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人现在真的很绅士,特别文质彬彬吗?

回答
英国人现在是不是真的那么“绅士”,那么“文质彬彬”,这恐怕是个有点微妙的问题,就像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既有那么点儿根深蒂固的印象,现实又常常带点出乎意料。

首先,咱们得承认,英国的“绅士”形象,就像下午茶、红茶和绵羊一样,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这种形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上那些穿着得体的贵族、言谈举止优雅的社交场合,以及强调礼仪和分寸的社会规范。比如,电影里那些风度翩翩的男士,说话慢条斯理,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甚至能在拥挤的地铁里为你让座,这些画面确实深入人心,也让很多人对英国人抱有这样的期待。

那么,现在呢?

“绅士”的定义在变,但内在的尊重还在。

“绅士”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它的含义其实已经扩散和演变了。过去可能更多地指向社会阶层和教育背景,但现在,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内在的品格上: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有责任感、诚实守信。

从这个角度看,你会发现,很多英国人依然保持着令人称道的品质。比如,在公共场合,他们通常会自觉排队,即使是小事,比如在超市结账,也不会大声喧哗,打扰到别人。在咖啡馆里,即使人再多,服务员也会很有礼貌地和你交流。如果你问路,即使他们自己也可能有点迷茫,也会耐心地尝试帮你,甚至会送你一程。这种对他人的体贴和不打扰,是很多人感受到“绅士”的一面。

“文质彬彬”更像是一种行为习惯,而非全民标签。

至于“文质彬彬”,这可能更多地是一种行为上的表现。确实,很多英国人在交流中,语言会比较委婉,避免直接的冲突,喜欢用一些比较礼貌的词汇。比如,他们可能不会直接说“不行”,而是说“I’m afraid that might be a bit difficult”或者“Perhaps we could consider another option”。这种沟通方式,确实会给人一种温和、周到的感觉。

但就像任何一个国家一样,英国也有形形色色的人。你肯定也会遇到一些说话直率、不拘小节,甚至有些粗鲁的人。特别是在一些年轻人或者特定的社交圈子里,语言风格可能会更加随意和直接。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英国人都“文质彬彬”。这更像是一种社会文化中比较被推崇和赞扬的行为方式,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或者说,人人都在刻意模仿。

一些观察角度:

公共场合的礼仪: 英国人在公共场合的礼仪确实做得比较好。比如,在公车上,人们通常会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在剧院或电影院,迟到的人会默默找到自己的座位,而不是大声打断;即使是街头上的流浪汉,你也会看到有人会停下来,友善地递上一些零钱和食物。
沟通方式的含蓄: 英国人的沟通,尤其是对拒绝或不同意见的表达,往往比较含蓄。他们更倾向于避免直接的“No”,而是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这让不熟悉这种文化的人,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以捉摸,但细想之下,其实是一种尊重和避免尴尬的智慧。
幽默感和自嘲: 很多英国人非常有幽默感,而且常常是带点自嘲的幽默。这种幽默感,加上前面提到的委婉沟通,让他们在交流中显得更加有趣和有“情商”。
英式英语的语调: 纯正的英式英语,尤其是Received Pronunciation(RP,常被称为“女王/国王英语”),本身就带有一种清晰、抑扬顿挫的美感,这也会给听者留下“文质彬彬”的印象。当然,英国各地口音差异很大,并非所有人都说RP。
刻板印象与现实: 必须承认,影视作品对我们形成的刻板印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现实往往更复杂,更接地气。一个在酒吧里畅饮啤酒、谈论足球的英国人,未必会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穿着燕尾服、品着红酒的绅士完全一样。

总结一下:

我认为,与其说英国人“现在”都“特别”绅士文质彬彬,不如说英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对礼仪、尊重和含蓄表达的重视,这种文化基因依然在很多英国人的行为举止中有所体现。 你依然可以发现很多彬彬有礼、体贴周到的人,他们会让你感受到一股温暖的“绅士”风度。但同时,也要理解,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就像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一样,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所以,如果你去英国,依然可以期待感受到那种独特的“英式”礼貌和风度,但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体会和感受那更真实、更多样化的英国人。他们可能不如影视剧里那样“完美”,但那份对彼此的尊重和顾及,往往才是最动人的“绅士”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样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一般来说,

