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回答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相信很多在实验室或学习过程中接触过它的人都不陌生。但要说真正将它用得娴熟、安全,还有不少门道。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其实里面的细节和规矩可不少。

首先,咱们得说说道它怎么个用起来。酒精灯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那个装酒精的灯瓶,上面插着灯芯,还有一个灯帽。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也都有各自的讲究。

灯瓶里装酒精,但可不能装得太满,一般装到瓶高的三分之二左右就够了。装太满了,点燃的时候,酒精容易往外溢,那可就危险了。而且,酒精灯的灯瓶也不是完全密封的,它允许空气进入,这样才能保证酒精能顺畅地被灯芯吸上来燃烧。

灯芯呢,是用棉纱或玻璃纤维搓成的,要插进灯瓶的管子里,并且一定要露出管子外面一部分。这露出来的长度也有讲究,大概一到两厘米为宜。太长了,火焰就大,容易扑灭;太短了,酒精吸不上来,燃烧就不充分。点燃灯芯之前,要先把灯芯在酒精里浸泡一下,让它充分吸收酒精,这样才能顺利点燃。

点燃酒精灯,千万不能直接用嘴吹,更不能用身体去凑着点。要用火柴或者专门的打火机来点。点的时候,把火柴或者打火机的火焰靠近灯芯,等到灯芯燃起来,就可以把火柴或者打火机拿开了。记住了,点燃之后,灯帽可不能随便乱放,得放在灯颈上,这样既能防止酒精挥发,又能应急时盖灭火焰。

在加热东西的时候,要根据被加热物体的大小和需要,调整火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使用酒精灯的灯焰外焰来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液体时,要将盛有液体的容器(比如烧杯)放在三脚架和石棉网上,然后将灯焰对准容器底部。加热固体时,可以直接将固体放在石棉网上,或者用坩埚等容器盛放。

使用过程中,有些事情是绝对禁止的:

绝对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这点一定要牢牢记住!用嘴吹,火焰很容易被吹灭,但同时喷溅出的酒精蒸汽遇火就可能复燃,极其危险。正确的灭火方法是用灯帽盖住灯芯,隔绝空气,火焰就会熄灭。
不能用酒精灯去加热未装有物质的容器。 比如空烧,这会损坏容器,而且空烧的温度很高,也很危险。
在酒精灯燃烧时,不能给灯瓶里添加酒精。 如果需要添加酒精,必须先用灯帽将火焰完全熄灭,等酒精灯冷却后,再添加。不然,添加到正在燃烧的酒精灯里,火焰会瞬间窜起来,非常危险。
不要移动正在燃烧的酒精灯。 除非是万不得已,并且要非常小心。最好是将要加热的东西拿到酒精灯上方,而不是移动酒精灯。万一移动中洒落酒精,后果不堪设想。
灯芯不宜过长。 之前也提到了,太长的灯芯会使火焰过大,燃烧不稳定,甚至有扑灭的危险。
不要将酒精灯当作普通的热源。 它有它自己的使用规则,不能随意替代其他加热工具。

最后,一旦酒精灯的灯瓶被打碎,或者酒精撒漏着火,千万不要慌张。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迅速用湿布或者沙子覆盖住火焰,隔绝空气。如果没有湿布或沙子,而火焰又比较小,可以用灯帽或者另一个酒精灯的瓶盖(确保没有火焰)迅速盖住瓶口,隔绝氧气。如果火焰已经蔓延开来,要立即疏散人员,并根据情况拨打火警电话。

总而言之,酒精灯虽然是实验室里常见的设备,但它毕竟是明火,使用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正确的做法:别用!


