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啊啊啊好久没看居然这么多赞了
让我这个萌新好生惶恐(//∇//)
谢谢大家的赞
之前发现居然忘记标出处,来补一下
出自台湾漫画家老培,再次感谢大家的赞同
(=´∀`)人(´∀`=)
以下为原回答
通过跟台湾同学的交流,我发现我们在网络上表达出的对朝鲜民众、山西煤老板、河南人、安徽人的"看法"集中起来就是湾湾对我们的看法。
PS:我真不是地图炮,本身我对上述是没有偏见的,为了避免被人喷,我把我老家安徽加上了@x@
侵删。。。。观察者 2017年4月27号
不久前,一位居住在上海的台湾小哥因为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火了。他从各种角度比较了台北与上海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便利程度,还是大陆年轻人身上的奋斗精神,都比台湾好很多。更直言:“上海太可怕了,便利到害死人。”
视频同时火到了台湾4月21日,台湾综艺节目《新闻挖挖哇》再度报道此事,并借此视频为话题讨论“台湾未来会如何?”
相对于台湾网友对此事酸味十足的反应,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与多位嘉宾倒是很“大方地”承认,台湾的移动支付确实落后于大陆。
自称常常来上海的“3C达人Tim哥”甚至动用到“凌驾”这个词。
但,好景不长。
Tim哥话锋一转,竟扯上了这么一句:“可是我们台湾真的比较干净”。
话音未落,在场的另两位嘉宾都笑了。
Tim哥继续说,“你可以看,我们去逛的大街小巷,台湾走起来就是很舒服的。但是你在上海,你就会有一股脏脏的味道。”
只是小哥支支吾吾了快半分钟,也没解释清楚,这所谓的味道倒是个什么味道。
Tim哥举了个例子。
他说,某一次去一个街边小店,用微信支付买一罐凉茶。让他觉得很有反差的是,那个味道、环境和科技,“真的很两极”
一段话讲完,边上的“汽车达人”庞德立刻附议。
提到落差,他表示,确实很多地方远看是好漂亮好进步,但“走进去之后,那个味道就出来了。”
他认为,上海等一些大陆的大城市之所以先进,“是基于他们是这么广大的市场,他们有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可以做某些事情。”
反观台湾,庞德认为,台湾人追求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他表示,到现在为止,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还是不常用手机的。整天生活在被手机控制的世界里,这是亚洲人才有的态度,很不好。
由此,庞德得出结论,“台湾很多东西跟大陆比,是不公平的。”
“把台湾发展成观光的、悠闲的,优质生活品质的地方。以这种角度来看的话,台湾有什么地方输给大陆?”
最后,庞德还顺便回应了台湾小哥,他说,“我觉得有时候消费那种动作,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说到生活态度,黄炜瀚也有话要说。
这个逻辑,你真的想也想不到他是怎么扯过去的。
“北京的官比台湾多,上海的楼比台湾高,但是北京上海都还在听台湾的歌。”
其实别人说自己弱不要紧,但最要命的是,自己人还要把自身弱点隐藏起来,这就让人很监介了。
后来我跟朋友讨论了下,觉得这位台湾仁兄也可能只是用他的蜜汁幽默感来撩妹。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说某天他们公司一起出去吃饭,喝了点酒,然后去唱歌。这位台湾的销售经理拉着我的朋友说:
“其实我在台湾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设计。”
我那朋友一直对艺术啊设计啊很感兴趣,就问“你是学什么设计的?”
“你猜。”
“广告设计?”
“不对。”
“室内设计?”
“不对。”
“总不会是机械设计吧??”
那台湾经理压低了声音,悄悄对我朋友说,
“其实我是学设计人的!”
又是蜜汁冷场。
++++今晚听朋友讲的,真事儿。
朋友在上海的一家德国企业工作,某天台湾分公司来了一个销售经理出差,神神秘秘的对那朋友说:
XX啊,我知道有一家特别好喝的咖啡,好像在上海也开了,不过有点贵,你想去尝尝吗?
我那朋友接口道:好啊,你说的是哪家?
那个销售经理淡定的说:星巴克你听过吗?
