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高考河北和江苏情况如何?

回答
2021年的高考,河北和江苏作为两个高考大省,无疑牵动着无数考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这两省在高考政策、考试内容以及考生人数上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也都经历了不少变化。下面我将试着从几个方面,尽量详尽地聊聊当时的情况。

河北:稳中求变,压力与机遇并存

河北省在2021年的高考,可以说是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调整。

首先,考生人数依然是河北高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考生来源省份,河北的考生数量常年居高不下,巨大的竞争压力是河北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2021年也不例外,考生总数依旧庞大,这直接影响着本科录取率,尤其是优质本科院校的录取名额。

政策层面,河北紧随国家新高考改革的步伐。虽然2021年尚未完全实现“3+1+2”模式的全面落地(部分地区或学校可能仍在过渡期),但整体方向是朝着选考科目、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在推进。这意味着考生在选择科目时,需要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专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跟着感觉走”。这种变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考试内容上,与往年相比,河北高考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科,还是各选考科目,都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而非简单的知识记忆。作文题的设置也经常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录取方面,河北的本科录取率虽然逐年提升,但与一些高考压力较小的省份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优质高校的“一号难求”是河北考生普遍的焦虑。但同时,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录取模式也在探索中,为不同特长、不同优势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2021年的河北高考,是在庞大考生基数下,一场关于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选拔与发展的考试。它既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也反映出教育改革的复杂与艰巨。

江苏:紧随改革步伐,探索多元评价

江苏省在2021年的高考,同样是在全国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着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江苏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强省,其高考模式也常常被视为改革的“风向标”。

首先,江苏省在2021年已全面实行“3+1+2”的新高考模式。这意味着考试科目由之前的“小高考”等级考和统考成绩相结合,转变为语数外(不分文理)为必考科目,再加上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其中,“1”指物理或历史,“2”指从其他科目(思想政治、化学、生物、地理)中选择两门。这种模式的全面铺开,给考生在科目选择上带来了更大的自主性,也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选择和更专业的指导。

考生人数方面,江苏的考生数量虽然也很大,但相比河北,其平均到每个考生的资源和录取机会相对更为均衡一些。不过,江苏考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名校录取方面。

考试内容上,江苏高考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与全国性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比如,数学题目经常出现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语文阅读理解也更加侧重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英语科目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考查。

在评价和录取方面,江苏新高考模式下,除了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成绩在总分构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选考科目的等级化赋分上。这种做法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偏科”,但也对学生的长期学习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江苏也在不断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应用,虽然在2021年可能还不是主要录取依据,但其趋势是越来越明显,旨在发掘更多具有特长和潜力的学生。

总的来说,2021年的江苏高考,是一次在“3+1+2”模式下,对教育理念和评价方式的深入实践。它展现了江苏省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决心,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总的来看,2021年的高考,对于河北和江苏两省而言,都标志着教育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关键一年。无论是面对考生人数的压力,还是在新的考试模式下如何培养和选拔人才,这两省都在努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儿,还是江苏之前拉的仇恨太多了……

这事儿实在也没啥意义,高考怎么样也是省内互相卷,不知道图啥。

在高考模式不太可能大动的现状下,有那个鄙视外省的工夫,干点啥不好?再不济多挣点钱,让下一代脱离内卷也成啊。

利益相关:祖籍陕西,家庭洛阳,现居苏州,没高考过。

user avatar

苏吹靠嘴、靠键盘。河北靠衡中。

苏吹键盘敲烂,还是不行,什么地狱模式、葛军、清明上河图、寒风中的保姆、打压、减招、“国立中央大学”、拆分、一分为八……

不行就是不行,高考比排名,跟题难不难没有关系。吹了这么多年,秒天秒地秒宇宙,今年露底了,就是一个常规省份的配置,于是成了笑话。

题难容易把前面的学生拉开差距,牛那是真牛,对基础知识、心理素质、智商的全面检阅。题简单,前面学生差距会缩小,出现班上平时十几名的学生高考冲到前面来了。但是整体上并不影响排名。