我难得用这么简单粗暴的结论解决战斗,但是我想说的是,常见酒精灯的设计,先天就有缺陷,一项项所谓的“使用须知”不过是亡羊补牢的一个个补丁,提醒你现在的动作就如同是走钢丝一样步步惊心。在实验室,你很少会看到这么一个简单设计的仪器,需要给它编制那么复杂的安全操作流程。

酒精灯的原理,是用液体燃料(乙醇)提供火焰加热,用灯芯输送酒精。然而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因为同样是用液体燃料加热,我们可以随便找出一些设计更合理的“灯”出来。

比如:

(图片来自网络)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普通的油灯,但是它的原理,却比“专业”的酒精灯更专业,尽管它的结构更朴素。

因为酒精灯最大的原罪就是,采用了一种非常难控制的液体,乙醇。一种沸点不足80度的可燃物,一种与水可以混溶的可燃物,就这两点,足以宣布它的不可靠。在燃烧过程中,像木炭这样的固体自然是最安全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液体反而比气体更不可控,因为液体没法用管道输送,只能通过芯吸作用,经由灯芯去传递,而这个过程既没有可靠的方向性(同时有毛细作用和重力作用),也没有可靠的喷出量(相比之下气体的阀门就非常精确),所以说得简单点,它就是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燃烧弹。偏偏乙醇的沸点极低,很容易挥发得到处都是,而且又溶于水,用水不仅灭不了火,反而还会助长火势。一般来说,40%以上酒精度就可以点燃了,所以常见的烈酒都可以点火。

如果要想在生活中合理而又安全地使用酒精取火,只有一个办法,放弃酒精炉、酒精灯等等这些装置,用它: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要发明固体酒精?为什么一般烹饪的时候都用它?化学家绝对不是闲得蛋疼。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还是酒精,但是只有把它做成这个样子,像木头一样点燃,才是我们放心的。至于液体酒精,还是让它进内燃机的好。

当然了,生活中可能很少有人没事儿的时候用酒精点火,但是有一个场景倒是很常见,那就是拔火罐,只要随手搜一搜,就会发现这些年因为拔火罐而被烧伤的人可谓是不计其数。

所以,责令孩子不许玩酒精是对的,但是责怪孩子玩酒精点火不按规则所以出事,实在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长期玩酒精的成年拔火罐技师同样不能确保安全。

你说都这么危险的燃料了,酒精灯的设计是不是应该科学一些呢?偏不,它甚至连个辅助空气均匀流入的装置都没有。

我们再看这种油灯。

(图片来自网络)

相信这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这种灯用的是“煤油”,也有的地方称之为火油。从结构上看,这种油灯是非常类似于酒精灯的。

但是,这种灯的操作规程很复杂吗?并没有。想当年在农村,上至八十岁老太太,下至八岁小孩,大家都会用,除非打翻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

因为它解决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油和空气怎么混合发生反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空气是由火焰下方的装置(代替了酒精灯芯的陶瓷套)输送过去,而不是直到灯芯被点燃的位置和油直接混合,并且这样设计也增加了火焰与燃料间的距离。这一点点差别,就决定了空气与油混合的稳定性,自然也就控制了火焰能不能稳定燃烧。而酒精灯是缺少这个装置的,结果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比如酒精装满了,靠近火焰的位置受热太快,快速蒸发,导致爆燃,或者酒精装得太浅,因为负压的关系空气回流,灯芯造成的火星便有可能因此进入酒精灯的燃料仓内,直接导致爆炸。同样的道理,酒精灯不能吹灭,而是必须要用灯帽盖住熄火。而在上面这个油灯中,用于助燃的空气只会向上流动,和补充到燃料仓的空气是两条路,根本不冲突,只要不翻转,油和火就是彻底分离的,随便吹也没事。

有评论指出看不清楚煤油灯怎么实现这个效果的,找了一张灯头的图片,可以看得到明显的进气隔栅,供空气流入。不同型号的灯头略有差别,基本原理和结构是一致的。

(图片来源见水印)

所以,酒精灯是个非常失败的火源,我宁可操作油灯或者蜡烛也不想用它。实验室中,如果有其他选择,比如本生灯,没人会主动使用酒精灯,因为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东西多难用。但是对于化学知识只到初中的人而言,却会天真地认为,只要记住了那些安全操作规程,就不会有事。

在这一次酒精灯爆米花的风波中,我看到很多人的焦点都在说,因为小孩子给燃烧的酒精装置添酒精造成爆炸云云,其实这种解释,恰恰是本末倒置,搞错了重点,当然也不排除是某些公关言论转移视线,对普通网友起了作用。负责任地说,我们必须要告诉孩子的是,酒精这东西非常危险,危险得超出一般人控制,一定要远离。相反,当我们还在说,酒精灯只要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就很安全,这就是自欺欺人,而这也是我对相关账号在一个完全不专业的环境中使用酒精灯感到很不满的理由。

