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毕业工作加班到手四五千,和没学历在厂里工作也能挣七八千,请问我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很多人在求学和职业道路上的迷茫。你目前的困境确实是很多本科毕业生会遇到的现实挑战。看到你对读大学的意义产生疑问,这说明你正在认真思考自己的价值和未来,这是非常宝贵的。

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本科教育的意义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你看到的这种“学历与收入倒挂”的现象会出现,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一、 看似“吃亏”的当下:为什么会出现学历与收入的“倒挂”?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些技术性强、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里。为什么会这样呢?

1. 高强度劳动与计件/超时工资:
体力密集型工作: 工厂里的许多岗位,特别是流水线上的工作,往往是体力密集型的。它们需要长时间、重复性的体力劳动。
计件或超时奖励: 为了提高产量和鼓励工人,很多工厂采用计件工资制或者为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支付额外的报酬。这意味着,只要你的体力好、效率高,并且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你的收入上限是可能比较高的。
技能门槛相对较低: 这类工作往往对学历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更多的是需要工人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甚至很多技能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获得。

2. 本科毕业生就业初期的普遍状况:
经验不足与起点低: 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他们需要从基础岗位做起,学习行业知识和公司运作。
“天花板”效应: 一些初级岗位,即使是本科生,其薪资也可能受到行业普遍水平的限制。四五千的月收入,在许多行业起薪来说,不算特别低,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行业和公司选择: 你的本科专业和选择的行业也非常重要。有些行业本身就处于快速发展或高利润时期,能为员工提供更高的起点;而有些行业则相对传统或利润微薄。你目前选择的工作,其所在的行业和公司可能暂时没有提供更高的薪酬体系。
“隐性成本”: 本科毕业生在初期的收入可能没有直接体现出读大学的“附加值”,比如更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少的体力损耗、更长的职业发展潜力等。

3. 市场对“即时技能”的需求:
在某些特定时期或行业,市场可能更看重的是能够立即投入生产的、有特定操作技能的工人,而非需要长期培养和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的毕业生。

二、 本科教育的真正意义:长远来看,“软实力”与“可能性”

尽管眼前的收入数字可能让你感到失落,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毕业那一刻的薪资水平。它的价值体现在更长远、更根本的层面:

1. 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的重塑:
系统性学习: 大学为你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知识的机会,这不仅仅是碎片化的信息获取,而是让你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大学教育强调独立思考、质疑精神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你学会如何去搜集信息、辨别真伪、构建论点、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软实力”,是你在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的关键。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项目、论文等过程,你不断训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遇到与课堂知识不直接相关的问题,你也能通过学习和分析找到解决之道。

2. 认知边界的拓展与视野的开阔:
接触多元文化与思想: 大学是一个汇聚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思想的群体的地方。你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参与各类讲座、社团活动,能够极大地拓展你的视野,让你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了解更深层次的社会运作: 你开始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层面的运作逻辑,这有助于你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并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3. 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
“学会学习”: 这可能是大学教育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大学培养你的是一种持续学习、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这比掌握某一项具体技术更重要,因为那项技术可能会过时。
适应变化: 你学会了如何应对挑战、接受反馈、调整策略,这些能力让你在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中更具弹性。

4. 职业发展路径与长期潜力:
跳板与敲门砖: 本科学历在很多行业和公司,依然是进入的“敲门砖”。它为你提供了进入更高层次岗位或学习更复杂知识的机会。
职业晋升空间: 虽然初期的收入可能不如体力劳动者,但本科毕业生通常拥有更广阔的职业晋升空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你的薪资和职位很可能会超越那些仅凭体力或单一技能工作的人。例如,一个技术工人可能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技师,但一个本科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有可能成为工程师、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甚至进入管理层或创业。
转行与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 本科的学习为你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基础,让你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去转行或进行跨领域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技能。

5. 人脉资源的积累:
大学期间你认识的同学、老师、校友,可能成为你未来职业生涯中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在你遇到困难、寻求机会时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

6. 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价值:
独立人格的塑造: 大学生活是你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阶段,你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时间、情绪,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价值观的形成: 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你可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关乎你的人生幸福感和满足感。
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许多人读大学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带来的乐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不是仅仅为了眼前的金钱。

三、 如何看待和应对目前的状况?

你现在的处境,不是你读大学“没有意义”,而是你正处于一个“过渡期”,并且对眼前的利益分配产生了困惑。

1. 重新评估你的“意义”:
问问自己,你希望从人生中获得什么?仅仅是眼前的收入,还是更长远的发展、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自我实现?
你读大学的初衷是什么?是出于兴趣、还是为了追求某个职业目标?

2. 聚焦于“如何将大学所学转化为价值”:
反思你的专业和工作: 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你目前的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你在工作中学习到了什么?即使是四五千的工资,你也能从中学习到行业知识、工作流程、人际交往能力等。
主动学习和提升: 不要满足于现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考取证书,阅读专业书籍。将大学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工作中,并不断深化。
寻找“隐性收益”: 评估你目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学习机会,这些是否为你提供了比工厂工人更优越的条件?
规划下一步职业发展: 思考你3年、5年、10年后想达到什么目标。你的本科学历能帮你实现什么?你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和提升?