朋友就崩溃了:楼下不就有一家吗…
据说后来销售经理坚持邀请她去星巴克,被她以星巴克的还没公司咖啡机的好喝给拒绝了…
当一个地区开始衰落的时候,普通民众往往依赖过去的优越感麻痹自己,忽视自己周围的落败。台湾因为媒体的堕落和对民众的无限制的讨好,这一情况更严重一些。
所以仅仅是为了不被排斥,了解大陆的台湾人也很难在台湾告诉大家真相,没人想听——把别人从迷梦中喊醒不仅艰难,而且危险。
这也是我们在接触日本人和台湾人时感受的不同。日本的媒体虽然也对大陆带有优越感,但更多的在提醒民众去应对中国崛起的心理准备(并且希望能搭上这班车)。
在媒体毫无专业精神,迎合和跪舔民众喜好的时候,在整个政界毫无战略眼光,忽悠一届算一届的时候,台湾民众除非与大陆有深刻交集,否则真的很难不产生偏见。
日本政客战略不足,是被美国设计的战后宪法所束缚,大多精力用于内斗;台湾政客战略不足,实在是有战略眼光的无法作政客,或者说体制就无法产生战略家。
讲点例子:
1,一位大哥,很资深,00年来大陆奋斗,前两年回台休息了一阵子,很不适应,因为感觉完全没有朝气。前阵子同学聚会,老同学们问大哥在大陆的薪水,大哥说几万块,老同学们说哎呀大陆现在了不起,薪水基本跟台北差不多了,然后大哥说,是几万块人民币。然后集体失声。
其实大部分人对大陆的工作收入、环境、优势行业完全不知道。
2,接待一位大马的合作商,这哥们台大毕业的华裔,经常去台湾,第一次来大陆,属于心理上倾向于台湾蓝营的,聊了一阵子:
他:都说大陆有上千颗飞弹瞄准台湾,好厉害!
我:其实飞弹不一定用得上,我们的火箭炮射程就450公里。
他:……
他:你们在大陆是很有钱的人了吧。
我:算是一般人中偏下收入一点的。
他:……
总之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身為台灣人,手癢就來整理一下我認為大陸人以為台灣人普遍有的 (但其實並不多見 對大陸人的偏見吧(有點拗口)
也分享一些台灣人 "真的" 比較常見的對大陸的偏見
必須先聲明的是,不要拿網路或電視上的截圖來跟我說,台灣的網路論壇很流行開玩笑性質的反話,我已經在天涯或知乎上看過無數次台灣人說反話被大陸人截圖來當成真話的.....至於電視名嘴,絕大多數都是喇叭嘴,大部分就是騙騙沒念過什麼書的傻子,如果各位平常夠閒可以收看一下這些台灣低水準的垃圾節目,你們就會發現這群名嘴並不是只有黑中國大陸,而是本來就無知,世界各地亂黑一通,拿這兩類人來說台灣人有偏見沒什麼代表性
以下正文
我認為在台灣其實並不常見的偏見的部分:
1.大陸人很窮,吃不起茶葉蛋
我認識的幾乎所有的大陸人都以為台灣人有這個觀念。我可以很確定地說並沒有這回事。即使是對大陸人最沒有好感的台灣深綠支持者,都幾乎沒有人認為大陸人買不起茶葉蛋。
2.大陸的城市大都很落後
台灣人每天最喜歡罵台灣政府的一件事情就是城市規畫相當的醜。即使是台北,很多建築物也是黑黑舊舊、道路彎彎曲曲。並且大部分都知道,上海這類大都市的硬體建設很不錯。
3.中國人長的土土醜醜
沒聽過身邊的台灣人說過這種話,相反地很多人會覺得大陸女生很漂亮。有些人是因為陶喆唱了首中國姑娘,有些人是覺得大陸一胎化政策所以很多女孩被寵的嬌滴滴的比較愛美也會打扮。以上是我聽過的原因。
4.妳竟然吃過____? (____ 請自行帶入各種水果)
我也是不知道怎麼會有這種傳言,八成是少數案例吧
5.大陸人看不懂繁體字
通常大家會說的是大陸人看不懂注音符號不會認為你們看不懂繁體。反而很多人是因為發現身邊的大陸朋友看不懂一些繁體字後才會驚覺 "啊 ! 原來你無法順暢的閱讀繁體?"。我就有個浙江來的同學把 "葉" 看成 "菜",其他台灣同學才有點訝異的發現原來這個大陸朋友會認錯一些繁體字
接下來則是台灣人真的常見的有偏見的部分
1.大陸人愛吐痰、愛插隊、隨地便溺、廁所沒有門
2.台灣人有優越感
3.大陸人很不自由不能談很多事情。
可能有些人會好奇台灣人為什麼這樣想,所以我在下面做一下解釋
我能想到的大概就只有這三點,如果有人覺得還有其他點的話歡迎提出
Warning:以下可能有些解釋或評論大陸人看了會不舒服,請自行斟酌,當然我也很歡迎理性討論
1.吐痰 插隊 隨地便溺 廁所沒有門
確實這是很多台灣人心中的大陸人。而除了隨地便溺是媒體過度渲染下的結果,台灣人會有這些偏見其實也有很多是親身經歷過的。
像我2013年去北京玩的時候,就確實是有見識到北京市民吐痰的能力....一天估計至少看到超過30個人朝地上吐痰,從老到少都有。所以當時 "大陸人愛吐痰" 這個形象也就深植我心。不過後來我認識更多來自中國不同省分的人之後發現每個省份人的生活習慣都有些不同,所以北京人經常吐痰也未必代表大陸人就會經常吐痰。
然後很多北京公廁的馬桶間確實是沒有門的,當時我一走進廁所看到三個男的蹲在那邊邊大便邊望著我,我心裡都震驚了。另外我在香港迪士尼還有一些台灣陸客團較多的景點旅遊時,也確實常常被大陸人插隊。可能有人會問我怎麼確定他們是大陸人。基本上,對台灣人而言廣東腔與台灣腔非常的容易辨識,所以不太可能誤把港澳星馬地區的華人認成大陸人
2.優越感
