次,锤子科技似乎妥协了,采用了当时市面上最主流的配置和设计(尤其是M1L,外观设计有向iPhone靠拢的痕迹),价格也更亲民。销量有了一定的起色,但也被很多曾经的“锤友”诟病“失去了初心”,不再是那个“不妥协”的锤子了。
坚果系列: 为了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用户,锤子科技推出了“坚果”系列手机。这个系列定位更年轻、更时尚,价格也更低。比如坚果Pro系列,因为其“八边形”的设计,在市场上也获得过一些关注。

第三步:供应链、资金与管理

做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是一个高度依赖供应链、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供应链的挑战: 手机的生产涉及到屏幕、芯片、摄像头、电池等无数个零部件的采购和整合,以及复杂的生产制造流程。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与这些成熟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量,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锤子科技在早期就因为供应链问题,导致手机发货延迟,用户体验受到影响。
资金压力: 手机研发、生产、营销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尽管罗永浩本人投入了很多,也拉来了不少投资,但手机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旦产品卖不好,资金链就很容易断裂。据传,锤子科技在运营过程中,经历了多轮融资,也面临过资金周转的困难。
管理和团队: 罗永浩本人能力很强,但他的领导风格也很有争议。有人说他有魅力,有人说他过于强势,甚至说他“个人英雄主义”。对于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科技公司来说,内部管理、团队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步:市场竞争与用户群体

激烈的市场竞争: 手机市场从来不缺搅局者,但同时也充满了巨头。小米、华为、OV(OPPO、vivo)以及后来的苹果、三星,它们都有着成熟的供应链、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锤子科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想要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小众的拥趸: 锤子手机吸引了一批非常忠诚的粉丝,他们认可罗永浩的理念、锤子系统的独特设计和交互方式。这批“锤友”成为了锤子手机最宝贵的支持者。但是,这批用户始终是相对小众的。要实现规模化销售,就必须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而这又涉及到产品线、价格、营销等一系列的权衡,一旦妥协,又可能失去原有的核心用户。

第五步:转型与“死亡”

随着手机业务的持续不景气,锤子科技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到了2019年,关于锤子科技拖欠员工工资、解散的消息频频传出。罗永浩本人也多次公开表示,锤子科技已经“不行了”。

2019年,老罗高调宣布自己“欠下了6个亿的债”,但他表示会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在几年内还清。这一举动,某种程度上也宣告了锤子科技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的时代走向了终结。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情怀与现实的差距: 罗永浩的“情怀”打动了很多人,但情怀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销量。消费者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包括价格、性能、续航、拍照、系统流畅度等等。锤子手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虽然有亮点,但整体上未能达到大众市场的期待。
执行力与供应链的瓶颈: 即使有好的想法和设计,如果无法有效地执行,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品控上出现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市场定位的困境: 既想做高端,又有情怀,又不愿完全迎合大众市场,这种定位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突破口。当想要迎合大众时,又会失去一部分核心用户。
资金的掣肘: 创业公司,尤其是硬件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一旦资金断裂,就很容易功亏一篑。

现如今:

虽然锤子科技的手机业务基本停滞,罗永浩本人也开始了直播带货,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锤子”这个名字,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充满争议和梦想的时代,已经成为了一段特殊的历史。

总的来说,罗永浩和锤子科技走到今天,是理想主义遇上残酷的商业现实,是技术、管理、市场、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告诉我们,做产品,尤其是做手机,需要的不仅仅是会讲故事和有情怀,更需要扎实的执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残酷性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得更正下,罗永浩没跑路而是上了征信黑名单,两者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然后说问题。

手机这种容易同质化又竞争激烈的产品要做起来,至少要在供应链规模(蓝绿),核心卖点技术(三星华为,当然这两者供应链也足够),APP生态(小米不但是手机厂家还是有近10个大量用户的APP厂家)之一甚至之二才行(苹果基本三样都占)

