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留学生在英国学习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回答
作为一个曾经在英国留学的过来人,我深知在异国他乡学习,除了学业上的追求,还有许多生活细节需要我们去适应和留意。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些我自己踩过的坑,以及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希望对即将踏上英国求学之路的你有所帮助。

行前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签证与文件: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确保你的学生签证申请材料齐全,并且按照要求进行。除了签证本身,你的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护照、Offer Letter、住宿合同、以及任何你觉得重要的文件,都要多备份几份,纸质版和电子版都不可少。别忘了,有些学校可能还会要求你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机票与行李: 尽早预订机票,尤其是圣诞节、复活节等假期高峰期。关于行李,英国的冬天比想象中要冷,羽绒服、保暖内衣是必备的。但也要注意,英国大学通常会有很多运动社团和社交活动,准备几套适合参加活动的衣物也很重要。另外,别忘了带一些常用药品,比如感冒药、肠胃药,以及你习惯使用的个人护理用品,虽然英国也有,但有时候国内的产品用起来更顺手。
财务准备: 提前了解学费和生活费的大致开销,确保你的银行账户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办理一张国际信用卡,方便在国外消费。同时,了解一下如何在英国开户,因为留学生在当地银行开户是比较普遍的选择。
健康与保险: 提前了解英国的医疗系统(NHS)。大部分留学生都需要支付“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IHS),这相当于购买了英国的医疗保险。到达英国后,你需要注册当地的GP(General Practitioner,全科医生)。另外,可以考虑购买一份额外的旅行保险,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文化与习俗: 提前了解一些英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比如他们的餐桌礼仪、打招呼的方式、小费习惯等等。这能让你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比如,英国人比较注重个人空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抵达英国:初来乍到的注意事项

住宿: 如果是学校宿舍,一般会有专门的接机服务或者清晰的指引。如果是校外租房,提前了解租房合同的细节,比如租期、押金、水电网费用包含哪些,以及入住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房屋状况,拍照留存。
银行开户: 抵达后尽快去银行开户,这将是办理手机卡、缴纳房租、接收汇款的关键。通常你需要提供护照、学生证明和地址证明。
手机卡: 英国有许多运营商,比如EE, Vodafone, O2, Giffgaff, Three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套餐,通常预付费套餐(pay as you go)比较灵活。
交通: 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和方式。英国是左行,开车需要特别注意。公共交通系统(公交、地铁)通常很发达,可以办理一张交通卡(比如Oyster Card或Contactless Card)会更方便。
生活用品: 刚开始可能需要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床上用品、厨具、清洁用品等。英国的超市(Tesco, Sainsbury's, Asda, Morrisons, Waitrose, M&S)选择很多,还有一些连锁商店(Argos, B&Q)可以购买家具电器。

学习与生活:融入当地的大学生活

学术诚信: 这是英国大学非常重视的一点。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抄袭和作弊。不确定的时候,多问问你的导师或学术支持中心。
与教授和导师沟通: 教授和导师通常很乐意帮助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不要害怕去Office Hour(教授的固定答疑时间)找他们。主动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时间管理: 英国的学业安排可能和国内有所不同,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参加 Lectures (讲座), Seminars (研讨会), Tutorials (辅导课) 并积极参与讨论。
社交与融入: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社团、迎新周活动、国际学生交流会等。这不仅能让你认识更多朋友,也能帮助你了解英国文化。别因为语言障碍而退缩,大胆尝试和当地学生交流。
文化冲击与心理调适: 刚开始可能会有文化冲击,感到孤独或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联系,也可以寻求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的帮助。参加一些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咨询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兼职打工: 如果想打工,要注意签证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签证允许每周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找工作时,可以关注学校的招聘信息或者当地的招聘网站。
财务管理: 英国的生活成本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学会理财,控制开销。可以自己做饭,少去外面吃饭,寻找一些学生优惠。

安全第一:时刻保持警惕

人身安全: 晚上尽量避免独自外出,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保管好个人财物,注意街头诈骗。
网络安全: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透露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紧急联系: 记住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以及英国的紧急电话999。