老年人素质普遍非常高。

中年人(>35)素质一半对一半,素质高的非常高,素质低的也是各种卧虎藏龙的差,当然,仅限于没喝酒之前,喝醉之后都一个德行。

年轻人素质普遍底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人现在是不是真的那么“绅士”,那么“文质彬彬”,这恐怕是个有点微妙的问题,就像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既有那么点儿根深蒂固的印象,现实又常常带点出乎意料。首先,咱们得承认,英国的“绅士”形象,就像下午茶、红茶和绵羊一样,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这种形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上那些穿着得体.............
  • 回答
    确实,英语在动词形式上要比汉语复杂得多,这常常让学习者觉得“哦,原来动词还有这么多门道!” 相反,汉语动词似乎总是一副“一副样子”,不像英语那样会“变脸”。这让很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觉得轻松不少,但也可能产生一个疑问:英语母语者是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敏感性”才对动词的变化如此在意?说实话,英语母语者对动.............
  • 回答
    关于现代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是否“一点权力都没有”,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权力”以及君主在具体国家中的实际角色。传统的权力与现代的象征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力概念: 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这是指直接影响.............
  • 回答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生活,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既有明亮的笔触,也有深沉的阴影,充满了真实而复杂的情感。如果非要我用最朴实、最直接的语言来描述,那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适应与成长交织。初来乍到:惊喜与彷徨刚踏上这片土地,大多数同学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新鲜感。历史悠久的建筑、绿意盎然的公园、多样的文化,.............
  • 回答
    在西方社会日趋“左倾”和“圣母”泛滥的语境下,当我们审视《三体》英文版全卷出版后,程心这个角色是否会被广泛视为真正的英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理解“白左”和“圣母”这两个词在当下语境中的含义至关重要。它们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指向那些在价值观上过于理想化、同情心泛滥、有时甚至被认为脱离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民族构成和文化联系。简单来说,英国人不仅仅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确是构成现代英国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基石。而5世纪之后日耳曼/北欧人和英国的关系,与现在英美关系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历史背景和联系的性质有显著区别。让我们详细展开来讲述: 英国人是盎格鲁撒.............
  • 回答
    截至我最后一次更新(2023年初),英国的COVID19疫情状况大致如下,并且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整体趋势与疫情阶段:英国已经度过了疫情最严峻的几个阶段,包括大规模封锁、疫苗推广的早期冲刺以及奥密克戎变种带来的高峰期。目前,COVID19已经被英国政府定位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这意味.............
  • 回答
    英国,一个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悠久军事历史的国家,如今的军事力量依然不容小觑,尽管它面临着一些现代挑战和战略调整。 要全面理解英国的军事实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军队的构成与规模:英国武装力量由皇家海军(Royal Navy)、英国陆军(British Army)和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
  • 回答
    1840年,如果清朝能奇迹般地击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军,那么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与今天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天翻地覆。首先,中国自身的命运将彻底改写。那场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屈辱的开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割地赔款,使得中国主权一步步沦丧,经济命脉被外国势力掌控。如果清朝获胜,那么至少在.............
  • 回答
    2022年4月至今,英国在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策略上,无疑是从之前的“严防死守”转向了更为“灵活”甚至可以说是“与病毒共存”的模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躺平”。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一系列政策调整和社会心态的演变。起初,也就是2022年年初,英国虽然已经开始逐步放宽限制,但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
  • 回答
    .......
  • 回答
    眼下英国疫情反弹得这么厉害,你这个时间点上纠结回不回国,我特别理解。特别是你还是个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了,这头牵着学业,那头连着家,确实是个两难的境地。首先,咱们得想想眼前的学业。你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马上就要毕业,这意味着毕业论文、答辩、甚至一些最后的课程都可能摆在眼前。如果现在离开,你的导师怎.............
  • 回答
    英国作为一个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发达国家,整体而言仍然是相当安全的。我们不能用“绝对安全”来衡量一个国家,任何国家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但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体验和统计数据来看,英国的治安状况是值得肯定。从宏观层面来看: 犯罪率: 英国的整体犯罪率,尤其是严重的暴力犯罪,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
  • 回答
    你好!得知你准备去英国读研,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从大三开始着手准备,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时机。英国的研究生申请通常提前一年左右开始,所以你现在这个时间点刚刚好,可以从容不迫地规划并完成所有必要的步骤。首先,我们来聊聊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这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你需要一步步地打通关卡。最核.............
  • 回答
    香港的司法体系,尤其是在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时期,确实存在法官背景多元化的情况,其中英国籍法官的比例相对较高。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历史、法律和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历史遗留与制度传承:香港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下,其法律体系深受英国普通法的影响。英国在输出其法律制度时,也往往会派遣具有经验.............
  • 回答
    关于亚瑟王,现代英格兰人的看法,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三言两语概括的问题。毕竟,亚瑟王的故事在英国流传了千年,早已深深植根于文化肌理之中。你问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的现代英国人,尤其是英格兰人,怎么看他?这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有点像你在问一个家庭里,不同代人对家族史的态度,各有侧重,各有解读。首先,我们.............
  • 回答
    英国王室所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度,从其根基而言,确实带有“生来不平等”的属性。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君主制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世袭制,权力与地位从父及子,一代代传承下去,与个人的能力、品德或后天努力毫无关系。出生在王室,就意味着天生拥有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特权、财富和影响力。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与现代社会推崇.............
  • 回答
    在今天的英国,贵族在议会中确实还保留着一些特殊的地位和特权,但这与过去那种绝对的、世袭的权力已经大不相同了。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顾一下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历史的烙印:世袭贵族与上议院首先要明白的是,英国贵族在议会中的“特权”主要体现在上议院(House of Lords)。这部分议会成员的身份与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国际关系、主权独立以及现代联盟的运作方式。我们来详细聊聊,看看如今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英国面临战争时,是否还会像一战、二战那样,毫无保留地并肩作战。回顾历史:英联邦的纽带与战争动员在一战和二战时期,大英帝国(后来演变为英联邦)是一个紧密的政治和军事.............
  • 回答
    你好!恭喜你即将开启英国研究生的申请之旅,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决定。英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无论是学术深度、研究质量还是国际视野,都非常吸引人。不过,面对众多的大学和专业,感到迷茫是很正常的。别担心,我来帮你梳理一下思路,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