3. 警惕“隧道视野”:
不要因为眼前的收入数字而否定整个大学教育的价值。很多时候,那些高收入的工厂工人也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的瓶颈,体力下降、年纪增大时,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而你通过大学教育获得的“软实力”,可以让你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保持竞争力。

总结:

你的困惑是真实且普遍的。然而,本科教育的意义并非简单地用毕业那一刻的收入来衡量。它更像是在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赋予你学习、分析、适应的能力,为你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更丰富的人生可能性。

工厂工人的高收入: 是对高强度劳动和特定时间投入的回报,其门槛相对较低,但长期发展和转型的空间可能受限。
本科毕业生的当前收入: 是初入职场、缺乏经验的普遍现象,但其背后代表着更高的认知能力、更强的学习潜力以及更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请不要怀疑你读大学本身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将大学为你提供的“软实力”和“可能性”,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转化为真正的职业成功和个人价值实现。你的大学教育,是你手中更锋利的工具,只是你需要学习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你可能高估了你的体力和意志力,也高估了工资。


没学历且体力要求高的,一般就是力工了,俗称“搬砖”。根据行情不同,力工工价从150元/天到300元/天不等。

注意:土木老哥不等于力工,力工是真牛马。

厂子里的力工以装卸工居多,不切钢筋,就当200元/天吧。

注意这是按天算的钱。就算大仓卸货一般也就是两三天,大厂旺季出货一般高峰周转一两个月(苹果这种变态除外)。因此力工每月真正能出工的时间,有个20天就不错了。

而且你拼了老命大概也就干到25天。这是力工,是要身体吃力的。

你们有几个人专门搬过货?我在拉各斯搬过一整个货柜。我敢这么说:力工是个很需要脑子的工种。

因为如果你对肌肉发力完全没意识,你的腰、背、肩一天就会废掉。肩背还能慢慢恢复,腰废了你就完了。

没概念的胖友可以扛个30公斤的矿泉水桶,然后左右转身十次,走个五百米,第二天看看什么感觉。

厂子里的力工也就四五千一个月(还得是比较景气的厂),不稳定,还没正式合同和社保。万一被重物伤到,工厂顶多发你五千块意思意思,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造化。


没学历且体力要求低点的,就是进厂上流水线,用高重复机械劳动来弥补。

俗称“厂狗”。

厂狗的好处在于:基础工资好歹能覆盖住宿和食堂伙食(小作坊除外)、劳动环境危险相对较低(操作工除外)、平均劳动强度不大(不算总量的话)。

坏处在于:钱贼特么少,要赚钱就得加班。

我再复读一遍良心大厂(实话)富士康:

基础工资2650元,这是每天8小时一个月21.75天的钱,所以算时薪就是15元左右。

你不加班就这么多。

你要赚钱,加班,那周一到周五的加班是时薪1.5倍,22元多;周末加班2倍,30元多;法定节假日加班3倍,45元多。

如果要赚月薪七八千,你每个月的加班时间起码得在150小时以上。差不多可以理解成每天上工十小时起、每周休一天。


而且流水线上的高重复劳动是很折磨的。

我做过类似的:第一批小米手机,我参与了“组装”,在卷石天地。

当时沟通出了问题,四百个小米手机和包装盒直接分别送到了公司,没有包装好。于是我们在会议室里临时组建了一个迷你流水线。

有入袋、贴标、折盒、包装、扫码等基本工序,还是一位摩托负责生产的老哥亲自指导成立的。我分到了包装环节,就是把手机放进盒子里,然后盒子折一下盖好。

老米粉知道,小米早期特别喜欢用瓦楞牛皮纸做包装盒,那纸还是瑞典进口的(可惜现在这个设计元素没有了)。

我这个环节看似很简单,但是折了三四十个后,我的大拇指就被包装盒纸的边划出了一道口子。

paper cut,从此牢牢记住这个词,纸是真的能割出伤口的。

包完那四百个手机后,我手上贴了三个创口贴。

你以为上产线上拧螺丝很轻松?电子厂招工流程很简单,你假期里去试一个月呗。


知道在外卖快递起来之前,“搬砖”和“厂狗”们向往哪个岗位么?