这个苏吹牛皮吹破了,还什么参加全国卷,其他省650分上清华北大,江苏要700分,现在呢?苏吹们恨不得把头塞进裤裆里。

河北分高,靠的是衡中模式,全省一体化招生,造成拔尖的剧场效应。衡中模式,本质上就是掐尖招生,不仅仅掐尖河北的各个地级市,其他省份也有尖子生去。掐尖加上剧场效应、管理严格,如今没有一所中学能够挑战,其它省份清华北大也有一部分出自衡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模式并没有什么用,不能增加名额,中学的知识只是做题,连入门都谈不上。


考虑到某些人传说中的改卷难,选择一个分数段的比值。考虑到江苏省公布的物理类一分一档表中仅公布417分以上人数,以417分做隔断,同时600分以上人数做高分段。如果改卷简单,600分以上人数会增加,同时417分以上的人数也会增加,两者相比取百分值。

湖南省公布的一分一档表中,物理类考生总数约20万,600分以上12081人,417分以上149921人。

河北省公布的一分一档表中,物理类考生大于140分的总数约21万,可以推断总人数约22万,600分以上13430人,417分以上160051人。

湖北省公布的一分一档表中,物理类考生大于150分的总数约15万,可以推断总人数约16万,600分以上16362人,417分以上106182人。

广东省公布的一分一档表中,物理类考生100分以上的总数约34万,600分以上23749人,417分以上238074人。

河南省公布的一分一档表中,物理类考生100分以上的总数约47万,600分以上25941人,417分以上273082人。

江苏省公布的一分一档表中,物理类考生约20万,600分以上8117人,417分以上150598人,江苏省没有在一分一档表公布总人数,无从得知总人数。

湖南:12165 / 148821 * 100 = 8.174;

河北:13430 / 160051 * 100 = 8.391;

湖北:16362 / 106182 * 100 = 15.409;

广东:23749 / 238074 * 100 = 9.975;

河南:25941 / 273082 * 100 = 9.499;

江苏:8117 / 150598 * 100 = 5.390

同时考虑到江苏省人说的改卷难,580分折算成外省的600分,但是417分也就要换算成397分,但是江苏省的一分一档表未公布397分以上人数。

江苏:580分以上人数 / 397分以上人数 * 100 =≈ 9.XXX

计算人数百分比,这成绩,也就是常规省份水平,谈不上超过其他省份。语、数、外450分,两科按比例赋分,差距不大,也就物理不一样罢了。

综合,江苏省在八省考试中,也就一个常规的高考省份配置,并不特别。


为什么江苏省会被群嘲,因为苏吹,看看苏吹们的表演:

全国卷被鄙视,什么为了迎接江苏省的加入会提升难度,这下好了,现形了。

全国卷特别简单,数学不用算就知道哪个选项,原来苏吹靠感觉,难怪分不高。还是江苏卷牛,要算半天,12个小时,不过总考试时间怎么才2个小时?

这个也吹得没有边际,清华北大录取100个,江苏要占80个,还伪造了他的父辈统考几乎都是江苏人,吹牛吹成这样?用全国卷,怕其它地方没有大学上,这是恐吓。

一群高手,装X装得很寂寞,今年现形了。按照吹子口中的高考,江苏参加全国卷本科线至少500分以上(超其他省份100分),660分的应该好几万人,全部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复旦同济不够江苏人分,考虑到同济大学理工类分数应该排在10名左右,假设录取线前10高校物理类招生量均在3000左右,那么按照苏吹的幻想,其他省份最高分不会超过江苏省的第3万名。不过这些都在苏吹的键盘之中,现实总是让人难过。