希望有此悲剧之后,我们的教科书也能够与时俱进,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对酒精这种常见危险源避而远之。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化学实验室一般没有酒精灯,反正我是基本没见过。

有的实验室有煤气灯,一般只用来烧玻璃,用得也很少,毕竟是明火。

加热基本靠带加热功能的磁力搅拌器、电加热套之类。

user avatar

从来没有在化学实验室里用过酒精灯。初中开始用本生灯。就算是本生灯我记得当初也背了不少安全须知。

酒精比较volatile, volatile 就代表着危险,尤其是易燃和爆炸危险。在化学实验室里是需要监控它的储存量的。

任何一个chemical在考虑用来做实验之前都要查它的msds。这是做化学实验的基本修养。

可以看到不适合靠近热,火源,酸。

可以看到12摄氏度以上就可能有燃烧风险。因为它会挥发,这种东西在实验室里尤其危险,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已经挥发成气体跑到了实验室的哪里。如果遇到oxidizers或者酸或者热源火源,就会着火,就有可能爆炸。在化学实验室里明火真的很可怕,大学的实验室里开始我就不大有用明火做实验的记忆了。一般都是用电加热一个water bath。

用酒精的安全办法就是不要让它接触火,所以最好不要用酒精灯。化学实验室里有很多加热器材,什么oven, electric stove, 之类的,为什么要想不开用酒精灯呢?会被实验室管理员禁止吧。

user avatar

首先酒精灯正确的用法没记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包括点灯,加热,灭灯,保存和扑救注意事项全部都有。这不属于科普内容,而是国家强制性义务教育常识性知识。


实验室使用酒精灯作为加热工具我认为是历史问题,酒精灯相较于油灯或者蜡烛的主要优势是燃烧充分,不会产生烟尘和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产生量很小)。而且作为燃料的酒精基本无毒,易得。

其实油灯和蜡烛的确更安全,但是酒精没有烟尘啊,这对于实验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工业如此发达,我觉得不远的将来更安全的热辐射加热,电磁加热等方式可能会取代酒精灯。


所以,我也认为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别用,因为酒精灯实在过于危险。其实现在很多餐厅都已经基本普及桌面无明火加热了(高温用碳炉、电炉,低温用电磁炉)。