保安。

钱是少,但起码神经是自由的,环境是安全的。


本科毕业后进公司当打工人,再怎么加班,你也坐着的,也是肩上无重物的,也是有片瓦遮头无风吹日晒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的。

老美说得好,desk job,坐办公室。

还想不明白的可以尽管去试,工厂工地都不难进。试完了,你再来感慨读大学的意义。

user avatar

意义是:

几年后,比你晚进厂的同事当了你的领导,工资是你十倍,因为他学历比你高。

其实道理就这么浅显,高学历提升空间就是比低学历的大。博士后发先至比本科生更快得到提升是常见的事。

如果你只打一年工,那读书确实没用。如果打算活一辈子的话,那读书肯定有用。

user avatar

当然没意义。本科毕业加班了才拿四五千你还算个人么,人家毕业生都是一万朝上。

就你这种表现当然是没必要读大学的啦,四五千,连民工都不如,啧啧

你不要相信这个帖子里其他回答很励志地告诉你以后上升空间大,以后做领导,以后能飞黄腾达。。。告诉你,没有的。四五千的废柴能有上升空间那人家一毕业就拿一万的岂不是要成仙了。

所以劝你还是赶紧找个厂上班吧,也弄个七八千的。不要告诉厂里的其他民工你大学毕业,就装自己是小学毕业出来打工的。不然丢人。

哇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这类问题不知道讨论过多少次了。

我表弟以及一些后辈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多读书,就是在你未来的道路上多一个选择。

我农村出身,很多表哥表姐都是没怎么读书。

小时候,他们都外出打工,遍布深圳广州浙江温州等地。

小时候他们都比我们家有钱,每逢过年过节。

就真的和现在小视频里的段子一样,开车回来,抽着华子。

到现在,差距也越来越大。

他们不断抱怨没有选择,没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在外面打拼一年的收入和家乡没多大区别。

失去的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亲情的疏远。

他们对自己子女的要求,不是读完高中就去打工,而是不管如何都要努力读书,不要走他们的老路。

我们每天看新闻,会看到好多博士,硕士之类的高材生从事一些送外卖,摆地摊,回家种地,收废品,卖猪肉等新闻。

可不知道的是,那些人他们比没读书的人有更多选择,而且即便是卖猪肉,种地,他们比起没读书的人,可以轻松拿到投资,规模也是平常人远远无法相比。

他们可以面试互联网大厂,可以坐办公室拿高薪,可以考公,也可以做门槛很低的工作。

没读书的人,有什么选择?

你以为进厂做流水线拿七八千很容易吗?很稳定吗?

别光见狼吃肉,不见狼挨揍。

有订单的时候连续加班,没订单的时候就裁员。

工资并不稳定,工作也是朝不保夕。

也不是谁都能坚持在一个厂里奋斗十几年。

我不敢说读了大学你未来的选择就一定会更多,不读书未来选择就一定会更少。

但是你家里没矿的情况下,一不能拼爹,而不能拼命,读书,是你为自己增加多项选择的出路。

user avatar

工厂里只有两种是相对而言的高收入。

第一种是技术工,比如车床师傅。要会编程,调整刀具,日常维护,优化工艺等等。一个月差不多会有七八千收入。(具体看在哪里工作)。

第二种嘛,基本上是拿命换钱的。

这种虽然也是技术工,但工资可以上到1万5。比如抛光车间里的抛光师傅,他们每天在充满大量粉尘的工作环境里进行劳动。虽然抛光机旁边都会有一台大吸力的排风扇,但起到的最大作用是防止粉尘聚集爆炸,而非说防止操作员工肺部不会受到污染。

能给出1万5,这其中有一半的钱是拿去给人看病用的。

你把这个理解成卖命钱也无不可。做这一行的师傅都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所谓1万5,你也可以当成是劳资双方博弈的一个产物。低于这个数,没人给你干。高于这个数,工厂不干。于是逐步演变成一种平衡。

类似于这样的卖命钱多了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进过喷涂车间?你去珠三角随便逛一圈就会发现,有实力上全自动喷涂设备的并没有多少,都是人工操作。喷漆里面危害最大的应该是二甲苯。长期在该环境下作业的操作人员非常容易苯中毒。

这玩意叫氩弧焊。你家里用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都会经过这一道焊接工序。长期吸入氩弧焊气体会导致男性阳痿。

所以氩弧焊技工的工资是8000朝上。

至于谈工厂8千月收入劳动强度的,在这些职业病问题面前,根本就是小儿科。

挖煤工人的月薪也能轻松上万,你说说为啥?

读大学的意义对大部分人而言,也就是活成一只更体面一点的螺丝钉。互联网上猝死一个大厂员工都能引爆话题,然而一个厂妹沦为坐台妹再沦为站街女的过程根本激不起一丝丝水花。即便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其频率远远高于一个大厂码农的离去。

会有几人在意?说句不好听的,她出去卖一个月的钱也就是大厂员工的一个星期的收益,还落下一身妇科病。

大学生走在外面被保安打了,至少还有人愿意帮你发声。一个失足女遇到白嫖的,报警也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这便是体面。

至于大学生的四五千工资,那更多是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就好比会计,市场供过于求。

抖音的珍大户正好做了一期视频,讲的就是工资和市场供求的关系。珍大户这个人呢,前国家持证交易员,同济大学MBA,实战型金融人才。讲的内容在抖音经济领域里算很有水准的。

在讲解为什么拥有高学历,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工资会非常低的时候,珍大户用了经济学领域里最常见的供需模型来做了个解释。

结论和知乎上大家平时说最多一个词“内卷”是一致的。可以去参考下他这期视频,或许对你有点启发。

user avatar

1.你的人生只为了挣钱

2.四五千 小于 七八千

结论: 你读大学没有意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