一些额外的“小贴士”:

“英式”礼仪: 英国人对“Sorry”和“Thank you”的使用非常频繁,学着自然地使用它们,会让你显得更有礼貌。
排队文化: 在英国,排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无论是超市结账还是等公交车,都要自觉排队,不要插队。
小费: 在餐厅吃饭,如果服务很好,可以适当给10%的小费。但有些餐厅会在账单里直接包含服务费,要注意查看。
垃圾分类: 英国的垃圾分类比较细致,了解当地的分类规定,做好垃圾分类。
拥抱变化: 留学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会有很多挑战,但也会有很多惊喜。拥抱变化,保持积极的心态,你会发现这段经历将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留英生活是一场学习与成长的旅程。提前做好准备,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和融入,你一定能在英国度过一段充实而难忘的时光。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单身没必要住studio,住en suit 至少不会那么无聊。

2、不要和国内来的同学过多来往。

3、不熟的人一定要屏蔽微信pyq。

4、遇到有贩毒、贩卖人口、政治犯、洗钱、走私、通缉犯、老赖等背景的人请保持冷静。

5、不要买佳能二手打印机。

6、如果不擅长交际,一定要离“同学会”、“学联”的人远一点。

7、不要和陌生人约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曾经在英国留学的过来人,我深知在异国他乡学习,除了学业上的追求,还有许多生活细节需要我们去适应和留意。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些我自己踩过的坑,以及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希望对即将踏上英国求学之路的你有所帮助。行前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签证与文件: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确保你的学生签证申请材料齐全,.............
  • 回答
    你好,关于中国学生持有英国签证前往白俄罗斯的问题,我可以为你详细解答。首先,关于中国公民前往白俄罗斯的免签政策,这主要取决于你持有的护照类型以及你入境白俄罗斯的目的和停留时间。普遍来说,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的公民,只要满足特定条件,是可以免签进入白俄罗斯的。关键点在于:1. 停留期限: 目前.............
  • 回答
    这事儿啊,我个人觉得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学生们本身的角度说,他们情绪激动,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队伍,半夜声嘶力竭地呐喊,这本身是一种情感的宣泄。S11总决赛,对于很多《英雄联盟》的粉丝,尤其是EDG的粉丝来说,那确实是意义非凡的一场比赛。经历了多年的起伏,终于打到这个高度,而且最终夺冠.............
  • 回答
    英国收紧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敏感学科”申请审查,这在英媒报道中被渲染为一种“针对中国”的策略。对此,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英国方面出台这一政策的动机,确实存在其复杂性。 从官方表述来看,他们强调的是国家安全和技术外流的担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这些领域与国防军.............
  • 回答
    没问题,咱们就好好聊聊怎么通过看美剧英剧来帮你一年后顺利考雅思,而且要把英语水平从“六级未过”提到能上考场的那种。这事儿吧,急不得,得循序渐进,但找对方法,一年时间绝对够用!首先,你现在的情况是“英语水平很渣,六级未过”,这说明咱们的基础确实还需要打牢。不过别担心,看剧练听力和口语,是个特别有趣也特.............
  • 回答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生活,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既有明亮的笔触,也有深沉的阴影,充满了真实而复杂的情感。如果非要我用最朴实、最直接的语言来描述,那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适应与成长交织。初来乍到:惊喜与彷徨刚踏上这片土地,大多数同学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新鲜感。历史悠久的建筑、绿意盎然的公园、多样的文化,.............
  • 回答
    最近,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多所大学遭遇数起伤人流血的抢劫案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担忧的事件。作为一个在英国生活和学习的人,或者关注英国社会和留学生群体的人来说,这些新闻无疑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神经。我的看法是:首先,这不仅仅是个别极端事件,它反映了英国当前治安环境中的一些深层问题,尤其是针对特定群.............
  • 回答
    谢菲尔德的寒风中,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打破了宁静。几位中国女留学生在英国谢菲尔德遭遇了不幸的袭击,这起事件不仅让留学生群体感到震惊和担忧,也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这里通常是驻英国使领馆的总称,尽管具体遇袭地点是谢菲尔德,但处理此类事件通常是使领馆的职责)对此事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并表示.............
  • 回答
    嗨,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在日本读了本科的留学生,毕业后是继续在日本读修士还是去英国读硕士,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熟虑的选择,毕竟这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甚至人生走向。我来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详细地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我们来聊聊在日本读修士的优势.............