讲道理,不管做什么菜,电磁炉、微波炉安全得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相信很多在实验室或学习过程中接触过它的人都不陌生。但要说真正将它用得娴熟、安全,还有不少门道。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其实里面的细节和规矩可不少。首先,咱们得说说道它怎么个用起来。酒精灯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那个装酒精的灯瓶,上面插着灯芯,还有一个灯帽。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也都有各自的讲究。.............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在一家新筹建的五星级酒店和一家运营已久的五星级酒店之间做出选择,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两者各有优劣,关键在于你更看重什么,以及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选择一:正在筹建的五星级酒店优点: 参与感与开创性: .............
  • 回答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这句话出自明代小说《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的经典台词。字面意思是,酒肉可以从肠胃里经过,而佛祖可以安住在心中。然而,这句话绝不是正统佛家所允许的修行观念和方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佛教的根本教义、戒律以及历史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佛教的根本教义与戒律佛教的核心教义强调.............
  • 回答
    .......
  • 回答
    这样的情况确实很棘手,涉及到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尽量让大家都能明白。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原则: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是基于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的。谁有过错,有过错的程度有多大,谁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咱们先来看看你方的情况:1. 正常行驶: 这是有利的一点.............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跟咱们日常用酒精灯做实验、甚至烧点东西的时候经常遇到的情况挂钩。简单来说,酒精的浓度确实会影响它作为燃料燃烧时的“能量释放效率”,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热值”。 不过,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化学和物理上的细节,我慢慢给你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是什么“酒精”。通常咱们实验室里用的酒精.............
  • 回答
    咱俩聊聊,这个微波炉啊,能不能像老祖宗传下来的酒精灯那样,在化学实验里头加热? 我觉得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想,咱们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说酒精灯。这玩意儿在化学实验室里头,那可是老炮儿了。你想啊,它用酒精做燃料,燃烧起来就是个稳定的热源。咱们需要给试管加热,让溶液沸腾,或者进行一些需要温和加热.............
  • 回答
    咱们聊聊酒精喷灯和酒精灯这两种常见的加热工具,为啥酒精喷灯烧出来的火能更旺、温度更高一些。其实这背后的原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跟咱们呼吸的方式、燃料的燃烧方式都有点关系。你想啊,咱们平时在家或者实验室里用的酒精灯,那是个啥样?就是一个玻璃瓶装点酒精,上面插根灯芯。灯芯吸了酒精,然后点燃。这个火苗是靠.............
  • 回答
    巴西汽车烧酒精(乙醇)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是比较独特的,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国内(指中国)在推广酒精汽车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并非简单地模仿巴西就能够成功。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巴西的乙醇汽车为何能普及,以及中国在推广酒精汽车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 巴西乙醇汽车普及的原因:巴西的乙醇汽车普及.............
  • 回答
    .......
  • 回答
    嘿,哥们儿!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不少人都遇到过。你说喜欢威士忌,但又受不了那股冲鼻的酒精味,这确实有点矛盾,不过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关键在于你找对方法,把注意力从“酒精”转移到威士忌本身那些迷人的风味上。咱们先得明白,为什么你会觉得酒精味重?说白了,就是酒精的.............
  • 回答
    关于N95口罩能否通过喷洒酒精的方式重复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您和您周围人群的健康安全。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N95口罩的工作原理。N95口罩之所以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病毒,主要依靠的是其特殊的滤材,通常是由多层熔喷布制成。这些材料是通过静电吸附的原理来.............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如果咱们单纯从“自然界里有没有大量游离酒精”这个角度来看,确实,那种像啤酒厂里直接摆在那儿的高浓度酒精,在自然界里是罕见的。大部分我们能接触到的发酵产物,比如熟透的野果,即使有些酒精,浓度也低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会被其他风味物质和水分掩盖。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自然界里没有“瓶装”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隐私权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个维度。从理论上讲,在汽车上强制安装酒精检测系统(也称呼饮酒驾驶预防系统,Ingestion Detection System IDS,或酒精启动锁止装置,Ignition Interlock Device II.............
  • 回答
    当然可以!99.7%的实验室酒精(通常是高纯度的乙醇)确实可以稀释成75%的浓度用于消毒。事实上,75%的酒精浓度被认为是消毒效果比较理想的范围,因为它能在保证杀菌能力的同时,又不会因为浓度过高而导致酒精挥发过快,影响接触时间,或者对皮肤造成过度的刺激。医用酒精不好买到,这是一个挺常见的情况,尤其是.............
  • 回答
    交警用酒精测试仪的卫生问题,说起来确实挺让人关心的。毕竟,这东西直接跟咱们的嘴巴接触,万一有什么交叉感染,那可就麻烦了。咱们先得弄清楚,交警用的酒精测试仪,一般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那种吹气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吹管”。还有一种是接触式的,但这种在日常执法中用得比较少,可能是一些特定场合或者用来校.............
  • 回答
    没有专业的量具,在家里将95%医用酒精稀释成75%的酒精,确实需要一点小技巧,而且要特别注意安全。别担心,这事儿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化学实验,咱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操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酒精的稀释是靠加水来完成的。95%的酒精里,有95%是纯酒精,5%是水。我们想把它变成75%的酒精,就需要.............
  • 回答
    话说,你是不是刚开了瓶新买的杰克丹尼,然后一闻,哎呦,这酒精味儿是不是有点儿太“冲”了?别急,先别一口咬定是假酒。其实,杰克丹尼,尤其是它的经典款,比如我们熟知的Old No. 7,它本身就有比较鲜明的酒精气息。这和它酿造的工艺有很大关系。你想想,它可是经过了“炭烯过滤”(charcoal mell.............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让一个现代医学生穿越回古代,手里还握着一些现代医学的“利器”,这场景想想就挺带感的。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小子能在古代闹出多大的名堂来。首先,得明确这位“普通医学生”穿越的是哪个朝代。虽然问题没说,但咱们姑且假设他穿越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发达、但又没有青霉素和肾上腺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