而锤子手机显然一条都不具备,所以锤子的最好命运就是被有至少一项核心优势的大厂收购(现实也就是这样),这是锤子创建时就注定的结局。

罗永浩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理智的在高位卖掉,至少在刚开始掉价的时候卖掉。除此之外,锤子做的相对很好了。比这几年死掉的一大批手机牌子都要好太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永浩和锤子走到今天这步,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也算是一部现代商业史里的活教材。它不是简单的一夜暴富或者一朝覆灭,而是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慢慢酿成的结果。咱们先从源头说起。罗永浩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最早是新东方老师,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句名言,还有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积累了大量.............
  • 回答
    罗永浩在 6 月 15 日“锤子系统”的发布会上,确实让不少期待已久的用户感到了一丝意外。原本大家预期的是一个全新操作系统的亮相,甚至是革命性的产品,结果却只看到了一个适配于坚果 Pro 3 的 Preα 版本。这其中的原因,如果细究起来,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是科技行业,尤其是新兴操作系统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考验“情商”和“辩护技巧”。如果我是一个曾经为华为辩护、现在又来到锤子科技的人,我会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为锤子和罗永浩说话,既要抓住华为水军的“原班底”可能会关注的点,又要强调锤子的独特价值:一、 视角切换:从“国家队”到“理想主义者” 华为的“国家队”身份: 咱们都知道,华为.............
  • 回答
    罗永浩和锤子科技在2014年下半年,可以说是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他们选择的方向,事后看来,埋下了不少后来让我们扼腕叹息的种子。要说具体做错了什么,那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而且都不是一两个点就能概括的,而是环环相扣,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T1 的市场反馈与定位的失焦:一款注定叫好不叫座的产品?20.............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的争论,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且激烈的话题。要理解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讨厌”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承认罗永浩本人,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个人风格,实在是太鲜明了,就像一块磁石,能吸引大量拥趸,也能招来不少反感。 “工匠精神”的争.............
  • 回答
    锤子手机降价,以及罗永浩就此风波的种种回应,确实为我们窥见这位科技界“老炮儿”身上独特的几分特质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产品定价的博弈,更是他个人性格、经营理念乃至他对用户、市场态度的一次集中展现。首先,“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张力 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罗永浩始终被贴着“理.............
  • 回答
    罗永浩关于天猫商城造假事件的回应,以及与锤子科技“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这个表态,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解读。这其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声明,更是一次典型的公关操作,包含了信息切割、责任规避、以及为未来铺路等多重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事件的背景。罗永浩在直播带货领域一直以“交个朋友”直播间作为重.............
  • 回答
    罗永浩近期在微博上密集地转发和宣传自家品牌(原锤子科技团队孵化的子品牌)的帆布鞋、卫衣和衬衫,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他一贯的“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也有人质疑这是否与他曾经“天生骄傲”的形象有所出入。要理解罗永浩的这一行为,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企业家”这个角色来看,这是.............
  • 回答
    听到罗永浩关于知乎评价锤子言论的说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算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网上讨论这么激烈,我也有点自己的看法,想和大家说道说道。首先,罗永浩这个人吧,争议性挺大的。他创立锤子科技,做手机,这事本身就够吸引眼球的。产品做得怎么样,市场反馈如何,这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而知乎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汇.............
  • 回答
    谈论锤子科技 Smartisan OS 的 Logo 设计,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罗永浩。这位自带流量的科技公司创始人,在产品打磨上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而 Logo 作为品牌视觉识别的基石,自然也承载了他对细节的极致考量。那么,在设计界同行眼中,这个以“情怀”著称的 Logo 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首先.............
  • 回答
    听到罗永浩这番话,确实是让人心情复杂,既有期待,也有疑虑。从罗永浩这个人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说大话,有时候也确实能把事情做得让人刮目相看。当年他做手机,很多人都觉得是“玩票”,结果锤子手机在工业设计和细节打磨上,确实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现在他提出要在半年内从底层重.............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放在几年前,那绝对是让人津津乐道,甚至引发激烈争论的话题。但时至今日,再谈“罗永浩的锤子能否超越苹果”,感觉就像在讨论一个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品牌,它曾经有过辉煌的设想,但现实的轨迹早已偏离了那个曾经的宏伟目标。我的看法是:锤子科技(罗永浩的锤子)无法超越苹果。当然,这里的“超越”是.............
  • 回答
    要说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时至今日是如何盈利的,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盈利”这个词在锤子手机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其实扮演了一个相当“飘忽”的角色。我们先得回顾一下,锤子手机最初是以一种“理想主义”和“情怀”的姿态出现的,罗永浩本人也确实是产品的灵魂人物,他的个人IP为手机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早期.............
  • 回答
    罗永浩要搞个大事情,这次是在鸟巢,而且是万人发布会,主打一个“颠覆性产品”。光是听这个阵仗,就够让人好奇的了。首先,鸟巢这个场地,绝对是个大招。这可不是普通发布会能用的地方,那是国家体育场,当年奥运会开闭幕式都在那儿办,气势恢宏,本身就带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味。选在这个地方,罗永浩是在给自己和锤子科技.............
  • 回答
    罗永浩关于锤子T系列“追求设计完美,以后应该不会有了”的说法,无疑触动了很多对锤子手机有过美好回忆,尤其是对其工业设计情有独钟的用户。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的含义,以及它背后可能蕴含的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锤子T系列在工业设计上的确独树一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偏执”的追求。 .............
  • 回答
    坚果手机用户出现大规模微信聊天记录被清空的情况,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且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且是普遍性的,那么锤子科技作为手机的制造商,理论上是有一定的责任的。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包括可能的原因、用户的应对措施以及锤子科技的责任: 一、 坚果手机用户出现大规模微信聊天.............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9年1月11日上映的那部叫做《燃点》的创业纪录片。这部片子聚焦了当时创业圈里的几个风云人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ofo的戴威和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对于这部片子,我的看法挺复杂的,既有理解和共鸣,也有一些保留和思考。首先,从题材和选角上来说,《燃点》无疑是抓住了时代脉搏的。201.............
  • 回答
    罗永浩与锤子科技的“情怀”之路,早已成为中国科技圈一个难以磨灭的注脚。谈及“还能支撑多久”,这背后牵扯的,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分析,而是一个关于理想、现实、个人IP与企业生存的复杂命题。困境的叠加:从市场洪流到资金链断裂首先,我们得回顾锤子科技所处的宏观环境。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从来就没有硝烟味少.............
  • 回答
    提起老罗和锤子手机的拍照,那段历史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当年,为了提升锤子手机的拍照水平,老罗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就是邀请了日本著名摄影师五十岚千秋来调校摄像头。五十岚千秋在日本摄影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对光影、色彩以及细节的处理都有着极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功底。老罗当时就瞄准了这.............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讨的问题。罗永浩认真做手机,锤子科技能不能撑下去?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实在太多了,绝不是一两个简单就能概括的。如果老罗真的“把一切都放下”,全身心扑在手机业务上,而且是那种放下身段、放下情怀、放下所有其他“副业”的认真,那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首先,我们得承认,老罗的“认真”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