从此再无江苏卷,键盘敲得真的好,果然再无江苏卷。

经常吹江苏英语水平如何,看看东南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四级均分510分多点,六级均分也就450分左右,果然被江苏随便一群二、三本生秒杀。但是对比两次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均分几乎一致,如果江苏人都是一次通过、成绩较好且仅集中参加一次,也就是假设江苏生源一次性高分通过,要么集体参加上半年的考试,要么都参加下半年的考试,那么通过率、平均分应该会有明显差距,事实却是相反的,几乎一致。

看来苏吹应当抗议东南大学,要求多招江苏人,那么东南大学为什么不多招江苏人?因为2012年110周年校庆时,捐赠数额低下,从2012年起减少江苏省的招生量,从超过50%降到现在25%。南京大学也一样,当年因为捐赠数额太少,造出某校友捐赠4.1亿的假新闻,洋相出尽。

从2013年(主要在2009年招生,1715人),2014年(主要在2010年招生,1730人),到2016年(主要在2012年招生,1214人)招生量,看出东南大学自2012年后大幅度缩减江苏的招生量,原因就是2012年的110周年校庆,校友捐赠数据实在太难看,同理。南京大学也一样,主要是清华大学在2011年是100周年校庆,对比下显得太寒酸。苏吹不信也没有办法,请参考《20XX年东南 / 南京大学就业报告》生源地数据,特别是2012年的变化。

南京大学当年还造假“1948年的普林斯顿大学排行榜,国立中央大学排名亚洲第一”,这个也是南京大学造,其他江苏高校集体意淫并传播的谣言。2012年的校庆攀比,“4.1亿捐赠”没有流行,但是“亚洲第一”一直流传并且影响力很大,为何?南京大学造假不要脸,但是学生要脸,假的也就慢慢不提,等待遗忘。但是小苏吹不要脸,“亚洲第一”关乎的不再是南京大学,江苏某些高校也认“国立中央大学”当祖宗,所以遗毒至今。

这两个谣言,在2012年时传遍校友圈,只是年代久远了,某些人把谣言当成事实。

最后来一个王炸:

一个江苏的专科生,就专科,也敢幻想超过清华北大。30分钟到50分钟做北京数学卷就能满分,清华北大也就江苏专科生的水平?今年分数出来了,江苏本科线417分,假设专科生能到450分,那么哪一个省450分能上清华北大,苏吹说改卷难,好,算500分,哪个省500分能上清华北大?哪怕算600分,哪一个省又能上清华北大?你自己上专科,没点数?江苏省内的某些三本生一直有“三本战清华,专科超985”的说法,真是:

武林至尊,三本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专科不出,谁与争锋。

以前这个答案有30K的高赞,现在找不到了,毕竟专科超清华北大。这个问题下能找到这张赞18K的截图,18220的妖孽之赞,好一个专科超清华北大,看来清华北大要大大的扩招,要不埋没了这么多江苏的专科生,一个个的怀才不遇。


苏吹为什么被嘲笑,因为没有能力,还要瞎几把吹。

河北人说高考难,有谁敢吹河北高考专科生能上清华北大?说衡中模式,理解。

河南人说高考难,有谁敢吹河南高考专科生能上清华北大?说人多,也理解。

很多省的考生都说自己省的高考难,理由无外乎人多、比例低、省内无好大学、教育条件差等等,都能理解,为什么,不是瞎几把吹。

江苏省加入全国卷是好事,什么“三本战清华,专科超985”,“专科超清华北大”,今年好了,江苏的三本录取分最多不过500分,专科的上限在450分,哪一个省能上清华北大?

自今年以后,江苏的主流吹子将变成“中专超清华北大”,毕竟中专生不用高考,可以瞎几把吹。至于普通本科生、三本生、专科生,估计会消停了,毕竟都是全国卷,再吹牛,什么改卷压分、打压、减招、温度高、地板滑、风太大等等,都算上,哪怕加上100分,还是远远不够清华北大的投档线,没得吹了。

最后,无论哪个省,差生都是差生


声明:

没有吃过江苏人的助学金、扶贫款,苏吹们要意淫,也要拿出证据再来意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