這是確實的。原因應該是從上一輩傳下來的或是小時候的印象。在90年代那時有很多合法依親入籍台灣、或是非法從大陸偷渡過來的人,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比較貧窮的。大概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漸漸減少。所以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碰到比較偏苦力活的工作時很多都是大陸來的人在負責做( 我1993年出生),所以漸漸的好像也就產生一種優越感。而現在中國大陸生活水平拉上來後我認為從下一輩開始應該這種優越感就會漸漸消失。
3.不自由
因為在台灣總是可以放聲的評論任何事情,再加上你們那邊有類似於言論審查的情況,所以很多人就有這個偏見認為說你們人民根本不敢也不被允許在網路上評論。
最後我想談談台灣民風的轉變,不然好像很多人都覺得台灣人就是愛沒理由地黑中國大陸。
其實十年前台灣的輿論並不是這麼討厭大陸人的。我還記得2008年川震時我念國三(就是初中三年級),當時台灣的學校還發起學生捐款,就是小學生初中生拿著零用錢一起幫助災民、也一起幫災民祈禱。再加上當時中國大陸經濟高速發展,那時候很多人是對大陸有好感的。
轉捩點大概就是大量開放陸客來台之後。雖然不是全部,但很多陸客來台之後無論是吐痰或是插隊之類的行為,都慢慢的讓台灣人產生反感。很多攤販小吃獲得了好處,但更多不是從事這些行業的台灣人獲得的只是擁擠跟人潮帶來的髒亂而已。
我覺得現在這種現象其實很像是人跟人之間的相處,相處久了就漸漸地看到更多對方的缺點進而產生摩擦。而這些摩擦該怎麼去磨合才是應該討論的而不是總是謾罵。
不知不覺打了一堆廢話,總歸一句,討論大於互相指謫,想跟我討論的都歡迎 :)
这是我一个研究两岸关系,曾数次来过大陆,对大陆了解要比其他普通台湾人人多得多的台湾老师说的话:
“我有一段时间想要去看看大陆的社交平台是怎样的,于是我申请了一个微博。刚申请完,就有几个莫名其妙的用户关注我,我确信是中国政府派来监视我的。于是我再也没有上过微博。”
并不想告他,在微博界,有一种生物叫僵尸。
学校曾经请到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做过一次讲座,我在现场认识了一位从台湾大学来大陆交换的研究生,他学的是国际政治。
因为我对台湾很感兴趣,讲座中郑老师也提到过对两岸关系的一些看法,所以我主动去搭讪了台湾小哥,讲座结束后还聊了很久,他出生在台南,家庭应该也是偏绿的背景。
台湾小哥当时一本正经的说,二三十年后台湾的政治圈基本就是他和他的同学们了,而他认为两岸和平统一也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大陆必须留3-4个常委位置给台湾(当时已经是7常委制了),这样台湾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公平,不被矮化。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即使在大陆和台湾实力差距如此之大的今天,台湾的青年政治精英依然自信地认为: “统一”可以是两岸统一,而不是台湾被大陆“统一”。
-----------------------
这么多评论的小伙伴,你们倒是点个赞呀┑( ̄Д  ̄)┍
更新:
那里的阴刀光剑影肯定比纸牌屋精彩得多。熟悉政治的都知道,那几个位置分管了国家的所有方面。在许多西方智库眼中,一个常委位置上人选的异动都代表着某几个领域发展方向的剧烈震荡,也是西方分析我国政情和政治发展方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台湾和大陆不能用外交来定义,但事实上台湾问题也只是中美关系(外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罢了,说白了就是筹码和棋子。
欢迎学生朋友关注我
多图预警!
推特上面的台湾人嘲笑大陆人看不懂繁体字,嗯,我不但看懂繁体字,我特么还能┌_硪の悲饬ィ尔鈈嬞,硪の寂寞㈣ィ尔咏遠の痛…
台湾某网民的提问:中国算不算先进强国? ..................
台媒:解放军少有小学以上学历...是啊...我们特么连茶叶蛋都吃不起当然没钱上学咯~
快点告诉我…这不是高级黑………
………林志炫没有拿到中国好歌手的冠军……是ZG搞的鬼…………
【1】“林志颖被称作中国好爸爸,我不开心",,,,,,,
【2】
大陆女生没有真爱....
大陆真的很臭....
台湾领先大陆发展50年....
黄安也那么说过....
【3】我们说什么...台湾媒体真的都信了...
【4】中国2012年的GDP是五月天的演唱会拉动的。。。。
【5】河南河北吃不起速冻水饺。。。
【6】韩国长白山。。。。
【7】大陆没有坐月子的习惯。。。。
【8】喜欢裸睡有错吗...
【9】茶叶蛋的梗.......
【10】蓝翔梗.......
【11】笑得停不下来了......
【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