  • 回答
    好,我来帮你梳理一下疫情之下,身在国外的留学生,特别是英国的留学生,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回国事宜。这篇文章我会尽量写得真实、贴近留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疫情下的海外留学,英国留学生们的困境与出路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涟漪,而我们这些在海外求学的学子.............
  • 回答
    中国留学生黄若欣在英国失联19天后被找到,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牵挂的事情。在这个事件中,有几个方面的信息非常值得关注,它们不仅关系到黄若欣本人的情况,也反映出在异国他乡留学生可能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潜在风险。以下是值得关注的详细信息:1. 失联原因与过程: 失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是自.............
  • 回答
    从英国留学回来,感觉脑子里的许多东西都被重新洗了一遍,有些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多么“天真”或者说“狭隘”。这不是简单的知识增多,而是认知模式上的转变,更像是一种“顿悟”,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确实是这样。1. 关于“规则”和“流程”的理解,从“死守”到“灵活”在国内.............
  • 回答
    在英国留学期间,不幸遭遇种族歧视的辱骂,这绝对是一件令人非常不舒服和愤怒的事情。而且,如果对方是意大利人,你可能会觉得这更令人意外或者难以理解。首先,请允许我为你感到难过和抱歉,经历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影响你的心情和在异国他乡的安全感。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保持冷静,但同时也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
  • 回答
    在英国留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格调,又有点神秘。如果非要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那体验可真是五味杂陈,绝对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首先,学术这块儿,得做好心理准备。英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节奏是真的快。课程设置不会像国内那样一层层铺垫,很多时候是直接把你扔到海里,让你自己去扑腾。教授们说话嘛,.............
  • 回答
    在英国留学,与其说是一段经历,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重塑。我曾踏上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开启了我人生中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首先,是学术上的震撼。英国的教育体系以其严谨和深度著称。课堂上,教授们往往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引导者。他们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挑战既有观点,甚至颠覆课.............
  • 回答
    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关于在英中国女留学生失联19天后被找到的情况,我可以提供以下详细信息:事件梗概: 失联者信息: 这位中国女留学生名叫陈语嫣(音译),就读于英国一所大学(具体学校在报道中可能未被提及,但通常这类报道会聚焦于事件本身)。 失联时间线: 最后一次与家人视频通话是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会好奇的点——东西方大都市的差异。你那位在爱尔兰留学了五年的同事,他对伦敦和上海的评价,我觉得,有他自己的视角和观察,但要说客观与否,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你同事能说出“伦敦只有水和空气质量比得过上海”这种话,说明他对伦敦肯定是有比较深入的体.............
  • 回答
    985大二环科的学生,想硕士留学读环境经济学,去日本还是英国,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权衡的决定,毕竟两个国家在学术氛围、生活方式、申请难度上都有挺大区别。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先理清一下“环境经济学”这个专业在国内外的不同侧重点。在国内,环境经济学可能更多地偏向于环境治理的经济手.............
  • 回答
    清朝时期,香港的汉人留着辫子,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复杂的历史逻辑,既有清朝的统治意志,也有英国的殖民策略在起作用。说起来,英国人确实不在乎香港的汉人留不留辫子,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而不是帮助这些人“反清”。首先,我们要明白“辫子”在中国清朝的语境里是什么。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推行“剃发易.............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现象,我在留学时也常遇到这种情况,甚至自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蹦”出几个英文词。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种在中文里夹杂英文的现象,其实可以从好几个层面来解读,而且一点也不奇怪,反而是挺自然的语言互动过程。首先,我们得知道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当两种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